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研究水体盐度和饲料脂肪含量对尼罗罗非鱼生长、营养组成和肉质的影响,本实验设置0、8和16共3个盐度梯度,每个梯度分别投喂中脂(6%)和高脂(12%)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为(5.0±0.2) g的尼罗罗非鱼8周,并测定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肌肉营养成分和肉质相关指标。结果显示,在中脂饲料投喂下,与对照组(盐度为0)和高盐组(盐度为16)相比,中盐组(盐度为8)的尼罗罗非鱼具有最大终末体质量、躯壳比、脂体比、肌肉蛋白质含量、肌肉氨基酸和乳酸含量和总产肉率,但其饲料系数、脏体比、肝体比和肌肉p H值显著降低;而中脂高盐组的尼罗罗非鱼其饲料系数、肥满度、脏体比、肝体比、全鱼总脂、肝脏甘油三酯、血糖、血清乳酸和血清甘油三酯含量、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较高,但全鱼和肌肉水分、全鱼灰分、产肉率和肌肉离心失水率降低。在高脂饲料投喂下,随着盐度的上升,其终末体质量、成活率和脂体比降低,但饲料系数、脏体比、肝体比和肥满度增大。其中,高脂中盐组尼罗罗非鱼的肌肉蛋白以及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而高脂高盐组的全鱼灰分、肝脏甘油三酯、血糖、谷草转氨酶活性、肌肉总脂、肌肉甘油三酯和磷脂含量显著提高,但全鱼总脂、肝糖原、... 相似文献
2.
3.
尼罗罗非鱼与莫桑比克罗非鱼的含肉率及鱼肉的生化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正> 鱼的含肉率及其营养成分是评价鱼类质量高低的指标之一。为此,我们从1979年开始,连续两年进行了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含肉率的测定及鱼肉的生化分析,其目的是比较这两种鱼的经济价值。材料和方法材料分别取自1979年10月和1980年10月 相似文献
4.
5.
为了比较不同生产工艺得到的酶解鳀鱼浆(HFP)、鳀鱼溶浆(SW)、酶解鳀鱼溶浆(HSW)、低温烘干鳀鱼粉(L-FM)和常规烘干鳀鱼粉(H-FM)在饲料中的应用效果。以初始体质量为(17.69±0.09) g的黄颡鱼幼鱼为养殖对象,以30%的秘鲁超级蒸汽鱼粉(FM组)为对照,在实验日粮中分别添加酶解鳀鱼浆、鳀鱼溶浆、酶解鳀鱼溶浆、低温烘干鳀鱼粉和常规烘干鳀鱼粉,经过8周池塘网箱养殖实验,比较5种不同生产工艺得到的鳀鱼蛋白质原料对黄颡鱼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1)与FM组相比,L-FM和H-FM组的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系数(FCR)均无显著差异;(2)以FM组为对照,HFP25实验组的SGR降低了3.30%,FCR升高了5.36%,无显著差异,而HFP45和HFP65组的SGR分别降低了10.99%、20.33%,FCR分别升高了21.43%、41.96%,差异显著,并且随着日粮中HFP添加量的增加,SGR、蛋白沉积率(PRR)和脂肪沉积率(FRR)均呈现下降趋势,差异显著;(3)HFP45、SW和HSW 3组实验饲料的结果中,HFP具有最高的SGR,而SW的SGR最低,差异不显... 相似文献
6.
鲷科于类属间远缘杂交的发育和生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鲷科鱼类的肉味鲜美 ,营养价值高 ,生长快 ,其主要养殖品种真鲷 (Pagrosomusmajor)、黑鲷 (Sparusmacro cephalus)、黄鳍鲷 (Sparuslatus)和平鲷 (Rhabdosargussar ba)的人工繁殖及种苗生产已获得成功[1,2 ] ,但未见其杂交育种成功的研究报道。这 4种鲷分属同科不同属。笔者从1 989年开始进行这 4种鲷的杂交育种生产试验 ,均成功孵化出杂种仔鱼 ,并获得全长 6 6~ 86mm的平鲷与黑鲷杂交后代幼鱼 6 .0万尾。为海水鱼的属间远缘杂交研究及杂交育种生产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依据1… 相似文献
7.
不同盐度下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幼鱼生长、成活率及肥满系数的差异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用1m×1m×1m的实验网箱,在盐度分别为0、10、20及30的水体中进行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melanotheron)和以色列红罗非鱼(Israeliredtilapia)幼鱼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1)盐度、鱼的种类及盐度-鱼类的交互作用都对3种罗非鱼的生长及体重变异系数有显著影响(P<0 05);3种罗非鱼的成活率和肥满系数只受鱼的种类影响(P<0 05);盐度、盐度-鱼类的交互作用对其都无显著影响。(2)生长和盐度之间的回归关系在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较显著,在萨罗罗非鱼显著性较差。(3)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的生长随着盐度的降低而加快,萨罗罗非鱼的生长随着盐度的降低而减慢。在3种鱼中,盐度在6 9以下时,尼罗罗非鱼生长最快;盐度7 4~28 7时,以色列红罗非鱼生长最快;盐度高于29 0时,萨罗罗非鱼生长最快。(4)在实验的4种盐度下,萨罗罗非鱼的成活率都高于以色列红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而除了在淡水中外,以色列红罗非鱼的成活率又都高于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的肥满系数都显著高于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而以色列红罗非鱼的肥满系数和尼罗罗非鱼的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鱼免]鱼Miichthys miiuy(Basilewsky)俗称“米鱼”,又名敏鱼、敏子鱼、命鱼等,隶属鱼纲石首鱼科,为近底层暖水性鱼类。分布在北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均产之,渔期以春秋两季为主。[鱼免]肉厚、脂肪多、质地嫩、味鲜美,为名贵的海洋经济鱼类之一。除鲜食外还可制作罐头或加工成[鱼免]鲞。[鱼免]鳔是上等鱼肚,俗称“鳘肚”。目前[鱼免]的养殖在我国东南沿海已经开始兴起,但是国内外关于[鱼免]养殖方面的系统研究资料比较少,[鱼免]鱼苗对一些生态因子耐受的研究资料基本没有。本试验研究了[鱼免]幼鱼对不同温度和盐度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9.
10.
11.
紫菜养殖在我国沿海已有悠久的历史,经验丰富,养殖方法简易而科学。例如,福建的荣罈养殖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至今仍不失为世界上独特的养殖类型。日本的紫菜养殖也有三百多年的历史,1925年以后,他们将垂直的“篊”式养殖(用树枝或竹枝结扎而成)改为水平设置的网帘后,产量提高很大。 相似文献
12.
中华绒螯蟹温室育苗的水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生物净化系统处理前后育苗水质指标变化情况的测定,初步探讨了生物净化系统在河蟹育苗过程中对水质的处理效果和应用价值。与传统的育苗工艺相比,应用生物净化系统有机物降解速度快,脱氮效果显著。COD、总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3.2%,55.5%。整个育苗过程pH稳定,溶氧丰富,池底无氧债和黑臭。 相似文献
13.
梭鱼(Mugit so-iuy)是广盐性鱼类,为华北沿海主要港养对象之一。但是它的生长较慢,单位产量低,因此,如何设法提高梭鱼生长率是目前生产实践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影响梭鱼生长的因素很多,选择适宜而又能大量供应的饲料是最基本措施之一。为此,1958年我们在青岛进行了梭鱼对浒苔(Enteromor-pha)、水蚤(Daphnia)、豆饼、麸皮等粗蛋白利用率的初步观察,以便提供梭鱼养殖实践中选择饵料的依据,并为今后研究梭鱼营养消化与生长等问题累积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14.
温度和藻类饵料对虾夷马粪海胆摄食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虾夷马粪海胆石在10.0-25.0℃水温下单独投喂海带,裙带菜、石莼及15.4-17.8℃混合投喂海带、裙带菜、石莼、铜藻、角叉菜的不同组合和21.6-27.4℃饥饿状态下的摄食、生长及成活进行了试验研究。海胆体重与壳直径的关系为G=0.43132D^2.9958。海胆对海带、裙采、石莼的日摄食率依次降低且随水温变化而异。1.0-3.6cm的纪海胆在10.0-25.0℃下摄食上述海藻均可保持较快 相似文献
15.
16.
甲壳胺和N-亚甲基甲壳胺对贻贝酶解液中氨基酸吸附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甲壳胺(chitosan)及N-亚甲基甲壳胺(N-methylenechitosan)对贻贝酶解液中各种氨基酸吸附情况。在一定pH(6.0)及浓度(945mg/kg)下:(1)甲壳胺对贻贝酶解液中各种氨基酸均有吸附,其中,对Tyr,Phe,His,Arg,Asp及Giu的吸附率较高;(2)N-亚甲基甲壳胺对贻贝酶解液中His,Arg,Tyr,Ileu,Met及Lys吸附率较高:(3)甲壳胺和N-亚甲基甲壳胺对贻贝酶解液中总氨基酸的吸附率分别为12.94%和11.70%。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苏北南部沿海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天津厚蟹(Helicetridenstientsinensis)、红螯相手蟹(Sesarmahaematocheir)和日本大眼蟹(Macrophthalmusjaponicus)四种常见蟹的眼、肝、肌和卵组织以及中华绒螯蟹和天津厚蟹蟹苗的蛋白和LDH、ANEA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四种蟹的蛋白和同工酶具明显的物种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两种蟹苗的蛋白和同工酶酶谱在谱带数量、迁移率及酶活性上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盐度对大连紫海胆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连紫海胆是产于西北太平洋沿海水域的一种重要经济海胆,也是我国正在研究发展的新的海水增养殖种类。为搞好其人工育苗与培养殖技术,探讨主要环境因子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必要的。廖玉麟(1982)、廖承义(1987)、今井利为(1986)、伊东义信(1987)、Fuji(1962)等曾就温度和饵料这两个重要环境因子对海胆类的影响进行过研究,研究的对象包括大连紫海胆、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增殖对虾标志放流重捕和生产回捕的渔场统计资料、海洋水文及跟踪监测虾群的资料,对放流增殖对虾洄游分布和中心渔场变动进行了研究。据之分析表明:研究期内,每年6月中旬至7月初放流入海的幼对虾,主要生活在放流的湾内河口浅水区,并逐步向周围扩散索饵;8月上、中旬,主群陆续游出湾内的低盐高温区(盐度为28—30‰,温度为25—29℃),洄游分布在湾外5—15米水域;随时间推移,虾群逐渐趋向20米以深的高盐低温区(盐度为31—32.5‰,温度为20—23℃)索饵;10月下旬(底层水温18—19℃)为交尾盛期,11月上旬交尾结束,虾群分散进入越冬场。 相似文献
20.
用黄海鲬鱼的耳石和鳞片相对照,对其年龄进行了鉴定。分析了不同年龄组的体长和体重分布。分别计算出雌雄各龄组的体长与体重、鳞长与体长的关系式,并用幂函数关系和直线回归方程进行计算和比较,鲬鱼生长适合于V.Bertalanffy生长方程。还分析了其阶段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