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学军  李可夫  潘薇薇  邵勇  詹胜文  张峰 《油气储运》2012,31(8):572-577,648
近年来,原油管道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备受关注,为了全面评价中缅原油管道澜沧江跨越工程的环境风险水平,参照国内外原油管道风险评价的理论和方法,采用环境本底调查、环境风险识别、环境后果模拟等手段,对中缅原油管道澜沧江跨越管桥进行定量环境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管道发生泄漏后,将对澜沧江沿岸的动植物、江水水质等产生较严重的影响,但是持续时间较短,不是永久性或者灾难性的;原油泄漏也不会对缅甸等澜沧江下游国家境内的江水水质造成影响。中缅原油管道澜沧江跨越环境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通过本次环境风险评价,对原油管道跨越国际河流的环境影响定量评价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中缅原油管道澜沧江跨越段是整个中缅原油管道的"咽喉工程",确保其安全运行显得尤为重要.在相对于澜沧江跨越段下游的二维河流地图轮廓基础上,建立了跨越段溢油事故下游河道的二维计算域.采用SSTk-omega湍流模型,结合追踪多相流界面的VOF方法,针对澜沧江不同水期、不同泄漏位置、不同泄漏方式共12种泄漏工况分别进行了模拟...  相似文献   

3.
结合近年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实践,在充分理解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探讨澜沧江下游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为保护资源、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减少和控制生态环境的失调和合理利用资源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脂孟加拉鲮为分布于澜沧江下游的鱼类。本文初步观察了人工催产后获得的脂孟加拉鲮受精卵的胚胎发育过程及仔鱼发育过程。结果表明:脂孟加拉鲮卵沉性,弱黏性,吸水膨胀后直径为3.0~3.5 mm。于21.5℃水温条件下,受精卵从囊胚中期至孵出约需24 h。孵出后第4天可见平游,第5天可见明显摄食。  相似文献   

5.
采集云南省5个不同地域的巨■:红河曼耗(M)、怒江下游(N)、怒江坝(B)、澜沧江上游(L)、景洪(J)各12尾巨■共计60个样本进行COⅠ基因克隆测序。结果表明,5个巨■群体的T、C、A、G 4种碱基平均含量如下:怒江坝(B)群体T、C、A、G碱基含量分别为27.4%、27.6%、28.0%、17.0%,景洪(J)群体T、C、A、G碱基含量分别为27.4%、27.6%、28.0%、17.0%,澜沧江上游(L)群体T、C、A、G碱基含量分别为27.4%、27.6%、28.0%、17.0%,红河曼耗(M)群体T、C、A、G碱基含量分别为27.3%、27.6%、28.1%、17.0%,怒江下游(N)群体T、C、A、G碱基含量分别为27.3%、27.6%、28.2%、16.9%;5个巨■群体的A+T含量均大于C+G含量。用MEGA 5.0软件构建5个群体系统进化树显示景洪和红河曼耗聚为一支,澜沧江上游大多数个体单独聚为一支,怒江坝和怒江下游群体混合聚为一支;曼耗和景洪的群体间遗传距离(9.096)最大,本研究结果可为巨■的资源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农业利用和人为干扰对剑湖湿地土壤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野外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了剑湖自然保护区湿地土壤特性,探讨了农业利用和人为活动干扰对剑湖湿地土壤的影响以及森林对湿地的涵养作用。结果表明,湖滨带围垦造田,集水面上毁林开荒以及流域范围内的土壤利用对湿地土壤的发生发展产生显著影响。50年间湖面积减少了33.44%,蓄水量降低了62.95%,土壤养分呈现下降趋势。施肥影响下的农耕地包括水稻田引起的面源污染以及森林破坏后引起的表土养分流失和水土流失,是导致湖泊水质变劣、面积萎缩,引起剑湖湿地退化的潜在因素,对澜沧江下游及附近地区自然环境的形成与演变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蒋丽  张鹏 《现代农业科技》2013,(11):281-282
青海高原寒冷干旱,自然条件严酷,生态极其脆弱,是我国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发源地,是亚洲大陆季风气候的主要启动器,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对当地和下游乃至亚洲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阐述了青海省土地退化现状,介绍了其综合生态系统治理的措施及成效,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供有关各方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青海高原寒冷干旱,自然条件严酷,生态极其脆弱,是我国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发源地,是亚洲大陆季风气候的主要启动器,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对当地和下游乃至亚洲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阐述了青海省土地退化现状,介绍了其综合生态系统治理的措施及成效,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供有关各方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该工程建设后,水库将达到国家防洪标准,使防洪能力提高到抵御200年一遇洪水,达到除险的目的,减少对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威胁,改善下游水质,减少下游泥沙淤积。  相似文献   

10.
陈星 《世界农业》2000,(2):43-45
一、概况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东北坡,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在中国、缅甸和老挝的边界附近流入中南半岛后才称为湄公河。湄公河自北向南,流经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和越南,注入南海。湄公河和澜沧江总长4500km,流域总面积81万km2,其中湄公河长...  相似文献   

11.
1参窝水库电站坝段下游面防渗概述 参窝水库是1973年建成的混凝土重力坝,由于历史原因坝体裂缝严重,虽经过两次加固,但是电站坝段结构复杂,在上游面对坝段水平缝、横缝进行化学灌浆后没有形成封闭,下游面仍有渗水现象,冬季电站坝段下游面结冰危及大坝安全。决定在大坝下游面对水平缝及裂缝进行封堵。  相似文献   

12.
西双版纳绿潮涌动,澜沧江畔乳河奔流。  相似文献   

13.
通过建立澜沧江橄榄坝-曼厅大沙坝河段物理模型,研究电站清水下泄对下游曼厅大沙坝河段的影响。在满足模型试验的相似要求前提下,冲刷坑的平面总体形态呈现泪滴形。在开始阶段冲刷坑的深度变化较快,达到一定深度之后,深度变化减小,最终趋于稳定,此时冲刷就达到了平衡状态。丁坝最大冲刷深度和最大冲刷宽度的纵向位置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云南省境内特有的巨魾Bagarius yarrelli 6个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在红河曼耗(Baya-M)、怒江坝(Baya-B)、怒江下游(Baya-N)、澜沧江上游(Baya-L)、景洪(Baya-J)、红河河口(Baya-H)6个点共采集72尾巨魾,每个点采集12尾,分析6个群体的ND4基因序列。结果表明:应用PCR技术扩增了巨魾线粒体DNA的ND4基因序列并测序,获得72条mtDNA DN4基因序列,巨魾ND4基因序列全长为1381 bp,共检测到501个核苷酸变异位点,核苷酸多样性为0.001 9~0.072 2;共有67种单倍型,单倍型间的平均相对遗传距离为0.098;将巨魾与三线纹胸鮡Glyptothorax trilineatus和长丝黑鮡Gagata dolichonema两种鱼类的ND4基因利用UPGMA中的Kimura 2-parameter法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巨魾单聚为一支。研究表明,红河河口与曼耗群体之间的分化程度较小,亲缘关系较近,而澜沧江与景洪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0.156),说明澜沧江群体与景洪群体之间的分化程度较大,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5.
<正>"青青翠竹绿满山,淡淡云雾烟笼江;清晨解缆江上行,轻舟划过水云间……"开会间隙,住滇全国政协委员魏艺红一有机会就把这首她自己创作的民族歌曲《澜沧江轻舟》通过微信分享给其他委员。优美的旋律,舒缓的节奏,泛舟澜沧江的美景如在眼前。澜沧江发源于中国西南,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孕育了沿岸多彩的民族和文  相似文献   

16.
根据西双版纳增殖放流资料,回顾总结了8年来增殖放流工作的成效.自2005年,西双版纳澜沧江土著鱼类放流正式启动,大规模的增殖放流活动开始实施.迄今为止,增殖鱼类主要是澜沧江流域土著鱼类叉尾鲇、丝尾鳠、胡子鲶、中国结鱼和云南华鲮等品种,投放量达到530万尾.经过大规模增殖放流,澜沧江·湄公河水系水生生物资源的养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通天河、澜沧江上游流域森林资源与环境现状进行分析,对该区主要乔、灌木树种及其组成结构,地带性分布规律等进行了阐述,并进一步提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结缘玉树,寻源玉树。7月30日至8月2日,来自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6国的40多名大学生代表齐聚澜沧江—湄公河源头,开展"澜沧江—湄公河之约"2015国际大学生玉树夏令营活动。他们为什么到这里来?又收获了什么?参加这一活动的还有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的官员代表、流域治理的知名学者、科学家及流域保护  相似文献   

19.
沘江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沿程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沘江水体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沿程迁移变化特征与动力因素,于2010年1月在金顶铅锌矿区上、下游共采集了25个水样和底泥样,运用单因子评价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价了水体污染程度。结果表明,枯水期矿区下游水质均为地表水Ⅲ类,但其受重金属的污染仍较严重,治理难度很大,少量重金属污染物已扩散进入澜沧江干流。究其原因,发现金顶矿区是沘江水体重金属的根本污染源。通过分析水体中Zn、Pb和As浓度沿河程的变化态势,发现随与矿区距离的增加,其下游水体重金属含量趋于降低,降速趋于减缓;但因在水体-底泥间迁移转化特性方面的差异,水体中Zn、Pb和As浓度的沿程减少过程不尽相同。在此过程中,河道上的拦河坝对Zn和Pb的迁移转化过程干扰大,对As则不显。此外,流域内潜在的其他污染源引起了局部河段水体中Pb、尤其是As浓度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两个山水库的建设,可把部分泥沙拦蓄起来,减少水土流失。同时水库蓄水量的增加,可确保下游水库水质,促进下游退耕还林(草)建设的实施。对周边生态环境恢复创造良好条件,其生态效益十分显著;同时修建水库,通过水库调蓄洪水,提高水库周边及下游的防洪能力,并对当地群众交通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保护下游农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减少下游农田及公路遭受洪水破坏,保护下游 3 个村等沿途 450 人、66.67 hm2农田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