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西省灵石县养蜂协会于1983~1985年,在引种试养观察的基础上,先后从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引进喀尔巴阡种蜂王100余只,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改良换种。把原来的本地意蜂改为喀(阡)×意杂交种及喀(阡)蜂,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产蜜量比原来提高25~30%,饲料消耗降低20%,越冬死亡率降低15%,抗病力和抗逆性明显增强,因此深受全县蜂农的青睐。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目前生产蜂场蜂种选育现状 我国是养蜂大国,全国约有蜂群700万群.每年的育王数量与蜂群数量大致相同,其中种蜂场售出的蜂王约有2万只,生产用蜂王多南生产蜂场白行培育。生产蜂场育种的状况是.许多蜂场几年不引种、不换种,始终自繁白养。由于长期近亲繁殖,蜂种退化严重。有的蜂场与蜂场之间进行换种,因蜂场的蜂种大都是杂交蜂种,优良性状只体现在杂交一代,杂交王之间再进行杂交,蜂种的杂交优势就不存在了,有的蜂场每年引进原种与本场的雄蜂进行杂交.而本场的雄蜂仍是杂交种,这样效果也不理想。因此,我国蜂场的蜂种状况普遍较差,杂交优势不能很好发挥。  相似文献   

3.
文化大革命以来,我县在养蜂生产上,以路线斗争为纲,大搞蜂种的杂交,培育了喀意杂交蜂。随着推广杂交蜂的广度和普及,夺得了蜂蜜产量年年增产,特别去冬今春以来,又培育了塞、喀、意三交种,它比喀意杂交种更优越,目前正在我县逐步推广。喀、意杂交蜂虽然具有高产、耐寒、性情温驯、抗病力强的优点,但是耐  相似文献   

4.
崇庆县从1971年开始进行蜂种改良工作,采用输送卵虫法培育“喀意”杂交蜂。通过在川西平原的油菜、山区的山花和长途转地采蜜的试验对比,证明“喀意”杂交蜂比本地意蜂增产36—40%,深受广大养蜂员的欢迎。我们采用输送卵虫的新方法,将K—6901纯种蜂王的卵虫输送到安乐、大划、元通、羊马等8个引种点,供生产单位到引种  相似文献   

5.
喀蜂(全称喀尼阿兰蜜蜂)于1970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带入我县饲养,后来又与我县本地意蜂杂交,培育喀意杂交蜂用于生产,至今已饲养12年时间,收到了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生物学特性。作者测定K—6901 (工蜂腹部呈“▽”形),崇庆县本地意蜂(1924年引进的后代)和喀意杂交第一代。  相似文献   

6.
晋中地区喀意杂交蜂的饲养养蜂生产中,利用杂种优势,再结合正确的饲养方法,是提高蜂群产量和蜂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各种杂交蜂种对气候和管理,要求各不相同。只有选择适合本地气候条件的蜂种,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才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多年的养蜂实践证明喀...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原延边养蜂科学实验站)近4年向全国各蜂场推广喀尔巴阡及高加索种蜂王7,300多只,结合输送卵虫的方法,共推广良种蜂10万多群。对比试验证明:喀尔巴阡蜂王,在生产杂交过程中形成的K(r)×E(b)、K(r)×G两个杂交种,具  相似文献   

8.
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养蜂人员的努力下,我们在育种工作中取得了初步结果。1975年共育出意大利蜂第一代蜂王90只,培育出意本杂交,意喀杂交和喀本杂交蜂王共180只,供本地蜂场和我组作对比试验。同时初步建立了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读了近几期《中国养蜂》觉得在文风上需要改进,现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一、为了方便读者,文章内的计量单位应尽可能求得一致。如有的一篇文章中蜂蜜的产量使用了担、斤、吨三个不同的计量单位,读者不经过抉算,就不能直接对比,如果统一了计量单位,读者一目了然,就会感到方便得多。二、蜂群应注明何种蜂种。目前我国蜂种较多,有中蜂、意蜂、喀蜂、塞蜂等,还有各种杂交蜂种,文章应交代清楚。尤其是科学技术性的文章,更不能含糊。桐庐县养蜂生产传捷报》一文,写得就很好。“1977年全县办蜂场142个,饲养西蜂15,000群,”这“西蜂”二字用得好,因为饲养的不是意蜂一种,还有喀蜂或者塞蜂,或者还有其它杂交种,如各个  相似文献   

10.
一个有推广价值的蜜蜂单交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引言本地意蜂是我地饲养最早的蜂种。在长期的饲养过程中,对当地的气候特点和蜜源条件有一定的适应性。但由于其混杂退化,已不能适应养蜂生产的需要。为此,我们采用引进安纳托利亚蜂、喀尼阿兰蜂与本地意蜂杂交,用本地意蜂作对照,进行经济性状的考察。通过一年的饲养观察,本意×安杂  相似文献   

11.
对蜂农来说如何避免蜂种的退化,一直保持蜂种(蜂群)优势,提高蜂产品的产量及养蜂的效益,这是非常重要的。从遗传学角度上看,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充分利用蜂种的杂交优势。根据养蜂实践证明,在规模较小的蜂场要做到这点可采取以下三项措施:第一:要充分利用好种王。由于我国的蜂农蜂场规模较小,并且我们养蜂是为了取得更多的蜂产品,获得好的经济效益,所以  相似文献   

12.
一个养蜂生产场蜂群的发展 ,群势的强弱 ,繁殖的快慢 ,蜂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高低 ,除了受气候、蜜源及市场的波动影响之外 ,蜂种的优劣是决定的因素。所以引进高产低耗的良种蜂王是一项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发展养蜂业注意对优良蜂种的引进和合理使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从调查情况来看 ,目前尚有部分蜂场的养蜂员在引种方面有些盲目 ,缺乏科学态度 ,存在四大误区。第一大误区是引种目的不够明确。如有的养蜂生产场的养蜂员由于对引种目的不够明确 ,对优良蜂种的优良性状认识不够全面 ;不结合当地、当时和自己蜂场实际情况 ,看到别人引…  相似文献   

13.
去冬以来,我县蜂场在各级党委和革委会领导下,以“批修整风”为纲,进行了一次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对各级蜂场加强组织整顿,大抓冬春养蜂生产,大抓蜂种的改良和蜂群管理,加强蜂病的防治工作。经过20多天的艰苦奋战,夺得了油菜花蜜的大丰收。全县共有国营、集体蜂场147个,集体蜂群6,500群,共取蜜25万斤,(不包括外县蜂群在我县  相似文献   

14.
〈引进优良蜂种,支持“两户”养蜂〉我区饲养的蜜蜂,品种已普遍退化,繁殖力弱,生产性能低下。为了改换蜂种,在省农牧渔业厅的支持下,我们从北京中国养蜂学会实验蜂场引进一批优良种蜂王,意蜂和喀蜂两个品种的蜂王共八十只,重点放给宿松县的养蜂专业户、重点户和集体蜂场。经过精心饲养,这批蜂王已在当地产卵繁殖,表现生产力强、产蜜量高,很受“两户”欢迎。〈发展“两户”养蜂,前途广阔〉党的三中全会以后,农  相似文献   

15.
蜜蜂的杂种优势,是指蜜蜂杂交所产生的子代在经济性状和生产力方面明显超过亲本的现象,近年来,忽视引种,不进行蜂种选育和更换。使蜜蜂品种混杂优势退化。为了改变蜂农盲目引种,杂种优势效果差的现状,我们通过引入高加索蜂、原意、美意、喀尼阿兰、本意等优良纯种,在具有天然屏障的清涧、绥德等地控制交尾,  相似文献   

16.
本人从 1 96 6年开始养蜂 ,70~ 80年代曾在全国各地转场养蜂 ,后因多种原因于 1 983年停养。 1 998年冬季 ,我又重新开始养蜂 ,当时从我省澧县养蜂研究所购进金喀种蜂 2群 ,同时从衡阳县英陂购进本意种蜂 3群。现在 ,常年保持饲养生产群 70多个。连续几年的养蜂实践 ,使我深感金喀蜂种是一种优良蜂种 ,主要表现在 :1 抗病力强头一年饲养期间 ,从衡阳英陂购进的蜂种都不同程度有烂子和白垩病发生 ,换上金喀王后 ,不久病就全好了 ,而且几年来从未出现任何病状。 2 0 0 1年油菜花期在湖北潜江市老新镇放蜂时 ,临近的蜂场都有不同程度爬蜂 ,而…  相似文献   

17.
问题解答     
问:我定地养蜂,还种地,养蜂主要指望取蜜,少量取浆,你们看我养什么蜂种较合适?(湖北 襄樊市 方从华)答:建议饲养意喀或喀意杂交蜂,即以意蜂为母本同喀蜂为父本的杂交蜂,或以喀蜂为母本同意蜂为父本杂交蜂。原因是你是业余养蜂,以取蜜为主、取浆为辅,加上湖北夏季天气比较热,饲养这两种杂交蜂比较合适。但也有一个问题不好办,就是你自己不容易组配杂交组合。所以,建议直接购买专业育王场组配好的该种组合的生产用商品王。问:用“杀螨剂一号”或升华硫治螨,落到巢箱底板上的大小蜂螨能否再爬到蜜蜂身上?(甘肃 泾州县 王文俊)答:试验证明:…  相似文献   

18.
自1980年开始,我校蜂场先后引进了东北黑蜂,安纳托利亚蜂,喀尔巴阡蜂、喀尼阿兰蜂等种蜂,作为本场的杂交素材。用其作母本培育蜂王和本意雄蜂杂交,目的在于摸索适于我地饲养(主要是定地饲养)的优良蜂种。根据我们饲养中的观察及记录材料,对各蜂种的优良性状及不足之处,已有粗浅认识。现作一介绍,供参考。一、东北黑蜂优点:蜂王产卵力强,子脾面积大,密实度常在85%以上。耐寒,春繁速度快。单王群达15框,双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蜂蛹病在我县蜂场广泛蔓延。1984年秋季有1个蜂场的四五群蜂发生此病。1985年春秋两季,先后有6个蜂场的32群蜂发病,发病率占子脾的10—20%。1986年春繁开始,全县发病蜂场9个,而且来势猛,病情严重,其中3个发病严重的蜂场,有2个场因蜂蛹病危害,于3月底破产;同年秋季,在阿坝地区放养的20多车(汽车)蜂,有50%左右的蜂场发生蜂蛹病,占蜂群的30%左右。据统计1986年全县发生蜂蛹病的蜂群约占总数的10%以上,损失蜂1400多群,价值20多万元(群年产值按150元计)。1987年早春,全县又有80多个蜂场的1000多群蜂发病,它严重地威胁着我县养蜂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县气候温和,山大沟深,无霜期达二百二十天,蜜源广,花期长。春、夏、秋三季都有蜜粉源,具有大力发展中蜂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解放后我县养蜂生产发展较快,特别是中蜂有很大发展。八二年全县养蜂达六千二百六十五群,超过了历史最好水平。八二年全县中蜂产蜜量达七万六千八百五十斤。全县有意蜂场十一个,养蜂三百九十群。随着农村经济政策的放宽,养蜂户增多,外地蜂群来我县转场饲养,逐年增多,每年要接待十多个省,几十个地区,一百多个县市单位来我县放蜂,每年接待蜂群一万五千至二万五千群,七五年接蜂达二万五千群。由于外地蜂来我县放牧,没有相应采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