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原虫)在猪体内寄生增殖破坏细胞而引起的侵袭性疾病。可引起猪、狗、猫、牛、羊、鼠等多种动物发病,人也可感染发病。 患病猪经粪便排出卵囊,卵囊在外界抵抗力极强,  相似文献   

2.
猪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引起的,破坏猪细胞的侵袭性疾病。除了猪以外,还会引起狗、猫、牛、羊等动物发病,也可感染人。病猪通过粪便排出球虫卵囊,污染饲料、饮水、环境,导致其他感染,卵囊进入猪体内后,在细胞内繁殖,导致猪发病。1流行病学弓形虫属于顶器门、真球虫目、肉孢子虫科、弓形虫属。猫是弓形虫的唯一终末宿主。患病猪只通过粪便排出卵囊,卵囊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可以存活1-1.5年。  相似文献   

3.
弓形体病又称为弓浆虫病或弓形虫病,是由弓形体感染动物和人而引起人畜共患的原虫病。本病以高热、呼吸及神经系统症状、动物死亡和怀孕动物流产、死胎、胎儿畸形为主要特征。1流行病学弓形虫是一种多宿主原虫,对中间宿主的选择不严。可感染多种动物并引起发病,猪发病多见于3~4月龄,死亡率较高。病畜和带虫动物的脏器和分泌物、粪、尿、乳汁、血液及渗出液,尤其是随猫粪排出的卵囊污染的饲料和饮水都成为主要的传染源。猪主要是吃了被卵囊或带虫动物的肉、内脏、分泌物等污染的饲料和引水,经消化道感染。猫是最主要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4.
弓形虫病是一种由龚地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引起的原虫病,呈世界性分布,具有广泛的自然疫源性,几乎所有哺乳动物(包括人)和一部分鸟类可被感染。血清学检查表明,动物虽普遍感染弓形虫,但临床上发病的却不多。弓形虫病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可引起人的流产、早产、死产和婴儿的脑眼疾病甚至死亡。病原学龚地弓形虫是一种专性胞内原虫。在家猫和某些猫科动物的肠上皮细胞内,弓形虫先形成未孢子囊化的卵囊,卵囊在肠腔内进一步分化,并随粪便排到体外。粪中的成熟卵囊像其他大多数球虫一样,含有两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有四个子孢子。  相似文献   

5.
正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原虫病,尤以猪为多见。不同年龄、性别猪均可发病。成年猪通常为隐性感染,带虫猪成为传染源。怀孕母猪感染后可引起发热、流产、早产和死胎,也会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引起哺乳仔猪发病。幼年猪、培育猪最易感染,多呈爆发性发病,引起大批死亡。(一)病原弓形体病的病原弓形体是一种原虫。弓形虫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分5种类型,即滋养体、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其中滋养体和包囊是在中间宿主(人、猪、犬、猫等)  相似文献   

6.
<正>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是由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在细胞内的原虫病。猫及猫科动物是本病的终末宿主,人畜和禽类等其他动物为中间宿主。被寄生动物排出含弓形虫卵囊的粪便污染食物、食具、水源等外界环境就可以引起人和动物的弓形虫感染,对人类可造成孕妇早产、流产、胎儿发育畸形等;对与人密切接触的猫、犬感染弓形虫更为普遍。随着经济发展,宠物犬猫饲养数量的不断增大,为充分了解犬猫  相似文献   

7.
猪弓形体病是由弓形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原虫病。弓形虫的感染在人和动物中很常见,人和动物通过摄入被弓形虫卵囊污染的食物、饮水或者摄食含包囊的肉而被感染。猫以及其他猫科动物是唯一从粪便排出卵囊的动物。临床上以高热稽留,呼吸及神经系统症状、皮肤发绀和妊娠母猪流产、死胎、胎儿畸形为特征,常称“无名高热”病。本病常暴发流行,给养猪业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8.
弓形虫病是由刚地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病猪以高热稽留、呼吸困难、皮肤发绀、出现神经症状,患病妊娠母猪以流产、所产胎儿畸形为特征. 1 流行病学 感染弓形虫的患猫和带虫猫(为终末宿主)排出的弓形虫卵囊可污染土壤、饲料和饮水,卵囊在适宜条件下孢子化后,即具有感染性.患病猪、带虫猪及其他被感染动物(中间宿主)的分泌物、排泻物中都含有弓形虫滋养体,其也具有感染性.  相似文献   

9.
正1概述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寄生于人和动物引起的疾病。目前已知的弓形虫中间宿主有45种哺乳动物,70余种鸟类和5种爬行动物,终末宿主为猫科动物~([1])。弓形虫寄生在动物体内,随粪便排出体外,通过消化道传染。孕妇感染弓形虫后,可通过胎盘直接传染给胎儿,造成胎儿畸形、先天愚、流产、早产死胎等~([2])。近年来,关于猪弓形虫病的报道越来越多,在我国能够自然感染弓形虫的15种动物中,猪的阳性  相似文献   

10.
弓形虫是由龚地弓形虫寄生于猪、羊、牛、犬、猫、兔等多种动物和人的细胞内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原虫病。该病以患病动物的高热、呼吸困难及神经系统症状、动物死亡和妊娠动物流产、死胎、胎儿畸形为特征。弓形虫根据其发育阶段的不同可分为5型,即滋养体、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其中滋养体和包囊出现在中间宿主(人、猪、犬、猫等)体内,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只出现在终末宿主(猫)体内。以滋养体、包囊和感染性卵囊这3种类型具有感染能力。1临床症状常为急性感染,潜伏期3~7d,病初体温升高至40℃~42℃,呈稽留热3~10d,最高可达42.9…  相似文献   

11.
弓形虫病是由刚地弓形虫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猫是本病的终末宿主,人及其他动物为中间宿主,人感染后可引起孕妇早产、流产、胎儿畸形、新生儿智力发育不全等。  相似文献   

12.
弓形虫病是由刚地弓形虫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猫是本病的终末宿主,人及其他动物为中间宿主,人感染后可引起孕妇早产、流产、胎儿畸形、新生儿智力发育不全等.  相似文献   

13.
弓形虫病是由刚第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呈世界性分布,各种家畜,包括猪、牛、羊、犬、猫和试验动物,包括小白鼠、天竺鼠、家兔等,以及人类,都能感染弓形虫.弓形虫病可使孕畜流产死胎,急性弓形虫病可造成家畜的死亡.弓形虫感染孕妇后可引起流产,胎儿畸形或产出弱智儿.弓形虫感染成人后,可侵害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脏、淋巴内皮系统等多种器官或系统,并造成损伤,严重时会造成死亡.因此弓形虫病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养猪户的增加,夏季猪发病数急剧增加,最为明显的就是猪弓形虫病,给广大养猪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弓形虫病是人畜共患的原虫病,以猪尤为多见,不同年龄、性别的猪均可发病。成年猪通常为隐性感染,带虫猪成为传染源。妊娠母猪感染后可引起流产、早产和死胎,病毒也会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引起哺乳仔猪发病。现将2013年7月中旬我县一例猪弓形虫病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猪弓形虫病又名弓形体病、弓浆虫病或无名高热病,是一种以高热为主要特征的人畜共患病。弓形虫可引起牛、羊、猪、狗、猫、鼠等多种动物以及人类发病。猪发生本病时,常可引起整个猪场发病,且病死率较高,随着家庭饲养宠物数量的增加,人患弓形虫病的数量也在上升,对孕妇和胎儿危害尤其大,因此,做好弓形虫病的防治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猪弓形虫病又称弓形体病,是由孢子虫纲的刚第弓形虫寄生在猪的体内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寄生原虫病。牛、羊、狗、猫和人均能感染。该病以高热、呼吸困难、神经症状和怀孕动物流产、死胎、胎儿畸形为主要特征。暴发该病时,可使整个猪场发病,死亡率高达60%~80%。该病以患病猪的高热、呼吸困难、神经系统症状、死亡和妊娠流产、死胎、胎儿畸形为特征。20世纪末已发现我国人群弓形虫感染率为5%~10%,可导致孕妇流产、死胎、畸胎和弱  相似文献   

17.
<正>猪弓形虫病又称弓形体病,是由孢子虫纲的刚第弓形虫寄生在猪的体内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寄生原虫病。牛、羊、狗、猫和人均能感染。该病以高热、呼吸困难、神经症状和怀孕动物流产、死胎、胎儿畸形为主要特征。暴发该病时,可使整个猪场发病,死亡率高达60%~80%。该病以患病猪的高热、呼吸困难、神经系统症状、死亡和妊娠流产、死胎、胎儿畸形为特征。20世纪末已发现我国人群弓形虫感染率为5%~10%,可导致孕妇流产、死胎、畸胎和弱  相似文献   

18.
《养猪》2021,(2)
正猪弓形体病又称弓浆虫病或弓形虫病,是由弓形体感染动物包括人而引起的人畜共患原虫病。本病以高热、呼吸系统及神经系统症状、动物死亡和怀孕动物流产、死胎、胎儿畸形为主要特征。1病原体弓形体病的病原是原生动物门、孢子虫纲的刚第弓形虫,简称弓形虫。弓形虫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分5种形态,即滋养体、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其中弓形虫在中间宿主体内有滋养体和包囊2种形态,在猫终末宿主体内还有裂殖体、  相似文献   

19.
弓形虫病是由龚地弓形虫寄生于猪、羊、牛、犬等多种动物和人的细胞内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原虫病。该病以患病动物的高热、呼吸困难及神经系统症状、动物死亡和妊娠动物的流产、死胎、胎儿畸形为特征。弓形虫根据其发育阶段的不同可分为5型,即滋养体、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其中以滋养体、包囊和感染性卵囊这3种类型最具感染能力。1临床表现常为急性感染,潜伏期3~7d,病初体温可达40℃~42℃,呈稽留热3~10d,最高可达42.9℃,食欲减退,仅吃几口稀的或废绝,喜卧,精神萎顿。多便秘,有时下痢,呼吸困难。有的病猪有咳嗽和呕吐症状,流少…  相似文献   

20.
弓形虫病是由刚地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猪、牛、羊和免等多种动物均可感染该病,人也可被感染发病,其中,猪感染猪弓形虫病最为常见。对猪弓形虫病的病原、生活史、临床特征和诊治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