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循化县植被类型及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青杉 《青海草业》2012,21(1):46-49
根据遥感影像TM数据信息及其文献资料,结合野外验证研究循化县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结果表明循化县共有森林、灌丛、草原、荒漠、草甸5个植被型组,20个植被群系;并且植被垂直分布明显。  相似文献   

2.
土壤水分和温度作为反映土壤环境的重要指标,对土壤中各种生物化学过程具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和降雨量梯度沟谷地土壤水分和温度0~500cm剖面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模式间沟谷地的土壤水分和温度存在着显著差异(P0.01),土壤水分含量表现为草地沟灌木沟乔木沟,土壤温度表现为乔木沟草本沟灌木沟;这表明不同生活型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可以对植物群落土壤的水分和温度产生分异影响。不同降雨梯度地区间沟谷地的土壤水分和温度也存在显著差异(P0.01),土壤水分含量与降雨量呈正相关,土壤水量表现为西河口沿河湾镰刀湾;土壤温度表现为镰刀湾西河口沿河湾;这表明降雨量差异可以对沟谷地的土壤水分和温度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在沟谷地植被恢复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地区降雨条件和植被类型的配置,这将有助于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与提升。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地调查与文献收集对青海祁连山地区自然植被的主要植被类型及分布进行了研究,将该地区植被划分为7个植被型组、13个植被型和74个群系,并对各个群系的分布进行了描述。研究结果表明,青海祁连山地区的植被分布具有明显的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且强烈地受到坡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新疆特定的地理位置和三山夹两盆的地貌条件、地形结构,造就了新疆草原生态环境和草地类型及草地植被种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特异地带性分布特征。本文对新疆地区各草地类型的分布及植被优势种进行了详实阐述,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技术手段,以ETM遥感卫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结合地面采集数据和历史资料的监测方法,进行遥感解译,勾绘图斑,制作草原资源类型专题图件的基础上,分析了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简称为达茂旗)草原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为草原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果显示:达茂旗天然草地总面积155.14万hm2,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85.35%,荒漠草原为85.21万hm2,以石生针茅群落为主;草原化荒漠为21.26万hm2,以红砂、珍珠、石生针茅群落为主;典型草原面积为39.7万hm2,以克氏针茅群落为主;低平地草甸为8.85万hm2,以芨芨草为主。  相似文献   

6.
根据遥感影像TM数据信息及其文献资料,结合野外布置样点、室内计算机技术解译及验证方法,研究尖扎县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结果表明:尖扎县共有森林、灌丛、草原、荒漠、草甸5个植被型组,近20个植被群系;并且植被垂直分布明显,随着海拨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7.
河西地区农业气候资源与植被的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李广  侯扶江 《草业学报》2002,11(3):80-84
通过对河西走廓气候资源和K值的空间分布的分析,得知河西气候资源与K值的空间分布具有非常显著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河西走廓气候资源空间分布模型,并根据K值与积温,降水与海拔的对应回归关系对河西植被进行分类。该模型可以推算出河西走廓无资料地区各点的气候资源,揭示河西走廓无资料地区气候资源分布规律,为划分植被类型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贵德县天然草场面积28.63×104hm2,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25.95×104hm2,共分为9个草场类,22个草场组,51个草场型。本文阐述了贵德县草场植被类型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供全县广大畜牧业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的微生物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为峰  史衍玺 《草地学报》2010,18(6):859-864
为探明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土壤微生物分布特征,选取盐地碱蓬(Suaedasalsa)、柽柳(Tamarix chinensis)、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和拂子茅(Calamagrostis epigeios)4种湿地植被土壤,分春、夏、秋3个季节对其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组成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湿地土壤中各类微生物数量差别明显,但总体上均偏少,而且优势种类非常明显,以细菌为主,放线菌居中,真菌最少;不同微生物数量上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除拂子茅湿地细菌群落外,其他各群落数量均为夏季高,春、秋低;湿地土壤中微生物总量分布存在明显的根际效应,其中细菌的根际效应最为明显;土壤中氮和磷(总氮、总磷、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对细菌的数量影响最明显;真菌分布与氮的含量关系密切,但与磷素关系不大;放线菌分布与氮含量相关性小,与磷素呈负相关;微生物数量与土壤pH值和电导率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本区土壤微生物分布与植被类型、土壤盐分和养分关系密切,且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  相似文献   

10.
11.
青海省高寒草地土壤侵蚀强度及其空间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高寒草地土壤退化评价有助于掌握高寒草地退化的空间分布规律,对维持草地生态安全、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基于改进的通用土壤侵蚀修订模型对青海省高寒草地土壤侵蚀退化强度和空间分布进行评价,并计算了2005—2014年青海省高寒草地土壤侵蚀评价指数,从而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14年度青海省高寒草地土壤侵蚀强度轻度、中度、重度和极度剧烈退化面积及占比分别为166 925 km2(39.5%),98 729 km2(23.4%),949 401 km2(22.5%)及61 787 km2(14.6%)。土壤侵蚀强度整体呈现以最剧烈区域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趋势,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风蚀、水蚀及放牧强度等。此外,青海省高寒草地2005—2014年土壤侵蚀变化恢复面积为258 495 km2(61.2%),反映了近年来青海省草地保护工作成效显著,然而在青海省的中东部地区高寒草地土壤退化的形势仍比较严峻,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现代畜牧业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陕西省畜牧业的发展概况做了描述,对国外畜牧业发展模式进行了概括,分析了当前陕西畜牧产业的发展的新特点,并对现代畜牧技术在陕西畜牧业中的普遍情况进行了总结。针对"十二五"期间陕西畜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理清了思路,明确了目标,今后重点需要在①畜牧业发展总量;②畜牧业生产水平;③畜禽良繁体系建设和供种能力;④科学养殖模式的推广;⑤服务功能与水平;⑥畜产品质量监测手段;⑦重大动物疫病防控;⑧龙头企业带动等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3.
川西北放牧家畜分布具有空间尺度分异的特征,以乡镇为单位的基础数据,在研究自然和人为因素对家畜空间分布的影响方面,有助于得出更细致、更客观的结果,将为川西北地区畜群结构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试验以气象、地形、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人口、出栏管理等方面的数据为基础,利用GIS空间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模型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陕西发展养蜂生产具有很大的潜力,详尽论述了目前陕西养蜂生产中规模小、饲养规范化程度低、蜂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优良蜂种、加强饲养管理、预防蜂病、增强标准化生产、安全生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奶牛作为陕西畜牧业的主导产业,为农民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陕西奶牛经过多年的选育改良,品质明显提高,但要进一步发展,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陕西省奶牛遗传育种实际,创造性地开展遗传育种工作。论文在对陕西省奶牛遗传改良历程、国外经验、目前奶牛改良存在问题等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我省奶牛遗传改良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2011-2012年三原、渭南、汉中等地因霉菌素污染造成仔猪腹泻死亡,为此对陕南、关中地区的部分饲料加工企业的饲料用玉米、仔猪配合料、育肥猪配合饲料、母猪配合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B1、呕吐霉素、赭曲霉毒素进行了抽样调查和风险摸底监测。100批次样品全部采用酶联免疫快速试剂盒检测,检测结果显示,黄曲霉毒素B1的检出率为72.37%,超标率为4%;赭曲霉毒素虽未超标,但检出率高达48.48%;呕吐毒素的检出率最高,高达96.97%,超标率高达529,6,是所有产品中污染率和污染程度最高的。调查结果表明:我省陕南、关中地区的饲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毒素的污染较为严重,黄曲霉毒素次之,赭曲霉毒素的污染相对较低。并对饲料科学管理防潮通风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业是陕西省现代农业发展最大的短板,栽培牧草区划对解决优质饲草短缺和推动陕西草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性指导意义。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空间分析法、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法,结合陕西省地形数据、主要气象数据和土壤性状指标等,利用年降水量、年均温、土壤pH、地形地貌、坡度5个影响牧草生长的主要指标,对陕西省栽培牧草进行系统梳理,构建了模块功能全、适应性强的栽培牧草适宜性区划模型。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多年生黑麦草(Loliumperenne)、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 4种主要栽培牧草为例进行了模型分析,同时以冰草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此区划模型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可对牧草新品种引进、优质牧草生产提供科学预判和决策,也为陕西省数字草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延安市苜蓿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直接影响了该地区的乳品质量和畜产品安全,必须尽快找出问题的根源,采取有效措施,扭转局面,使草畜产业得以全面发展.阐述了延安市苜蓿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在发展苜蓿产业的扶持政策以及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制约因素,并提出了推进苜蓿产业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杜方胜 《北方蚕业》2010,31(2):37-38
针对陕北生态桑园的特点,采用修复蓄水保墒工程、培肥土壤、改良品种、培养树形、调整结构、合理布局和适度采伐等技术,培养多用途桑园,提高桑园综合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发展肉牛生产是适合陕西省饲粮短缺的实际,充分利用粗饲料资源,调整人们膳食结构的重要途径。而肉牛饲养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千家万户散养户饲养技术科技含量的提高。本文详细分析了陕西当地农村肉牛饲养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对指导当地农村科学养牛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