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油桐是一种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解放初期,我省只有油桐成林100亩,从1952—1964年陆续发展到14.7万亩.在文化大革命中,油桐林受到严重破坏,全省残存7000余亩.由于品种混杂、管理粗放,产量很低,平均每亩只产8—10斤桐油.油桐为异花授粉植物,在长期栽培过程中,产生了不少自然杂种,出现了许多不同品种类型,形成了一个混杂的群体,其遗传性状表现不一,产量和质量的差别也很大;即使是同一个品种类型,个体间也有很多的变异,其抗寒、耐瘠薄以及抗  相似文献   

2.
油桐为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我省历史上油桐面积一度曾达14.6万亩,但现存的成幼林仅约5万亩左右,其中成林近0.7万亩.且品种资源不清,单株个体间良莠不一,产果量悬殊很大,很不适应油桐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迅速摸清油桐农家品种资源,研究农家品种优劣,选出适合我省栽培的主要栽培品种,这对于加快油桐资源的发掘、利用以及品种改良,具有一定的意义,并为今后进一步开展油桐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打下基础.本文是我们1980—1983年,对江苏省油桐农家品种资源的调查研究结果,供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3.
油桐是连山县的重要经济林之一,在连山县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素有“金色油桐之乡”的称誉。据统计全县现有油桐面积5万亩,其中千年桐1.3万亩,三年桐2.7万亩,葡萄桐1万亩,主要集中在禾洞、太保、永和、永丰等乡镇。经多年的经营已成为全国油桐生产的重点县之一。但目前管理粗放,单产平均水平低。这个问题应引起重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要改变油桐单位面积产量低的状况,首先要弄清其主要原因所在。为此,本文以连山县情况为例,讨论了目前油桐低产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改变低产局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油桐低产的原因与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桐是我国特有的工业油料树种。解放以来,我省油桐生产发展很快,南阳、信阳、许昌、洛阳等地区有三十多个县有油桐分布,面积已达150万亩,但单产很低。从1981年产量看,南阳地区结果桐林63万亩,平均亩产桐油6.8斤;许  相似文献   

5.
郧阳地区油桐生产历史悠久,素有“油桐之乡”的称号,是全国油桐集中产区之一。全区山峦起伏,地域辽阔,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适宜油桐生长发育的自然立地条件。在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指引下,桐林面积已发展到83万亩,其中见收面积达60万亩,年产桐油600多万斤。因此,大力发展油桐生产,对壮大山区集体经济,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支援国家工业建设,改善山区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油桐是我省三大经济林木(核桃、油茶、油桐)树种之一。由于桐油质地优良,用途极广,在国民经济领域直接或间接用途达千种以上,又是传统的出口商品。因此,各级政府都很重视油桐的发展。我省曾于1964年在全省掀起了大战“五果”的高潮,大大推动了油桐生产的发展。桐林面积从1949年的6万亩,发展到1984年的98万亩,桐油年总产量达1千多万斤。初步缓和了我省桐油的供需矛盾,为国家提供了一部分外贸桐  相似文献   

7.
油桐低产林改造与早实丰产林营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桐,大戟科,落叶小乔木,绩溪县现有油桐面积3 000余亩.现以长安镇万罗山和梧川林场为试点,对油桐的低产改造及丰产技术做一初探.  相似文献   

8.
地处偏僻山区的乐业县,总面积2617平方公里,其中土山面积占79.6%,是块土地肥沃、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发展林业生产大有可为的宝地。如今,那沁人心脾的莽莽群山,正报告着乐业县林业事业的喜讯: 现有森林面积180.7万亩,活立木畜积量达897万立方米;在森林面积中,用材林78.2万亩,其中杉木23.3万亩,人均有杉木1.88亩,经济林102万亩,其中油桐16.22万亩,人均有油桐1.02亩,年产桐籽350万公斤。  相似文献   

9.
天峨县利用闲散荒地种好“摇钱树”,大力发展油桐生产,并加强科学管理,去年油桐喜获丰收。据统计,县供销社已收购干桐籽5500多吨,是最高年收购量的两倍多。仅桐籽一项,全县增收428.4万元,户均增收190多元。天峨县山多坡宽土质好,气候温和,几乎村村户户都有利用闲散荒地种植油桐的习惯,其中三堡乡为最多,全乡有油桐17364亩,户均8.9亩。过去由于重种轻管,粗放经营,桐籽少,全县年收购量  相似文献   

10.
今年以来,商南县采取五项举措组织群众大力发展以核桃、茶叶、板栗、油桐、油茶为主的5个20万亩特色经济林项目: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二是加大宣传力度,三是坚持科学规划,四是严把工程质量,五是强化监督检查。累计新建核桃基地1.5万亩,板栗基地1万亩,油桐基地1.5万亩,  相似文献   

11.
经济林是森林资源的特种资源,具有生产周期短,栽培管理容易,见效快,受益期长,经济价值大等特点,是安化山区的优势。 我县现有经济林面积97万多亩(其中竹林42万亩,油茶24.2万亩,油桐19.5万亩,棕榈5.3万亩,漆树1.1万亩,其他4.9万亩),占全县有林地面积的21.45%,为全县总面积的13.1%。经济林面积较大,品种繁多,木本粮油主要有板栗、茅栗、尖栗、柿子、白果、油桐、油茶、生漆、乌桕、山苍子和野生淀粉、油料植物;竹类有十三个品种,可以以竹代木;木本纤维  相似文献   

12.
一、概说油桐用处多,特别是桐油与人们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长期以来一直成为我县重要经济树种之一.据调查农民植桐已有一百多年历史,迄今仍保持着少量50年生左右的老桐树.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开始营造成片油桐林,油桐生产得到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及油桐经济政策的波动,产量、经济效益较低等原因,致使桐林生产几经挫折.我县解放初期至1981年累计营造桐林86553亩,现实有8000亩左右,保存率仅为9.2%.其中1951—1962年计造林18730亩,但实际只有1346亩,保存率为7.2%;1963—1970年造林加原保存数共55609亩,1974年林业资源调查为1914亩,保存率为3.4%;1978—1981年共造林13560亩,1983年春调查是6100亩,保存率为50%.桐油产量1971年最高为14.8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郧县油桐生产历史悠久,素称“油桐之乡”,历年桐油收购量居全省第二位,属全国油桐基地之一。近年来油桐生产发展更快,1983年全县油桐面积已发展到17.4万亩,比1979年的12万亩增长35%,比建国初期的4.5万亩增长四倍。桐油年产量现已达到238万斤,平均亩产桐油19.8斤(投产面积12万亩),为全省最高水平。桐油收购量增长较快,1980年全县  相似文献   

14.
陕南油桐栽培历史和经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桐是我国重要的油料树种之一。桐油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渔业、国防、文教、卫生、交通、运输等方面,为我国传统的出口物资。我省陕南秦巴山区生产油桐的历史悠久,栽培面积较大,是全国重要产区之一。一、陕南秦巴山区的自然条件陕南秦巴山区位于东径105°20′~111°,北纬31°15′~34°20′。总面积11400万亩,其中农耕地1150万亩,林地3300万亩,海拔1000米以下的荒山5000多万亩。以东西流向的汉江为界,汉江以南属巴山山区,汉江以  相似文献   

15.
参加全国油桐良种化工程系列研究和实施的有13个省区218个单位的530位专业技术人员,研究工作范围包括油桐分布区的66个地区233个县市,面积约70万km.自1977-1989年历时13年的研究成果,基本查清了全国184个地方品种,两批共选优树1846株。评选出全国71个油桐主栽品种,选育出全国油桐优良品种39个;收集油桐种质资源1849号,建立全国油桐基因库5处,地方基因库19处;应用数量分类方法,将全国油桐品种科学地划分为 7个品种类群;营建母树林14785亩,实生种子园、无性系种子园、杂交种子园共9123.6亩,采穗圃940.6亩,年产良种种子90110万kg,接芽1000万只以上,良种的生产能力已超过全国年造林150-200万亩的总需要量水平;良种的推广面积184.01万亩(占全国1600万亩投产桐林的11.5%),良种平均年产桐油0.2934亿kg(占全国年总产量1.06亿kg的27.6%),良种平均亩产桐油15.9kg(为全国平均6.6kg的2.4倍),良种推广年创产值2.05亿元,6年期间共产桐油1.76亿kg,计创总产值12.32亿元.  相似文献   

16.
1 油桐资源概况 我区辖6县1市,除洛南县外,其它5县1市有油桐分布。全区现有油桐面积48.7万亩,桐籽产量314.5万kg,产值251.6万元。主要分布在商南、山阳、丹凤、镇定4个县的137乡(镇)531个村。目前已建成油桐商品生产基地乡46个,面积28.5万田,桐籽产量220.4万kg,产值176.3万元,分别占总面积的58.5%,占总产量的70.1%,占总产值的70.1%。特别是商南县栽培油桐历史悠久,素有“桐漆之乡”著称。  相似文献   

17.
油桐(Aleurites fordii Hemsl.)原产我国。桐油是我国的传统出口物资,常年出口量约占世界总销售量的60%左右。目前在内需外销上,桐油都是国家的紧缺物资。我省油桐面积较大,也是全国重要产区之一。为了适应四化建设的新形势,加快我省油桐生产的步伐,笔者根据多年野外调查资料和有关文献记载,就我省油桐资源及其发展途径略陈己见,谨供参考。一、我省油桐生产现状1.历年生产情况:我省种植油桐有悠久的历史,解放前所产之桐油多经汉江、丹江水运武汉出售。据贾伟良先生的“中国桐油之研究”记载,1946年我省桐油产量为3.84万斤,产地有陕南24个县。解放后,由于党和政府重视桐油生产,产量显著提高,由1950年的675万斤,增长到1981年的1577万  相似文献   

18.
我省是全国油桐的中心产区,各地均有栽培油桐的习惯,总面积为500万亩。其中75%栽培于田边地角或桐农混种,还有数目较多的零星栽植。我省常年产桐籽6,000万斤,而来自纯林经营的产量不足10%。油桐良种及丰产栽培管理技术是油桐丰产、稳产的两大措施,而桐农混种和零星栽培的  相似文献   

19.
油桐在商南县栽培历史悠久,是农民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1983年商南县被列入全国47个油桐重点发展基地县之一。1992年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主导产业。油桐已成为全县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截止目前,全县油桐面积已发展到30万亩,总产量达320万公斤,建立桐油加工厂147家,实现年产值2700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形成  相似文献   

20.
我社盛产桐油,桐林面积37800多亩,每人平均2.4亩多.过去,我社的油桐生产是一个旧摊子,一套老办法,产量低,总产不稳定.从1972年冬起,我们连续抓了几个冬春的垦复、中耕、补造、新造和抚育,全社共垦复老荒桐林8千多亩,新造桐林2千多亩,中耕抚育补造2万多亩.同时认真执行了垦复补助、交售奖励等政策,制定了维护油桐生产的奖惩办法,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