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皋鸡生长发育规律和体尺性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对0~12周龄如皋鸡的体重生长规律及12周龄体尺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1~12周龄公母鸡间体重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公鸡的体重整齐度较差;②Gompertz模型能很好地描述鸡体重生长模式(R2>0.996),其生长拐点在6~7周龄,如皋鸡成熟体重和生长高峰体重的遗传力均为0.09,初生重估计值、平均生长速率、生长高峰周龄的遗传力分别为0.21、0.32、0.37;③用全同胞和半同胞2种遗传模型估计的体重方差组分及遗传力结果有明显差异。用全同胞遗传模型计算的公鸡体重遗传力明显高于母鸡(都是高遗传力),体重遗传力总体上随饲养周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随周龄增加母本效应越来越小,并且公鸡受母本效应的影响明显大于母鸡,用半同胞遗传模型计算的公鸡体重遗传力7周龄前小于母鸡,8~9周龄等于母鸡,10~12周龄大于母鸡;④12周龄体尺性状中除胸角性别间差异不显著(P>0.05)、公鸡胫色显著黄于母鸡(P<0.05)外,其他性状均为公鸡极显著大于(红于)母鸡(P<0.01);⑤12周龄胸角与其它体尺性状表型相关都不显著(P>0.05),其余绝大部分性状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相关。⑥活重、体斜长、龙骨长、胫长、胫围、冠长、冠高、冠色、胫色、胸角、胸宽的遗传力分别为0.53、0.11、0.64、0.92、0.42、0.16、0.15、0.52、0.25、0.16、0.40。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构建新疆褐牛不同生长阶段体尺体重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模型,估计新疆褐牛生长发育性状的遗传参数,为新疆褐牛育种目标性状的确定和综合选择指数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以1983-2017年收集的4个新疆褐牛核心育种场81头公牛后代的2 504条新疆褐牛体尺体重数据为研究材料,以初生及6、12和18月龄阶段的体重、体高、体斜长和胸围性状为研究对象,通过DMU软件构建多性状动物模型,以场、出生年份、出生季节和性别为固定效应,以加性效应和母体效应为随机效应,估计各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相关。结果显示,新疆褐牛初生至18月龄阶段体重遗传力估计值为0.22~0.61,体高遗传力估计值为0.43~0.46,体斜长遗传力估计值为0.29~0.52,胸围遗传力估计值为0.35~0.61。相同和不同生长阶段新疆褐牛各体尺体重性状间均呈现正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其中相同生长阶段各体尺体重性状间的遗传相关系数为0.11~0.92,表型相关系数为0.05~0.92;不同生长阶段各体尺体重性状间的遗传相关系数为0.08~0.92,表型相关系数为0.01~0.72。18月龄与其他各生长阶段间体尺体重性状的遗传相关系数较高,且均属于中高遗传力性状。因此,在制定新疆褐牛综合选择指数时,应重点考虑18月龄阶段的体尺体重性状,从而进一步提升新疆褐牛生长发育性状的遗传进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测定新杨白壳蛋鸡体重、胫长以及产蛋数、蛋重等指标的基础上,结合4个世代的系谱资料.运用多性状非求导约束最大似然法估计了这些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45日龄体重、7周龄胫长、18周龄体重、26周龄前产蛋数、27-32周龄产蛋数、35-51周龄产蛋数、全期产蛋数、25周龄蛋重、33周龄蛋重、42周龄蛋重、51周龄蛋重的遗传力分别为O.36、0.30、0.20、0.18、0.09、0.22、0.17、0.45、0.34、0.28和0.41。遗传相关分析表明27-32周龄的产蛋数与51周龄前的累计产蛋数的遗传相关系数为0.85.提示高峰期的产蛋数对产蛋期的全期产番数彭响很大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测定了肉用仔鸡在2、4、6、8和10周龄时的体重、屠体重、腹脂、胫长和龙骨长的配合力、母体效应、正反交影响和其他遗传参数。将白科尼什和白洛克两品系采用完全双列杂交法,其配合力的估计使用:Grif-fing 的数学模型(1956)。6、8和10周龄的腹脂遗传力分别是0.16,0.52和0.80。估计了腹脂和其他经济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根据遗传相关、胫长和龙骨长可用来改良肉用仔鸡的腹脂。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对瑶鸡体尺与体重进行通径分析并建立其最优回归模型,为通过体尺性状提高瑶鸡的选育理论提供依据。试验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的1日龄瑶鸡雏鸡200只,公母各半,饲养至18周龄,每隔两周称重一次,同时测量鸡只的体斜长(X_1)、龙骨长(X_2)、胫长(X_3)、胫围(X_4)、胸宽(X_5)、胸深(X_6)等体尺指标。运用SPSS 20.0软件分别对公、母鸡的体重和体尺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公鸡的体重显著高于母鸡的体重(P0.05),除12周龄公鸡、母鸡的胫长、胫围无显著差异(P0.05)外,其他各周龄两性的各项体尺差异显著(P0.05)。瑶鸡公鸡体重与体尺性状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中相关系数最大的是胫围(r=0.687),其次是胫长(r=0.555);母鸡体重仅与体斜长、胫围、胸深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其中相关系数最大的是胫围(r=0.425),其次是体斜长(r=0.422)。胫围、体斜长主要通过直接作用影响瑶鸡体重,胫长主要通过间接作用影响体重。公、母鸡体重与体尺的最优回归方程分别为:Y=-1 206.414+45.646X_4+6.058X_1和Y=-651.861+27.347X_4+7.046X_1。综上所述,瑶鸡在选育时,公鸡应注重胫围、胫长、体斜长的选择力度,母鸡应注重胫围和体斜长的选择力度,以达到最大限度提高体重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如皋黄鸡两个世代(9世代866只,10世代423只)常规选育性状(开产日龄、开产体重、开产蛋重及40周龄产蛋数)和连产性状(连产周期、平均连产长度、最长连产长度、平均间歇天数、最长间歇长度及连产强度)进行统计分析,估计各性状的遗传力及之间的遗传相关并分析表型相关。结果表明:与常规选育性状相比连产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9世代连产周期遗传力最高为0.523,开产体重和平均连产长度为中等遗传力性状(0.417和0.310),开产日龄、开产蛋重、40周龄产蛋数、最大连产长度、平均连产间歇天数、最长间歇天数及连产强度为低遗传力性状(0.068~0.244);40周龄产蛋数与平均连产长度、连产强度呈正遗传相关和极显著表型相关,与连产周期、最长连产间歇呈负的遗传相关和极显著表型负相关。以40周龄产蛋数为主选目标间接使10世代连产周期数下降,连产长度延长,而连产周期数的遗传力下降。综上,与40周龄产蛋数相比,连产性状中的连产周期和平均连产长度的遗传力估计值较高,与其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均较高,可将连产性状作为选育指标对如皋黄鸡进行进一步选择。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略阳乌鸡的体重和胫骨生长发育规律及选育提纯对鸡白痢净化的影响,在进行略阳乌鸡选育提纯的过程中,采用鸡白痢全血平板凝集检测技术测定场内乌鸡的鸡白痢阳性率,据此淘汰后继续进行选育提纯,通过测定略阳乌鸡的体重和胫长等,以期详细了解其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略阳乌鸡公鸡的体重绝对生长量在10~12周龄时为409.84,达到体重生长峰值;略阳乌鸡母鸡的体重绝对生长量在4~6周龄时为191.49,达到体重生长峰值;略阳乌鸡公鸡的胫长绝对生长量在10~12周龄时为1.98,达到胫骨生长峰值;略阳乌鸡母鸡的胫长绝对生长量在0~2周龄时为1.89,达到胫骨生长峰值。通过选育提纯,鸡白痢阳性率由32.2%降至0.78%。  相似文献   

8.
应用贝叶斯方法分析蛋鸡资源群体胸宽、胫围方差组分参数、遗传力及遗传相关。以东乡绿壳蛋鸡与白来航鸡正反交组建蛋鸡资源群体,收集体尺原始数据15489条,其中13周龄9735条、40周龄5754条记录,整理后保留10812条,系谱数据涉及5871只鸡。以ANOVA和t检验分析影响体尺变异的因素,确定遗传模型固定效应包括世代和性别因子。应用单性状动物模型分析蛋鸡体尺方差组分、遗传力,应用双性状动物模型获取相关系数。蛋鸡资源群体13、40周龄胸宽遗传力分别为0.42±0.03、0.38±0.03;13、40周龄胫围遗传力分别为0.32±0.04、0.21±0.03;同周龄遗传相关系数高于0.80,表型相关系数相对较小。胸宽属于中等遗传力性状,通过动物模型结合选择指数法能够有效获取遗传进展;胫围遗传力属于中等偏下,且标准误较高,选择准确性可能稍差。不同周龄蛋鸡体尺性状遗传相关系数较高,选择1个时间点足以代表全期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由优质鸡和快大型鸡杂交而来的"半优鸡"的生长发育规律,构建反映体尺性状对屠宰性能的回归方程,试验对600只由母系杏花鸡与父系白洛克鸡繁育出的F_2代半同胞种质资源群的初生重、1~12周龄体重、10周龄体尺性状、90日龄屠宰性状进行检测。结果显示:Gompertz模型为0~12周龄F_2代半同胞群体生长发育的最佳模型;F_2代群体胫直径、胸宽、胫长、2周龄体重、体斜长等性状与屠宰性能之间存在显著相关(P0.05)。研究提示:Gompertz模型对F_2代杂交鸡进行生长曲线的拟合和分析可行;利用10周龄胫直径、体斜长及2周龄体重等可加强选育屠宰性能优异的种鸡,为肉鸡的高效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测定了新杨白壳蛋鸡母系全群个体的生长发育性状体重和胫长,以及主要经济性状产蛋数和蛋重,结合新杨白壳蛋鸡4个世代的系谱资料,运用多性状非求导约束最大似然法(MTDFREML法),估计了这些性状的遗传参数。测定的性状包括45日龄、18周龄体重,7周龄胫长,26周龄前、27~32,35~51周龄产蛋数,全期产蛋数,25、33、42、51周龄蛋重。这些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0.36、0.20、0.30、0.18、0.09、0.22、0.17、0.45、0.34、0.28和0.41。遗传相关分析表明27~32周龄的产蛋数与51周龄前的累计产蛋数的遗传相关为0.85,这暗示高峰期的产蛋数对产蛋期的全期产蛋数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评估蛋鸡群体哈氏单位遗传潜力,比较分析不同动物模型获得的遗传参数、育种值排序。以东乡绿壳蛋鸡与白莱航鸡构建F2资源群体,采集哈氏单位数据18 401条,应用约束最大似然法(REML)解析方差参数、遗传力和遗传相关系数。结果表明:蛋鸡资源群体32~60周龄哈氏单位遗传力为0.14~0.30;遗传相关系数为0.54~0.96,表型相关系数为0.16~0.38;多性状动物模型与单性状动物模型预测的育种值排序相关系数较低。结果显示蛋鸡选育群体哈氏单位遗传力属于中等偏下,若想获取遗传进展需要长期选择;多性状动物模型能够获得性状间遗传相关信息,估计的遗传参数误差较小,提示选育哈氏单位时宜选择多性状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
隐性白羽鸡的早期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隐性白羽鸡0~12周龄体重、体尺发育规律,结果显示:①公、母鸡间体重、体尺差别明显,尤其在生长高峰以后;②体重的遗传力较高(0.36~0.57),且在生长高峰前逐渐升高、生长高峰后逐渐降低;③除个别周龄外,体尺性状的遗传力以中等为主;④12周龄性别间胫色差异不显著;⑤龙骨长、公鸡胫长在8周龄前几乎是直线生长,胸宽、母鸡胫长在6周龄前直线生长,胫围、胸角度在4周龄前生长较快,此后生长发育趋缓。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广东温氏南方家禽育种有限公司N414品系黄羽肉鸡为材料,测定了其公鸡8~15周龄的耗料、增重以及15周龄的屠宰性能,估计个体剩余饲料消耗量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8~15周龄公鸡的剩余饲料消耗为中等遗传力性状,遗传力估计值为0.48;其与15周龄体重、胸肌重、腿重呈不同程度表型和遗传正相关,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21、0.63、0.22;与15周龄皮下脂肪厚、腹脂重为负的表型和遗传相关,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85、-0.26;与15周龄肌内脂肪含量相关程度较低,遗传相关系数为-0.08。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矮小型溧阳鸡杂交后代的生长性能,对其进一步进行选育和综合评价提供理论参考,试验测定了4、8、12周龄矮小型溧阳鸡杂交后代的体重和体尺性状,并对体重与体尺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周龄时,公鸡的大多数体重、体尺性状均极显著或显著大于母鸡(P0.01或P0.05);体重与体斜长、胸深、龙骨长、胫长、胫围之间,体斜长与龙骨长、胫长、胫围之间,胸宽与胸深、髋宽之间,胸深与髋宽、胫围之间,龙骨长与胫长、胫围之间,胫长与胫围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体重与胸宽之间,胸宽与胫围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固始鹅的体型特征及体重与各体尺性状间的关系,本试验测定了60只10周龄固始鹅的体重和体尺性状指标,并进行了相关分析.体重与体尺指标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固始鹅的体重和各体尺性状间极显著相关(P<0.01),其中体重和胫长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613),与胸深、胫围、骨盆宽、胸宽、半潜水长、体斜长、颈长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67、0.528、0.518、0.428、0.376、0.362和0.262.体尺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体斜长与胸宽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444;胫长与龙骨长、胫围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59、0.479;胫围与胸宽、胫长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27、0.479;半潜水长与胸宽、胸深、颈长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18、0.435、0.523.本试验结果对推动固始鹅选育及其杂交、开发利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建立雪峰乌骨鸡育种模型,应用SPSS中的GLM(一般线性模型)与R语言软件的hiblup包对雪峰乌骨鸡白羽系四个世代共5 457条记录进行了体重、体尺、皮肤乌度的非遗传因素分析及遗传力估计。结果显示:非遗传因素对雪峰乌骨鸡白羽系各性状有影响,主要体现在年度效应上;表型相关中,正相关最高为胫围与胫长(r=0.765),负相关最高为体斜长与胸宽(r=-0.405);遗传相关中,正相关最高为体重与胫长(r=0.636),负相关最高为体斜长与胸宽(r=-0.408);遗传力最高为龙骨长(0.516),其次为体重(0.330),其余性状指标遗传力在0.131~0.226之间。研究结果为雪峰乌骨鸡的遗传评定与遗传参数估计模型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乌蒙凤鸡的生长发育规律,本研究以Logistic和Gompertz 2种非线性生长模型对乌蒙凤鸡体重及胫长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Gompertz模型在估计乌蒙凤鸡母鸡体重生长规律上效果更优,该模型拐点周龄为3.49周,拐点体重为753.84 g;Logistic模型在拟合乌蒙凤鸡胫长方面效果更优,拐点周龄为2.32周,拐点胫长为4.26 cm。这说明即使对同一品种的不同性状,其适用的最优模型也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18.
为了了解淮南麻鸭的体型特征及体重与各体尺性状间的关系,试验测定了60只10周龄淮南麻鸭的体重和体尺性状,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淮南麻鸭的体重和各体尺性状间均显著相关(P0.05),其中体重与半潜水长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7455,与体斜长、胫长、胸骨长、胸宽、胫围、颈长、骨盆宽的相关系数为0.5901,0.5273,0.4322,0.4185,0.4051,0.3955,0.2785。这对推动淮南麻鸭选育,以及以后的杂交、开发利用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淮南麻鸭体重和体尺性状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淮南麻鸭的体型特征及体重与各体尺性状间的关系,试验测定了60只10周龄淮南麻鸭的体重和体尺性状,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淮南麻鸭的体重和各体尺性状间均显著相关(P<0.05),其中体重与半潜水长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745 5,与体斜长、胫长、胸骨长、胸宽、胫围、颈长、骨盆宽的相关系数为0.590 1,0.527 3,0.432 2,0.418 5,0.4051,0.395 5,0.278 5.这对推动淮南麻鸭选育,以及以后的杂交、开发利用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矮小型蛋鸡胫长和生产性能之间的关系,试验测定了1 000只65周龄矮小型褐壳蛋鸡的胫长和体重,计算胫长与体重比值;结合产蛋量、蛋重和其他生产性状,分析了胫长、体型与生产性能的相关性,并对它们进行了遗传参数估计。结果表明:胫长与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胫长和产蛋数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胫长/体重与产蛋数、蛋重显著相关(P0.05);对胫长与体重的比值分组后进行方差分析,发现矮小型蛋鸡胫长与体重之比在4.0~5.5范围内产蛋量较高;矮小型蛋鸡胫长的遗传力为0.23,胫长与体重比值的遗传力为0.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