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110cm大垄双行栽培产量与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玉米110 cm大垄双行栽培产量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采用110 cm大垄双行栽培技术,产量达到了9 429.0 kg/hm2,较玉米采用65 cm小垄常规栽培技术(产量8 472.0 kg/hm2)增产957.0 kg/hm2,增产率为11.3%,增加经济效益1 243.50元/hm2,增效15.5%。  相似文献   

2.
临洮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一膜两年用穴播冬小麦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一膜两年用穴播冬小麦栽培技术,即在当年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收获后保护好地膜,秋季错开玉米根茬穴播冬小麦。该技术节本增效,经济效益显著,玉米产量可达10 500 kg/hm2,小麦产量5 625 kg/hm2,可节约地膜和人工费投入1 000元/hm2,经济效益达4.0万元/hm2。  相似文献   

3.
临洮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一膜两年用栽培蚕豆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近年来,临洮县在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过程中,探索总结出了玉米全膜双垄沟播一膜两年用下茬栽培蚕豆技术。该技术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加之玉米根茬直接还田及蚕豆根瘤固氮作用,增加了土壤有机养分,减少了化肥用量,作物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2012年发展到110 hm2,玉米产量达12900 kg/hm2,蚕豆产量6675 kg/hm2,可节约地膜和人工费投入1200元/hm2,经济效益达3.1万~4.0万元/hm2。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册亨县杂交玉米的最佳种植方式,开展玉米双垄面全膜覆盖集雨沟播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双垄面全膜覆盖沟播区产量最高,为8 717.17 kg/hm2,常规地膜覆盖穴播区产量次之,为7 825.25 kg/hm2,拉绳穴播区产量最低,为6 522.22 kg/hm2;双垄面全膜覆盖沟播和常规地膜覆盖穴播方式增产明显,可见其可在册亨县玉米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水稻免耕或免少耕栽培示范,结果表明:在同等肥力条件下,在肥力中等田中使用免耕或少耕技术,早稻每hm2产量增加7.68%;晚稻每hm2产量增加1.86%,平均增产量达306kg/hm2。  相似文献   

6.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密度试验初报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以金凯2号为指示品种,在庄浪县进行了玉米全膜双垄沟播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旱地条件下,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最佳种植密度为6.24万株/hm2,宽行70 cm,窄行40 cm,最佳株距为29.2 cm,在该种植参数下产量可达14 031.2 kg/hm2。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市各县区在黄芪种植上播种季节、株行距常有不同,一般以秋(11月或12月)栽、株行距10 cm×20 cm(株距10 cm,行距20 cm)较多。从本试验应用不同株行距、播期处理种植结果看,株行距三密15 cm×15 cm和一稀15 cm×25 cm的处理收获鲜根茎产量最高;株行距15 cm×20 cm的处理收获一二级成品鲜根茎量最高,经济效益显著,它的一二级鲜重占比和效益分别为78%和2.5万元/hm2,比生产常规效益增加1 995元/hm2。4月播期的处理净增鲜根茎量最高,经济效益非常显著,它的净增产量和效益分别为8 691.3 kg/hm2和5.4万元/hm2。因此,综合分析生产上应用株行距15 cm×20 cm处理,4月播期栽培黄芪较好。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探索在旱作节水技术条件下,选择出适宜当地饲料玉米合理种植密度,布设了种植密度在52 500~97 500株/hm2之间7个不同种植密度的试验,经试验研究表明:种植密度在97 500株/hm2、90 000株/hm2时,产量分别较当地常规种植密度67 500株/hm2增产25 147.5 kg/hm2、17 997 kg/hm2,经济效益显著,可在当地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全膜双垄沟播栽培对蚕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2年在隆德县城关镇进行全膜双垄沟播栽培对蚕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蚕豆,比露地对照生育期间0~60 cm土层含水量增加2.2~8.9个百分点,0~25 cm土层温度提高2.1~2.6℃;生育期提早7 d左右,增产840 kg/hm2,增幅20%;产值增加2 688元/hm2,纯收入增加768元/hm2。  相似文献   

10.
在榆中北部高海拔半干旱山区进行的不同玉米品种与覆膜形式试验结果表明,选用中早熟玉米品种酒单4号、沈单16,采用平播全地面覆膜或双垄面沟播全地面覆膜栽培时,较半膜覆盖栽培可提早成熟9~17d,土壤含水量较露地提高7.1~11.3g/kg,较半膜覆盖栽培提高5.0~9.2g/kg;平播全地面覆膜栽培的酒单4号、沈单16折合产量分别为5792.0kg/hm2、6080.0kg/hm2,分别较半膜覆盖栽培增产67.6%和90.0%,采用双垄面沟播全地面覆膜栽培时,酒单4号、沈单16的折合产量分别为7136.0kg/hm2、6304.0kg/hm2,分别较半膜覆盖栽培增产106.5%和97.0%,因此在高海拔半干旱山区选用中早熟玉米品种,采用平播全地面覆膜或双垄面沟播全地面覆膜栽培时玉米均能够正常成熟,并具有提高土壤含水量和增产作用,有较好的推广利用价值,可在同类旱作区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1.
玉米大垄双行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玉米大垄双行栽培对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采用大垄双行栽培,产量高达7 885.5kg/hm2,较小垄常规栽培增产889.5kg/hm2,增效1 014.9元/hm2,经济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2.
在种植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的垄中单作一行玉米,设置玉米的株距为60、80、100、120、140 cm,同时设置空白对照CK,研究不同种植密度的玉米与半夏间作时对两种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株距120 cm时半夏产量最高,为2 973.33 kg/hm2;玉米子粒产量随株距的增加而降低,最高为X60处理,子粒产量达2 690.91 kg/hm2;半夏-玉米两种作物经济效益最高为X120处理,达80 816.76元/hm2,比CK高8.06%。鄂北地区种植半夏时间作株距120 cm的玉米,半夏产量和综合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3.
耕作措施对玉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采用自然降水径流小区田间实测法,在典型黄土高原黄绵土种植区域研究了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施肥+全膜双垄沟播+免耕种植模式有效延长了玉米生育期,且各项经济性状表现最优,产量最高,籽粒产量达6907.78kg/hm2,较不施肥处理和常规施肥处理分别提高19.53%、13.06%,可视为黄土高原黄绵土种植区域坡耕地种植稀播作物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麦茬复播蔬菜新的种植模式,通过对抗病、早熟、优质、高产架豆新品种的筛选,结合耕作措施、施肥方式与种植密度的三种技术措施的互作效应形成了麦茬复播架豆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小麦收获后免烧秸杆旋耕;底施150Kg/hm2磷酸二铵、追施150Kg/hm2尿素;采用每穴种植4~5粒,穴距为27cm,行距为60cm的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5.
在庄浪县旱地梯田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条件下,进行了8个玉米养分品种试验,结果表明,T3常规肥2、T8奥佳(16-18-16)2农艺性状好,经济性状优良,折合产量分别为12 162.0 kg/hm2、12 078.0 kg/hm2,适合庄浪县气候特点,可作为该县旱地梯田养分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播期和密度对宽幅带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确定江苏沿江地区宽幅带播小麦高产栽培的适宜播期和种植密度,以春性小麦品种扬麦13为材料,设置10月26日、11月5日、11月15日3个播期和150万苗/hm2、225万苗/hm2、300万苗/hm2、375万苗/hm2 4个种植密度,通过大田裂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条件下宽幅带播(20 cm麦幅,40 cm行距)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宽幅带播小麦的穗粒数、千粒重影响不显著,但对单位面积穗数和籽粒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3个播种期中,10月26日播期的平均产量最高。与10月26日播期相比,11月5日和11月15日播种小麦的平均产量分别降低了5.98%和19.50%,其中11月15日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密度之间,300万苗/hm2、375万苗/hm2两个水平之间的平均产量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150万苗/hm2和225万苗/hm2的产量。根据各播种期与密度组合的产量分析,10月26日至11月5日为较适宜播种期范围,其相应的适宜密度为300万~375万苗/ hm2的基本苗。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产量情况,探索玉米品种华农887高产栽培的最佳种植密度,结果表明玉米品种华农887在桦甸晚熟区一般产量水平为6~7万株/hm2,高产水平以8~9万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18.
以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栽培(秸秆不还田)和秸秆还田常规种植(不覆膜)作为2个处理,研究地膜覆盖与露地秸秆还田在不同处理间对马铃薯物候期、经济性状、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对马铃薯物候期影响不明显;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栽培比秸秆还田常规种植在株高、株粒数、大薯率分别高出3~5 cm、1个和4%~12%;在不同试验点,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栽培比秸秆还田常规种植增产2 109.0、3 117.0、3 148.5 kg/hm2;不同处理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玉米品种先玉335在古浪县适宜种植密度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当地主栽玉米品种先玉335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种植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10261株/hm2时,折合产量最高,可达23077.8 kg/hm2;密度为8551株/hm2时,玉米折合产量为21070.4 kg/hm2。综合来看,先玉335在古浪县的适宜栽培密度为8551~10261株/hm2。  相似文献   

20.
静宁县山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在静宁县山旱地梯田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条件下,以晋单60为对照,对引进的8个玉米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正德305、先玉335综合性状优良,产量高,折合产量分别为13 594.2、13 266.2 kg/hm2,较对照品种晋单60分别增产15.41%、12.62%,可作为静宁县全膜双垄沟播栽培的主栽品种。长城706折合产量13 146.75 kg/hm2,较晋单60增产11.60%,可作为搭配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