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日本是一个无自产能源的国家,在液化石油气(LPG)、液化天然气(LNG)储罐的设计、建造方面均有丰富和成熟的经验。目前,日本已可以在较为恶劣的地基上建设大型高安全性的储罐。主要介绍了日本地上LPG、LNG低温储罐的结构、基础的型式、储罐设计的基本思想、施工时选用的焊接材料以及与储罐的安全性、大型化相适应的设计、施工和检验等技术。  相似文献   

2.
火灾环境下液化石油气储罐综合安全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分析了火灾作用下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安全防护方法,确定了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通过试验对液化石油气储罐在火灾环境下的失效机理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储罐的失效模式,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火灾环境下液化石油气储罐综合安全防护技术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并给出了具体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3.
杨莉娜 《油气储运》1998,17(5):18-20
我国北方冬季寒冷,气温低,加热强制气化的LPG气体易发生二次液化,无法作为燃料气使用,而产生的注体会聚集在低洼处,堵塞管道,这成为阻碍北方地区发展管道送LPG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液化石油气储运火灾的消防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瑞霞 《油气储运》2006,25(9):53-55
列举了近年来发生在液化石油气储运过程中的火灾事故,通过分析液化石油气的性质以及液化石油气火灾的特性,提出了液化石油气储运的防火及灭火对策.指出液化石油气储运火灾应以防为主,以防为重,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设施,加大消防监督检查力度,利用一切有效的控制手段,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叶立武 《油气储运》1996,15(6):40-40
LPG(液化石油气)海运进出以其载量大、成本低,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LPG具有极大的危险性,作业中易泄漏、易挥发,导致火灾、爆炸、冻伤和中毒危险。码头作业因水上船舶的固定性差,且载量大,作业时间长,因而更要求其作业规范化。福建炼油厂油码头根据装卸LPG船三年来的实践,总结了一套LPG码头装卸作业程序及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6.
李建华  黄郑华 《油气储运》2006,25(11):47-49,60
分析了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的原因,探讨了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的危害特性,从储罐质量设计、储罐合理设置、隔热防火设计和安全检测装置等方面探索了预防和控制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的消防安全设计.  相似文献   

7.
由于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当前液化石油气的输送、灌装非常普遍,使用液化石油气泵输送液化石油气的场合,也逐渐多起来。  相似文献   

8.
《农村科学实验》2006,(3):40-45
你对瓶装液化石油气了解多少?为了您和家人的安全,请认真学习以下知识。 瓶装液化石油气,是指将液化石油气灌装进专用的钢瓶内,供客户使用的一种供气形式。液化石油气是石油提炼后的副产品。瓶装液化石油气的优点是:较为安全、环保清洁、使用方便。家庭通常使用的是YSP-15型的瓶装液化石油气钢瓶,即每瓶内最多充装液化气15kg。  相似文献   

9.
童伟东 《油气储运》2002,21(6):4-6,35
介绍了镇海炼化公司液化石油气罐区设计中采用的一些新技术,对液化石油气的储存方式、球罐的设计、泵的选用和罐区安全设计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液化石油气罐区设计中的一些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液化石油气的储存方式及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化石油气的储存方式是液化石油气储存设计中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综述了国内外液化石油气的储存方式及相关技术,同时,对影响储存方式的诸多因素,如储存液体的体积(或质量)、进液速度、液化石油气的接收频率、进液和输出手段、储存液体的物理性质和热力性质、投资和每种系统的运行费用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朱先锋 《油气储运》1997,16(5):20-21
指出了以离心泵为主的真空系统在油库轻油装卸工艺中存在的问题,用具体的参数及工艺流程说明了YQ型液化石油泵在油库轻油装卸系统中,取代真空系统的推广使用价值。YQ型游化石油气泵具有安全可靠、密封良好、适用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刘金岭  张朝晖  王金鹿  李建明  张平 《油气储运》2012,31(1):57-60,85,86
以册子岛30×104吨级原油码头及航道为例,通过分析原油码头水域深度、水文、气象等自然因素和大型油轮靠泊、离泊以及接卸作业等情况下的主要风险因素,提出了原油码头接卸作业安全预防措施。总结了大型原油码头在油轮接卸作业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监控中心、引航员、码头操作员等应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以及卸油前后船方、码头和码头操作员应执行的全方位安全管理工作。研究认为,制定可行的风险控制对策可有效降低大型油轮的作业风险,遏制重大航行和污染事故,保障原油码头接卸作业及港口航运安全。  相似文献   

13.
颜建宝 《油气储运》1999,18(6):15-16
针对高的中转油库收发油料频繁,以及环境因素形成大气压低,风沙大,日气温变化大等特点提出通过采用新技术和设备,加强人员管理和对储油设施定期维护、确定最佳作业方案和油料进出库计划等途径,以减少油品在收、储、发过程中的损耗。  相似文献   

14.
双罐区的成品油管网中转油库在油罐收发油作业时,既要满足管网运行要求,又要满足罐区与油罐作业工艺流程的复杂要求,导致油罐收发油作业计划难度较大。针对给定的成品油管网批次计划,提出了一种编制双罐区中转油库油罐收、发油计划的时序递推法:通过引入罐容上限、罐容下限、油罐作业连续性、罐区作业连续性、油品沉降时间等经验规则,对罐区与油罐划分优先级,在每个时段均可选择出最合适的油罐来进行收、发油作业,确定整个计划期内任意时刻中转油库各油罐的状态(收油、发油或静置)和收油/发油流量。将该方法应用于某成品油管网的一个双罐区中转油库,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基于该方法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可以作为成品油管网双罐区中转油库油罐收、发油计划编制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5.
黄郑华 《油气储运》2003,22(11):58-60
油品装卸作业是频繁进行的一种危险性操作。分析了其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和油品爆炸的条件,总结了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措施,提出了油品装卸过程中的防火防爆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李祥宾  魏洁  王凯濛 《油气储运》2013,(12):1376-1378
目前,铁路罐车装卸油品方式主要以上装上卸为主,采用上卸方式易产生气阻,卸车效率低,且损耗大,易产生静电。已经成熟的汽车下装下卸技术,特别是无残油留存新型阀门技术的发展为铁路轻油罐车的改造提供了新思路。基于无残油留存新型阀门技术的工作原理,论述了铁路罐车实施下装下卸的可行性。同时,在底卸方面成熟的安全措施经验和管理规定可为铁路罐车下装下卸技术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铁路罐车下装下卸技术的应用,可有效解决气阻、静电等问题,降低损耗,节约投资,产生一定经济和社会效益。(图3,参6)  相似文献   

17.
蒋瑞源  卢烨强 《油气储运》2012,31(7):541-544,547,97,98
梳理了石油销售行业中油库接卸油作业环节易发生高空坠落事故的原因,介绍了速差防坠安全器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适用范围、安装步骤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同时从个别部件的材质选择、防坠器和安全带等产品的选购、防坠器的安装位置及其与铁路栈桥和付油罩棚进行一体化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速差防坠安全器具有结构轻巧、安装简便、操作简单、方便实用的特点,在油库接卸油高空作业环节中正确安装、使用防坠安全器,可以有效预防接卸油过程中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10000m~3拱顶油罐顶板应力与腐蚀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 000 m~3拱顶油罐主要用于长输管道的中间泵站,其顶板为板架结构。当油罐吸油和排油时,罐内气体压力发生变化,致使顶板产生交变应力。这类油罐经十多年的使用后,发现顶板腐蚀破坏十分严重,有的已出现孔洞,其腐蚀位置主要分布在内外柱之间的环形带处。针对此问题,运用有限元法分析计算了该类油罐顶板在排油和吸油两种工况下的应力与变形规律,得出如下结论:在距中心柱10m左右(内外立柱之间)环形带处应力值最大,且两种工况时的交变应力幅值也最大,因而引起的应力腐蚀最为严重。这与顶板腐蚀破坏的实际情况相吻合,说明该类油罐顶板腐蚀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应力腐蚀,这一结论对该类油罐制定防腐措施、改进设计方案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蔡惠平 《油气储运》2002,21(5):41-49
根据码头库区多年来接卸海上原油的实际情况,对海上原油途耗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降低海上原油途耗的对策及预防措施,就码头库区接卸计量原油的实际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转油库作为成品油管网系统的重要节点,影响着整个系统的批次调度计划。为保证油库与管道协调运行,必须综合各方面因素来制定油库的调度计划。针对中转油库调度优化问题,基于研究时间内收发油计划、油库信息等数据,考虑油罐下载、外输、倒罐、检修等操作,以油罐切换费用和收发油蒸发损耗费用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模型,并以某真实油库为例,求解得到该油库各油罐的详细调度计划。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准确性较高、实用性较好,可以为中转油库调度计划的制定提供指导。(图3,表4,参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