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石油化工行业的迅猛发展,对油品装运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以缅甸油库分布式自动定量装车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详细分析了分布式自动定量装车系统的工艺流程,阐述了整个装车系统的控制策略,介绍了分布式控制的总体结构。系统由现场控制部分和远程监控部分组成,现场控制采用Smith批量控制器,完成装车过程的数据采集、处理及定量装车实时控制、连锁保护等功能;远程监控采用可视化组态软件,基于该软件开发了自动定量装车监控系统,实现了过程数据监控、历史数据显示、报警及安全保护连锁等功能。自动定量装车系统的应用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自动化水平,保证了油品装运的安全与高效。  相似文献   

2.
采用密闭这量装车可有效地降低损耗,提高环境质量,保证安全生产。以石家庄炼油厂敝开式轻油装车系统的整体改造为例,介绍了实现轻油密闭自探装车的整体改造方案和具体改造内容。改造后的密闭装车自控系统可自动记录定值控制器采集的所有信号和相关数据,利用模拟工艺流程进行自动分析,通过分散-集中式的控制系统实现对鹤管装车的自控管理。  相似文献   

3.
吐哈油库为了解决栈桥装车压力不平衡问题,应用变频调速技术对输油泵转进行实时调节,取得了管输压力平衡,节能和简化装车程序的效果,既提高了油品装车的安全性,又降低了能耗。  相似文献   

4.
江苏LNG接收站采用手动调节低压泵出口阀方式,控制低压输出流量匹配槽车装车.手动跟踪及阀门节流存在调节滞后、泵运转效率低、能耗高、泵阀磨损严重等问题,严重影响再冷凝器的平稳运行.基于此,提出在新建储罐中专设装车罐,并使用变频技术,采用“1台变频泵+2台定速泵并联安装”模式,当正常外输时,低压泵采用“n台定速泵+1台变频泵”运行方式优化配置.以进入再冷凝器前汇管压力保持定值为控制目标,根据外输量确定n值,定速泵出口不做节流控制,变频泵转速可调自动匹配装车流量变化,其水力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控制效果良好,且可以达到节能目的.指出变频泵选型需充分考虑管路特性,提供了选型和工艺操作方面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研制了一种低成本的加热器,采用DCS构成控制系统,用单回路PID控制。自动调节精度高,系统响应快,滞后小,调节效果好,通过测试表明可以满足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大容量变频调速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该系统采用无级调速,可自动调节输油泵的排量及泵站的出站压力,容易实现工艺自动化控制,在输油过程中不需采用任何限流措施来调节流量,节能效果显著,可大大降低输油成本。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目前国内鱼卵孵化系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以PLC为控制核心、以组态王为人机界面的鱼卵孵化自动化控制系统,该系统能自动完成对孵化环境的调节,系统运行中人机界面友好,控制稳定.  相似文献   

8.
LNG槽车外输成为LNG接收站重要的运输环节,针对LNG槽车外输最关键的装备装车橇在测试验收及试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山东LNG槽车装车橇为例,根据LNG槽车装车橇的结构特点、安装模式和应用现状,对装车橇出厂前管道的压力试验、气密性测试、低温试验和控制仪表测试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装车橇试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泄漏、超压、通讯故障等提出了解决方法,为今后LNG槽车装车橇的系统选型和出厂验收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完善装车橇试运行方案及安全运行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针对在传统日照温室大棚管理中存在收放保温卷帘和通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设计了自动卷帘与智能通风控制系统,系统主要由环境监测节点、执行节点和控制决策中心组成。节点在控制器C8051F020平台上开发而成,实现了对棚内温湿度、CO2浓度和光照度的监测,并通过无线模块n RF905上传到控制决策中心,根据作物生长专家知识库对风机和自动卷帘机进行控制,达到调节棚内环境参数的目的。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准确测量棚内的环境参数,并通过控制风机对温湿度进行自动调节,为作物的高产创造了条件,实现了温室大棚种植的精准化和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10.
LNG槽车有两种装车方式:带压装车和不带压装车,其最大区别是装车时,槽车是否与BOG系统相连通.以江苏LNG接收站为例,分别对两种装车方式对低压输出总管、BOG系统、再冷凝器的影响进行计算和分析,给出了在装车过程中的关键点,以保证接收站的平稳运行.通过对两种装车方式的对比,得出结论:带压装车与BOG系统独立,对站内BOG系统没有影响,但是,由于罐车为密闭系统,存在安全风险.当不带压装车时,槽车站产生的BOG返回站内,使罐压升高,增加了BOG量,对压缩机及再冷凝器均有影响,尤其在最小外输量的情况下,增加了对再冷凝器及BOG系统稳定控制的难度.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丘陵山地拖拉机电液悬挂控制系统试验条件复杂,过程繁琐以及重复性较差等问题,设计一种室内加载仿形试验台。该试验台由安装位置可调整的坡地仿形模块与辅助装置、模拟加载模块以及测控系统等功能模块组成,在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作用下模拟丘陵山地拖拉机的作业坡度和耕作阻力,测试拖拉机电液悬挂控制系统性能。以TS-404H拖拉机为试验对象,坡地等高线为作业路线,运用该试验系统进行丘陵山地拖拉机电液悬挂系统的坡地自适应调整试验,对试验台系统的坡地仿形模块和模拟加载模块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预定坡度目标0°~15°范围内,该试验台仿形模块模拟坡度的最大误差为4.2%,平均误差为3.8%,调整时间1.2s,超调量为9%;当模拟土壤阻力为6.5kN时,加载模块的响应时间为1.2s、最大误差4%,平均误差2%,能够满足中小型丘陵山地拖拉机电液悬挂控制系统对试验设备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2.
刘金岭  张朝晖  王金鹿  李建明  张平 《油气储运》2012,31(1):57-60,85,86
以册子岛30×104吨级原油码头及航道为例,通过分析原油码头水域深度、水文、气象等自然因素和大型油轮靠泊、离泊以及接卸作业等情况下的主要风险因素,提出了原油码头接卸作业安全预防措施。总结了大型原油码头在油轮接卸作业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监控中心、引航员、码头操作员等应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以及卸油前后船方、码头和码头操作员应执行的全方位安全管理工作。研究认为,制定可行的风险控制对策可有效降低大型油轮的作业风险,遏制重大航行和污染事故,保障原油码头接卸作业及港口航运安全。  相似文献   

13.
王铁成  李忠伟 《油气储运》2001,20(10):16-18,30
介绍了大庆-铁岭输油管道(庆铁线)改造前的工艺流程概况及存在的问题,在工艺流程设计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输油泵站工艺改造方案,该方案采用高效患联泵,取消给油泵,简化工艺流程,采用原油/热媒换热器与间接加热系统取代直接式方箱炉,实现“先炉后泵”输油工艺,改造后的工艺流程简单实用,功能齐全,操作方便,并可支持调度与站控端对管道系统实时调节与保护。  相似文献   

14.
冯文兴  贾光明  项小强  程万洲 《油气储运》2012,31(3):181-183,247
介绍了量化风险评价技术的基本流程、判定准则和评价模型,以实例讨论了其在原油管道站场的应用。根据站场的生产特点,设置泄漏场景;根据站场所在地区的气候资料,设定年平均风向、风速和大气稳定度等级的联合分布;伤害模型以热辐射和超压为主,以人员致死率为评价指标;采用荷兰应用科学研究院的评价软件RiskCurves计算站场对界区内各岗位和界区外居民场所造成的个人风险数值和社会风险F-N曲线。根据评价结果,从降低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两个方面,提出风险控制建议。最后,探讨了量化风险评价技术在油气管道站场的应用价值和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针对吐哈油库低位置输油、高位置装车过程中存在的输油压力和油流不稳的问题,提出对输油泵采用变频加软启动的控制方式,通过PLC控制系统优化编程,将PID控制与开关量控制进行有机结合,并增设超压报警保护和紧急停泵保护.实践表明,变频加软启动的控制方式能有效保证吐哈油库输油泵的安全、平稳、高效运转,提高油库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针对喷播机转向控制系统中,基于驾驶员经验建立模糊控制器计算期望转向轮偏转角进行控制时,出现调整过量或调节不足,以及在转向控制中应用经典PID控制器时,存在超调量大、调整时间过长等问题,设计输入值加权因子控制器调节模糊控制器输出,并将模糊思想应用到PID参数调节中,对导航系统中转向控制器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1)在原控制器不改变的基础上,应用加权因子控制器改变输入值权重,调节控制器输出,实现对模糊控制器的优化;2)将模糊原理应用到PID参数调整,根据输入值大小对PID参数进行优化,超调量减少了20%~50%,加快了响应速度;3)对于恒速液压转向系统,转向响应速度与转角大小成正比。  相似文献   

17.
范莉  邵铁民 《油气储运》1999,18(10):56-57
介绍了鄯善外运油库装车系统增加自流装车工艺的具体施工方案及经济效益。根据来车数量利用装车流程上下游间的位差势能实现自流装车,不受停电或设备故障影响不仅满足铁路装车的要求,而且保护设备,节约运行成本,消除了因外销量少启泵装车造成的不完全隐患。  相似文献   

18.
以库鄯输油管道首站主泵控制系统为例,对输油主泵的控制原理、设计方案及实际应用程序进行了分析,指出对于单输入、多输出的主泵控制系统采用模糊控制优于传统的PID控制。经库尔勒首站输油主泵实际应用证明,模糊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比较适宜在复杂的非线性、时变性、不确定性的控制系统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