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增华  丛宁 《内陆水产》1996,22(4):23-24
池塘虾蟹混养高产高效技术罗氏沼虾生长快、产量高、效益好,池塘养殖一般采用单养和鱼虾混养的方式,与河蟹混养的报导甚少。1995年,我们进行了罗氏沼虾与河蟹混养的试验,获得每667m2产罗氏沼虾101kg,河蟹17.6kg的产量,每667m2纯利4514...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河蟹池塘套养或混养罗氏沼虾模式提高罗氏沼虾成活率、产量,降低蟹虾之间相互影响和解决罗氏沼虾捕捞难的问题等技术。  相似文献   

3.
池塘养殖罗氏沼虾一般采用单养和虾鱼混养,与河蟹混养的报导甚少,为探索新的养殖途径,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1995年我们在高邮市菱塘水产养殖场进行罗氏沼虾、河蟹及鲢、镛鱼混养试验,每0.0667公顷(亩)产罗氏诏虾105公斤,河蟹18.3公斤、鲢鳙鱼43.8公斤,毛收入5813元,收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鸭绿江野生斑鳜网箱驯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伤,同时,放苗时水温低,最低时只有20℃,发生水霉病,鱼体尾部有白色的丝状菌附着,造成幼苗大量死亡。3.罗非鱼和罗氏沼虾的混养可以得到较好的综合效益,也可以考虑混养其他品种,如南美白对虾等,用以增加农民收入。本试验混养罗氏沼虾虾苗量偏少,若混养罗氏沼虾5000尾/亩或南美白  相似文献   

5.
将罗氏沼虾、尼罗罗非鱼单养与混养进行了生长比较,每种养殖方式设3个重要。单养罗氏沼尾虾放养密度为7只/m^2,单养尼罗罗非鱼放养密度1尾/m^2。混养密度为罗氏沼虾7只/m^2和罗非鱼1尾/m^2。罗氏沼虾放养规格为1~1.3g/尾,尼罗罗非鱼放养规格7~8g/尾,养殖5个月捕获。结果表明:罗非鱼单养和混养产量与平均个体重无显著性差异,总产量分别为2952kg/hm^2和2779kg/hm^2,平均个体重分别为350g/尾和334g/尾。罗氏沼虾单养与混养产量分别为1377kg/hm^2和961kg/hm^2,平均个体重分别为56g/只和32g/只。鱼虾混养总产量为3730kg/hm^2,比单养鱼或虾增产。  相似文献   

6.
罗氏沼虾与鱼池塘混养高产法罗氏沼虾(以下简称虾)与鱼池塘混养,以虾为主,搭配适当鱼,既可充分利用水体,又可净化水质,促进虾的生长。生产实践证明,虾、鱼池塘混养,一般亩产虾65—100公斤、鱼100—150公斤,投入产出比1:2.2~3,经济效益十分显...  相似文献   

7.
罗氏沼虾和海南沼虾网箱饲养可行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箱养鱼已为世人所熟知,网箱养日本沼虾和罗氏沼虾亦已有报道。网箱中混养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gii)和海南沼虾(M.hainanense)情况若何?多层网箱混养情况又如何?皆为作者所关心。为此我们于1989年进行了这两种淡水虾网箱饲养可行性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罗氏沼虾单养和与鲢、鳙、草、鲻等鱼类混养的对比试验表明:单养罗氏沼虾产量130-145kg/亩;混养产虾108-127kg/亩,产鱼199-224kg/亩,混养比单养的经济效益增300元/亩左右。根据2年实测结果,探讨了单养与混养的放养密度、成活率、生长速度及水质状况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1996年和1997年山东省文登市水产研究所在文登市第二淡水养殖试验场利用温泉水进行工厂化育苗成功,并进行了罗氏沼虾池塘养殖试验。1996年我们利用8亩新挖池塘,进行罗氏沼虾与鲢、鳙鱼混养,平均亩产罗氏沼虾50kg,平均体长8.0cm,平均亩产鲢、鳙30kg。1997年我们利用10亩新挖池塘,进行鱼、虾混养,平均亩产罗氏沼虾75kg,平均体长8.5cm,高产达100kg。这些成绩填补了山东半岛地区罗氏沼虾养殖方面的空白,为半岛地区开展罗氏沼虾养殖打下了基础。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试验条件1.1…  相似文献   

10.
池塘罗氏沼虾与鱼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氏沼虾是热带性的大型淡水养殖虾类,具有个体大,食性杂,生长快,营养丰富等特点。虾鱼混养能充分发挥池塘生产潜力,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养殖方式。池塘罗氏沼虾与鱼混养要获得高产,应当掌握好以下几个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我们在罗氏沼虾主产区江苏省高邮市开展了罗氏沼虾与河蟹混养的养殖试验(省水产三新工程项目),结果表明,采用罗氏沼虾与河蟹混养的生态养殖模式,在基本不影响罗氏沼虾产量的前提下,收获了一定产量的河蟹,同时改善了养殖环境,提高了养殖池塘的经济效益。一、养殖方法1.试验池塘试验在高邮市三垛镇渔业科技示范户秦红朋的塘口进行实施,塘口面积26.5亩。2.试验方法(1)苗种放养:试验池塘3月19日放养扣蟹1.4  相似文献   

12.
4.成虾养殖(1)养殖模式的选择。在养殖模式上采用主养和混养的模式。主养模式分为两种,一种采用温棚养殖罗氏沼虾,面积2.5亩;另一种采用池塘养殖罗氏沼虾,面积100亩(表2)。混养模式分为两种,一种采用主养南美白对虾混养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投放密度除呈祥水产养殖合作社4.1万尾/亩外,其余为2万尾/亩,面积1 375亩;另一种采用主养黄颡鱼混养罗氏沼虾,黄颡鱼投放密度为1.1万尾/亩,面积22亩(表3)。  相似文献   

13.
<正>一、云南发展罗氏沼虾养殖情况1.云南省罗氏沼虾养殖简况云南省罗氏沼虾养殖面积、产量等没有详细文献记录。根据部分文献记载,云南试养罗氏沼虾最早于1996年,当时昆明市宜良县水产发展服务中心在昆明市水利局水产处及水产技术推广站等部门的支持下,于1996年5月27日从广西水产研究所引进罗氏沼虾苗7万尾,投放于南羊镇1.6亩试验塘内混养,经过5个多月养殖并测产,  相似文献   

14.
罗氏沼虾与鱼种混养高产试验为了摸索罗氏沼虾与鱼种混养高产技术,1994年笔者进行了鱼虾混养试验,现总结如下:一、池塘与放养选用本场一只面积1398.6平方米、水深1.4米左右、进排水方便的鱼种池。5月16日干塘、曝晒,18日用漂白粉干法清塘,翌日注入...  相似文献   

15.
鱼种池混养罗氏沼虾技术当水温稳定在25℃左右时.罗氏沼虾苗三个月即能长成上市规格,我国大部分地区(具备三个月以上高温25~30℃)都可进行商品罗氏沼虾的养殖。成虾养殖阶段,罗氏沼虾能广泛地摄食多种天然、人工动植物饵料,饵料容易解决。在生产季节上,罗氏...  相似文献   

16.
通过设置虾鹅轮养与罗氏沼虾单养对比试验,研究分析虾池种草养鹅对罗氏沼虾池塘水质、底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虾鹅轮养模武在罗氏沼虾养殖初期可以有效地降低水体的化学耗氧量、氨氦、总磷等富营养因子的水平,但随着养殖的深入,水中营养因子来源转为罗氏沼虾代谢废物和剩余残饵,对水质的改善作用就不再明显.而且,虾鹅轮养模式不影响虾塘养殖水体藻类组成,可以有效降低虾池底泥中有机质与全氮的含量,改善罗氏沼虾的养殖的池塘底质环境.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单一品种养殖出现病害多、产量低,以及养殖效益逐年下降的现象,为了降低养殖风险,提高池塘综合经济效益,作者团队开展了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混养新模式的探索试验和技术研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本研究通过对慈溪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混养不同密度罗氏沼虾池塘水质、浮游植物、南美白对虾生长、饵料系数、罗氏沼虾产量以及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旨在建立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混养新模式,以期为长三角地区南美白对虾科学养殖提供指导和依据。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条件本试验在浙江省慈溪市龙武渔业专业合作社进行,选择9个面积约10亩的养殖池塘,池塘深度为1.2米,每口池塘配备1.5千瓦  相似文献   

19.
罗氏沼虾又名马来西亚大虾 ,具有生长快 ,食性广 ,疾病少 ,养殖周期短等优良养殖特性。罗氏沼虾与鱼苗混养不仅可充分利用池塘水体 ,而且可比单养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2 0 0 1年我们在横山水库进行了以罗氏沼虾为主套养冬片的试验 ,取得了较好的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  相似文献   

20.
罗氏沼虾与三角帆蚌、鲢和鳙混养模式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其根  杨洋  唐永涛  俞震颉  钟国防 《水产学报》2014,38(11):1855-1864
研究了罗氏沼虾、三角帆蚌、鲢和鳙不同混养系统的养殖产量、饲料系数、增长率、总氮(TN)/总磷(TP)利用率和综合养殖效果,以期获得最优养殖模式。采用基于陆基围隔的比较实验方法,设6个实验组,分别为罗氏沼虾单养(G),罗氏沼虾与三角帆蚌二元混养(GH2)、罗氏沼虾、鲢和鳙三元混养(GSB),罗氏沼虾、鲢、鳙和三角帆蚌按照不同密度放养的四元混养(GSBH1、GSBH2和GSBH3),各实验组设置4个重复。结果表明:GSBH2组罗氏沼虾产量最高[(14.71±0.33)kg/32 m2],显著高于G组[(12.44±0.60)kg/32 m2,P0.01];GSBH1组饲料系数最低(1.43±0.04);GSBH1组增重率最高(4.66%±0.12%),G组最低(3.80%±0.23%);TN平均相对利用率在(0.92±0.09)~(1.60±0.23)之间,GSB组最高,G组最低;TP平均相对利用率为(0.23±0.03)~(1.46±0.32),GSBH3组最高,G组最低;综合养殖效果指数在(0.91±0.02)~(1.25±0.05)之间,GSB组最高,GSBH1组次之,G组最低,且三元、四元混养组显著大于G组和GH2组(P0.05)。研究表明,混养组能显著提高罗氏沼虾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