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生长发育个阶段对氮、磷、钾肥料的吸收数量是不同的,根据玉米的需肥规律,合理及时地施肥时玉米高产的关键,合理及时地施肥是玉米高产的关键。一般来说每生产100千克玉米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2.8~3千克、磷素2.1~2.5千克、钾素2.5千克。其中春玉米吸收氮素3.74千克、磷素1.14千克、钾素3千克;套种玉米吸收氮素2.59千克、磷素1.1千克、钾素2.6千克。  相似文献   

2.
<正>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对氮、磷、钾等养分需求量较大,一般生产100千克玉米籽粒,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2.5千克、磷1.2千克、钾2千克,氮、磷、钾的比例为1.25:0.6:1。由于不同地区土壤质地与养分含量天差万别,所以在选择玉米控释肥时要注意配方的合理性。玉米控释肥一般是高氮的配方,南方土壤缺钾,应选择钾含量稍高的品种;北方土壤易缺磷,配方应选择磷含量稍高的品种。玉米不忌  相似文献   

3.
正一、养分需要量玉米植株高大,对养分需求较多,其一生所吸收的养分因种植方式、产量高低和土壤肥力水平高低而异。玉米总体施肥原则是:施足基肥,轻施苗肥,巧施拔节肥,重施穗肥,酌施粒肥。一生需肥规律是:氮肥最多,钾次之,磷较少。而玉米在不同生育阶段对氮、磷、钾的吸收是不同的,一般每生产100千克籽粒需要纯氮2.5~4.4千克、五氧化二磷1.15~1.60千克、氧化钾3~4千克;氮∶磷∶钾约为2∶1∶2。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高产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为茄科茄届的草本植物,是一种营养全面的粮菜兼用作物。需肥量大,每生产1000千克块茎,大约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5~6千克、磷1~3千克,钾12~13千克,在肥料三要素中,需钾最高,氮次之,磷最少,氮磷钾三要素之比为2.2:1:4.6。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要求,针对马铃薯生长特性及其需肥规律,提出如下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5.
油菜的生育期长,需肥量大,所需肥料一般比其它作物高3倍。油菜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因品种、土壤和栽培条件不同而有差异。每生产100千克油菜籽约需吸收氮6.8~7.8千克,磷2.4~2.6千克,钾5.5~7.0千克,其氮、磷、钾的比例为1:0.34:0.8。 1.施氮。一般管理水平,每公顷施氮素150~225千克,油菜籽产量1500~2250千克,增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正>小麦需肥特点:每生产100千克小麦,大约需要氮(N)3千克、磷(P_2O_5)1~1.5千克、钾(K_2O)2~4千克。小麦在不同生育时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不同,对氮吸收有两个高峰,一个是冬前分蘖盛期(占12%~14%),一个是在拔节至孕穗期(占35%~40%);对磷的吸收高峰在拔节至扬花期(占60%~70%);对钾的吸收高峰在拔节至孕穗期(占60%~70%)。小麦测土配方施肥计算公式:施肥  相似文献   

7.
钾是水稻营养三要素之一。每生产100千克稻谷,大约需要氮1.7千克~2.5千克,磷0.9千克~1.3千克,钾2.1千克~3.3千克,所需氮、磷、钾的比例为1:0.5:1.3。可见,水稻对钾的需要量比氮、磷还多,仅靠土壤中的钾,往往满足不了水稻的需要。近些年来,由于有机肥料投入量逐渐下降,缺钾面积逐年扩大,缺钾已成为影响粮食产量提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许宁 《河北农业》2009,(5):20-21
玉米是吸收养分较多的作物.在一生中吸收的氮最多,钾次之,磷最少。大致来说.每生产100千克玉米籽粒,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N)2.5—4.0千克,五氧化二磷(P2O5)1.1—1.4千克,氧化钾(K2O)3.2—5.5千克,其比例约为1:0.4:1.3。夏玉米苗期需肥量较少,从拔节到孕穗吸收速度达到高峰,以后逐渐减慢。在不同的生育阶段.玉米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不同。  相似文献   

9.
<正>大豆是种需肥水平较高作物,每生产100千克大豆,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1.8~10.1千克,磷1.8~3千克,钾2.9~3千克。大豆的需肥特点大豆各生育阶段对养分的需求特点大致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一、夏玉米营养特性 研究表明,夏玉米在生长过程巾每生产100千克子粒需吸收氮2.5~2.7千克、磷1.1-1.4千克、钾3.7~4.2千克,氮、磷、钾吸收比例为1:0.5:1.5。玉米不同生育期对养分吸收不同,夏玉米与春玉米相比对氮、磷、钾的吸收更集中,吸收峰值也早,一般夏玉米苗期吸收氦占9.7%、中期占78.4%、后期占11.9%;磷的吸收苗期占10.5%、中期占80.5%、后期占9.0%;钾的吸收在拔节后迅速增加,到开花期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11.
1、小麦.小麦应在三叶期进行追肥,一般每公顷追施硝酸铵195~270千克或尿素135~180千克.小麦后期由于根系从土壤中吸收营养能力减弱,故应在抽穗开花期进行1次根外追肥,每公顷可用磷酸二氢钾2.25千克、三十烷醇原液22 5毫升对水300千克配成混合液进行喷雾;也可每公顷用磷酸二氢钾3千克加尿素1 5千克,对水450千克进行喷雾.  相似文献   

12.
高油大豆与普通大豆一样,需要矿物质营养的种类全,且数量多。大豆根系从土壤中吸取氮、磷、钾、钙等十余种营养。大豆是需肥较多的作物,据报道,在田间条件下,大豆植株每生产100千克籽粒及其相应的茎叶,将要从土壤中吸取6.27~9.45千克氮、1.42~2.60千克五氧化二磷和2.08~4.90千克的氧化钾。一、大豆养份吸收的特点大豆对养分的吸收与积累和其他禾谷类作物不同。与水稻相比,大豆对养分的吸收有两个特点。第一是开花始期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量只占吸收量最高时期的1/3~1/4,直到结荚期养分吸收才  相似文献   

13.
<正>夏玉米苗期需肥量少,穗期至花粒期需肥量大,以后逐渐降低。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超过.500千克的夏玉米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大体为2.9:1:2.9。每生产100千克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纯氮2.62千克,五氧化二磷0.9千克,氧化钾2.64千克。  相似文献   

14.
玉米是一种高产作物,植株高大,根系发达,吸肥力强,需要养分多。每生产100千克玉米子粒,需要吸收氮(N)2.5—4.0千克、磷(P205)1.1-1.4千克、钾(K2O)3.2—5.5干克。玉米吸收养分的数量和比例,岗品种特性、土壤条件、产量水平以及栽培方式不同而有所差异,在确定具体施肥量时,要进行综合分析考虑。  相似文献   

15.
花生要丰产、优质,除选用优良品种外,科学、合理的施肥极其重要。 花生每生产100千克荚果,需从土壤中吸收氮4.9~6.4千克、磷0.9~1.1千克、钾1.9~3.4千克、钙1.35—1.92千克,另外还要吸收一定量的硼、镁、硫等多种营养元素。  相似文献   

16.
水稻对主要营养元素的吸收及合理施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对主要营养元素吸收的总量,一般都是从收获物中的含量计算出来的,产量不同,吸收养分的总量就不同。一般情况下,每生产稻谷和稻草500千克时,水稻对三要素吸收的总量分别为氮素7~9.6千克、磷素4.05~4.75千克、钾素9.15~19.1千克,氮、磷、钾的比例为2∶1∶(2~4)。水稻对营  相似文献   

17.
辛办 《农家参谋》2014,(11):15-15
大葱是生育期较长的百合科蔬菜作物。一般大葱的产量较高,667平方米产3000~6000千克,大葱对氮、磷、钾养分吸收的比例约为1:0.4:1.3,由此可见大葱对钾和氮的需求较多,磷次之。所以在施肥的比例上,要注意钾肥的平衡供应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一、水稻移栽1.水稻需肥规律水稻一生对N、P.K营养元素的吸收量大体是:每生产100千克稻谷各吸N、P205、K20的数量分别是1.8~2.5千克,0.9~1.3千克,2.1~3.3千克,其比例大体是2:1:3。水稻吸收氮最多的时期是分蘖一穗分化,约占总吸收量的65~70%;穗分化—抽穗占20%;对磷的吸收量最多时期是分蘖—穗分化。对钾的吸收主要是穗分化—抽穗开花,  相似文献   

19.
<正>小麦需肥较多,每生产50千克小麦,需吸收氮素1.4~1.6千克,五氧化二磷0.5~0.75千克,氧化钾1.5~2千克,氮、磷、钾的比例大约是3∶1∶3,根据栽培的品种、土壤、气候等条件不同而有所变化。据小麦植株分析,从出苗、分蘖到冬后起身拔节吸收的氮约占全生育期总量的40%,磷、钾各占总量的20%,从拔节到扬花期约吸收氮总量的48%,磷总量的67%,钾总量的  相似文献   

20.
<正>1花生吸收肥料的特点花生吸氮高峰为结荚期,其次为花针期,苗期最低,吸磷高峰也在结荚期,吸钾高峰在花针期。一般亩产150~250千克的花生田,需要施纯氮4~5千克,磷4~6千克,钾6~10千克。氮肥品种应选择硫铵、尿素和碳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