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口黑鲈“优鲈1号”选育群体肌肉营养成分和品质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Lacépède)]"优鲈1号"(以下简称"优鲈1号")与非选育群体(简称对照组)的肌肉营养成分及营养品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优鲈1号"和对照组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分别为73.63%和74.35%、19.34%和19.42%、4.45%和4.67%、1.09%和1.12%,统计分析表明,"优鲈1号"肌肉中水分和粗脂肪含量低于对照组,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对6种矿物质元素进行检测,"优鲈1号"和对照组肌肉中钙(Ca)、镁(Mg)、铁(Fe)、锌(Zn)和硒(Se)含量分别为428.34 mg/kg和424.57 mg/kg、252.63 mg/kg和259.77 mg/kg、6.92 mg/kg和5.76 mg/kg、7.73 mg/kg和5.77 mg/kg、0.40 mg/kg和0.41 mg/kg,统计分析显示"优鲈1号"肌肉中铁(Fe)和锌(Zn)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元素差异均不显著(P>0.05)。"优鲈1号"和对照组肌肉中均测定出17种氨基酸,其总氨基酸(TAA)、必需氨基酸(EAA)和鲜味氨基酸(DAA)含量分别为18.10 mg/100 g和17.17 mg/100 g、9.46 mg/100 g和8.72 mg/100 g、8.00 mg/100 g和7.80 mg/100 g,统计分析显示差异均不显著(P>0.05)。根据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计算结果,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Met+Cys)。"优鲈1号"和对照组肌肉中均检测到28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分别为13.96 g/kg和14.68 g/kg、13.66 g/kg和14.72 g/kg、16.37 g/kg和16.58 g/kg,其中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SFA/UFA)均为0.47。综上所述,"优鲈1号"仅在水分、粗脂肪、铁(Fe)和锌(Zn)含量上略优于对照组,其他肌肉营养成分和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该试验采用塑料袋密闭充氧运输方式,探讨3种运输密度(D1=14 kg·m-3、D2=21 kg·m-3、D3=28 kg·m-3)下模拟运输24 h和运输密度7 kg·m-3下模拟6个不同运输时长(T1=4 h、T2=8 h、T3=12 h、T4=16 h、T5=20 h、T6=24 h)对运输水质、尖吻鲈(Lates...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急性高温胁迫对大口黑鲈“优鲈3号”凋亡相关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将25℃下暂养的大口黑鲈“优鲈3号”直接放入37℃水环境中,探究急性高温胁迫后幼鱼肝脏组织Caspase3、Caspase9和基因酶活的变化。结果显示:37℃高温胁迫后,肝脏Caspase3和Caspase9酶活均显著升高,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升高趋势,在48 h达到峰值。基因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量均呈现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在6 h的表达量达到峰值,随之下降,并在48 h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BCL-2的表达量于1 h达到峰值,之后显著下降,48 h时BCL-2的表达量仅为对照组的0.04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会使大口黑鲈“优鲈3号”幼鱼发生凋亡甚至细胞坏死。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低氧胁迫对大口黑鲈优鲈3号呼吸代谢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在溶解氧(DO)为(0.70±0.05) mg/L的条件下,测定了试验鱼肝脏及脑组织hif-1α、glut-1和caspases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与DO为(7.50±0.50)mg/L的常氧对照组相比,低氧胁迫能引起大口黑鲈优鲈3号肝脏及脑组织hif-1α、glut-1表达水平的显著上调,同时也可诱导caspase 3和caspase 9基因的表达,致使细胞发生凋亡;复氧24 h后,hif-1α、glut-1基因在试验鱼肝脏及脑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恢复至常氧水平,caspases基因在脑组织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aspase 3在肝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aspase 9则恢复至常氧水平。试验结果初步表明,hif-1α和glut-1是大口黑鲈优鲈3号低氧信号传导途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低氧胁迫可能会激活线粒体凋亡通路,从而可能会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工厂化流水养殖条件下进行为期90 d的饲养试验,探讨养殖密度对杂交鲟[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生长性能、肌肉组分含量和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杂交鲟初始体重为(251.11±0.59)g,养殖密度分别设置为5.50 kg/m3、8.27 kg/m3、11.01 kg/m3、13.80 kg/m3。结果表明,养殖密度对杂交鲟幼鱼的生长和存活影响显著(P0.05),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幼鱼的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和存活率呈下降趋势,而饲料系数则呈上升趋势;实验结束时,杂交鲟幼鱼肌肉中水分含量随养殖密度的增加而上升(P0.05),而粗脂肪含量却下降(P0.05),粗蛋白和灰分的含量则变化不显著(P0.05);养殖密度对杂交鲟幼鱼的血液指标影响显著(P0.05),各处理组的幼鱼血液中血红蛋白、血浆葡萄糖及总蛋白含量差异显著(P0.05)。结果说明,高密度环境对杂交鲟幼鱼生长性能与肌肉组分均产生了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地衣芽孢杆菌对尖吻鲈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初始体重为(17.47±0.19)g的尖吻鲈(Lates calarifer)为试验对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1.0、2.0、3.0、4.0、5.0和6.0 g·kg-1饲料的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粉状制剂,研究地衣芽孢杆菌对尖吻鲈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摄食不同地衣芽孢杆菌含量的尖吻鲈血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和无机盐离子等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著降低了尖吻鲈的血糖和尿素氮水平(P<0.05),血糖在2.0 g·kg-1饲料组达到最小值,尿素氮在1.0 g·kg-1饲料组达到最小值.血清总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并在4.0 g·kg-1饲料组显著升高(P<0.05);胆固醇除了3.0 g·kg-1饲料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外,其他各试验组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地衣芽孢杆菌也降低了血清谷丙转氨酶及乳酸脱氢酶的活性,谷丙转氨酶在1.0、4.0、5.0和6.0 g·kg-1饲料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乳酸脱氢酶只在1.0 g·kg-1饲料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7.

用Wright’s染色及细胞化学方法,对"优鲈1号"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外周血细胞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通过吞噬实验分析其血细胞的免疫功能。结果表明血细胞可分为红细胞和白细胞,白细胞包括粒细胞(Ⅰ型、Ⅱ型和Ⅲ型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血栓细胞;其中红细胞数最多,白细胞较少;白细胞中,淋巴细胞比例最大(62.73%)。通过过碘酸-雪夫氏反应(PAS)、苏丹黑B(SBB)、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过氧化物酶(POX)、酚氧化酶(PO)染色,红细胞染色均呈阴性,而白细胞除AKP、POX染色外,染色均呈阳性,且不同白细胞阳性染色程度不一致,其中血栓细胞染色均较强烈。吞噬实验表明,红细胞具有吞噬功能,吞噬率为(16.17±1.08)%;粒细胞和血栓细胞具黏附能力,且血栓细胞能形成黏附花环,这可能与血栓细胞形态多样性及糖原、脂类、ACP和PO有关。 

  相似文献   

8.
该试验旨在研究植物甾醇对加州鲈生长性能、形体指数、肌肉成分及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初始体质量为约36.4 g的加州鲈540尾,随机分为6组,分别投喂植物甾醇添加量为0、10、20、30、40、50 mg/kg的饲料,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养殖60 d。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加州鲈增重率、蛋白质效均高于对照组,饲料系数均低于对照组,其中30、40和50 mg/kg组增重率、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植物甾醇对加州鲈肌肉的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但显著提高了加州鲈肌肉的粗灰分和肥满度(P<0.05),显著降低了其脏体比、肝体比(P<0.05)。(3)饲料中添加植物甾醇显著降低了肝脏丙二醛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但对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植物甾醇能促进加州鲈生长,并降低饲料系数;增加其肥满度,提高加州鲈的抗氧化能力。根据该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温度对宝石鲈生长及血液生化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宝石鲈(Scortum barcoo)初始体质量为(107.52±0.87)g,分别在16℃、22℃和28℃3个水温处理组养殖28 d后对其生长及血液生化免疫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生活在不同水温环境中的宝石鲈表现出不同的生长特性,22℃和28℃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16℃温度处理组,22℃和28℃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水温对宝石鲈的日增重(DWG)、特定生长率(SGR)、食物转化率(FCR)和摄食率(FR)有着显著的影响(P<0.05);水温对宝石鲈的血液生化免疫指标影响各异,谷丙转氨酶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步下降,甘油三酯、溶菌酶、皮质醇水平随温度升高呈上升趋势,脾脏脏器系数先上升后下降.统计分析表明,水温对谷丙转氨酶、甘油三酯、溶菌酶和脾脏脏器系数的影响不显著(P>0.05);对皮质醇有显著性影响(P<0.05).综合比较认为,宝石鲈在水温25~26℃时具有较优的养殖效果,水温升至28℃会对宝石鲈形成慢性胁迫,从而引起皮质醇含量的升高.本研究旨在为宝石鲈人工养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11.
为研究饲料中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n-3LC-PUFA)水平对花鲈幼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初始体重(29.2±1.34)g的花鲈幼鱼为研究对象,分别投喂n-3LC-PUFA含量分别为0.13、0.30、0.56、1.03、1.45、2.41(%饲料干物质)的饲料,实验周期63d。结果表明,饲料中n-3LC-PUFA水平对花鲈幼鱼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总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而血清中肌酐(CREA)水平在饲料中n-3含量为1.45%时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结果表明,以血清CREA含量为标准,花鲈幼鱼饲料中n-3LC-PUFA含量应低于1.45%。  相似文献   

12.
学习和信息传递是鱼类认知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本研究设计了特定实验装置,通过2个实验测定了欧洲舌齿鲈(Dicentrarchus labrax)幼鱼在有/无有经验个体条件下完成任务的时间和行为表现.实验装置呈"L"型,有3个PVC材质构建的60cmx60cm的实验区域,2个相邻区域之间用内径为12 cm的圆柱体通道连通(即...  相似文献   

13.
水流是影响鱼类生理和生长的重要生态因子之一,探究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受流速胁迫呈现的应激水平变化,掌握其耐受的最大流速,可为网箱养殖选址、集约化流水养殖和深远海工船养殖提供理论基础。以体长(11.38±1.48) cm、体质量(34.71±11.57) g的豹纹鳃棘鲈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制鱼类游泳实验装置,设计静水对照组[0 cm·s-1或0 BL·s-1 (体长·秒-1)]和3组实验组(11.4、22.8和34.2 cm·s-1对应1、2和3 BL·s-1),探究40 min水流刺激对豹纹鳃棘鲈摆尾频率变化、血糖、血液中乳酸和皮质醇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摆尾频率与水流速度之间呈线性正相关关系;血糖和血液中皮质醇含量随摆尾次数增多呈线性增长趋势,乳酸随摆尾次数增多呈非线性增长趋势。超过2 BL·s-1流速会导致豹纹鳃棘鲈血液中皮质醇含量显著升高(P<0.05)。当流速达3 BL·s-1时,血液中乳酸和血糖含量显著升...  相似文献   

14.
运输对养殖黄颡鱼血液生化和肌肉物性分析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在10.4~11.2℃下运输4 h后不同时间(0 h、1 h、3 h、6 h、12 h、1 d、3 d、7 d和20 d)养殖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肌肉物性分析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运输引起了黄颡鱼血清皮质醇和血糖浓度的显著升高(P0.05),在运输结束12 h后恢复到正常水平。运输后鱼体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有显著性升高,随着恢复时间的推移逐渐回降到正常水平;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并未出现显著性差异,维持稳定的水平。运输后肌肉硬度、弹性、胶黏性、凝聚性、咀嚼性、回复性等物性分析指标均显著性降低。除了凝聚性和咀嚼性之外,其他肌肉物性分析指标在运输结束72 h后恢复到正常水平。研究表明,长途运输造成了养殖黄颡鱼的应激反应,对肌肉物性特征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但运输后的恢复可使鱼体抗氧化能力和肌肉物性分析指标回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养殖密度对湿体质量为(132.75±0.51)g的豹纹鳃棘鲈生长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设计了低(9.34kg/m3)、中(19.23kg/m3)、高(37.22kg/m3)3个养殖密度,每个密度设3个重复,连续饱食投喂56d后取样,测定相关指标。试验结果表明,37.22kg/m3组的终末体质量、平均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而9.34kg/m3、19.23kg/m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养殖密度对饲料系数、摄食率、瞬时生长率和热量单位生长系数无显著影响(P0.05)。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在37.22kg/m3组最高,19.23kg/m3组最低,且各密度组间差异显著(P0.05);37.22kg/m3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19.23kg/m3组高于9.34kg/m3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37.22kg/m3组血清丙二醛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而其他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乳酸脱氢酶随养殖密度的升高显著增加,且各密度组间差异显著(P0.05);37.22kg/m3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而37.22kg/m3组的溶菌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其他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养殖密度对血浆葡萄糖、胆固醇、C反应蛋白、总蛋白、乳酸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养殖密度对宝石鲈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对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不同养殖密度宝石鲈(50,100,150,220尾/m3)的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50尾/m3组宝石鲈的生长较有优势,其特定生长率(1.61%/d)和存活率(89%)均较高,饲料系数较低(1.70);密度对血液中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胆红素的影响显著(P<0.05),随养殖密度增加其浓度呈上升趋势,均在220尾/m3密度组上升最多;密度对血清无机离子(钾、钠、氯、镁、磷)也有影响.综合认为循环水养殖条件下,150尾/m3养殖密度组宝石鲈生长效果较具优势.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渔用麻醉剂丁香酚(eugenol)在活体鱼长途运输过程中的合理使用浓度,本研究以初始平均体重(3.38±0.36)g的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质量浓度(0、5、7和9 mg/L)丁香酚对鱼苗运输水质、成活率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1)经过8 h运输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水体pH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水体中NH~+_4-N和NO~-_2-N含量显著升高(P0.05)。各实验组水体中NH~+_4-N含量随着丁香酚质量浓度的升高逐渐上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各组间pH和NO~-_2-N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2)9 mg/L实验组的鱼苗成活率为80.00%,其他各组为100.00%;养殖3 d后,各实验组鱼苗存活率均为100.00%。3)除5 mg/L实验组外,其他各组鱼苗血清的肌酐(CRE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肌酐含量随丁香酚浓度升高而增加。实验组鱼苗血清的皮质醇(COR)含量先升后降,均高于对照组。血清葡萄糖(GLUC)含量则先降后升,并均低于对照组。鱼苗血清的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均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实验组鱼苗血清的乳酸脱氢酶(LDH)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除9 mg/L实验组鱼苗血清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外,其他各组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鱼苗血清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着丁香酚浓度增加而升高。综上,丁香酚对卵形鲳鲹鱼苗的运输水质、成活率和生理生化指标均有影响。丁香酚适宜作为运输卵形鲳鲹鱼苗的麻醉剂,在塑料袋密闭降温充氧8 h运输卵形鲳鲹鱼苗(运输密度为15 kg/m~3)的条件下,建议丁香酚的浓度不宜超过7 mg/L。[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9,9(6):39-47]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环境光色对工业化养殖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幼鱼生长、肤色和生理指标的影响,本试验设计了红色光、蓝色光、黑暗和昼夜4种养殖光照环境处理,进行豹纹鳃棘鲈幼鱼(64.2g±1.1g)94 d动物实验及其相关指标检测。结果表明:1)试验鱼增重率,昼夜组较黑暗组和红光组分别显著和极显著提高28.6%和39.2%(P0.05,P0.01),与蓝光组差异不显著;而蓝光组比红光组显著提高31.2%(P0.05)。2)试验鱼皮肤胡萝卜素含量,昼夜组分别显著高于蓝光组和黑暗组45.7%和68.5%(P0.05),与红光组的差异不显著。同时新发现,各处理组试验鱼皮肤胡萝卜素和黑色素含量出现增减同时进行,但增减量前者较大后者较小的"同步异幅"现象。3)昼夜组试验鱼胃蛋白酶活性较其他组显著提高48.0%~88.5%(P0.05),血清SOD和LZM活力极显著提高20.4%~39.7%和140.4%~161.2%(P0.01);蓝光组试验鱼胰蛋白酶活力显著高于红光组和昼夜组(P0.05);红光组试验鱼Na~+,K~+-ATP酶活力极显著高于蓝光组和黑暗组(P0.01)。总之,豹纹鳃棘鲈幼鱼在昼夜组光照下,生长、肤色及生理等指标都表现出显著优势;蓝色光提高蛋白质消化能力、促进生长;红色光提高皮肤胡萝卜素含量和吸收能力;"同步异幅"新发现,对调控和优化鱼类肤色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饥饿和再投喂对哲罗鱼幼鱼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将哲罗鱼(Hucho taimen)幼鱼进行7 d、14 d、21 d和28 d的饥饿处理后恢复投喂,研究饥饿和再投喂对其血液生理与生化指标的影响,各组实验期为56 d。结果显示:饥饿过程中哲罗鱼幼鱼血液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和白细胞数均在饥饿14 d后显著上升(P<0.05),21 d后则开始下降;饥饿7 d后血糖浓度显著下降(P<0.05),14 d后趋于稳定;总蛋白、球蛋白和白蛋白均呈下降趋势,分别在饥饿的第21天、28天和7天后与饥饿前差异显著(P<0.05);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分别在饥饿7 d和14 d后显著下降(P<0.05);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均在饥饿14 d后显著下降(P<0.05);碱性磷酸酶在饥饿7 d后显著下降(P<0.05);饥饿7 d后Na+和Cl-浓度显著下降(P<0.05),14 d后均显著回升(P<0.05);Ca2+浓度在饥饿14 d后显著升高(P<0.05),28 d后显著降低(P<0.05);K+浓度在饥饿后升高,但与饥饿处理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恢复投喂结束后,哲罗鱼幼鱼血液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国内养殖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群体遗传多样性下降问题,进一步培育快长和抗逆性强的大口黑鲈优良品种,以引进的大口黑鲈北方亚种群体(N)和大口黑鲈优鲈1号(G)为亲本,通过自交和正反杂交获得4个大口黑鲈群体,利用12对微卫星引物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分析,采用金属丝线码(CWT)标记后在相同池塘养殖条件下对4个群体的生长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2对微卫星引物在所有个体中均能扩增出清晰条带,在120尾样本中共扩增到126个等位基因,北方亚种自交群体(N)、优鲈1号自交群体(G)、正交群体NG[N(♀)×G(♂)]、反交群体GN[G(♀)×N(♂)]的平均期望杂合度(H_e)分别为0.491、0.454、0.553和0.519,平均观测杂合度(H_o)分别为0.519、0.480、0.729和0.664,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407、0.412、0.454和0.425。结果表明,正反交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均高于自交群体,其中NG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对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分析表明,GN群体与N和G群体间遗传分化最大,分别为0.125和0.149。UPGMA聚类分析显示,N群体和G群体首先聚为一支,再与NG群体聚为一支,最后与GN群体聚合。对4个群体的3~12月龄的子代生长性状进行对比,GN群体的体质量绝对增长率(AGR)和特定增长率(SGR)分别为1.44 g·d~(-1)和1.04%·d~(-1),均高于其他群体。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大口黑鲈良种培育和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