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根据日前广州市政园林部门公布的绿化规划,在未来两年时间内,广州建成区内将再增建绿地36km^2,使绿地率达35%,绿化覆盖率达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5m^2。具体而言,结合迎亚运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工作,主要在“一场两边”(即亚运会场馆、珠江边和通往亚运会场馆、亚运村的主干道路边)、重要城市出入口、城市主干道沿线及中心城区缺乏公共绿地的重点地段建设六大重点工程。  相似文献   

2.
陈艳 《绿色科技》2014,(4):71-74
指出了漳州东山县西铜公路是县城西埔通往铜陵镇和东山港口岸、渔港、风案区的主干道.其建成及道路景观绿化将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对道路进行了分段分析。通过对不同路段特点的把握.结合西铜公路的地理位置、城市功能,进行绿化规划设计,通过软质案观、硬质号观的合理搭配和使用.希冀在城市文化的大背景下.遵循自然规律,营造新颖独特的道路号观.给人更多的自然体验和人文思索.从而使其融入海西建设.成为集蒂观、滨海度假旅游和城市道路于一体的旅游景观大道。  相似文献   

3.
在广州市园林科研所举办的新优园林植物品种研讨会上.十几种抗寒抗逆性较好的新优观花植物受到“表扬”0此外,它们还将备战今年广州迎亚运实施的大规模绿化建设,解决花城绿化花卉品种少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北方城市道路绿化树种选择趋势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勇 《山西林业》2003,(2):18-19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道路绿化搞好了,不仅美化街景,而且还有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减少浮尘、改善气候、防风防火、保护路面、维护城市交通等作用。我国的北方城市,大多是国家能源重化工业基地,工业污染较南方城市严重得多。近些年,北方各城市都加大了城市绿化力度,道路绿化作为城市的“脸面”,是重中之重,新街绿化建设和旧街绿化改造,已成为北方城市园林部门每年的主要任务之一。城市道路绿化树种主要分乔木和灌木两类。乔木在道路绿化中,主要作为行道树,作用主要是夏季…  相似文献   

5.
广州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试点城市,道路绿地应用低冲击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是重要内容之一,包括优先利用绿地的自然排水系统以缓解路面水涝、水污染等问题。对广州10条主干道下沉式绿地的LID应用现状进行踏查和分析说明,结果表明:广州道路绿化具有较好的LID理念应用基础,技术应用结构精简但类型较单一,形成两种较好的LID道路绿化模式。根据LID在广州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在道路绿化中进一步应用LID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笔者紧密结合生态新城内涵,以花山生态新城花城大道为例,探讨了自然、生态、立体的道路绿化设计理念与设计手法,为自然生态型道路景观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几年来,围绕着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李长春同志对广州城市建设提出的“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到2010年一大变”的阶段性目标,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广州市掀起了改变城市面貌和改善环境质量的建设高潮,建成了东站绿化广场、英雄广场和陈家祠绿化广场、珠江公园,广州大道南、广源东路、内环路和珠江两岸绿化带、白云山体闲带及一批生活小区、村镇公园等园林工程,取得较好的成效。然而,要把广州建成碧水青山、蓝天白云、绿意盎然、繁花似锦的生态山水城市,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必须认真总结经验,尤其是管理方面的经验。努…  相似文献   

8.
晋城市道路绿化现状分析与植物配置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西省晋城市主要道路绿带为研究对象,调查不同等级道路(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绿化断面形式、分车带和行道树带绿化植物种类与生长状况,分析道路绿化植物配置模式并评估其合理性。结果表明,晋城市道路绿化断面形式以一板二带和三板四带的形式为主,植物应用共计26科35属45种,占晋城市园林绿化树种的31.3%,尚有较大的选择空间,乔木与灌木种植比例不均衡,配置模式简单。藉此,提出合理规划道路,适当增加绿化带宽度,丰富植物种类,增加乡土树种的选择与运用,注重乔灌草的合理配置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河南科技大学位于古都洛阳新区,占地面积3600余亩。学校在整体规划和设计中,以水系、道路和绿化建构一个"方城",并且兼顾校园与城市、自然、当地人文传统三方面的关系,创造出了具有开放性、生态性和人文性的现代化大学校园。洛阳作为牡丹花城,吸引五湖四海的宾朋前来观花赏景。基于这个原因,河南科技大学在规划过程中规划了牡丹园。目前,牡丹园已成为校园中的亮丽风景。牡丹园区占地30亩,位于校园主干道太学路开元广场东南角,东临太学  相似文献   

10.
文章调查了肇庆高新区道路绿化的19个样地,结果显示,园林植物共计56科106属148种,其中,乡土树种共计26种;乔木、灌木、草本之比为2.96:2.48:1;常绿与落叶植物比例,乔木层为2.23:1,灌木层为6:1;观花、观果、彩叶植物分别占42.6%、6.1%、18.9%;植物种植形式以自然式种植为主,垂直结构主要有3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道路绿化优化的策略,建议加强绿地规划布局的科学性,构建多种景观类型;丰富植物种类,确定园区27条主要道路的主调树种,做到“一路一树一景”,为该区道路绿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道路绿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三海"水系的形成,在河岸路旁植树,初步有了绿化与湖光山色相辉映、游乐与园林景观相交融的景色。栽植树木不仅给道路增加了艺术感染力,也丰富了道路的园林景观。文中在城镇绿化方面强调树种的选择及道路绿化的植物配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赣州市红旗大道绿化树种群落结构的研究分析,认为其绿化效果好,绿化树种群落结构有鲜明的特点。主要绿化建群种乔木及大灌木树种有4种,骨干树种突出、简洁明了而大气,其中3种(樟树、女贞、夹竹桃)是乡土树种,1种(银桦)是引种比较成功的树种;树种结构搭配科学合理,利于形成丰满的林冠层,形成了有效的防护噪音、粉尘的立体防护林冠;建群种的选择符合城市街道绿化抗汽车尾气污染、粉尘污染等抗污染的要求;常绿与落叶树种的比例较合理,恰好能营造良好的春冬和夏秋道路绿化景观;开始绿化种植树木时,采用小规格(直径2~3 cm)、全冠树苗种植,树木生命力强,长时间生长旺盛;在节点上种植了具有赣南特色的乡土树种赣南种源的榕树(赣南榕树),也不失为赣州市红旗大道绿化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3.
环市路是广州市重要主干道路,其道路绿化的安全性是城市绿化管理工作的的重要内容之一。采用视觉评估法(Visual Tree Assessment,VTA)以及无损检测法对环市路行道树树木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并分析树木形态因子与风险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环市路11.2%的行道树存在安全风险,不同树种的安全隐患率差异较大,且树木形态因子与风险因子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并从树木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角度探讨行道树种植设计、施工及日常管养,推动城市绿化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14.
潘志坚 《广东园林》2011,33(5):66-71
韶关地区道路绿化树种大多数是从南部珠三角地区和北部湖南地区引进,可能存在所引进树种是否适应韶关气候的问题。因此,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选择与配置道路绿化植物和确定合适的种植位置就成为道路绿化工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广州市内老八区道路绿化土壤的野外调查取样和实验室内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发现相当部分路段的土壤质量不符合要求:如种植土层薄、建筑废弃物多;pH值较本地自然土壤高,大部分呈中性和弱碱性;EC值低,肥力不足,供肥能力差;有机质含量低;速效钾缺乏,全氮、水解性氮和全磷严重缺乏;并提出一些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16.
孙华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2):238-240,248
对公路的线型与沿线的绿化植物的选择和配置进行探讨,针对不同的线型选择不同形态的绿化植物,保证公路沿线绿化植物能起到绿化美化、防护、视线引导等作用,使公路能与周围环境充分协调,达到和谐美观。  相似文献   

17.
城市道路绿化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市民生活质量方面有重要作用。在道路绿化中,管养工作是维持道路绿化活力的重要内容。通过考察研究深圳市以及其他省市的道路绿化管养标准体系,分析对比每个城市的道路绿化管养标准体系现状,指出了深圳市道路绿化管养标准体系具有建立较早、内容较为全面的优势,以及存在体系架构不健全、部分标准标龄过长、可量化执行标准较少等方面的不足。并从系统性、指导性、先进性角度提出优化建议,将深圳市道路绿化管养标准体系划分为基础标准和道路绿化管养通用标准两大部分,其中基础标准分为术语标准等4个大类,道路绿化管养通用标准划分为质量技术等14个类别。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对城市道路景观构建的重视,道路绿化、彩化景观愈发优美和引人注目。该文基于152份有效问卷,研究对比分析了3种道路灌-草层的绿化形式(绿篱式、50%草花覆盖式及100%草花覆盖式)对有驾驶经验的受访者红灯敏感度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对于绿篱式道路绿化,草花式道路绿化会造成受访者红灯敏感度降低;女性比男性的红灯敏感度高,但更易受草花干扰;25—45岁年龄段受访者对红灯的敏感度和抗草花干扰能力比18—25岁及45岁以上受访者高;相对于偏好草花式绿化的受访者,偏好绿篱式绿化的受访者有更高的红灯敏感度和抗草花干扰能力。建议应尽量避免在事故易发地段大面积应用颜色艳丽的草花进行道路绿化。  相似文献   

19.
以苏州市平江区的行道树为研究对象,对其种类、数量、生长状况以及绿化和种植方式展开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平江区行道树主要由9种木本植物组成,共计6 091株,其中香樟和二球悬铃木数量最多,分别占总数的43.47%和29.88%。二球悬铃木的胸径和冠幅均明显大于其他树种。平江区主、次干道行道树树种丰富,配置多样;而支干路和快速路的行道树树种单一。平江区主要道路行道树的绿化形式多为多板多带式,而绿化方式则多为树带式和树池式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