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通过对脱毒马铃薯各种栽培模式和不同品种对比试验研究,筛选出了适合本地区生产实际的栽培模式和能够替代当地当家品种的新品种.为今后脱毒马铃薯走向标准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产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马铃薯不同垄高栽培模式下马铃薯产量以及商品性表现,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垄高达到20cm时(处理4)产量最高,达24387.15kg/hm2,而马铃薯商品性表现最好的是垄高14cm时(处理3)小区大薯数和大薯率分别为70个和11.69%。总之,无论产量还是马铃薯商品性表现处理3和处理4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免耕栽培不同覆盖模式对产量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稻草、黑地膜做为秋马铃薯免耕栽培覆盖物,采用4种覆盖模式与无覆盖常规栽培(对照)进行秋马铃薯免耕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秋马铃薯免耕覆盖单层黑地膜后加盖3 cm厚稻草,产量达36 234.85kg·hm-2;总产值达46 105.3元·hm-2,纯收益29 515.3元·hm-2,净增效益率74.98%。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11.
摘要:本试验用定薯3号原种作为种薯材料,设5个处理,分别为:(1)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2)半膜双垄侧播;(3)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4)全膜双垄侧播;(5)露地播种(CK),通过对不同栽培模式下马铃薯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研究,以期为旱作马铃薯生产中合理应用和推广覆膜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下马铃薯生育期比对照生育期都长,说明地膜覆盖可以保留土壤水分,适当延长作物生育期,增产增效。不同栽培模式下种植马铃薯,土壤0 cm~30cm 耕层含水量均比露地种植土壤含水量高。在马铃薯出苗期、现蕾期、薯块膨大期分别测定土壤含水量,结果表明:以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保水保墒效果最好,土壤耕层平均含水量分别为13.01%、11.71% 、10.53%,比对照不覆膜种植(CK)分别高2.49%、2.66%、3.45%;在生长前期,半膜双垄侧播、全膜双垄侧播的土壤含水量高于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的土壤含水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的土壤含水量高于半膜双垄侧播和全膜双垄侧播的土壤含水量。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出苗率、株高、茎粗和主茎个数的影响差异性不显著。不同栽培模式马铃薯单株个数为7.0个-10.7个,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覆膜处理马铃薯单株重和大中薯率普遍高于露地种植,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和对照间差异显著。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种植产量最高,为2629.6 kg/667m2,亩产比对照高442.6kg,增产率为20.2%;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种植产量第二,为2559.7kg/667m2,亩产比对照高372.7kg,增产率为17.0%;对照产量最低,为2187.0kg/667m2。马铃薯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和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这两种栽培模式适宜在干旱半干旱区推广。 相似文献
12.
《现代农业科技》2019,(18)
本试验以定薯3号为试材,设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半膜双垄侧播、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全膜双垄侧播和露地播种5种栽培模式,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旱作马铃薯生产中合理应用和推广覆膜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下,覆盖栽培马铃薯生育期均较露地种植生育期长,说明覆盖栽培可以适当延长作物生育期,增产增效;覆盖栽培马铃薯0~30 cm耕层含水量均较露地种植高,以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保水保墒效果最好(在马铃薯出苗期、现蕾期、薯块膨大期平均含水量分别为13.01%、11.71%、10.53%,较露地种植分别高2.49%、2.66%、3.45%)。在马铃薯生长前期,半膜双垄侧播、全膜双垄侧播土壤含水量高于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的土壤含水量高于半膜双垄侧播和全膜双垄侧播;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出苗率、株高、茎粗和主茎个数的影响差异性不显著;不同栽培模式马铃薯单株结薯数为7.0~10.7个,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覆盖处理马铃薯单株薯块重和大中薯率均显著高于露地种植,各覆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同栽培模式下,以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马铃薯产量最高(为39 444.0 kg/hm2,比对照高6 639.0 kg/hm2,增产率为20.2%),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次之(为38 395.5 kg/hm2,比对照高5 590.5 kg/hm2,增产率为17.0%)。说明马铃薯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和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2种栽培模式适宜在干旱半干旱区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生育期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马铃薯在不同种植密度、施肥方式及覆膜下的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与成熟期的异同。结果:覆膜能够使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与成熟期提前,同时,覆膜使生育期缩短,而露地较覆膜模式使植株生长的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与成熟期延迟,使生育期延长。由此分析,由于覆膜能够提高地温,较高的地温可以促使植株迅速生长,提早进入生殖生长期,加快完成其生命周期。而密度与施肥方式对植株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结论:在早春干旱,温度较低的山区可以用覆膜的栽培方式解决出苗率低,生长缓慢的实际问题,这在指导大田生产上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油菜为我国四大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以"油菜不同品种不同栽培模式产量及效益"为主要研究,展开探讨与分析,分析比较不同种植方式的用工成本、农资成本和农机成本,探索降低油菜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方法,为大面积生产高产油菜、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马铃薯主粮化的背景下,马铃薯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重要的农作物,当地增加了马铃薯的种植面积,探究了马铃薯高产、优质栽培模式。农技部门通过采用不同栽培模式分析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性,得出了最佳的种植模式。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产量和商品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刘秀菲 《新农村(黑龙江)》2014,(6):87-87
玉米是喀左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75万亩左右,在喀左县农业经济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2年结合玉米高产创建核心示范区建设,我们在喀左县兴隆庄乡七家村安排了六种不同栽培模式试验,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玉米品种郑单958。 1.2试验设计 试验分为5个处理,分别是清种、二比空、大垄双行、大垄双行地膜覆盖、大垄双行膜下滴灌,以清种做为对照。本试验按不同处理分别种植20行,40m行长,亩保苗4200株,3次重复,清种和比空种植垄距55cm,大垅双行垄距110cm。小区面积6600m2。 相似文献
18.
19.
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马铃薯不同栽培方式的试验,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拱棚栽培、覆膜栽培及高垄深沟栽培,在雨水较多的情况下,有利于提高地温、改善土壤供肥状况,可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商品率;且在不同栽培方式下,马铃薯产量状况表现为覆膜+拱棚栽培>覆膜栽培>高垄深沟栽培>常规栽培>稻草免耕栽培。 相似文献
20.
试验以‘克新1号’脱毒原种为材料,设置7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辛菌胺)、处理2(噻霉酮+代森锰锌)、处理3(枯草芽孢杆菌)、处理4(寡雄腐霉菌)、处理5(五氯硝基苯+氟啶胺)、处理6(77%氢氧化铜)和处理7(空白对照),通过研究不同药剂对马铃薯产量及病害的影响,旨在为控制榆林地区马铃薯病害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处理对马铃薯株高、单株块茎数、单株块茎重和产量影响不显著,对马铃薯商品薯率和发病率影响显著,以发病率和产量为主要考核指标,处理4(寡雄腐霉菌)和处理5(五氯硝基苯+氟啶胺)效果较好,可在榆林地区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