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正>近年来,由于受多种自然灾害及其它特殊因素的影响,部分小麦晚播甚至重播,为探索姜堰地区晚播小麦产量形成特点,为特殊情况下改(补)种小麦提供依据,结合08/09年改(补)种小麦实绩调查,进行了极限播期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点与品种 相似文献
2.
晚播覆膜小麦与适时播种小麦产量比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播小麦覆膜栽培比同期播种的露地栽培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增产的主要原因是覆膜提高了地表和耕层土壤的温度,在一定的晚播条件下,覆膜期增加的积温大体可以补偿由于晚播而减少的积温。根据积温培育小麦苗的原理,晚播覆膜小麦就有可能取得适时播种小麦的产量。为了探讨这个问题,自1987年秋种开始连续2年进行了试验研究,现以1988~1989年度的试验为主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3.
4.
5.
经过试验在河南黄泛区没施底肥的晚播麦田,宜在早春追施尿素15~20kg/667m2,虽然氮磷钾配合追施增产效果更好,但其相对收益低。 相似文献
6.
地膜覆盖栽培对晚播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地膜覆盖改善了麦田的生态环境,使晚播覆膜小麦的单株种子根、次生根、茎数、鲜重、全茎叶龄、植株高度及叶面积系数,均显著高于同期播种的露地小麦,这就为高产创造了先决条件。同时,地膜覆盖延长了幼穗分化时间,特别是小花分化期以后的时间,这就决定了覆膜小麦比露地小麦更易获得较多的穗粒数。地膜覆盖促进了晚播小麦的生育进程,相对提早和延长了灌浆时间,对提高粒重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7.
8.
晚播小麦生长发育特点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麦是河南省周口市的优势作物,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误时晚播面积约占麦播总面积的10%~20%,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市小麦大面积的均衡增产。在总结试验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晚播小麦的生长发育特点,针对性地提出了配套栽培技术,经大面积示范推广,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9.
睢宁县小麦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近年来,当地非常重视稻茬小麦种植模式的宣传推广,小麦晚播后,因为温度的差异性,小麦临冬前出苗晚、出苗不匀、苗情素质较差、分蘖能力相对低,个体发育情况不优,最终导致整体小麦产量大幅度降低。本文对目前稻茬小麦栽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介绍了科学整地、种子选择和处理、播种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相关工作的具体流程,为保证稻茬小麦抗逆性,实现小麦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0.
探索不同生育时期浇水对稻茬晚播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淮北稻茬晚播小麦浇水提供科学依据。在大田条件下,以‘淮麦33’为材料,采取人工浇水的方法,研究在越冬、返青、拔节和灌浆初期浇水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越冬初期、返青初期浇水对个体和群体生长的促进作用好于拔节初期和灌浆初期,随着浇水次数增加小麦的生长明显增强。在返青初期和拔节初期浇水能促进小麦穗分化,增加穗粒数,A2B2B3处理穗粒数比CK多3.76粒/穗。单产并不随着浇水次数增加而提高,越冬初期和拔节初期两次浇水单产最高,比对照增15.85%。因此,对于稻茬晚播麦宜在返青初期和拔节初期浇水为宜,既能促进小麦个体和群体生长,保证有效穗数,又能提高每穗粒数,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1.
针对冬小麦因播期推迟造成产量损失的问题,以2个不同分蘖能力的冬小麦品种中麦8号和航麦501为供试材料,研究苗期覆膜和补施氮肥对晚播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播期:10月5日适期播种(S0,对照)、10月15日适当晚播(S1)和10月25日过晚播(S2)。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小麦产量逐渐降低。晚播条件下,苗期覆膜和补施氮肥可调控冬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农艺性状、茎蘖生长、成穗率以及氮素的吸收利用。综合而言,晚播条件下,覆膜和补施氮肥有利于提高小麦穗长、总小穗数及冬前群体数量;同时,覆膜可显著提高2个品种晚播条件下的分蘖成穗率和过晚播条件下的植株氮素积累量(PNA)及氮肥偏生产力(PFP),增幅分别为46.4%~89.1%、12.7%~26.5%和19.5%~20.1%;补施氮肥在过晚播条件下有利于成穗率的提高,增幅为18.5%~34.7%。2种调控措施均有利于增加晚播小麦产量,增幅达1.4%~19.5%。但不同分蘖力的小麦对2种调控措施的响应存在差异。综合考虑产量及氮素利用等各方面因素,在晚播条件下,相比于补施氮肥,苗期覆膜更有利于提高晚播小麦产量,弥补晚播造成的产量损失,但在实际操作和节约生产成本方面,前者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2.
13.
寒地春小麦晚播技术,可以躲过春季干旱对小麦造成的严重影响。为了探讨寒地春小麦晚播最佳播期和最合理密度,选择当地主栽小麦品种,确定3个播期、3个密度,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春小麦晚播时间和不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4.
晚播小麦灌浆期光合物质同化、分配及群体调节的效应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晚播小麦灌浆期叶片光合同化量最高、红占60%以上,穗的光合同化量约占15%,叶鞘及茎的光合同化量均在11%左右。群体调节对植株上部器官、茎和叶鞘的光合同化影响较小,而主要影响倒二叶及以下叶片的光合同化。增加密度使植株中,下部叶片的光合速率及光合同化量显著降低。灌浆期籽粒是植株光合物质的主要输出部位。光合物质向茎的分配取决于种植密度。在较低密度条件下,茎是光合物质的输入部位,而在高密度条件下则是光合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生产中出现的播期推迟影响小麦正常生长的问题,以春季灌水及叶面喷施氮肥为主要栽培措施,研究其对晚播小麦产量及品质的调控效应。试验采用裂―裂区设计,主区为品种,选用2个强筋小麦“藁优2018”和“师栾02-1”;副区为春季灌水处理,设4个水平,分别为W0(不灌水)、W1(拔节期灌水900 m3/hm2)、W2(拔节期和开花期各灌450 m3/hm2)、W3(拔节期、开花期和灌浆期均灌水300 m3/hm2);副副区为花后10 d叶面喷施氮肥,设3个水平,分别为N0(不喷氮肥)、N1(喷施1%纯氮)、N2(喷施2%纯氮)。结果表明,藁优2018产量高于师栾02-1,后者加工品质整体优于前者。晚播条件下,春季灌水总量相同时,W3处理平均产量最高,为10 430.9 kg/hm2... 相似文献
16.
小麦超稀播一般每亩节省各子7-10公斤,增产10%左右,其增产机理是充分利用了小麦营养生长期长的特点,使得群体消长平稳,个体健壮,最终因“一减(减少用种量)”造成三增(增成穗率,增粒数,增千粒重)”而获得高度,即个体生产力得到了充分的开发。 相似文献
17.
晚播早熟小麦徐州23徐州23是徐州农科所1981年用偏春性、大穗大粒小麦品种徐州21作母本,以半冬性、多穗、中早熟小麦品种郑州761作父本,有性杂交、温室加代和连续多年单株选择,于1987年育成。1993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江苏省镇江市大面积推广早熟晚粳水稻,水稻单产明显提高、总产稳定,但也带来了新的矛盾。一是由于水稻腾茬晚,大面积小麦播期推迟到11月15~30日,造成迟熟、产量不稳。二是小麦迟熟导致水稻播栽推迟,由于大面积水稻为机插、旱直播方式,更推迟了水稻栽种时间,加大了水稻高产稳产的风险。稻麦双晚造成了栽种季节紧张不利于养地、不利于安排机械劳力,错过了最佳播栽时间不利于高产、稳产、抗倒抗病等优良l生能表现,更增加了寒露风、低温冷害、七(五)代飞虱为害的几率。为充分利用我地温光资源,更好地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更好地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和小麦轻简栽培,更好地以稻麦双丰收确保全年粮食丰收,研究稻麦周年高产稳产技术意义重大。本试验安排了江苏省镇江市推广小麦品种不同迟播播期的生产性能试验,期望为小麦生产选择适宜播种期、适应品种和合适的成熟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小麦超稀播增产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超稀播一般每亩节省种子7-10公斤,增产10%左右,其增产机理是充分利用了小麦营养生长期长的特点,使得群体消长平稳,个体健壮,最终因"一减(减少用种量)"造成"三增(增成穗率、增粒数、增千粒重)"而获得高产,即个体生产力得到了充分的开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