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施磷量对旱地小麦氮磷钾和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目前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施肥增产效应下降问题,研究了磷肥用量对冬小麦养分、氮磷钾和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高产高效施肥提供依据.在黄土高原旱地进行田间试验,设不施磷,施磷P2O5 50kg/hm2(不足)、P2O5 100 kg/hm2(适量)和P2O5 150 kg/hm2(高量)4个水平,在不同生长期采样测定...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氮(N)、磷(P)、钾(K)配方施肥对藜麦产量、肥料效应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采用“3414”施肥试验方案,研究不同施肥配比对藜麦农艺性状、籽粒产量、养分吸收、肥料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为建立藜麦高产高效施肥制度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除干物质量外,其余农艺性状指标与籽粒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各施肥处理较对照相比单株粒质量、千粒质量、籽粒产量显著增加,其中中氮中磷中钾(N2P2K2)处理增幅最大,增产效应表现为N>P>K,籽粒产量与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均呈抛物线关系,且N、P、K三种肥料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高氮中磷中钾处理(N3P2K2)处理的吸氮量最高,中氮中磷中钾(N2P2K2)处理的吸磷量和吸钾量最高,氮、磷、钾素表观利用效率以中氮中磷中钾(N2P2K2)处理最高,藜麦植株的吸氮量、吸磷量、吸钾量与籽粒产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各施肥处理较对照相比经济效益明显增加,其中中氮中磷中钾(N2P2K2)处理下的成本投入适中,纯收益最高达28897.6元·hm-2。综合分析得出,内蒙古阴山丘陵区藜麦实现高产高效的N、P2...  相似文献   

3.
钾锰配施对旱地冬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豫西褐土区研究了钾锰配施对旱地冬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钾锰配施、小麦湿面筋含量、沉降值、稳定时间、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通过对上述小麦品质指标的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施钾水平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不同施锰水平除蛋白质产量外均未达到显著水平。钾(x1)锰(x2)配施小麦产量的回归模型为:y=3471.6879 12.4313x1 318495x2 49.3548x1x2-0.0648x12-75075000x22,最高产量施肥量为基施96.7kg/hm2K2O的基础上,配合喷施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2%的硫酸锰。  相似文献   

4.
在西北绿洲生态条件下,设165 kg·hm-2(N1),225 kg·hm-2(N2)两个氮素(纯氮)水平和105 kg·hm-2(P1)、165 kg·hm-2(P2)两个磷素(P2O5)水平共4个处理,研究了氮磷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及干物质积累及分配、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2P1、N2P2具有较高的籽粒产量,分别为7 644.73、7 686.25 kg·hm-2,同时,水分利用效率(WUE)也较高,分别为11.67、11.49 kg·hm-2·mm-1;千粒重和穗粒数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磷对籽粒产量构成要素影响不显著;氮、氮和磷互作对籽粒平均灌浆速率(V)、最大灌浆速率(Vmax)、有效灌浆持续期粒重增加值(Ws)和有效灌浆持续期灌浆速率(Vs)均有显著影响,但影响籽粒重量的主要因素是Vmax;氮、磷及氮和磷互作对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及其分配影响在不同生育时期表现不一。  相似文献   

5.
氮、磷对优质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通过肥料配比试验,研究了氮、磷对优质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肥配施使优质强筋小麦增产幅度为21.3%~37.9%,籽粒蛋白质及湿面筋含量分别提高0.8%~5.3%和2.8%~16.7%,对沉降值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氮、磷、钾及其配施对制种玉米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不施肥(CK)、缺氮(PK, P2O5∶K20=138∶72)、缺磷(NK, N∶K20=448.5∶72)、缺钾(NP, N∶P2O5=448.5∶138)、氮磷钾配施(N∶P2O5∶K2O=448.5∶138∶72)5个处理,研究河西地区氮、磷、钾及其配施对制种玉米养分吸收、肥料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NPK)对制种玉米生物量的累积有明显促进作用,增产效果显著,产量达到9 834.0 kg·hm-2,缺氮(PK)、缺磷(NK)、缺钾(NP)处理产量分别较氮磷钾配施(NPK)降低6.06%、10.07%和4.88%。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依次为磷、氮和钾。氮磷钾配施处理的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为22.64%、26.82%和60.10%,氮、磷、钾肥农学效率分别为N 1.33 kg·kg-1,P2O5<...  相似文献   

7.
绿肥与化肥配施对小麦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甘肃河西绿洲灌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在施氮总量不变的条件下,由绿肥代替相同含氮量的化肥对小麦产量、经济性状、土壤肥力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年随着绿肥量的增加,小麦产量具有下降趋势,但绿肥收获后各处理的土壤肥力却得到显著增加;第二年随着绿肥量的增加小麦产量依次增加,以70%化肥N+30%绿肥N处理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有机无机配施对旱地春玉米产量及土壤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夏旱发生年份有机无机配施对旱地春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处理显著提高旱地春玉米产量(1.49 ~ 2.63 t/hm2)和水分利用效率WUE(41.3%~72.3%)、降水利用效率PUE(45.7%~80.7%).以有机无机配施的处理产量(5.89 t/hm2)和WUE[13.15 kg/(hm2·mm)]、PUE[14.39 kg/(hm2·mm)]最高.增施有机肥极显著降低了表层(0 ~ 40 cm)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总孔隙度,提高了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在夏旱发生前期,由于降雨和土壤贮水稳定,施肥处理尤其是有机肥处理能够提高表层(0 ~ 60 cm)土壤含水量,60 ~ 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变化不明显.随着夏旱发生程度的加剧,0~ 200 cm土层含水量持续降低,各处理的表层土壤含水量无明显差异.同时,施肥处理条件下由于作物生长耗水量持续增加,对深层土壤贮水消耗增加,导致40 cm以下的土壤含水量较无肥处理下降较快.  相似文献   

9.
10.
以"金鹏1号"番茄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对处于不同灌水量和氮、磷、钾肥用量条件下的番茄生长及产量进行分析。在此试验条件下,各因素对叶片数的因子贡献率的主次关系为:施氮量=施磷量灌水量施钾量;对叶果比的影响表现为:灌水量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坐果率表现为:灌水量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60%~83.78%的灌水量有利于降低叶果比进而促进产量的增加;氮肥、磷肥用量达到0.96 g·kg~(-1)、P_2O_50.528 g·kg~(-1)土时会导致叶片数和叶果比增加,坐果率和产量下降;随着灌水量、施氮量、施钾量的增加番茄产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灌水量为83.78%W,施氮量为0.77N g·kg~(-1)土,施磷量为P_2O_50.421 g·kg~(-1)土,施钾量为K2O 0.670g·kg~(-1)土时产量达到最大值为467.5 g·株~(-1)。  相似文献   

11.
水氮耦合对蒙古黄芪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年生蒙古黄芪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以灌水量(W1,3200 m3·hm-2、W2,3600 m3·hm-2、W3,4000 m3·hm-2)做主区,施氮量(N0:0 kg·hm-2,N1:50 kg·hm-2,N2:100 kg·hm-2,N3:150 kg·hm-2)为副区,测定黄芪的干物质积累特征、产量及甲...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刈割对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 L.)地上部碳氮积累、生物量、地下部块茎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寻求适宜留茬高度,以新疆沙区油莎豆为研究对象,比较6个不同留茬高度(LC10、LC20、LC30、LC40、LC50和未刈割)下油莎豆地上部碳氮积累及产量和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刈割后第1天,LC50有利于叶片碳氮含量的积累,碳、氮含量分别达到 22.79%和1.65%;刈割后第5天至20天,LC10和LC20叶片碳氮含量急剧下降;刈割后第5天和第10天,LC40的全碳和全氮含量高于其他处理,分别为39.78%、38.39%和1.48%、2.12%。LC40地上部干草质量和干豆质量最大,分别为4 310.39 kg·hm-2和8 208.90 kg·hm-2,且LC40块茎淀粉、粗蛋白、粗脂肪含量以及含油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增幅分别为38.6%、28.8%、6.0%、22.44%,此外,该留茬高度下油莎豆块茎中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含量高达74.10%,明显高于其他处理。LC10 块茎中总糖与粗灰分含量最高,分别达到44.4%和2.3%,且块茎中棕榈酸、硬脂酸、棕榈油酸、亚麻酸和亚油酸含量相对其他处理较高,分别为14.00%、2.99%、0.28%、0.42%、11.21%。综上所述,留茬高度40 cm为适宜刈割高度,利于提高新疆沙区油莎豆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不同钾肥品种对甘肃中部地区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确定甘肃中部马铃薯主产区马铃薯生产过程合理施用钾肥品种及其用量,于2009年在甘肃省漳县进行了硫酸钾和氯化钾两种钾肥的不同用量试验,测定了马铃薯植株地上部分株高、分枝数以及经济性状和薯块产量,分析了不同用量下马铃薯品质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施用钾肥能有效提高马铃薯地上部分株高、分枝以及薯块产量和品质;同一钾肥下K2O施用量105 kg·hm-2时单株薯块、大中薯率、产量以及干物质、粗淀粉、Vc最高,而烂薯率和薯块还原糖含量最低,K2O 60 kg·hm-2时马铃薯粗蛋白含量最高;同一钾水平下施用硫酸钾马铃薯植株分枝数以及烂薯率明显低于施用氯化钾,单株结薯个数、大中薯鲜重、大中薯率及产量明显高于氯化钾,同时薯块干物质、粗淀粉、Vc、粗蛋白含量高于氯化钾,还原糖含量低于氯化钾,而株高差异不明显。研究得知,甘肃中部马铃薯主产区马铃薯生产过程中施用硫酸钾优于氯化钾,在施纯N120 kg·hm-2、P2O5 60 kg·hm-2条件下,K2O施用量105 kg·hm-2时可有效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且纯收益最高。  相似文献   

14.
磷钾肥对云南旱作马铃薯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南省曲靖地区的低肥力和中高肥力试验地分别开展旱作马铃薯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磷钾施用量对马铃薯生物量、养分利用、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施肥量的条件下,中高肥力试验地的东山组马铃薯产量远高于低肥力的越州组,产量相差10305.00~20140.20 kg·hm-2;越州组NP2K3(N ,150 kg·hm-2;P2O5,90 kg·hm-2;K2O ,405 kg·hm-2)处理产量产值最高,NP2K1(N ,150 kg·hm-2;P2O5,90 kg·hm-2;K2O ,135 kg·hm-2)处理净收益最高;东山组NP2K2(N ,150 kg·hm-2;P2O5,90 kg·hm-2;K2O ,270 kg·hm-2)处理产量、产值及净收益均是最高;两组试验的马铃薯干重变化趋势相似,NP2K2处理的干重积累量较多,无钾无磷处理干重积累少;马铃薯体内累积K最多,其次为N ,最后为P ,NPK养分吸收积累的高峰期在马铃薯块茎膨大期到淀粉积累期;东山组的马铃薯PK利用效率明显高于越州组。NP1K2(N ,150 kg·hm-2;P2O5,45 kg·hm-2;K2O ,270 kg·hm-2)处理的P肥利用率和P素农学效率较高,P肥利用率和P素农学效率都有随施P量增加而降低的趋势。NP2K1处理的K肥利用率和K素农学效率最高,K肥利用率和K素农学效率均有随施K量增加而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中度盐碱地氮、磷肥对蓖麻生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淄蓖8号为试验品种,研究了中度盐碱地蓖麻在不同施氮量和施磷量条件下的生长特性、干物质积累、产量构成和产量。结果表明,氮肥、磷肥和两者互作对各时期主茎真叶数的影响不显著,氮肥、磷肥和两者互作从蕾期开始对株高和地上部干重的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从苗期开始对叶干重和茎干重的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对花序干重的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氮肥对每株穗数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磷肥及二者互作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氮肥、磷肥及二者互作对每穗粒数、百粒重和籽粒产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开花期、花后和灌浆成熟期群体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与籽粒产量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提高开花后干物质的积累有利于籽粒产量的提高。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225 kg·hm-2、施磷量90 kg·hm-2,苗期和蕾期各施用氮、磷肥的50%获得的籽粒产量最高,达3568.4 kg·hm-2。  相似文献   

16.
杨凌地区黄精氮磷钾优化施肥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氮、磷、钾三因素二次D-饱和最优设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磷、钾的施肥量与黄精一年生根茎产量、多糖含量的效应函数。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对黄精产量的增产作用大小依次为磷肥>钾肥>氮肥,对多糖含量的作用大小依次为钾肥>氮肥>磷肥,其中磷肥为负效应,氮、钾肥为正效应。寻优结果表明,当目标产量为3 500~4 500 kg/hm2时,在95%的置信区间,优化施肥量为N 89.74~136.18 kg/hm2,P2O5121.39~157.16kg/hm2,K2O 61.06~92.63 kg/hm2。在多糖含量8%~9.5%之间,在95%的置信区间,优化施肥量为:N 103.91~153.65 kg/hm2,P2O569.5~124.27 kg/hm2,K2O 68.16~95.36 kg/hm2。黄精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的优化施肥量为:N103.91~136.18 kg/hm2,P2O5121.39~124.27 kg/hm2,K2O 68.16~92.63 kg/hm2,N、P2O5、K2O的最佳比例为:1∶0.89~0.91∶0.5~0.68。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赤霉素和磷肥配合施用对胡麻叶片光合酶活性以及籽粒产量的影响,以‘轮选2号’为材料,采用田间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磷肥用量水平(P0:0 kg·hm-2 P2O5,P1:67.5 kg·hm-2 P2O5,P2:135 kg·hm-2 P2O5)和赤霉素(Gibberellin acid, GA3)喷施浓度(G0:0 mg L-1,G1:15 mg·L-1,G2:30 mg·L-1)对胡麻光合同化酶活性、干物质积累量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和喷施赤霉素均显著提高了胡麻叶片RuBP(Ribulose-1,5-bisphosphate)、PEP(Phospho...  相似文献   

18.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冬小麦产量及氮素调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周麦23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的大田试验研究了关中地区秸秆还田配施不同氮肥水平对冬小麦产量及氮素调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单施氮肥处理,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处理冬小麦产量在低施氮量处理时有降低的趋势,在高施氮量处理时有增加的趋势,但两者间的差异不显著;秸秆还田配施氮肥能有效提高冬小麦的氮素利用效率,冬小麦的氮肥表观利用率提高了1.6%~9.1%;秸秆还田措施配施适量的氮肥有降低冬小麦百公斤籽粒需氮量的趋势。综合考虑到生产成本及潜在环境污染的可能性因素,在秸秆还田条件下,试验地区冬小麦施氮量以252~321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