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小麦花培材料的筛选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花培育种是一条快速有效的育种途径,采用两种培养基对20个小麦组合材料进行花培分析,结果表明:小麦花培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K优于C17,绿苗产率是C17的3.5倍多。不同基因型材料花药培养差异较大,筛选出一批不同类型的高培养力基因型材料,为有目的组配杂交组合提供依据,提高花培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2.
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对小麦花药培养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进一步提高小麦花培育种效率,明确花药培养力的遗传控制基础,以11个小麦品种及其组配的20个F1杂种为材料,探讨了基因型、培养基和环境条件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在W14D、W14gD、W14GD培养基上,Alondra、Verry、石4185、新春9号和百农3217的花药易被诱导产生愈伤组织,诱导率为25.3%~51.9%,其中石4185是目前公认的花培育种优良亲本,新春9号为新发现的优良花培基因型。以宁春4号配制的部分F1杂种的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大多数组合高于10.0%,表明宁春4号与供试品种间具有较高的花药培养配合力。小麦花培育种技术要求亲本之一具有较高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或较高的花药培养配合力。小麦花药培养力的遗传控制复杂,表现为数量性状遗传,亲本花药培养力很高,其F1组合花药培养力不一定很高,这与双亲配合力有关。小麦花药培养中,供体植株生长和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条件为较长的营养生长期、适宜的前期(分蘖期)温度和较高的中期(拔节后期)温度。在添加低浓度生长素和葡萄糖的液体培养基中发现小麦花药直接成苗现象,2,4-D诱导花药直接成苗效果优于Dicamba。随着年度间气候升高的影响,相同基因型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呈现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3.
水稻花药培养及其在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药培养可以获得单倍体植株,单倍体在植物遗传育种中具有重要意义.水稻花药培养可以快速纯合育种材料、提高选择效率、有效缩短育种周期,扩大变异范围、加速有效性状转移.本文综述了水稻花药培养在基因型选择、取样的低温预处理、培养基配制、接种和培养、分苗和炼苗等技术要点,在常规稻育种、杂交稻育种、水稻基因工程育种等方面应用的主要成果,并对建立高效花药培养技术体系和在水稻遗传育种应用上向宽范围和深层次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用花药培养筛选耐盐变异体培育小麦耐盐品种的新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6-1991年,应用花药培养与耐盐变异体筛选相结合的方法,对小麦耐盐育种新途径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花药培养中,选择加入一定浓度的NaCl的筛选培养基,可以筛选出耐盐变异体,获得耐盐花培株系,经5个有性世代的鉴定表明,耐盐变异体的耐盐特性可以稳定遗传给后代,经筛选的花培株系中,耐盐特性能够稳定遗传的株系比例约占1/4,应用于育种实践,经多点鉴定,选育出了一批有实用价值的种质材料和优  相似文献   

5.
陈耀锋  朱庆麟 《作物学报》1993,19(2):145-148
通过小麦花药培养基中蔗糖(Su)与麦芽糖(Ma)的配合使用研究,发现蔗糖与麦芽糖在最适配比时,能显著提高小麦花药培养效率.含9%蔗糖和2%麦芽糖的诱导培养基,花粉愈伤组织诱导频率和绿苗产量比仅含11%蔗糖的对照有显著的提高.诱导、分化培养基中同时使用适当配比的芳糖和麦芽糖,小麦花药培养效率提高更显著,在最佳组合时,绿苗  相似文献   

6.
花药培养技术是目前小麦生物技术育种中应用最为成功的方法。从1970年代以来,国内外相关学者通过不断优化该技术体系,进而应用于育种实践中,先后育成50多个小麦品种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成为小麦常规育种的有益补充。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多年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该技术在小麦种质资源创制及育种中的应用情况,首次较为全面地统计了迄今为止国内外研究者利用花药培养技术育成的小麦品种,分析了影响小麦花培育种的主要因素,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赵沙沙 《中国种业》2020,(10):10-13
水稻花药培养是水稻育种中重要的技术手段。本文从材料基因型、取材时期与低温预处理、培养基种类、激素配比、碳源、其他添加剂、培养条件等方面总结了水稻花药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现阶段花药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提高小麦花培育种效率的研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高小麦花培育种效率的研讨叶兴国,徐惠君,杜丽璞,赵乐莲(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北京10008l)小麦花药培养已逐步发展成为小麦的育种途径,它具有缩短育种年限、扩大变异范围、提高选择效率等许多优点,对加速小麦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小麦花药...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选用改良M 8、N 6基本培养基和麦芽糖、蔗糖设置4种不同处理水平的诱导培养基进行花药培养。结果表明,对于大部分籼稻材料,诱导愈伤培养基添加N 6培养基和麦芽糖较为理想。以7个籼稻品种(系)为材料进行花药培养,筛选出高花药培养力基因型农香24、襄中稻3号、禾香1号和襄中稻1号,可作为单倍体育种、构建DH群体以及遗传转化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0.
赵成章  戚秀芳 《作物学报》1991,17(3):228-232
自1968年新关首先获得粳稻花粉植株以来,由于培养技术的不断改进,高效培养基的研制,使粳稻花药培养力大幅度提高,世界各国和一些国际研究组织相继采用花药培养技术应用于水稻育种实践。但迄今籼稻花药培养力仍极低(0.5%左右),致使该技术难以在籼稻育种上应用,而籼稻又在水稻生产中占主导地位,因此籼稻花药培养力的研究仍被列  相似文献   

11.
多效唑在小麦组织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组织培养已成为小麦育种工作中系重要的辅助手段之一.许多科学家在小麦远缘杂交中利用幼胚培养抢救杂种胚或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创造新种质.一些育种机构应用花药培养缩短杂种后代分离期育成了小麦新品种.在我国北部冬麦区,小麦的花药培养以及幼胚幼穗培养大都始于4—5月,直到秋季天气较冷时移栽到温室或大田.再生植株在长时间的越夏培养中,往往表现生长弱,根系不发达,移栽时成活率低,很难满足育种对群体的需要.一些基  相似文献   

12.
稀土和基因型对小麦花培绿苗分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用3个年度10个不同基因型的小麦F1的组合进行花药培养,在分化培养基中加入不周浓度的稀土元素 (RE)作为添加剂,研究稀土对小麦花培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花药培养绿苗分化率在含有不同浓度的稀土(0-3.0 mg/L)的培养基中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在转愈伤组织初期,R3处理能显著提高小麦花培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率(25.83%)。  相似文献   

13.
小麦育种方案中花药培养的成功应用取决于基因型较好的雄激素反应和较高频率的染色体加倍。有人报道花药培养反应、小孢子衍生的组织物的生产和再生能力有显著的基因型差异,因此,由于不能在离体条件下产生绿色株,所以优良的材料可能被排除在育种方案之外。当然,在大量的栽培基因型中,显示较高雄激素反应水平的品种数似乎很少,因此需要改良花药培养效率。  相似文献   

14.
水稻花药培养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该文对水稻花药培养研究与应用的历史进行回顾;介绍水稻花药培养技术在粳常规育种、灿稻常规育种、杂交稻中及水稻基因工程育种等方面应用的最新进展;探讨水稻花药培养研究与应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关于锦葵科植物通过花药培养获得花粉植株,国内外尚少报道。红麻属锦葵科植物,为探索红麻育种新途径,加快育种步伐,从1979年开始进行红麻花药培养的研究。 取花粉为单核靠边期,大小为0.8~1.0厘米的花蕾,按常规方法消毒后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培养基上。试验结果表明:红麻花药的培养须经过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分化、再诱导、  相似文献   

16.
培养基及琼脂浓度对小麦花药出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不同小麦品种(系)的抗旱性,通过在N6和C17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琼脂,选用抗旱性不同的5个冬小麦品种进行花药培养,调查花药出愈率。结果表明,供试的5个冬小麦品种在N6和C17培养基(6 g/L)下出愈率相当,随琼脂浓度的升高(6~18 g/L),小麦花药出愈率有降低的趋势,可以用C17培养基来间接判断小麦品种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7.
对于花药培养育种的杂交组合材料,大部分(83%)单位花药培养育种的杂交组合材料未按双亲品种的花药培养效率,而是根据其各个时期的育种目标决定。花药培养对单一基因支配的病害抗性育种,花性基因支配的形质高种,早熟化、低直链淀粉、食味提高等的育种是有效的。为了最大限度地缩短育种年限,把夏季杂交得到的F1种子在当年秋季播种,  相似文献   

18.
活性炭促进烟草花药培养出苗的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Nitsh H(1967)为基本培养基,烟草花药为培养材料,研究了活性炭影响烟草花药培养出苗率的作用及机制。结果是:在一定范围内,培养基中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比例比绝对含量对出苗率的影响大;活性炭对烟草花药培养出苗的促进作用受培养基中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平衡程度的影响;活性炭试剂级别不同对花培出苗率的影响不同;活性炭中促进出苗的物质部分可以被EDTA提取出来;培养基中附加Zn、Fe、P、K等元素能不同程度的促进出苗。结果说明:培养基中元素平衡对烟草花药培养胚状体的形成极为有利;活性炭加入培养基,通过平衡培养基中元素比例和增加促进出苗的微量元素而促进烟草花药培养胚状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我国部分主推小麦品种组织培养再生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小麦细胞工程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存在强烈的基因型特异性, 从目前推广的优良小麦品种中筛选不同外植体再生能力强的基因型, 对于提高小麦生物技术育种效率和加速育成品种的生产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全国大面积推广的24个优良小麦品种和抗白粉病优良品系CB037为材料, 连续2年进行花药培养、幼胚培养和成熟胚培养, 统计愈伤组织诱导率、愈伤组织分化率和植株再生率, 分析、评价这些小麦品种(系) 3种外植体的组织培养再生性能。结果表明, 25个小麦品种(系)花药、幼胚、成熟胚的植株再生率分别为0~41.75%、2.25%~531.92%和3.24%~84.34%, 基因型差异显著; 组织培养再生能力以幼胚最强(119.79%), 成熟胚其次(36.23%), 花药最弱(4.91%)。CB037的3种外植体组织培养再生效率均最高, 轮选987、扬麦16、内麦836、科农199、新春6号、郑麦366、郑麦9023、新冬20、烟农19和川麦42幼胚培养植株再生能力表现较强, 新春6号、京冬8号、石麦4185、科农199和轮选987成熟胚培养植株再生率较高, 石麦4185和邯6172花药培养绿苗诱导率较高。小麦组织培养效率与基因型和外植体类型密切相关, 不同品种同一外植体再生能力差异显著, 同一品种不同外植体再生能力也存在显著差异, 并且3种外植体的组织培养再生能力不存在相关性。本研究筛选到不同外植体再生能力较好的优良小麦基因型, 可进一步用于小麦转基因育种和单倍体育种。  相似文献   

20.
小麦花药培养中染色体加倍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麦花药培养中染色体加倍技术李志武,徐惠君,叶兴国(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北京10008l)小麦花培主要包括离体培养产生单倍体和单倍体植株的纯合加倍两大技术,对花培产生单倍体植株的技术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朱至清等,1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