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油菜根肿病在南郑区平川油菜主产区发生较重,且呈逐年加重趋势。为有效控制油菜根肿病发生危害,对油菜根肿病开展了不同品种、肥料及药剂的相关试验,旨在探究油菜根肿病有效的防治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抗病性有差异,油菜根肿病的发病率也不相同;增施有机肥和农家肥也可降低根肿病的发生率;58%甲霜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和30%噁霉灵水剂1 000倍液喷雾和灌根对油菜根肿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石灰氮预防油菜根肿病试验表明,石灰氮对油菜根肿病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且播种前施用优于齐苗后施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于油菜根肿病症状、发生条件和成因的研究,探索油菜根肿病的科学防治方法,以期使种植者能够了解油菜根肿病的相关知识,从而更科学、更健康地种植油菜等相关作物,有效降低油菜根肿病的发生,实现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4.
油菜根肿病在勉县发生已有数十年时间,危害程度越来越重,已成为全县油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通过近年来参与指导农民群众防治油菜根肿病,并在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对油菜根肿病发病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防治对策不断改进,使全县油菜根肿病对油菜产量造成的损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油菜产量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5.
于2011-2012年在歙县徽城镇鲍川村进行了庄福星防治油菜根肿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庄福星对油菜根肿病有一定的防效,但不能从根本上预防及治疗油菜根肿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油菜根肿病在湖北省的发生范围和病害引起的油菜产量损失。[方法]2009-2011年间取样调查了我省沙洋县、当阳市、枝江市、宜都市和长阳县的根肿病的发生情况,通过盆栽接种试验和PCR分子检测确定根肿病。测量病区油菜根肿病的发病率,产量组成因子和小区产量,与健康区比较,评估根肿病引起的油菜产量损失。[结果]在枝江市和当阳市发现并确诊了油菜根肿病,沙洋和宜都没有发现油菜根肿病,而长阳县的根肿病主要发生在十字花科蔬菜上。发生根肿病后,油菜植株的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显著下降,产量损失达56.4%。[结论]湖北省油菜根肿病主要分布于枝江市和当阳市。病害的发生对油菜生长和产量造成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油菜根肿病于2014年12月在陕西省西乡县发现,发病区主要集中在堰口镇古城社区油菜田,未大面积扩散蔓延,但因其发病程度重,严重影响油菜产量。直播油菜田发病较为突出,阻碍了油菜机械直播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为了降低油菜根肿病危害程度,挽回损失,积极探索根肿病防控技术,2016~2017年度,开展了用四种不同药剂处理土壤对根肿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研究。试验数据表明:20%氰氨化钙平均防效达到59.92%,效果较佳,可以作为该病防治的首选;其他药剂防效依次为:生石灰43.90%、40%五氯硝基苯粉34.15%、95%敌克松可溶性粉剂32.83%。为达到理想防效,必须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安宁市油菜根肿病防治试验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宁市位于昆明南部,面积1313km^2,年平均气温14.7℃,农业作物主要为水稻、玉米、小麦、蚕豆、油菜等。近年来安宁市委根据“一乡一品”,实现“突出特色闯市场”的思路,发展油菜产业。一年一度的“金色螳川之旅”金色的油菜花,吸引了八方游客,带动了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然而在油菜发展之际,2001年在0.043hm2油菜上发现了根肿病的危害,2002年发病面积31.27hm^2,2003年61hm^2。为确保渐有规模的“金色螳川之旅”的旅游产业,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油菜生产,加大防治油菜根肿病的投入力度,安宁市农业技术推广所与昆明市植保站共同协作,对油菜根肿病发生规律及防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将取得的研究结果,应用于生产,指导油菜大面积防治根肿病示范,成效显著,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安宁油菜根肿病的生物防治新模式,研究生防功能菌株对油菜根肿病的影响。通过生防功能菌株的直接施用、添加到有机肥或基质中施用的小区试验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生防功能菌株能有效降低油菜根肿病的发生及危害,生防功能菌株直接施用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效达74.03%,将菌株添加到有机肥中施用时防效达83.12%,将菌株添加到基质育苗时防效达68.83%,化学防治的防效达89.61%。将生防功能菌株添加到油菜秸秆腐熟发酵的有机肥中施用,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效最佳,能促进油菜生长发育,并提高油菜的产量。相比常规施肥,株高提高7.63%,有效分枝数提高26.08%,产量提高16.81%。  相似文献   

10.
油菜根肿病的发生现状与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油菜根肿病的发生及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对油菜根肿病定植陕西汉中做了危险性分析,并依据汉中油菜栽培现状提出了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油菜根肿病在南郑平川油菜主产区发生较重,且呈逐年加重趋势,因其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途径多、危害重、产量损失大等特点,严重制约了区域油菜产业发展,也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为有效控制油菜根肿病发生危害,我们对油菜根肿病做了品种、肥料及药剂的相关试验,旨在探究油菜根肿病有效的防治方法。经过多年调查及试验,结果显示:品种的抗病性高低决定了油菜根肿病的发病率;增施有机肥和农家肥也可降低根肿病的发生率;同时通过药剂试验遴选出 58% 甲霜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和30%噁霉灵水剂1000倍液喷雾和灌根对根肿病防治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油菜根肿病的病原菌甘蓝根肿菌不仅危害油菜,还可侵染白菜、萝卜、甘蓝等多种十字花科蔬菜。近年来我地油菜根肿病普遍发生,严重影响了油菜及十字花科蔬菜的生产。掌握油菜根肿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是当前油菜生产的必需。 一、病害症状 油菜根肿病自苗期开始发生,主要侵染根部。发病初期地上部分的症状不明显,以后生长逐渐迟缓,且叶色逐渐淡绿,叶边变黄,植株矮化,并表现缺水症状不明显。苗期感病,肿瘤主要发生在主根。成株期感病肿瘤多发  相似文献   

13.
<正>丁家桥镇地处皖南山区泾县西南部,属于泾县油菜万亩高产创建核心示范区。全镇常年油菜种植面积稳定在万亩左右。近年来,由于油菜地连年连作重茬现象普遍存在,油菜根肿病呈现逐年加重趋势。特别是2013年正值油菜移栽时节,发现部分油菜地幼苗根部形成肿瘤,发病株率高达40%以上,少数地块出现成片幼苗枯死,呈绝收状态。油菜根肿病明显加重,对油菜生产造成了极大危害,预防油菜根肿病成为发展当地油菜生产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有效治理油菜根肿病的技术手段与治理对策,在江西省婺源县开展了油菜不同抗性品种、同一品种在适播期内调整播期、病田增施生石灰及药剂消毒油菜播种穴洞土壤与苗后施药等技术措施对根肿病的控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华油杂62R田间平均病株率为3.75%,显著低于赣油杂8号等感病品种80%以上的田间病株率,在根肿病防控上具有明显的抗病性优势。油菜同一品种在相同区域播种,迟播较早播的田间病株率显著降低。病田施用生石灰和不同药剂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油菜根肿病的病株率及为害损失。试验证实抗病品种的应用在根肿病防控中具有显著作用;油菜在安全播期内适当推迟播种、病田施用生石灰降低土壤酸度及采用土壤消毒和油菜苗期药剂干预等措施,对油菜根肿病均具有一定的控制效应。综上所述,抗病品种的推广应用、油菜品种播期的合理安排、病田生石灰的安全使用及苗期药剂的早期干预,对油菜根肿病的综合防控具有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15.
不同油菜品种对根肿病的抗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鉴定并筛选抗根肿病的油菜品种,2010年在云南省油菜根肿病的重发区保山市隆阳区板桥镇高海村,对9个主栽油菜品种和7个从国内各育种单位引进的品种进行根肿病抗性研究.结果表明:油菜苗期田间渍水,能明显加重根肿病危害,显著降低油菜最终收获产量;根肿病从苗期始危害油菜、薹期最重、成熟期危害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略有下降;供试16...  相似文献   

16.
油菜根肿病是严重危害油菜的病害之一,易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本文根据歙县油菜根肿病的实际情况,阐述油菜根肿病的危害程度、发生规律,并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广大种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根肿病对油菜的质量和产量的危害越来越大,我们必须加强对油菜根肿病的研究。本试验中,经负 染色处理后,借助于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油菜根肿病菌的形态特征,亦观察休眠孢子至管腔形态演化进程。通过试 验观测,温度、pH 值及光照与休眠孢子萌发之间的关系。以期本研究结果能为减少油菜根肿病的传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2004年2月至2006年3月先后用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对甘蓝型油菜品种进行了桶栽、盆栽和大田栽培等条件下的接种试验。结果表明,根肿病对巍山县油菜产业危害不大,对油菜的侵染危害,前期明显重于后期,轮作、水肥管理水平影响根肿病的发生。在巍山县主栽的甘蓝型油菜品种中,以花油3号抗病性最强。  相似文献   

19.
考察育苗时期、苗床地(大田和坡耕地)选择、品种等栽培因素对苗期油菜根肿病发生的影响,研究不同药剂对苗期病害的防治效果,指导病害的有效防控。在黄家寨村和大园子村,以3个播种期(间隔10~15d)、2种育苗地(大田育苗和山地育苗)、4个主栽品种(绵油33、中都油998、绵油14和绵油309)为考察因素,在油菜移栽期调查病害的发病情况,计算病株率和病情指数。试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0%氟啶胺·异菌脲悬浮剂、100亿/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和精制黄腐酸土壤调理剂4个药剂对苗期油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播种期对油菜根肿病的发生发展有较大的影响,随着播种期的延迟,病株率和病情指数逐渐减少;育苗地的选择对油菜根肿病的发生发展有较大影响,大田育苗显著加重油菜根肿病的发生,而异地(坡地)育苗可有效防控油菜根肿病的发生;当地主要推广种植的油菜品种对油菜根肿病的抗病性较差,品种间抗性差异不显著;4个供试药剂对苗期油菜根肿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按照各药剂推荐用量和施用方法,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治和延缓苗期油菜根肿病的发生发展。育苗时期、苗床地(大田和坡耕地)选择、品种等栽培因素与油菜根肿病的发生关系密切,因地制宜地利用各地栽培条件,辅以适当的药剂防治,可以有效防控苗期油菜根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根肿病是油菜生产上蔓延十分迅速的病害之一,但目前国内对其危害程度还没有统一的分级方法。根据方华明、罗延青、张振兰提出的分级方法和前人自拟的分级方法对200株川油36进行根肿病分级。结果表明,作者自拟的分级标准所获病情指数居中,能较好地反映和评估根肿病的严重程度和病害发生情况,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用作者自拟的分级标准对重庆主导油菜品种进行根肿抗性鉴定,有8个品种表现为感病,18个品种表现为高感。相关分析表明,油菜根肿病的病情指数与发病率呈显著正相关。重庆主导油菜品种中无抗根肿病品种,生产上应注意防治根肿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