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花后开放式增温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采用开放式红外增温技术,研究花后开放条件下温度升高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评估未来气候变暖对江淮地区冬小麦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扬麦16为材料,采用开放式红外增温技术,于2009-2011年通过设计不同的增温时间(全天增温、白天增温、夜间增温)和不同的增温幅度(1.5、3℃)来模拟未来气候变暖不同情景和不同增温程度下气温升高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品质(主要是淀粉和蛋白质)的影响。【结果】该增温系统实际增温值低于设计值,在本试验条件下,花后不同增温处理的小麦产量、穗粒数和千粒重均呈现下降趋势,并随增温幅度提高下降的幅度增大,而且小麦产量在不同增温水平下,都以全天增温处理的产量损失最大,花后小麦冠层在全天、白天和夜间的平均温度分别为20.8、23.7和16.9℃的基础上升高1.8℃左右,产量损失可达22.3%;花后增温增加了小麦籽粒粗蛋白和湿面筋的含量,两年试验中粗蛋白和湿面筋含量均以处理6(夜间增温3℃)增加最多,增幅分别为7.9%和13.2%;蛋白组分方面,增温处理对蛋白组分的影响较为复杂,但两年结果显示谷蛋白显著提高,因此谷蛋白的合成和积累易受温度的控制;另外增温处理对淀粉及其组分的影响较小。【结论】在其它生育进程不变的情况下,花后增温将会导致小麦减产,同时小麦籽粒物质组成也将发生复杂的变化,从而影响到小麦的品质。  相似文献   

2.
小麦品种改良过程中物质积累转运特性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明小麦品种改良过程中物质积累与转运特性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为选育高产品种、制定育种目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32个20世纪不同年代代表性小麦品种于2007-2009年进行大田试验,分析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生产与积累转运特性的演进特征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随着品种改良进程,籽粒产量和收获指数逐步提高,而20世纪60年代品种生物产量显著降低随后保持稳定;开花期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及旗叶光合速率逐步提高,为花后物质积累提供了物质和能量来源。品种改良显著提高了小麦拔节前和开花后物质积累量及群体生长速率,但降低了拔节至开花期积累量和生长速率;提高了花前干物质转运量、转运率及贡献率,但降低了花后干物质贡献率。小麦籽粒产量与拔节前及开花后干物质积累量、生长速率及花前干物质贡献率显著正相关,与拔节开花阶段物质积累量和生长速率及花后干物质贡献率显著负相关。【结论】品种改良提高了小麦物质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协调了不同生育阶段物质积累,平衡了花前和花后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因此,提高拔节前营养生长、增加花后干物质积累和花前物质转运是小麦产量改良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今后小麦高产育种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适播期下种植密度对超高产小麦豫麦49-198干物质积累、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选用豫麦49-198,设置3个种植密度处理,采用大区对比种植,测定其干物质和品质性状。[结果]结果表明,在就试种植密度范围内,花前干物质积累量随种植密度增加而提高,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以中等种植密度的最大,其顺序为中密度>高密度>低密度;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对籽粒产量的贡献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增大;籽粒产量为中等种植密度的产量最高,低密度次之,高密度较低;籽粒品质随种植密度增加,蛋白质、湿面筋、沉降值和纤维含量下降,淀粉含量和籽粒硬度呈增加趋势。[结论]在适播条件下,适宜种植密度有利于实现小麦高产与优质,加强花后麦田管理对大群体下小麦增产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2004-2011年中国主产省小麦蛋白质品质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分析2004—2011年来中国主产区小麦蛋白质品质检测数据,探讨小麦蛋白质品质年度和地区间变化规律。【方法】对2004—2011年分别来自冀、鲁、豫、苏、皖5个小麦主产省的4 235份小麦样品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稳定时间和最大拉伸阻力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1年,中国主产省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平均值变化不大,沉淀值呈明显下降趋势,表明近年来小麦内在品质变差;不同主产省之间小麦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大,呈明显北高南低和东高西低趋势。【结论】近年来片面追求高产已影响了中国小麦的整体品质,致使强筋麦产区小麦面筋强度降低、弱筋麦产区小麦面筋增加。应根据各地区的不同条件发展适合本地区的高产优质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开花期渍水对不同施氮量条件下小麦植株干物质积累与转运、产量及土壤矿质氮含量的影响,以期为江汉平原小麦抗渍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适宜长江中下游流域种植的小麦品种襄麦55和扬麦23为材料,设置3个施氮水平[N0(不施氮)、N1 (纯氮135 kg/hm2)、N2(纯氮180 kg/hm2)],用盆栽方法于开花期进行7 d渍水试验,分析小麦旗叶SPAD值、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籽粒产量及土壤矿质氮含量的变化。【结果】开花期渍水显著降低小麦旗叶SPAD值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旗叶SPAD值降低8.61%~39.78%,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降低4.49%~12.24%,降低幅度随施氮量增加而减少。渍水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提高小麦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及贡献率、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均有所增加,分别增加35.39%~58.37%、6.04%~21.88%、8.94%~29.32%。在渍水期间(花后0~7 d)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降低41.81%~63.50%;铵态氮含量显著升高21.89%~62.15%。花后7~21 d表现为硝态氮含量升高,铵态...  相似文献   

6.
为给安徽江淮地区弱筋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提供支撑,在安徽省江淮地区选取8个弱筋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测定其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LAI)、SPAD值、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等农艺性状;在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基础上,对农艺性状和产量、品质进行相关分析,并对部分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通径分析,以筛选出适合安徽江淮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弱筋小麦品种和对产量有重要影响的农艺性状。结果表明:扬麦24在成熟期茎蘖数显著高于其他各品种,其最终成穗率也最高,扬麦18和扬麦15成穗率次之;扬麦24和扬麦20在孕穗期和花后21d的LAI较大,且花后28 d SPAD值较大,花后叶片能保持较强的光合能力;皖西麦0638、扬麦24、扬麦20和扬麦18的籽粒干物质分配比例较大,营养器官干物质向籽粒转运能力较强;扬麦24、扬麦18和扬麦15产量较高,分别为7 157.46、7 062.89和6 784.50 kg·hm-2;皖西麦0638、扬麦24、扬麦18和扬麦15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沉降值和硬度指数等综合品质指标符合国家弱筋小麦标准。相关性分析显示,成穗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穗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千粒重、孕穗期...  相似文献   

7.
水稻籽粒蛋白质积累的模拟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蛋白质含量是稻米的重要品质指标。通过解析和综合水稻植株氮素积累和转运的动态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和基因型的定量关系,构建一个基于氮流生理过程的水稻籽粒蛋白质形成模拟模型,以期为水稻生产中籽粒蛋白质指标的动态预测和管理决策提供量化工具。【方法】以田间试验资料为基础,结合已有水稻生长模型,采用生理发育时间作为定量生育进程的尺度,通过解析和综合水稻植株氮素积累和转运动态的基本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和基因型的定量关系,构建花前植株氮素吸收与积累、花后氮素吸收与转运及籽粒蛋白质形成过程的模拟模型。【结果】利用不同年份、不同生态点、不同品种类型和不同肥水条件下的大田试验资料对籽粒蛋白质形成模型进行了检验,籽粒蛋白质含量模拟值与观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大于0.84,根均方差(RMSE)小于0.26%。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可靠性,可以较准确地预测不同条件下的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与蛋白质产量。【结论】基于植株氮素积累和转运的生理生态过程,以生理发育时间为主线,建立了较为简化的水稻籽粒蛋白质积累动态的模拟模型,模型的研究不仅为定量预测不同生态与肥水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与蛋白质产量的动态变化奠定了基础,而且是对国内外现有水稻生长与产量模拟模型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海藻糖处理对花后高温胁迫弱筋小麦产量形成及品质的影响,试验于2020—2021年在安徽省淮南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进行,以优质弱筋小麦生选6号为供试材料,在抽穗期(T1)、开花期(T2)、花后10 d(T3)进行海藻糖处理,处理浓度为5 mmol·L-1(C1)、10 mmol·L-1(C2)、15 mmol·L-1(C3),以喷施等量清水为对照,花后15~19 d进行高温处理。结果表明,海藻糖处理可以提高花后高温胁迫下小麦籽粒产量,以及籽粒干物质分配量和比例,海藻糖处理后营养器官干物质分配量及占比呈现下降趋势,而花前营养器官储藏的干物质向籽粒中的转运量及转运率、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表现出增加的趋势。随着海藻糖处理浓度的增加籽粒淀粉含量也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不同处理时期C2、C3两个处理水平间无显著差异,但C3要略高于C2。海藻糖处理降低了籽粒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含量,但谷蛋白含量高于CK,并且海藻糖处理下籽粒谷/醇值显著高于CK。海藻糖处理降低了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及沉降值,且与CK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水分条件下各籽粒品质对水分的响应,分析水分对滴灌冬小麦品质特性的影响,以及滴灌冬小麦品质状况与水分的关系,为滴灌冬小麦节水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用新冬22号、新冬43号为供试材料,设置灌量单因素多水平试验,在大田条件下设置225 mm(W1)、375 mm(W2),525 mm(W3),675 mm(W4)和825 mm(W5)5个灌水处理,研究灌水量对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在水分胁迫下, 湿面筋含量、蛋白质含量以及沉淀值均呈显著下降趋势, 而产量、蛋白质产量、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吸水率以及容量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不同品种间蛋白含量与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吸水率、面团稳定时间与产量、蛋白质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沉降值、蛋白质含量、以及湿面筋含量可以作为衡量小麦籽粒品质的参考指标,面团稳定时间和吸水率作为反映小麦产量的参考指标。在保证产量的情况下,适当减少灌量更有利籽粒品质的改善,滴灌冬小麦获得最高的籽粒产量和较优籽粒品质的灌量是525 mm。  相似文献   

10.
利用产量不同、蛋白质含量不同和加工品质各异的3个春小麦品种,研究了灌浆过程中干物质积累分配和氮素同化运转与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干物质的积累量,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高产低蛋白品种和干物质产量高于低产高蛋白类型,高产高蛋白类型积累量最高;营养体的氮素积累变化动态.因向籽粒中转运量的不同而异.各营养体对籽粒氮的贡献顺序为茎(含叶鞘)>叶片>穗轴和颖片;品种间开花前后的氮素同化量不同,高蛋白品种倾向于花前同化量多,高产品种花后同化量比例相对增加,高产高蛋白类型两者兼之,品种间花后氮素同化量占总同化量的变幅为15.35%~48.35%;生育期干物质产量高是高产高蛋白品种的重要物质基础,氮素总同化量与蛋白质含量关系不大,氮素转运效率与蛋白质含量密切相关.NHI:GHI比例决定着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研究不同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秸秆不还田为对照(CK),设置4种秸秆还田方式,分别为秸秆粉碎翻压还田(T1)、秸秆粉碎行间覆盖还田(T2)、秸秆发酵翻压还田(T3)、秸秆炭化还田(T4)。研究了玉米叶面积指数、光合参数、干物质积累和转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特征。【结果】秸秆还田对玉米生长和产量形成影响显著,不同秸秆还田方式间存在显著差异。各处理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表现为T3>T4>T1>T2>CK,玉米穗粒数、百粒重和产量均是T3处理最高。【结论】秸秆发酵翻压还田有利于提高玉米叶面积,增加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和转运,从而提高玉米产量,是较好的秸秆还田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花后弱光逆境对弱筋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和籽粒品质影响的模拟模型,为弱光天气事件对优质弱筋小麦生产的灾损评估提供模型工具。【方法】以弱筋小麦品种扬麦15号为试材,通过设定花后3个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分别为自然光强的50%、34%和16%)和4个弱光持续时间(2 d、4 d、6 d和8 d)的遮阴处理试验,模拟连阴雨天气诱发的弱光逆境对弱筋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和籽粒品质的影响。在定量分析弱光逆境对弱筋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和氮素累积影响的基础上,确定其与籽粒品质指标的函数关系,将这些函数关系与笔者前期建立的弱光对小麦干物质生产影响模拟模型相结合,建立花后弱光逆境对弱筋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和籽粒品质影响的模拟模型,并使用独立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确定了花后对弱筋小麦每穗结实粒数和籽粒氮含量产生显著影响的临界弱光阈值和持续时间。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对每穗结实粒数、千粒重、籽粒容重、面粉降落数值、籽粒粗蛋白含量和面粉湿面筋含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基于1﹕1线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9、0.75、0.72、0.73、0.93、0.84,相对均方根差(rRMSE)分别为2.86%、3.41%、1.01%、2.50%、2.64%、5.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花后不同强度和持续时间弱光逆境对弱筋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和籽粒品质的影响,模型的建立为评估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弱光天气事件对优质弱筋小麦生产的不利影响提供了模型工具。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探究不同有机氮源和不同有机无机氮配比对丘陵旱地小麦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品质的影响。【方法】于2017—2018年在西南丘陵区仁寿县进行,以中筋冬小麦品种川农30为材料,在不同施氮量(120、180 kg/hm~2)和不同种类有机肥(T1生物有机肥,T2普通有机肥)下,设置有机无机氮不同配比(R0为100%尿素、R25为25%有机肥+75%尿素,R50为50%有机肥+50%尿素,R75为75%有机肥+25%尿素,R100为100%有机肥)对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品质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结果】两个施氮量(120 kg/hm~2到180 kg/hm~2)下的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差异不显著,增施氮肥(180 kg/hm~2)导致氮肥偏生产力显著降低;有机肥种类对产量、氮肥偏生产力和湿面筋含量无显著影响,但生物有机肥相较于普通有机肥显著提高蛋白质含量;单施普通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或单施化肥均不利于产量提升,有机氮与无机氮1∶1比例可显著提高穗数、穗粒数从而提高产量,但对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无显著影响。【结论】有机无机配施有利于丘陵旱地中强筋小麦产量品质协同提升,提高氮肥偏生产力,推荐施肥量及配比为120 kg/hm~2水平下有机氮∶无机氮=1∶1,有机氮源推荐使用生物有机肥。  相似文献   

14.
施磷量对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施磷量对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为生产中磷肥合理施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春小麦新春26号(A1)、新春34号(A2)为主区,施磷量为副区,共五个水平,分别为0(P0)、45(P1)、90(P2)、135(P3)、180(P4)kg/hm2。【结果】施磷量对春小麦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干物质积累总量、成熟期干物质在各器官中的分配率、花后干物质对籽粒贡献率及花前干物质转移率、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影响极显著(P<0.01);品种间花期、成熟期干重、花后干物质对籽粒贡献率、茎和颖壳干物质分配率、总干物质、籽粒产量、主穗长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随施磷量的增加,小麦总干物质积累表现为先快后慢的递增趋势;而穗粒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均表现为一定范围内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超过一定范围则反之;且施磷量与籽粒产量及干物质积累总量间表现为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20、0.969,籽粒产量与干物质积累总量间也表现为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41;各器官花后干物质分配比例表现为:籽粒>茎>颖壳>叶片>叶鞘。【结论】在一定范围(0~135 kg/hm2)内增施磷肥可提高春小麦籽粒分配率及后期的光合能力,实现增产,且磷肥最佳施用量为135 kg/hm2。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小麦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冬小麦品种藁城8901和烟农15为材料,研究花后不同灌水处理W0(不灌水)、W1(花后7 d灌1次水)、W2(花后7、14 d灌2次水)、W3(花后7、14、21 d灌3次水)、W4(花后7、14、21、28 d灌4次水)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烟农15在W3条件下千粒重最大。在W0条件下烟农15的千粒重最低,总蛋白和谷蛋白含量最高,可溶性谷蛋白含量随灌水次数增加而下降;灌水处理的湿面筋含量及吸水率大于W0,但面筋形成和稳定时间小于W0。藁城8901在W2条件下千粒重和产量最高,W0条件下总蛋白、单体蛋白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W1条件下谷蛋白总量和不溶性蛋白含量最高。[结论]花后灌水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不同。兼顾小麦高产优质的灌水模式是花前灌水135 mm,花后灌水30~60 mm。  相似文献   

16.
小麦品种品质与挤压膨化产品理化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不同品种小麦品质与挤压膨化产品理化特性之间的关系,探讨适合生产挤压膨化食品的小麦品质特性。【方法】16个小麦品种经实验型双螺杆挤压机在相同参数条件下挤压得到膨化型小麦粉产品,分析小麦品种品质、挤压膨化产品理化特性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不同品种小麦的品质特性和相应挤压膨化产品的理化特性之间均有较大差异;挤压膨化产品的色差与千粒重、面粉白度、弱化度,吸水性指数与籽粒蛋白质含量、沉淀值、湿面筋含量、形成时间,水溶性指数与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拉伸长度,糊化度与籽粒蛋白质含量、沉淀值、湿面筋含量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色差与籽粒硬度、降落数值,吸水性指数与容重,水溶性指数与面筋指数、5cm拉伸阻力,产品硬度与籽粒硬度、面粉白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所选的16个小麦品种中,泰农18、济麦22、青丰1号、青农2号、烟农23和鲁麦21更适合制作挤压膨化食品。【结论】小麦品质指标中千粒重、容重、籽粒硬度、面粉白度、籽粒蛋白质含量、沉淀值、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降落数值、形成时间、弱化度、拉伸长度和5 cm拉伸阻力对挤压膨化产品的理化特性均有显著影响,具有高千粒重、容重、面筋指数、弱化度、5 cm拉伸阻力和低籽粒硬度、面粉白度、籽粒蛋白质含量、沉淀值、湿面筋含量、降落数值、形成时间和拉伸长度的小麦品种或原料较适合生产挤压膨化食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花期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夏玉米花后干物质运转的影响机制,为夏玉米抗旱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8—2019年在人工控水条件下,以干旱敏感型品种伟科702(WK702)和耐旱型品种郑单958(ZD958)为供试材料,于玉米花期设4个干旱胁迫处理,分别为CK(对照,全生育期正常灌水)、T1(花前干旱胁迫)、T2(花后干旱胁迫)和T3(花期连续干旱胁迫),探究花期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玉米植株形态、叶面积指数、花后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运转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花前干旱胁迫能抑制株高、穗位高、茎粗和叶面积的生长,而花后干旱胁迫的影响较小,但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下降幅度较大。花期干旱胁迫不仅显著降低夏玉米花后干物质积累量(P<0.05,下同),还抑制茎叶等营养器官干物质向籽粒的运转,降低干物质运转量、运转率及其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使成熟期干物质在籽粒中的分配比例减少。花前干旱胁迫对夏玉米穗长、穗粗、穗粒数和百粒重等穗部性状的影响大于花后干旱胁迫。花期干旱胁迫导致夏玉米籽粒产量显著下降,其中花期连续干旱胁迫籽粒产量降幅最大,花前干旱胁迫籽粒产量降幅大于花后干旱胁迫;ZD958在T1、T2和T3处理下的籽粒产量分别比对照下降20.1%、15.6%和35.9%,WK702分别比对照降低32.3%、19.3%和51.3%。【结论】花期干旱胁迫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夏玉米的植株形态、有效光合面积、花后干物质积累与运转等,导致夏玉米产量显著降低,对干旱敏感型品种WK702花后干物质积累与运转的抑制高于耐旱型品种ZD958。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中麦175是中国北部冬麦区水浇地和黄淮旱肥地大面积种植的水旱兼用型小麦品种。研究旨在明确其干物质积累和水分利用特征,揭示节水高产机理为培育水旱兼用的广适型小麦新品种提供理论支撑和评价指标。【方法】在河北吴桥和北京顺义两个试验点,以中麦175和京冬17为试验材料,在3种限水灌溉(W0,全生育期不灌溉;W1,灌拔节水75 mm;W2,灌拔节水和开花水共150 mm)水平下,比较两个品种群体性能、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等性状及其对供水的响应特征。【结果】两个品种的产量均在W2水平最高,随着灌水量减少产量降低;W0主要降低单位面积粒数(每平米穗数减少47-67穗,穗粒数减少1.6-5.1粒),W1主要降低千粒重(降低0.6-1.5 g)。水分亏缺显著降低蒸散量(ET)和群体生物量,但显著促进了花前积累的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适度水分亏缺(W1)提高WUE。在3种灌溉水平下,中麦175的产量及其稳定性均优于京冬17,表现为穗数、花前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向籽粒的转运量和转运率、收获指数(HI)均较高,灌浆期反映群体性能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气冠温差(CTD)指标值及反映品种抗旱性能的茎秆可溶性糖含量(WSC)含量均较高,全生育期ET和WUE较高,大部分产量性状的水分敏感性较弱。穗粒数和生物量对水分的敏感系数(WS)与产量对水分的WS呈密切相关性,而灌浆前期群体NDVI和CTD对水分的WS也与产量对水分的WS高度相关。【结论】前期干物质积累快、群体库容量大及花后群体性能稳定性强可能是中麦175节水高产的主要原因。不同供水条件下灌浆期群体NDVI和CTD的差异性可作为小麦品种对水分敏感性的快速综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9.
以40个主栽小麦品种/品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基因型小麦籽粒干物质与氮素的来源及累积转运过程,分析了氮素累积转运的基因型差异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反应。结果表明,不同环境下小麦植株干物质与氮素的积累与转运差异明显,籽粒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小麦基因型,植株氮素与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过程有显的差异。干物质与氮素的再分配是同步进行的,籽粒蛋白质含量与花后合成氮素的再分配量呈极显正相关(r=0.6375**),而籽粒产量的提高有赖于花后植株氮素吸收合成能力及光合能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20.
密度与行距配置对川中丘区玉米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探究密度与行距配置对川中丘区玉米物质积累、转运和分配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2个密度(D1:4.5×104株/hm~2、D2:6.75×104株/hm~2)和5个行距配置方式(100、80、60 cm等行距和150 cm+50 cm、110 cm+50 cm宽窄行),研究密度与行距配置对玉米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密度和行距配置对玉米物质积累和产量影响的互作效应显著。低密度显著提高了玉米花前、花后物质转运量、穗粒数、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和单株籽粒产量,与D2相比,D1分别提高了24.77%、22.73%、25.13%、26.72%和23.21%,且等行距玉米单株干物质积累量、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均显著高于宽窄行,玉米产量以60 cm等行距配置产量最高。高密度显著提高了玉米群体物质积累量和产量,与D1相比,D2成熟期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平均提高18.40%和21.74%,且宽窄行显著提高了花后物质积累量和玉米产量,玉米产量以110 cm+50 cm的宽窄行配置产量最高。【结论】川中丘区4.5×10~4株/hm~2密度下采用等行距配置可改善玉米植株个体物质积累分配,进而促进单株干物质生产提高产量,而6.75×10~4株/hm~2密度下宽窄行配置(110 cm+50 cm)能有效缓解密植个体竞争,提高玉米花后干物质积累,进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