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葚瘿蚊和果蝇是果桑生产上的主要害虫。研究了7种不同颜色粘虫板对葚瘿蚊和果蝇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不同颜色粘虫板诱集葚瘿蚊和果蝇的效果具有显著差异;黑色粘虫板对葚瘿蚊诱集效果显著优于其他颜色粘虫板,诱虫率为37.97%,4月份诱集葚瘿蚊的数量高于5月份;白色和蓝色粘虫板对果蝇诱集效果优于其他颜色粘虫板,诱虫率分别为32.70%和21.63%,5月份诱集果蝇的数量高于4月份。  相似文献   

2.
为了弄清橘小实蝇在广西恭城县柿子主产区的转移为害及不同寄主果园种群消长规律,2018年3月-2019年3月,利用实蝇诱剂(甲基丁香酚)对柿子产区不同寄主果园橘小实蝇的种群动态进行监测,同时采用五点取样法对该地区19种可能受橘小实蝇为害的寄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恭城县柿子主产区,全年橘小实蝇成虫均可发生,不同寄主果园种群消长规律略有差异,1月上旬至5月上旬,种群数量处于极低水平,6月下旬至12月上旬为种群主要发生期,12月下旬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冬后,橘小实蝇于5月下旬首先在桃子上为害,然后随着杨梅、李子、枣子和柿子等寄主果实的不断成熟进行转移为害,在为害柿子前主要为害芙蓉李和枣子,最后在柿子上为害,且主要在柿园内越冬。橘小实蝇对不同寄主的为害程度不同,落果中有虫果率为3.92 %-57.84 %,其中桃子、李子、枣子和柿子的受害率较高,在柿子上的为害期最长。  相似文献   

3.
为掌握柑桔小实蝇的田间消长规律和防治方法,2020年以来监测了赣南地区柑桔小实蝇在不同类型田的发生情况,开展了柑桔小实蝇为害调查及其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柑桔小实蝇在7月8日~10月7日期间,田间虫口发生较严重,超过全年发生量的64.3%,土壤湿度长期低于14%或处于单一生境时,不利于其发生;成虫在9月前,主要为害脐橙裂果,9月中旬后陆续为害健康果;在红颈诱捕器中添加甲基丁香酚、蜂蜜和红糖,不但可以诱集到雄虫,还可提高对雌虫的诱集效果,8月中旬在每120m2脐橙面积中挂一个诱捕器,小实蝇的年为害率为1.1%,优于阿维菌素、溴氰虫酰胺饵剂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12年生荸荠种杨梅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覆盖方式对杨梅经济性状(果实品质、商品果率、落果率)和果蝇为害(单果出虫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从6月7日开始采用防虫网(顶膜) 防虫网(边膜)覆盖的杨梅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还原糖和花青苷含量最高,可滴定酸含量最低,品质最好;商品果率高,果蝇为害小,与商品果率最高、果蝇为害最小的6月7日采用全薄膜覆盖的无显著差异,综合评定为最好的覆盖方式。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昭通市苹果园桔小实蝇成虫田间种群动态,采用Steiner诱捕器内添加甲基丁香酚引诱剂的方法,于2020-2022年在昭通市昭阳区守望乡、永丰镇、苏家院镇苹果园对桔小实蝇的发生数量进行了连续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桔小实蝇在昭阳区苹果园呈季节性发生,当年12月中旬至翌年4月份果园内未诱到桔小实蝇,5月-7月桔小实蝇种群处于较低水平,8月、9月种群数量逐渐上升达到年增长最高峰(2020、2021、2022年单次最多诱集虫口数量分别达1019头、290头、95头),10月份后种群数量迅速下降,直至12月上旬果园内桔小实蝇数量为0。结果表明:8月和9月是桔小实蝇的主要发生期,也是桔小实蝇防控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6.
桃蚜为害桃叶,使叶片变黄,向背面卷缩干枯脱落。其分泌物常诱致煤污病,被害果变小,枝条干枯。1998年3~5月,定点20株桃树,每株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5~10个梢,每5天记载虫梢数和每梢虫量。选取平均虫口密度、聚集指标、有虫消率作为种群动态的数量、空间、外部性状指标,组建模糊等价矩阵及聚类分析。根据聚类分析结果,结合实际发生情况,可将桃蚜种群动态划分为:迁入、初发、扩展、大发生、下降等5个过程。迁入过程:3月上旬桃蚜从越冬奇主迁人为害桃树嫩芽,特点是低密度.仅在个别消上发生。初发过程:3月中、下旬桃蚜…  相似文献   

7.
正据《浙江农业学报》2020年第3期《桃园3种蛀果害虫雄成虫动态及其与气温和降雨量相关性》(作者邱晓红等)报道,2016—2018年,利用性信息素诱集方法对江苏省句容市桃园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和桃蛀螟的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吸果夜蛾是三华李、芙蓉李成熟期的主要害虫,吸取成熟果实汁液,导致果实腐烂脱落,严重影响产量,造成很大损失。据笔者多年来调查统计,贺州市三华李、芙蓉李由于吸果夜蛾为害损失一般达到20%~30%,严重者可达70%以上。在贺州为害三华李、芙蓉李果实的吸果夜蛾主要是鸟嘴壶夜蛾,为害期从6月中旬开始一直到7月下旬。该虫夜出为害,天亮前飞离果园,潜伏在果园附近杂草中,夜间再飞到果园为害。果实受该虫刺吸后症状为,伤口如针头大小,附近呈水渍状腐烂,两天之后果实脱落。防治方法如下: (1)清除木防己、汉防己等寄主植物,压低虫口密度,减少幼虫藏匿场所。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黄色粘虫板在梨园蚜虫测报中的应用效果,分别在大棚和露地栽培的梨园内悬挂黄板,并统计田间新梢蚜虫为害率及黄板上诱集蚜虫的数量。调查发现平均每张黄板上蚜虫诱集量与黄板悬挂期间的平均温度及最高、最低湿度呈显著的负相关。田间新梢蚜虫发生率与黄板上蚜虫诱集量有显著的线性关系,但是黄板诱集蚜虫个别值的预测值不可信,可以利用平均值的预测区间结合田间无翅蚜发生高峰来预测田间蚜虫的发生情况。另外,黄板上诱集到的蚜虫天敌与蚜虫的数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桑白蚧是全国性成灾害虫,在铜梁县普查,全县平均蚧株率39.6%,枝干虫口密度7.4头/5cm。经测定被害重的蚧株单株产叶量下降31.9—47.6%,用其虫株叶养蚕,蚕儿生命率降低13.1—37.9%,单张蚕种产茧量下降13.7%。在四川桑白蚧一年发生3代,各代一龄若虫期发生于4、6、8月下旬或5、7、9月上旬。该虫生殖方式为两性生殖,无孤雌生殖现象。组建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以25℃的内禀增长能力和种群趋势指数量大(rm=0.04571,I=15.3);自然种群生命表揭示第二代若虫受气侯影响大,越冬代雌虫受天敌影响大,一年3代虫口数量增长13.26倍。雌虫扩散距离在100cm以内,雄虫扩散距离在10cm以内。冬季重剪的剪伐形式以第2代一龄若虫上新梢数量最多。栽植形式与为害的关系:田边桑>密植小桑园>大行桑>地边桑,不同地势与为害的关系:沟边桑>平坝桑>坡地桑;温度在28℃以下。温湿系数在3以上的虫口密度大于温度在28℃以上,温湿系数在2.8以下。发现天敌30种,其中四川新记录6种,新种1个,特别是桑白蚧盗蚊(新种)、桑白蚧扑虱蚜小峰为四川的优势天敌,寄生率和捕食效率最高。新开发的防治方法有:粘土浓泥浆涂干防治雌成虫,漂白粉(1%有效氯)液防治一龄若虫,柴油石灰乳剂防治各代成虫,均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各产区的 溪蜜柚普遍存在裂果、裂瓣和汁胞粒化等问题,这与果园氮、磷、钾肥搭配不合理,有机肥施用不足,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根外追肥不合理等因素有密切关系。而且炭疽病、轮斑病红蜘蛛、锈壁虱、介壳虫和粉虱等病虫害为害加剧,特别是“食心虫”(果实蝇)最严重,果实成熟期受害率高达30 %~90 %。通过7月释养捕食螨控制红蜘蛛、锈壁虱等害螨,用性诱剂诱杀果实蝇控制虫口密度,均可减轻为害。但要做到彻底防止病虫为害,根本的做法就是实行果实套袋。 溪蜜柚套袋时间大致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经几年试验应用,套袋材料以柚果防水专用纸…  相似文献   

12.
2019~2020年对曲靖市7个县(区)苹果、梨、石榴20个果园进行桔小实蝇为害调查。调查发现,桔小实蝇为害曲靖市7个(县、市、区)苹果、梨、桃、石榴、猕猴桃等水果,虫果率0~98.31%。不同海拔桔小实蝇发生呈现不同的消长趋势,在1570m海拔带种群数量高峰出现在5月底~6月底,1854~2128m海拔带种群数量高峰出现在8月中旬~9月初。混栽果园桔小实蝇种群随种植品种成熟呈现多个种群数量高峰。调查结果为桔小实蝇高效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李楠  马晓霞  王新谱 《草业科学》2020,(10):2115-2124
为了解苜蓿(Medicago spp.)蓟马群落消长规律,于2019年4月下旬-9月下旬使用2种颜色(蓝色和黄色)诱虫板,分别悬挂在不同高度和朝向,对苜蓿田内的苜蓿蓟马群落进行诱集和发生动态监测。结果表明:8月上旬是苜蓿蓟马为害最为严重的时期,7月中旬-8月上旬是优势种牛角花齿蓟马(Odontothrips loti)的发生高峰期。两种诱虫板对苜蓿蓟马群落和牛角花齿蓟马的诱集量在苜蓿刈割第3茬时显著高于其他3茬(P <0.05)。其中,蓝色诱虫板对苜蓿蓟马群落的诱杀效果较好,优势种牛角花齿蓟马对黄色诱虫板的趋性较强。诱虫板的悬挂高度在苜蓿植株顶端时诱杀效果最好;板面朝东、南两个朝向诱集到的苜蓿蓟马数量多于其他朝向。此外,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诱虫板颜色、悬挂朝向和悬挂高度均对苜蓿蓟马诱虫效果有极显著影响(P <0.01)。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卢胜进)据调查,今年湖南省江永县早熟梨市场价格与往年相当,混级果1.60~3元kg,优等果2.80~4元kg,但部分梨园因病虫为害,造成落叶率高、虫果率高和落果率高,减产30%~60%以上。主要病虫害:一是梨木虱,平均虫口6.7~11.3头叶,  相似文献   

15.
2018~2019年分别对广西桂北地区8个县(区)桃李梨的11个品种31个果园进行了橘小实蝇为害调查,同时用果瑞特?0.1%阿维菌素浓饵剂进行了防控试验,分别对其持效期、杀雌率(%)、虫果率(%)、安全性及可操作性等进行了田间效果评价。调查表明:橘小实蝇几乎可为害广西桂北地区所有的桃李梨品种,虫果率为0-56.76%;试验证明:果瑞特?0.1%阿维菌素浓饵剂对橘小实蝇杀雌率可达40.61%、持效期10d,虫果率一般在5%以下,小面积果园(≤0.33hm2)使用亦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安全性好、绿色环保,使用简单、省工省时、可操作性强,可在桃李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2021年3月至11月,在杨桃园和莲雾园,经调查发现桔小实蝇在杨桃园和莲雾园均发生3代,杨桃园和莲雾园对桔小实蝇总量、雌蝇、雄蝇的诱捕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01),且杨桃园桔小实蝇总量、雌蝇总量、雄蝇总量均高于莲雾园。在不同诱剂处理下,杨桃园和莲雾园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00),杨桃园和莲雾园桔小实蝇雌蝇的诱虫量和诱捕效果:塞拉诺克联合桶形诱捕器>塞拉诺克,95%甲基丁香酚>黄板>空白桶形诱捕器。对桔小实蝇雄蝇的诱虫量和诱捕效果在杨桃园:95%甲基丁香酚>塞拉诺克联合桶形诱捕器,塞拉诺克,黄板>空白桶形诱捕器;莲雾园:95%甲基丁香酚>塞拉诺克联合桶形诱捕器>塞拉诺克,黄板>空白桶形诱捕器。杨桃园和莲雾园雌蝇占比最高为塞拉诺克联合桶形诱捕器处理分别为68.84%、60.84%。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芒果园实蝇科害虫种类及种群消长动态,采用性诱剂、食诱剂等方式开展实蝇害虫的诱集。经过持续跟踪调查,明确了该地主要的实蝇科害虫种类分别为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占比94.85%;其次是南瓜实蝇Bactrocera tau、具条实蝇Bactrocera scutellata,分别占比2.51%、1.45%;黒漆实蝇Zeugodacus scutellaris (Bezzi)(1.01%)、三点棍腹实蝇Dacus trimacula (Wang)(0.02%)、泰实蝇Bactrocera thailandica(Drew &Hancock)(0.16%)和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bitae(0.01%),其中桔小实蝇占据了主要生态位。从种群消长动态分析,7月3日至8月5日,桔小实蝇数量出现急剧上升,10月11日达到高峰值。由于安龙县地理位置及气候的特殊性,桔小实蝇可常年发生,成为一个向外输出虫源的虫源地。为此,在桔小实蝇的防控上,重点是降低虫口基数。可常年设置性诱剂诱杀,结合收获后捡拾落果集中处理、药剂封杀土表等措施防控桔小实蝇的为害。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粘虫板对桑蓟马和桑粉虱的控制作用,本试验比较了黄色和蓝色粘虫板在不同密度下对桑蓟马和桑粉虱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黄色粘虫板对桑蓟马的诱集效果极显著优于蓝色粘虫板,对桑粉虱的诱集效果也优于蓝色粘虫板。每667 m2设置14片和7片黄色粘虫板,对桑蓟马的诱捕率分别为8.55%和5.02%,对桑粉虱的诱捕率分别为26.40%和46.31%,在虫口密度高、粘虫板设置数量过少时,对田间虫量控制作用不大,需进一步试验优化桑园粘虫板的设置密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苏南地区混栽果园桔小实蝇发生规律以及不同寄主、不同土壤管理制度对桔小实蝇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苏南混栽园桔小实蝇发生高峰期在8月份初至10月份底,是防控的最佳时期;比较不同寄主对桔小实蝇种群动态的影响中发现,枣园小实蝇发生高峰期在8月份,石榴园和柑桔园小实蝇发生高峰在9月上旬至10月中旬;枇杷、柑桔混栽园桔小实蝇发生高峰在9月上旬至10月下旬;桃、梨、柑桔混栽园桔小实蝇发生高峰在10月上旬至10月下旬;枣、柑桔混栽园桔小实蝇种群校长呈双峰型,第一个高峰从8月上旬起到9月上旬止,第二个高峰集中在10月中旬;比较不同土壤管理制度对桔小实蝇种群动态的影响中发现,生草栽培柑桔园月诱虫总量显著高于清耕栽培柑桔园。  相似文献   

20.
三门峡市位于豫西丘陵山区,是全国苹果的主要产区。苹果病虫种类多,为害重。主要有叶螨、蚜虫、金纹细蛾、蛀果害虫和轮纹烂果病、早期落叶病。其中曾经得到有效控制的蛀果类害虫,再度呈严重发生为害趋势。1 蛀果害虫重发生原因 蛀果害虫种类增加。1997年前,桃小食心虫是主要蛀果害虫,其他蛀果害虫仅在部分果园零星分布。近年来,苹果园的蛀果类害虫增加为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苹小食心虫、桃蛀螟、白小食心虫和棉铃虫等6种,其中前两种已上升为优势种群,部分果园虫果率高达20%~25%。 发生期提前。冬春气温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