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准确掌握投放安徽省的A、B、C、D 4个厂家的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在实际生产中的免疫效果,2008年秋季至2011年春季,共采集了844个猪场10 439份免疫接种后1个月左右血清样,采用液相阻断ELISA检测了O型口蹄疫抗体滴度。结果显示,4个厂家疫苗的免疫接种效果差异明显,B厂疫苗免疫效果最好,D厂疫苗次之;不同年份疫苗的免疫接种效果差异显著,2010年的疫苗免疫接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降低动物疫病传播风险,运城市口蹄疫制定防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2018~2019年在全市13个县市采集123个养殖场的1881份血清样品,采用竞争ELISA方法检测免疫抗体。结果显示:2018~2019年,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平均群体合格率分别为82.61%、83.12%,平均个体合格率分别85.04%、82.90%;运城市13个县(市)的群体合格率和个体合格率除了盐湖区的群体合格率以外,均在70%的标准以上。结果表明,虽然运城市O型口蹄疫整体免疫效果较好,但是发生O型口蹄疫疫情的风险依然存在,应继续加强落实强制免疫,科学指导养殖户规范免疫程序,推进全市口蹄疫防控与净化工作。  相似文献   

3.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疫病,已被OIE列为应具报的15种A类烈性病之首。近年来,多个国家频繁暴发口蹄疫疫情,严重危害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今年,泉州市大规模对牛、羊注射牛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二价灭活疫苗。为了初步掌握该疫苗在我市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由于各猪场生产中的规模、技术、设备等参差不齐,实际生产中,对于猪O型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接种,有很大的差异;其产生的抗体水平相差甚远。这样,对猪场经济效益的影响很大。1口蹄疫病毒的生物学特性1.1口蹄疫的流行性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  相似文献   

5.
6.
7.
8.
接种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的血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是采用固相多肽合成技术,在体外人工合成口蹄疫病毒主要抗原位点(合成肽)并连接人工T细胞位点,以此作为免疫原与进口佐剂混合配制而成油乳剂疫苗,它能够很好地预防猪O型口蹄疫的发生。传统灭活疫苗免疫后抗体的监测一般采用正向间接血凝法和液相阻断ELISA法,但由于灭活苗是全病毒疫苗,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口蹄疫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6,(4):104-106
为了解广西田东县猪群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采用液相阻断ELISA方法,对2014年1—12月采集经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28 d后的猪群血清进行抗体效价检测,对比不同规模不同猪群免疫效果,对比2种免疫模式的免疫合格率和抗体消长规律,确定生猪二免后抗体维持时间和三免日龄。结果:母猪、肉猪、仔猪免疫合格率分别为93.2%、75.8%和47.4%;规模场猪、散养猪免疫合率分别为81.9%和71.4%;2种免疫模式一免后30 d免疫合格率分别为59.1%、60.9%,二免后10、30、60、90 d均能达到免疫保护水平,且在二免后30 d最高,且可维持约60 d。结果提示:应加强散养户生猪的口蹄疫免疫;二次免疫合格率高于一次免疫合格率;生猪饲养周期过长,应在二免60 d后再次强化免疫,才能达到全程保护。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2021年成都市猪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本实验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成都市17个区(市)县共计3 213份猪血清样品进行猪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2021年成都市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8.8%(509/515)、96.1%(1 326/1 380)、96.2%(409/425)、95.6%(854/893),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为96.4%(3 098/3 213)。表明2021年成都市猪O型口蹄疫免疫效果总体较好,春季的免疫抗体合格率稍高于其他三季,冬季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云南省猪衣原体病流行情况,采用间接血凝试验对采自云南省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及散养户猪只血清共1 257份,进行猪衣原体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共检出阳性血清232份,阳性率为18.5%.其中,采自规模猪场的956份样品中,阳性193份,阳性率为20.2%;其中母猪样品132份,阳性38份,阳性率为28.8 9,5,育肥猪样品824份,阳性155份,阳性率为18.8%.农户散养户301份样品,阳性39份,阳性率为13%;其中母猪样品53份,检出11份阳性,阳性率20.8%,育肥猪样品248份,阳性28份,阳性率11.3%.表明猪衣原体病在云南省呈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牛流行性出血病(epidemic hemorrhagic disease,EHD)在云南省的流行和分布情况,采用竞争ELISA方法,2019年对11个县市的1 199份牛血清进行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pidemic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EHDV)抗体检测,同时从各县市检测出的阳性血清中,随机选取18~50份通过微量血清中和试验进行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云南省11个县市均检测出EHDV抗体阳性样品,阳性率介于49.3%~91.3%,平均为81.8%;各地普遍存在3个及以上血清型,其中EHDV-7、-10、-6、-5血清型检出率较高,EHDV-8、-2血清型检出率较低,未检出EHDV-1型。结果表明,EHD在云南省流行广泛且较严重,流行血清型复杂。结果提示,需持续开展EHDV血清学监测,重视对该病的防控。此次血清学调查为我国西南地区EHD防控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掌握山西省长子县O型口蹄疫的免疫抗体水平,评估其免疫效果,2018—2020年在全县14个乡镇的规模场和散养户,随机采集2 258个场户的12 186份血清样品,采用阻断ELISA法检测口蹄疫免疫抗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时间、群间和空间分布分析。结果显示:2018—2020年全县平均场户免疫合格率为81.18%,个体免疫合格率为85.21%。其中:2020年抗体合格率最低,场户和个体免疫合格率分别为70.27%和79.78%,与其他年份差异显著(P<0.05);规模场场户合格率和个体免疫合格率分别为87.25%和89.56%,散养户分别为78.96%和82.39%,规模场显著高于散养户(P<0.05);王峪、横水2个乡镇免疫效果较好,个体免疫合格率均在90%以上,而大堡头、碾张、色头3个乡镇免疫效果较差,个体免疫合格率为70%~80%,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长子县O型口蹄疫整体免疫效果较好,达到了国家要求的70%以上标准;但抗体水平不稳定,且存在一定的地区和场群差异,散养户和部分乡镇免疫水平偏低,存在发生疫情风险。结果提示,长子县可依据地区和场群不均衡的抗体水平分布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免疫措施,分类指导、梯度推进全县口蹄疫防控与净化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近年来云南省江城县蓝舌病病毒(BTV)的感染和流行情况,从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连续3年在江城县设立监控动物群,每年选择BTV病原及抗体检测阴性牛10头、羊5只作为哨兵动物,用于BTV抗体监测和病毒分离。应用BTV C-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对哨兵动物进行血清抗体检测,应用鸡胚、C6/36细胞和BHK-2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结果显示:连续3年的哨兵动物BT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0.35%、44.08%、50.65%; 3年内共分离到45株BTV,包括1~5型、15~16型、21型和24型共9种血清型。结果表明,江城县蓝舌病流行有逐年加重趋势,且呈现多种血清型毒株交叉感染状况,亟需加大BTV监测力度,及时发现毒株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为摸清靖边县奶牛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2017年7—8月对该县全部存栏奶牛进行了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调查。共采集98个奶牛养殖场户的1 227份血清样品,分别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和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ISA)3种血清学检测方法,对其进行布鲁氏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奶牛布鲁氏菌病群体阳性率为13.27%,个体阳性率为3.50%,其中散养户个体阳性率较高,为7.52%,远高于我国控制区标准,需重点加强防控。为探讨上述3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对3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RBPT、SAT和C-ELISA 3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率大于99%,Kappa值大于0.90,表明3种方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因此,在奶牛布鲁氏菌病监测净化过程中,将3种血清学检测方法联合应用,能有效降低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概率,准确识别野毒感染牛,从而减少阳性牛处理过程中的误杀和漏杀现象。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云南边境地区马梨形虫病流行情况,2017年1—2月,随机采集红河州泸西县、弥勒市、个旧市、开远市4个地区27个乡(镇)农户饲养的马属动物血样462份,采用ELISA双抗原夹心法检测马梨形虫病抗体。结果显示:共检出4份阳性血样,平均样品阳性率为0.87%;阳性样本分布于弥勒市和个旧市4个乡(镇)年龄为7~13岁的个体中;不同地区、年龄、动物种类之间的阳性率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存在马梨形虫病病原。这需引起当地重视,尤其在蚊虫活跃季节,更要做好防蜱和灭蜱工作。  相似文献   

17.
18.
为了解蓝舌病(bluetongue,BT)在云南边境地区的流行和分布情况,2020年采用竞争ELISA方法,在云南省边境地区12个县市随机采集135个养殖场、活畜交易市场和散养户的3800份牛血清样品进行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抗体检测。结果显示:12个边境县市均检出阳性血清样品,平均样品阳性率为77.9%,场户阳性率为93.3%;样品阳性率有一定的地区差异,其中陇川县最高(92.0%),孟连县最低(48.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境外牛血清样品阳性率(84.8%)显著高于本地牛(67.9%),P<0.05;不同饲养方式下的样品阳性率存在差异,其中舍饲最高(81.4%),半放牧半舍饲(62.5%)最低,P<0.05;黄牛样品阳性率(80.0%)明显高于水牛(61.4%),P<0.05。结果推断,BT在云南边境地区可能广泛存在且流行严重,需要持续开展血清学调查、监测,重点加强对境外牛的控制。本研究为我国西南边境地区BT防控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006—2015年甘肃省26 789个场点517 172头奶牛样品的血清学检测,发现甘肃省近十年间的平均布鲁氏菌病阳性率为0.26%(阳性样品1 319份),阳性数量和阳性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不同养殖场点的阳性样品检出率存在差异,其中散养户中的检出率较高;人和奶牛的布鲁氏菌病感染呈正相关。本文综合分析了甘肃省奶牛布鲁氏菌病阳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和该病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并提出了相关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祁连县家畜中棘球蚴的感染情况,以便采取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利用眼观、触摸、内脏器官剖检的方法,于2015年9—12月在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某畜产肉食品有限公司(屠宰场)对屠宰牛羊的肝脏、肺脏进行了棘球蚴检查。共检查牛272头,发现阳性17头,感染率为6.25%;检查羊1270只,发现阳性92只,感染率为7.24%。由此提出了加强对农牧民人畜共患寄生虫病防治的科技培训、高度重视犬的驱虫工作、与卫生监督等单位联手协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