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施氮和不同品种水稻对紫色水稻土钾素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施氮水平和不同品种水稻对四川盆地 3种典型紫色水稻土 5种钾形态的影响以及各种土壤钾形态对水稻钾素营养的贡献。结果表明 ,4个紫色水稻土供钾能力均属中下水平 ,全钾含量为 1.29%~2.62% ,其中矿物钾量平均占 96.82% ,速效钾和非交换性钾仅平均占 0.62%和 2.56% ,土壤供钾能力以中性紫色水稻土 石灰性紫色水稻土 酸性紫色水稻土。施氮 (N 0~ 150mg/kg)促进 4个紫色水稻土钾素的释放 ,提高水稻对非交换性钾和矿物钾的吸收利用 ,使矿物钾和非交换性钾的贡献占植株吸钾的 80.3% ,速效钾仅为 19.7%。中性紫色土供试 4个品种水稻的吸钾能力为开优 5号 汕优 63Ⅱ优 6078引佳 1号。施氮后4个品种水稻吸自非交换性钾和矿物钾量平均占植物吸钾量的 66.9% ,以施中氮 (N 150mg/kg)时植株吸钾量最高 ;而低氮或高氮水平都不利于植物对钾的吸收和土壤钾的释放  相似文献   

2.
紫色水稻土钾有效性和钾释放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紫色水稻土全钾含量属中等水平,速效钾属中等偏下水平,土壤对钾素的供应总体不足。作物吸收的钾,矿物钾占76.95%,速效钾和缓效钾仅占10.81%和12.24%。土壤矿物钾释放随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随土壤颗粒粒径的下降显著增大,在80分钟时,释放量仍高达08~8.8mgkg-1.min-1,80分钟内的累积释放量为土壤缓效钾的1.5~2.0倍;土壤速效钾的形成随时间的延长逐渐趋向稳定。不同土壤矿物钾的释放顺序和土壤速效钾形成顺序的不一致性,是由它们的机理和土壤性状综合造成的,但是,Elovich方程都能较好地拟合土壤矿物钾的释放过程和土壤速效钾的形态过程,方程参数b值能反映过程进行的速度。  相似文献   

3.
农艺措施对紫色水稻土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红亮  高明  魏朝富 《土壤》2003,35(3):248-254
本文对不同农艺措施下紫色水稻土无机P的形态进行了分级测定,结果表明: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有利于促进P素向有效态转化。不同有机肥处理对土壤P库的贡献大小不一样,其顺序为:猪粪>化肥>对照>绿>蚕豆青;耕作措施对P各形态的有效性影响较大,效果依次为水旱轮作>免耕垄作>常规耕作;土壤中无机P的形态与土壤肥力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紫色水稻土铁锰铜锌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55,自引:8,他引:47  
以长期定位试验为基本材料 ,研究了 9年连续施用有机肥对紫色水稻土铁、锰、铜、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 ,有机肥是土壤铁、锰、铜、锌的良好给源。紫色水稻土长期施用有机肥与单施化肥比较 ,土壤中的全铁、全锰变化不大 ,全锌提高了 5.5%~ 30.0% ,交换态铁、碳酸盐结合态铁、有机态铁、无定形结合态铁分别提高了1.5%~12.7%、2.4%~8.9%、11.6%~19.5%、32.5%~72.5%。锰、锌的各形态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同时 ,长期施用有机肥增大了土壤铜的消耗 ,全铜含量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土壤颗粒态氮作为土壤有机氮中的非稳定性部分,对土壤中氮的平衡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作物的生长及增产增收也有着重要意义.试验以西南大学农业部重庆紫色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内于1989年设立的长期免耕试验田为研究对象,研究冬水田平作、水旱轮作、垄作免耕和垄作翻耕等耕作方式对土壤颗粒态氮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全氮及颗粒态氮含量均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由上到下含量逐渐降低.在0-60 cm的土壤深度内,土壤全氮平均含量依次为垄作免耕(1.53g/kg)>冬水田平作(1.50 g/kg)>垄作翻耕(1.31 g/kg)>水旱轮作(1.16 g/kg);颗粒态氮平均含量依次为冬水田平作(0.55 g/kg)>垄作免耕(0.46 g/kg)>垄作翻耕(0.40 g/kg)>水旱轮作(0.35 g/kg).免耕能够增加土壤全氮含量,但无助于颗粒态氮含量的增加.不同耕作方式下的颗粒态土碳氮比大于全土碳氮比,表明颗粒态土壤有机质易被微生物分解,是土壤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6.
利用方式改变对水稻土发生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方利平  章明奎 《土壤通报》2006,37(4):815-816
长期种植蔬菜和苗木改变了水稻土(水耕人为土)周期性的灌溉和排水的管理方式及土壤的水分、通气状况,因而对水稻土发生学特性产生了显著的影响。长期种植蔬菜和苗木,耕作层厚度增加,犁底层变薄;铁锰斑数量明显增加,氧化铁晶胶比明显提高;长期种植蔬菜还可引起土壤酸化。随着种植蔬菜等其它旱作时间的增加水稻土逐渐失去其原有的特性。但长期种植蔬菜是否已改变了土壤类型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耕作方式对紫色水稻土全硫及有效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小娟  江长胜  郝庆菊  袁雪 《土壤》2012,44(2):267-273
以位于西南大学农业部重庆紫色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1990 年设立的长期免耕试验田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 0 ~ 60 cm 土壤,应用等质量计算方法,探讨了冬水田平作(DP)、水旱轮作(SH)、垄作免耕(LM)和垄作翻耕(LF)等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全硫和有效硫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0 ~ 60 cm 深度内,土壤全硫和有效硫含量呈现出明显的垂直递减规律,即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含量逐渐降低;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全硫含量及储量为 LM>SH>DP>LF,有效硫含量及储量为 LM>DP>LF>SH。长期垄作免耕提高了土壤全硫及有效硫的含量和储量,与对照 DP 处理相比,LM 处理全硫与有效硫含量分别增加了 20.80% 和 1.31%,储量分别增加了 19.54% 和 5.36%。耕作层(0 ~ 20 cm),DP、SH、LM、LF 处理土壤有效硫平均含量分别为 27.15、13.45、31.43 和 24.01 mg/kg,DP、LF 以及 LM 处理为硫不缺或硫丰足,而 SH 处理为缺硫土壤(土壤有效硫含量<16 mg/kg)。对缺硫土壤,应重视硫肥的施用,以促进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耕作方式对紫色水稻土总有机碳及颗粒态有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耕作方式对西南地区紫色水稻土总有机碳及颗粒态有机碳的影响,以1989年设立的位于西南大学农场的农业部重庆紫色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内的长期免耕试验田为对象,研究在冬水田平作(DP)、水旱轮作(SH)、垄作免耕(LM)、厢作免耕(XM)和垄作翻耕(LF)5种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中总有机碳(TOC)含量、颗粒态有机碳(POC)含量、颗粒态土壤质量分数和颗粒态有机碳分配比在土壤中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不同的耕作方式主要对表层土壤的TOC、POC分布产生显著影响,其中LM对提高积累TOC和POC贡献最大;0-60 cm土层TOC含量变化范围为7.10~34.45 g/kg,颗粒态土壤质量分数所占比例为30.38%~45.65%,POC含量为1.31~19.39 g/kg,各数值基本变化趋势都是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TOC与POC都可作为评价耕作方式影响紫色水稻土土壤质量变化与固碳能力的有效指标,但相同耕作制度下POC变化幅度更大,对其响应也更为敏感。从TOC和POC的关系来看,不同耕作制度下有机碳的增加与土壤物理保护能力的提高有关,免耕方式有利于有机碳以及颗粒态有机碳的保护和稳定。  相似文献   

9.
连续九年施用有机肥料,紫色水稻土壤及<0.002mm的有机无机复合体中无定形铁,铝和铬合态铁,铝的含量呈不同程度的增加,铬合态铁和铝间具拮抗作用(r=0.7998n=7);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加主要是由于轻组有机质含量增加,而有机无机复合度下降,土壤重组腐殖质的含量为0.25-0.01mm><0.002mm>1-0.25mm>0.01-0.002mm;有机无机复合度及重组腐殖质中松结态与紧结态的比值  相似文献   

10.
广东不同母质水稻土供钾特性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生物耗竭法并结合模拟试验综合评价了广东5种主要母质发育水稻土的供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2mol/L冷HNO3法提取的有效钾与水稻吸钾量间的相关性最好,建议用2mol/L冷HNO3法提取的钾来评价土壤的供钾状况。(2)1mol/L沸HNO3法提取的非交换性钾含量在耗竭后高于耗竭前的水平,与水稻吸钾量相关性很小或呈负相关,不适宜用来评价耗竭土壤。(3)广东5种主要母质发育的水稻土供钾能力大小顺序为:三角洲沉积物发育水稻土>花岗岩发育水稻土>砂页岩发育水稻土>石灰岩发育水稻土>玄武岩发育水稻土。该试验结果可供水稻合理施用钾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1.
陈小凤  赵心玥  何晓茜  兰婷 《土壤》2023,55(6):1289-1296
在有机碳添加下,研究同一区域不同利用方式紫色土反硝化过程差异,可为紫色土氮素管理及N2O减排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成土环境一致,土地利用方式分别为茶园、果园、林地、耕地的4种紫色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厌氧培养-15N标记法,研究了生物质炭添加下4种土壤的气态产物N2O、N2的排放速率和反硝化速率特征及其与土壤pH、有机质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N2O、N2排放速率和反硝化速率均为茶园>耕地>果园>林地;相关性分析发现N2O、N2排放速率和反硝化速率均随土壤pH的增加而减少(P < 0.01),而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正相关(P < 0.05),添加生物炭后,土壤N2排放速率和反硝化速率有所提高,但不显著;N2O排放速率的改变因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中,茶园N2O排放速率变化不显著,而果园和耕地显著降低(P < 0.05),林地显著增加(P < 0.05)。上述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利用方式紫色土反硝化过程与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显著相关且受生物炭添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酸性土壤中的硝化活性存在很大空间变异,并且其硝化类型也因土壤环境条件而异。锰氧化物作为土壤矿物的一种,可能通过其生物毒性及作用土壤氮矿化等影响硝化过程。本研究在四川盆地分别采集pH为4.6,4.9两种酸性紫色水稻土,通过添加乙炔或锰氧化物,探究四川盆地酸性水稻土硝化作用的主要类型以及锰氧化物对硝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水稻土中存在显著的硝化活性,加入乙炔后,pH4.9空白对照和pH4.9加硫酸铵处理的两种酸性紫色水稻土的净硝化速率均显著下降,分别从0.46 mg kg~(-1)d~(-1),0.58 mg kg~(-1)d~(-1)降至-0.08 mg kg~(-1)d~(-1),-0.15 mg kg~(-1)d~(-1),证明酸性水稻土的硝化作用主要以自养硝化作用为主;pH4.6,4.9土样加入锰氧化物后,净硝化速率分别从2.07 mg kg~(-1)d~(-1),3.17 mg kg~(-1)d~(-1)下降到0.60 mg kg~(-1)d~(-1),2.71 mg kg~(-1)d~(-1),表明锰氧化物对酸性水稻土硝化作用的净效应是抑制作用,可能的原因是酸性条件下锰氧化物对硝化微生物的毒性所致。  相似文献   

13.
不同种植模式下紫色土养分流失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建立5个不同种植模式的径流小区,对每个小区径流泥沙中养分的含量进行研究.探讨机械组成、微团聚体含量、粘粒团聚度等因子对养分流失影响的程度,结果发现:15~30cm土层中〈0.01mm的粘粒含量与径流泥沙中全钾含量和速效钾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0~15cm层中的〈0.01mm和〈0.001mm微团聚体含量都与径流泥沙中有机质、速效钾和全氮的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同层中〈0.01mm粘粒团聚度与径流泥沙中全氮含量和速效钾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而同层〈0.001mm粘粒团聚度与径流泥沙中全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和速效磷含量有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赵凯丽  徐明岗  周晓阳  蔡泽江  王伯仁  刘瑜  颜芳  孙楠 《土壤》2022,54(5):1010-1015
为探明红壤区不同耕地利用类型下土壤酸度的剖面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选取江西省余江县和湖南省祁阳县的典型水田、旱地两种耕地利用类型下、第四纪红色黏土母质发育的红壤,分5层(0~20、20~40、40~60、60~80和80~100 cm)测定土壤pH、交换性铝、交换态盐基阳离子及有机质含量等指标,分析剖面酸度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土壤pH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不同耕地利用类型下以水田剖面p H较高,范围为5.80~6.43,旱地剖面p H较低,范围为4.68~5.41。土壤交换性铝含量以水田含量较低,范围为0.16~1.56 cmol/kg,旱地的含量较高,范围为4.22~7.02 cmol/kg,水田的交换性铝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旱地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0~20 cm土层的交换性铝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40~100 cm土层的交换性铝与交换态盐基阳离子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耕地利用类型是影响土壤酸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旱地土壤酸度强于水田。增加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可能是减缓酸化、降低交换性铝含量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5.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我国川中丘陵区紫色土为背景,研究了5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影响,分析了可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量碳(MBC)、总有机碳(TOC)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有显著影响。DOC含量呈现菜地>果园>水田>林地>旱地的趋势;MBC含量为水田>果园>菜地>林地>旱地。有机物质的输入量、种植制度和土壤管理措施是差异存在的重要原因。菜地、旱地、林地、果园和水田的DOC/TOC均值分别为0.58%、0.28%、0.19%、0.57%和0.28%,其相应的MBC/TOC均值分别为3.57%、3.09%、2.38%、2.67%和3.42%。经相关性分析,5种土地利用方式DOC、MBC含量与TOC之间的差异性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基于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实验分析,研究了粤东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紫色土团聚体组成及其结构特性变化.结果表明:(1)各土地利用类型紫色土表层风干团聚体分布以>5 mm粒径为主,>0.25 mm团聚体含量均大于91%.湿筛后各土层>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明显减少,平均为54.36%,土地利用方式对紫色土水稳性团聚体影响较大.(2)表土层>0.25 mm湿筛团聚体含量顺序为:林地>果园>茶园>撂荒地>旱地,>5 mm团聚体水稳性与有机质和黏粒含量成正相关.各利用类型团聚体破坏率介于31.12%~47.60%,表现为旱地>撂荒地>茶园>果园>林地.(3)5种土地利用类型各土层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平均值为2.26 mm,除旱地外,其他利用类型土壤团聚体MWD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少.各土层总孔隙度介于38.20%~45.28%,表层非毛管孔隙度表现为:林地>沙田柚果园>茶园>撂荒地>旱地,底层土壤亦有类似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澧阳平原古水稻土铁形态演变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沛  周卫军  顾海滨  李娟  郭子川  肖彦资 《土壤》2015,47(6):1151-1156
采用野外采样与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澧阳平原杉龙岗遗址埋藏古水稻土与现代耕作水稻土铁形态、含量变化及剖面演变特征,探讨了土壤铁形态变化与成土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澧阳平原现代耕作水稻土与埋藏古水稻土铁形态及含量分别为:全铁31.61~35.10 g/kg和33.97~46.88 g/kg,游离铁8.88~13.92 g/kg和11.10~20.36 g/kg,无定型铁2.52~4.06 g/kg和2.64~3.35 g/kg,结晶态铁5.06~11.40 g/kg和8.46~17.43 g/kg。澧阳平原水稻土各形态铁含量除无定型铁外,其他形态铁含量总趋势为埋藏古水稻土现代耕作水稻土,且古水稻土各形态铁分异明显。现代耕作水稻土全铁、游离铁、结晶铁含量均呈现随深度加深而增加趋势,而无定型铁则相反,且各形态铁含量波动性较小;埋藏古水稻土全铁含量随土层增深而增加,无定型铁含量呈现微幅增加趋势,但游离铁和结晶铁含量变化有异,PA剖面减少,PC剖面增加,埋藏古水稻土中各形态铁含量变化趋势多样。澧阳平原古水稻土的铁有明显的淋溶淀积特征,不同形态铁在各土层变异较大,埋藏古水稻土铁富集明显。  相似文献   

18.
土地利用方式与坡位土壤活性铝形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红壤坡地为材料,研究了地带性恢复林地、农作区、人工林地茶园和桔园等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pH、有机质和铝形态的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土壤pH、有机质和3种活性铝形态含量差异显著。和恢复区相比,农作区由于大量秸秆和根茬还土,土壤交换性铝的含量显著降低,而土壤吸附态羟基铝和有机络合态铝的含量则不同程度地提高;人工林地茶园和桔园则呈现出土壤交换性铝提高的特征,吸附态羟基铝和有机络合态铝含量下降。下坡位土壤表现为堆积,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交换性铝含量比上坡位减少,吸附态羟基铝和有机络合态铝含量增加,降低了铝的毒性。相关分析表明,土壤pH值与土壤交换性铝呈显著负相关,y=-97.6x+6009.2(R^2=0.7315),与土壤吸附态羟基铝呈显著正相关,y=2810.8x-9293(R^2=0.9003);而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交换性铝呈显著负相关,y=-2963x+17616(R^2=0.8977),与土壤有机络合态铝呈显著正相关,y=553.4x-4779.1(R^2=0.4364)。说明土壤铝形态在坡面上的分异特征是坡面利用类型与地形部位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利用方式转变对水稻土活性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孔樟良 《土壤通报》2016,(2):371-377
水田改为经济林、蔬菜地是我国南方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重要的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可引起土壤质量的变化。以浙江省杭州市平原地区水稻田和由水稻田改成的经济林(果树、苗木和桑树)和蔬菜地(包括露天蔬菜地和大棚蔬菜地)为对象,研究了泥质田、青紫泥田和淡涂泥田等3种平原地区分布较为广泛的代表性水稻土改旱种植经济林、露天蔬菜地和大棚蔬菜地后土壤活性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水田改旱种植经济林、蔬菜地后,表层(0~15 cm)土壤有机碳明显下降,亚表层(15~30 cm)土壤有机碳轻微下降,30 cm以下土壤有机碳基本不变。与长期种植水稻的水田土壤相比,大棚蔬菜地、露天蔬菜地和经济林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分别下降了32.4%~35.7%、28.2%~30.4%和18.3%~24.2%。种植经济林、露天蔬菜地、大棚蔬菜地后土壤活性有机碳(包括易氧化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轻组分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比长期种植水稻的水田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易氧化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和轻组分有机碳下降幅度大于有机碳总量;与长期种植水稻的水田土壤相比,经济林地土壤颗粒态有机碳和轻组分有机碳分别下降了31.41%~37.09%和22.72%~25.70%;露天蔬菜地土壤分别下降了45.78%~52.36%和39.50%~45.25%;大棚蔬菜地分别下降了55.44%~63.59%和45.92%~55.13%。同时,易氧化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和轻组分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也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改旱后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呈明显下降,下降幅度:大棚蔬菜地露天蔬菜地经济林地。分析认为,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引起有机碳矿化及有机物质输入平衡发生变化是引起土壤有机碳变化的主要原因;水田改旱不利于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提高。  相似文献   

20.
采用Bowman-cole有机磷分级法研究了典型棕壤及其各级微团聚体中有机磷组分在林地、柞树林地、耕地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有机磷总量在3种利用方式下表现为林地>耕地>柞树林地,有机磷占全磷的比例却为林地>柞树林地>耕地.土地利用方式对棕壤活性有机磷和高稳性有机磷的含量及有效性影响甚微,开垦为耕地可保持中活性有机磷含量并提高其有效性,开垦为柞树林地则显著降低其含量,耕垦可显著降低耕地中中稳性有机磷含量及其比例.耕垦可以降低有机磷总量在各级微团聚体中的含量,且降低率随粒级的增大而增加,提高50~250 μm粒级活性有机磷的有效性,降低<10 μm和50~250 μm粒级中的中活性有机磷含量,开垦为耕地有利于<10 μm粒级中其有效性的保持,可显著降低10~50 μm和50~250 μm粒级中稳性有机磷含量,尤其显著降低耕地中其占有机磷的比例,开垦为柞树林有地有利于高稳性有机磷在各粒级中的分解转化,开垦为耕地的却有利于高稳性有机磷在10~50 μm和50~250 μm粒级中累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