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傅燕娜 《新农村(黑龙江)》2014,(10):221-221
经济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加快,使农村生活污水对农村水环境污染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严重威胁农村地区人们的饮水安全及身体健康。人工湿地是一种新型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具有经济效益与生态改善两者皆得的优势,是目前减少农村污水污染,建立可持续性发展的新型农村的较佳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净化机理,并以四川广元昭化镇的工程应用为实例,对该项技术在农村污水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运行的经济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污水CODcr、氨氮、氮、磷的去除效率分别可以达到82.2%、65.7%、55.0%、94.O%.同时,一次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较小,其中每吨水的建设成本为976元,综合处理成本为0.35元.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不容乐观,通过对近年来新兴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进行总结归纳,分析此项治污技术将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7.
为科学合理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综合分析了厌氧-人工湿地、A/O-人工湿地、生物滤地-人工湿地、SBR-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处理效果,发现采用人工湿地组合工艺能有效处理农村污水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也可降低后期运维管理难度。农村地区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将污水处理与其资源化利用相结合,因地制宜探索和选择适合当地的人工湿地组合工艺进行污水处理。 相似文献
8.
厌氧+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厌氧+人工湿地对高负荷污水处理的能力。[方法]通过新式湿地对CODCr、SP、TP和NH4^+-N等常规污染物的去除,研究其对污水处理的能力。[结果]采用90 cm/d 水力负荷运行时,CODCr去除率可达70%-80%,可将300.00 mg/L以上的CODCr降低至100.00 mg/L以下,对SP和NH^4+-N的去除率在30%-40%。[结论]人工湿地的CODCr、SP及NH^4+-N浓度为300.00、250、15.00 mg/L以下时,能达到较稳定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9.
菩提子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的菩提子(Coix lacryma-jobi Linn.)生长及其对氮、磷吸收动态,并探讨了收割对富营养化水体中N、P的吸收作用的影响进。结果表明:在夏秋季节,特别在8月,菩提子可获得较高的生物量和N、P累积量,因而净化贡献最大。从植物体饲用价值看,适当增加收割次数可使菩提子中N、P含量高,但收割次数过多,并不利于菩提子对污水的净化及N、P的积累。综合考虑,在菩提子整个生长期,应在8月进行全面收割,收割次数以2~3次为宜。 相似文献
10.
11.
介绍了福建省南平市大横奶牛场构建复合型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工艺流程,分析了复合型人工湿地各阶段对污染物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通过复合型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N、P、BOD、COD、SS去除效果显著;同时,通过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栽种,解决奶牛青饲料,降低奶牛场的经营成本,达到养分的循环利用和去污目的。 相似文献
12.
13.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实现乡村振兴的“20字”总要求,即“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生态宜居”,虽然每一要求各有侧重,涉及的领域、建设的重点、发展的规律各有差异,但五个方面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以往研究者多着力于研究某一方面要求对乡村振兴的助推作用,本文将跳出传统研究视角,从新的研究视角出发,重点着眼研究乡风文明与生态宜居两个内在要求间的关系,首先阐述乡风文明对生态宜居的韵染作用,然后分析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以乡风文明推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实现二者良性互动,激发内生动力,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4.
结合中原地区农村污水处理现状,建立了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农村污水生态处理系统模型.采用沼气池、生物滤池、潜流式人工湿地、生态稳定塘组合工艺,设计了中原地区农村污水生态处理工程.该系统既能够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又改善了生态环境,还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5.
试验探究了复合潜流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当水力负荷为0.35 m3·(m2·d)-1时,系统对TN、NH4+-N、COD和TP去除效率分别为(89.84±7.64)%、(98.67±1.31)%、(61.63±16.01)%和(70.21±8.00)%。湿地中一共发现11个主要菌门、18个主要菌纲和33个主要菌属,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蓝藻门(Cya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是其中的优势菌门,它们在各级湿地中表层和底层的相对丰度分别是57.26%、61.37%、91.60%、93.22%、88.78%、88.02%。蓝藻菌纲(Cyanobacteria)、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 、芽孢杆菌纲(Bacilli)和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是其中优势菌纲,约占主要菌纲的70%。共有17个优势菌属,在各级湿地中的分布情况不同,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相对丰度最高,集中分布于第三级湿地,其次是Leptolyngbya、席藻属(Phormidium),在第一、二级湿地中广泛分布。复合潜流人工湿地具有良好污水净化效果,系统中有机物和氮素的去除主要依靠微生物作用,磷素的去除主要依靠基质吸附沉淀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分析了当前海南省农垦农地承包经营制度在权利取得、经营方式、权利内容等方面存在的阻碍国有农地要素市场化的问题。在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强调了应抓住契机,从简化权利体系、取消两田制以及承包经营权物权化等方面完善农垦农地承包制度。 相似文献
18.
如何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全过程中,强化乡村农业绿色发展,促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无疑是一项需要深入探索的理论与实践命题。文章在学习与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核心内涵基础上,指出以保障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生命安全为重点,着力构建以生产、产业、经营、人才为重点的科技创业绿色发展体系和以政府为主导、乡村为平台、农民为主体的社会组织体系,推动乡村绿色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并提出了乡村绿色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
改进型和传统型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净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构建传统型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Integrated Vertic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s System:IVFCWS)和改进型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Improved Integrated Vertic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s System:IIVFCWS),并在其中分别种植彩叶草-太阳草(Coleus blumei-Toninafluviatilis:CT)和美人蕉-大水剑(Canna indica-Acorus calamus:CA),以无植物人工湿地系统为对照,比较研究不同植物组合下两种构型的人工湿地系统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IIVFCWS对COD_(Cr)、NH~+_4-N、TN的净化效果显著优于IVFCWS,而对TP的去除效果则是IVFCWS较IIVFCWS强.有植物的人工湿地系统去除污染物的效果较无植物的对照系统好,其中彩叶草-太阳草组合湿地系统的去除效果较美人蕉-大水剑组合的强,分别为:COD_(Cr)的平均去除率在80.8%-52.8%之间;NH~+_4-N的去除率在93.6%~52.3%之间;TN的去除率在96.4%~67.6%之间,TP的平均去除率均达93.6%以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