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长鸡和产蛋鸡最适宜的温度是18—24℃,但我国各地夏季常出现高温天气,持续时间较长,引起鸡严重的热应激,对其行为、生理、生产性能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影响,甚至引起鸡热休克死亡。 1 热应激的影响 1.1 行为和采食量 当气温超过最适温区的上限时,鸡出现散热困难,为了及时散发热量,鸡会蹲伏在地上或网上,翅下垂,张口呼吸,频频饮水。采食减少,以18—21℃做参照温度,温度每上升1℃,生长鸡或产蛋  相似文献   

2.
鸡无汗腺,抗热性差,当温度超过30℃时,鸡自身热调节能力下降,出现热应激综合症,温度进一步上升时,鸡采食量明显减少,产蛋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为降低热应激对鸡的不良影响,须采取相应措施,使管理上符合夏季特点。……  相似文献   

3.
热应激下鸡的反应及抗热应激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禽的最适温度是18~26℃,当环境温度高于等热区上限值时,出现热应激。此时饲料消耗降低,胃肠道血液流量减少,代谢能量摄入也降低,这些因素显著降低了热应激鸡的性能(Mckee,1997)。温度对鸡代谢的影响很复杂,机体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几乎动员所有组织和器官对付高温的刺激,以期降低热应激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刘凤华,1998)。1血液学反应无论是急性热应激还是慢性热应激,血液方面都会或多或少地发生一定的变化。Sangiah(1985)研究32℃下慢性热应激鸡喘息时血液pH值为7.395,…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部分地区.每年夏季都会出现持续性高温、高湿天气。当温度超过28℃。特别是32℃以上时.鸡群往往由于体温调节及生理机能趋于紊乱而产生热应激,严重影响到鸡的采食量、生产繁殖性能、饲料利用率以及产品质量,并可导致鸡在短时间内大量死亡.给养鸡生产带来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5.
种鸡群在正常的生长过程中。对环境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范围。热应激是指鸡受到外界高温或内部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等不利因素刺激所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包括一系列神经、内分泌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机能和代谢的变化。一般认为种鸡的生长适宜温度为15.6—21.1℃,当气温超过28℃以后便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热应激。  相似文献   

6.
一、温度设定与管理 1.温度设定按生产日期提前设定每天温度。进鸡前2小时到接鸡后1小时内,温度为28℃,温度控制范围在27~29℃。到入舍1小时时设定温度为29℃,温度控制范围在28~30℃。  相似文献   

7.
张传芳 《当代农业》2014,(21):38-39
一、三大要点1.要保持适宜温度冬季寒冷干燥,为肉鸡提供适宜的生长温度,是提高其成活率的首要条件。雏鸡入舍前3天,将舍内温度控制在34.5~35℃。鸡入舍后,升温1~2℃,第1周温度在35~36℃为佳,此时鸡只状态佳,精神活泼,分布均匀,活动自由,饮食正常。应注意鸡只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温,若发现鸡只聚群,"叽叽"颤叫、缩头等现象,说明温度过低,应提高鸡舍内的温度;若发现鸡只张口喘气、频繁喝水等现象,说明温度过高,应降低舍内温度。鸡只在2周龄时将舍内温度降到30~32℃。在3周龄时将舍内温度降到26~28cc.再过1周时间将舍内温度降到恒定温度23℃。温度计的放置既不能挂在热源处,也不能挂在靠近门口、通风1:1处.应该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方悬挂.一般50~60平方米悬挂1根温度计。  相似文献   

8.
张传芳 《农家顾问》2013,(12):41-42
三要 1.要保持适宜温度冬季寒冷干燥.为肉鸡提供适宜的生长温度,是提高成活率的首要条件。雏鸡入舍前3天.将舍内温度控制在34.5~35℃。鸡人舍后,升温1.2℃,第1周温度在35~36℃为佳.2周龄时舍内温度降到30~32℃.3周龄时舍内温度降到26~28℃.再过1周时间将舍内温度降到恒定温度23℃。  相似文献   

9.
夏季气温高,鸡的皮肤没有汗腺,体躯又为羽毛所覆盖,因而鸡不耐高温。鸡生存的最佳气温是13~20℃,气温在28℃以上时,鸡自身热调节能力下降,出现应激反应综合症,鸡张嘴呼吸,蛋鸡食欲减退,往往造成蛋白质、能量、维生素、氨基酸及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摄入不足,导致产蛋下降,蛋重减轻,当温度进一步上升时,容易造成鸡中暑或死亡,给养鸡者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为减少热应激对产蛋鸡的不良影响必须采取措施,使饲养管理符合夏季特点。  相似文献   

10.
由于鸡是恒温动物,皮肤无汗腺且被覆羽毛,一旦进入夏季,如何适应和度过高温天气,是每个鸡场关心的大事.众所周知,鸡的适宜生存温度为10~ 32℃,产蛋期适宜温度为21~26℃.在26~ 32℃的环境条件下,鸡尚能维持正常体温;高于32℃,就会出现生理功能紊乱和生产性能下降的情况,甚至导致热休克和死亡.每当进入夏季,针对防暑降温,养鸡场都会采取一些措施,但是其有些观念和做法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1.
<正>鸡热衰竭以鸡急性死亡为特征,是酷暑季节鸡的常见病。在炎热的夏季,当温度达到32℃以上时,就会引起鸡生理及精神上的一系列不良反应,此时鸡易出现中暑现象。一般气温超过36℃时鸡可发生中暑,环境温度超过40℃,可发生大批死亡。临床症状呼吸急促,张口呼吸,而且呼吸困难、喘息。部分鸡喉内发出明显的呼噜声;翅膀张开下垂,羽毛蓬乱;采食量  相似文献   

12.
<正>近期,我国南北方暑热持续,局部地区最高气温甚至达到40℃以上。蛋鸡产蛋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18℃~23℃,环境温度超过30℃就容易引起热应激,诱发鸡只采食量下降、血压下降、免疫抗体下降、生产性能下降,高于38℃以上易造成热衰竭而死亡,严重危害养鸡业。所以,养鸡户要千方百计克服高温带来的困扰,尽量减少鸡的热应激发生,保证蛋鸡生产正常进行,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一、临床症状鸡热应激多发于7~9月份高温时节,产蛋鸡  相似文献   

13.
正鸡热应激是指鸡在高温或高温高湿环境下,体温调节及生理机能紊乱而导致的一系列异常反应。产蛋鸡的等热区为16~27℃,当舍内温度超过27℃时,将会对鸡群产生热应激。一、热应激的危害常见的热应激危害有食欲抑制而饮水量增加(肠道内消化酶浓度降低,饲料利用率低)、酸碱平衡失调(呼吸性碱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免疫力下降(易染病)、物理屏障缺失(鸡张口呼吸,鼻腔黏膜的屏障作用缺失,  相似文献   

14.
《中国畜禽种业》2008,4(12):55-55
夏天给鸡补喂维生素C,可使鸡多产蛋。在一般气温下,维生素可以由鸡体自己合成,不需补喂。但夏季温度高,鸡体合成维生素C的机能降低.造成鸡体缺乏维生素C。维生素C是鸡体的一种必需营养物质,参与鸡体的多种代谢活动.缺乏时会使鸡产蛋减少。据研究,鸡产蛋最好的温度是13-20℃,经常高于29℃时,产量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15.
孵化禽雏要掌握适宜的温度、温度、通风、翻蛋。晾蛋五大要素,其中温度是关键。孵化鸡雏最适宜温度为37℃~37.8℃。看胎施温法是根据胚胎的发育情况,用调整温度来控制鸡胚的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16.
当环境温度超过28℃时,肉鸡就开始出现热应激反应,表现为张口呼吸,饮水量显著增加;超过30℃,鸡体温度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上升;超过38℃就有死亡的危险.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16周龄桃源鸡在高温环境下的生理反应。当环境温度达到29℃时,鸡的呼吸和心跳频率增加。30℃时,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加,日增重量下降。35℃以上时,鸡的白细胞增加18,9%(母鸡),嗜中性细胞增加34,4%,嗜酸性细胞减少53,3%,淋巴细胞减少15,8%,血浆CO_2结合量下降37,8%。因此,可认为25℃是桃源鸡的适宜温度的上限,29℃出现热应激反应,30℃以上对鸡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猪血液中免疫球蛋白热变性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热变性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PlgG热变性的反应级数为1.1级。在60℃、65℃、70℃、75℃、80℃条件下,PlgG热变性的D值分别为833.33min、131.58min、37.04min、7.32min和2.54min.在此温度范围内PlgG热变性的Z值为7.9℃。PIgG热变性的表观活化能EA=284.45kJ/mol。当加热温度低于65℃时.PlaG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9.
<正>1.降低环境温度,营造适宜舍温。产蛋鸡的适宜温度为15~23℃,当气温达到30℃以上时,鸡就会陷入热应激状态,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加快,采食量及产蛋率下降,温度再高就有中暑危险。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在夏天高温高湿的天气条件下,摆在养鸡户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预防鸡的热应激。当气温达到32℃时,鸡群就会出现热应激.表现为大口呼吸、大量饮水、采食量下降甚至停食,免疫力和生产性能下降.长时间的热应激会出现休克和死亡,对养禽业危害较大。为防止鸡热应激的发生.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