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纳板河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状况调查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9月~2006年5月,采用线路调查法及样方调查法对纳版河流域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及分布状况等进行了调查.发现外来入侵植物有17科28属32种,分布方式有零星、斑块状及成片3种,入侵方式为人为有意引种及无意带入2种.分析外来入侵植物对保护区生态环境及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并提出了建立监测体系、制定长期的综合治理计划、加强对外来入侵植物研究等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2.
湖南八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具有以下特点:植物种类丰富、区系成分复杂,植被起源古老,珍稀特有植物繁多,常绿树种地带性特征明显,分布广泛,藤蔓植物多而发达,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在调查分析基础上,指出了目前自然保护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宣传教育、技术培训、开展植物重点物种资源监测等措施,以强化植物资源保护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对甘肃裕河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得出该保护区鸟类有185种,隶属14目38科,国家重点保护的鸟类有25种,其中:Ⅰ级保护鸟类1种,Ⅱ级保护鸟类24种。在保护区鸟类分布中,雀形目种类占61.6%,为绝对优势;在雀形目中,鹟科占42.1%,为优势科;根据保护区鸟类资源分布现状,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4.
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物种栖息地的重要基础,但频繁的人类活动干扰导致自然保护区内生物栖息地斑块破碎化的问题依然存在,景观连接度定量评价对于保护区生物栖息地保护具有重要作用。以纳板河自然保护区为例,基于图论的指数方法利用2014年和2018年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对保护区栖息地的景观连接度指数的变化及其驱动力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14—2018年的景观连接度指数中整体性连接度指数(IIC)、概率连接度指数(PC)都呈现下降趋势,IIC和PC指数分别下降0.29和0.53,指示保护区内栖息地破碎化加剧;2)最大斑块的重要性指数从85.14减少到84.19,重要性前十的斑块时空变化表明了自然保护区栖息地斑块面积不断减小,中部、中西部地区破碎化显著;3)土地利用变化对保护区景观连接度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橡胶林、耕地、水库、茶园4类土地利用增加是栖息地破碎化的驱动力因素。研究结果可为纳板河自然保护区栖息地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晁增华 《山东林业科技》2010,40(3):104-106,129
运用"3S"和野外实地考察等技术方法对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的现状全面调查,总结并评价其森林资源的特点,提出具体的发展对策,为保护区的森林资源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纳板河保护区大型药用真菌进行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的初步调查及种类统计。上山采集,随时记录和拍摄,并制成标本带回室内进行鉴定,研究和整理。药用真菌55种,隶属22种,39属。重大药用价值的药用真菌有21种。除了较详细地描述其功效外,还介绍它们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同时从中整理出具有抗癌作用的有43种,可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有5种。纳板河保护区药用真菌资源丰富,对其开发利用有利于新药的开发。  相似文献   

7.
谭卫宁 《广西林业科学》2009,38(3):187-189,196
对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兜兰属(兰科)植物进行了调查,保护区内分布有小叶兜兰(Paphiopedilum barbigerum)、硬叶兜兰(P.micranthum)、白花兜兰(P.emersonii)、麻栗坡兜兰(P.malipoense)和带叶兜兰(P.hirsutissimum)共5种,在其资源现状、分布特征及保护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保护及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澜沧江自然保护区的考察,报道了保护区资源植物的类别、分布及目前的利用状况。该保护区野生资源植物丰富,计11类约745种。以药用植物种类最多,淀粉植物和竹类植物的资源量最大。特有的种类有粗枝杜鹃Rhododen-dronbasilicum、卵叶韭Alliumovalifolium、尾叶琼楠Beilschmiedialongicaudata、大萼党参Codonopsis macrocalyx和雪山箭竹Fargesialincangensis;稀有的有滇藏木兰Magnoliacampbellii、珠子参Panaxjaponicus var. major、姜状三七P. zingib-erensis和川八角莲Dysosma veitchii;较重要的有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var.chinen-sis、云南山茶Camellia reticulata等。周边社区对保护区资源的依赖程度较大,但是多以自家利用为主,形成商品的种类很少。目前受破坏较严重的是云南红豆杉、石斛、大萼党参、龙胆、珠子参、姜状三七、重楼、水青树等,有的种类已经面临枯竭的威胁。要坚决禁止村民到保护区采伐木材、砍柴、剥皮、滥挖根茎类药材等事件发生,并积极倡导和鼓励对上述资源的引种、扩繁和栽培利用,有效保护野生资源。  相似文献   

9.
南瓮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兴安岭林业东部林区的东南部 ,大兴安岭支脉伊勒呼里山南麓 ,松岭林业局境内 ,北以伊勒呼里山脉为界 ,东至二根河 ,南以松岭林业局同加格达奇林业局界为界。地理坐标为 5 1°0 5′0 7″~ 5 1°3 9′2 4″N ,1 2 5°0 7′5 5″~ 1 2 5°5 0′0 5″E ,总面积为 2 2 95 2 3hm2 :其中森林面积 1 4775 1hm2 ,疏林面积 2 2 8hm2 ,荒山荒地 3 43hm2 。湿地总面积 80 91 6hm2 ,其中水域面积 1 3 0 7hm2 ,沼泽地 7960 9hm2 。1 保护区内的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区自上古生代海西运动以来 ,经过长期的地理变迁 ,遭受了各种内…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保护管理现状进行了轮述,分析了保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保护区资源保护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楚雄州野生苏铁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研究判定,楚雄州分布有4种野生苏铁:攀枝花苏铁、篦齿苏铁、单羽苏铁、元江苏铁.其分布范围为金沙江流域及支流河谷、礼社江流域及支流河谷.说明了保护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安徽天马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特点与保护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分析安徽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特点、植被垂直分布和野生动物资源的基础上,针对自然保护区类型,提出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分、建设目标、保护与管理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经研宛判定,楚雄州分布有4种野生苏铁:攀枝花苏铁、篦齿苏铁、单羽苏铁、元江苏铁。其分布范围为金沙江流域及支流河谷、礼社江流域及支流河谷。说明了保护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4.
哀牢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及保护管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正全 《林业调查规划》2007,32(3):68-70,75
位于云南中部的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阐述保护区具有动植物种类丰富,植物区系成分复杂,过渡性明显,特有现象突出,植被类型多样等特点。分析了保护区形状狭长,社区贫困,存在着放牧、偷猎、非法采集、工程建设影响等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威胁因素,提出了社区共管、加强执法、增划保护地带等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青杆、青海云杉等4种类型云杉属植物种子长、针叶长等10个表型性状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这4种类型植物的表型多样性,以便对该保护区内分类地位不明确的麻衣松进行分类地位的确定.结果表明,白青杆和黑青杆的表型多样性比较丰富,4种类型的平均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黑青杆、白青扦、麻衣松和青海云杉.白青杆和黑青杆的表型性状间大多数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麻衣松和青海云杉的大多数表型性状间相关性不显著.用分层聚类的方法分别对4种类型的表型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白青杆和黑青杆的表型性状可分为4类,麻衣松和青海云杉的表型性状可分为3类;麻衣松与白青杆、黑青杆不属于同一类,而与青海云杉比较相近.  相似文献   

16.
通过莲花山自然保护区林地保护现状、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实行分级管理、加强森林保护、实施森林质量工程、坚持科技兴林、强化林地保护管理队伍建设等林地保护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物种类繁多、动物数量及遗传多样性丰富。介绍了野生动物种类,保护动物、经济动物种类,野生动物区系特征,保护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保护对策,开发利用、驯养繁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菜阳河自然保护区是实施“中国荷兰合作森林保护与社区发展项目” (FCCDP)的试点保护区。根据项目要求 ,2 0 0 0年 4月 2 4日~ 5月 5日 ,11月 4日~ 11月 17日对保护区的鸟类多样性进行了 2次野外调查。野外调查中采用以常规的路线调查法为主 ,辅以定点统计 ,张网捕捉鉴定后释放 ,访问当地村民等方法进行。共记录到鸟类 2 2 1种 ,分属于 17目 4 5科。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 2种 ,Ⅱ级保护鸟类 2 1种 ;留鸟 16 4种 ,夏候鸟16种、冬候鸟 2 8种、居留类型不详的鸟类 13种。并对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