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代轻型木结构因木材资源的可再生、结构安全、节能保温和环境友善等特点,在国内外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该研究介绍了轻型木结构建筑的分类和轻型木结构住宅构架方式,论述了木结构建筑对保温调湿、隔声隔音、光特效、防火等室内环境的改良作用,并结合实例阐述了木材与其他材料的结合方式,旨在为发展现代轻型木结构建筑提供新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现代轻型木结构住宅模数与标准化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住宅模块化部品设计的尺寸标准化及建筑模数化,尝试建立轻型木结构住宅标准化设计体系,以期推进木结构住宅产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出18种模块化墙体与8种楼盖部品,建立模块化部品数据库;提出模数化的设计方法,并建立了基本模数1 M=610 mm;开展单层现代轻型木结构住宅的理论计算,通过模型制作验证了本标准化结构体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轻型木结构住宅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阐述轻型木结构住宅的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轻型木结构住宅的特点,重点针对轻型木结构住宅的性价比、节能性、防火防潮性、抗震性以及环保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我国轻型木结构住宅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在加拿大,现代木结构建筑不仅仅是最为普遍的住宅形式,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建筑与商业建筑当中,并且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卑诗省最近通过了将木结构住宅从4层提升到6层的法案,以促使当地更多地使用这一环保节能的天然建材。同时,卑诗省政府还规定所有政府参与或出资的公共建筑必须优先考虑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同样森林资源充沛的欧洲地区,将他们的被动房技术——一种高效节能的木结构房屋类型,也带到了加拿大。  相似文献   

5.
自卑诗省颁布新建筑法规,将民用木结构建筑的允许高度由四层提升至六层以来,列治文市成为该省首个获批允许建造六层民用木结构建筑的地区。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轻型木结构楼、屋面板集中静载性能试验的条件、装置和方法,根据规范要求研制了加载装置,并进行了木结构用意杨结构胶合板的集中静载性能试验研究,旨在为国产速生林用于轻型木结构的研究提供一些试验数据.试验结果表明:与国外结构胶合板具有相同厚度的轻型木结构用意杨屋面板和楼面板,其集中载荷受弯性能均优干我国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7.
2013年10月24日,北京——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和中国现代木结构建筑技术产业联盟、加拿大木业协会、加拿大卑诗省林业厅中国办事处共同主办的“中国现代木结构建筑技术产业联盟2013年会”于2013年10月24日在北京北辰洲际酒店隆重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同时兼任中国现代木结构建筑技术产业联盟理事长韩爱兴,加拿大卑诗省林业厅厅长史蒂夫汤姆逊(SteveThompson),加拿大自然资源部政策经济与产业司司长格兰梅森(GlennMason)以及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主任王有为出席大会并致辞。  相似文献   

8.
马俊丽  朱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6,(4):206-207,261
研究针对新疆园林景观,结合木材的特性,具体分析了木结构在名胜古迹、寺庙园林、旅游景区中的应用情况。基于对木结构在园林景观中应用现状的分析,提出其中应注意的问题,探究新疆园林景观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芬兰:基于芬兰森林业的多层建筑系统(Mets Wood Multi—Storey System),在维基(Viikki)新区,芬兰最大的多层木结构建筑已经完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外墙是轻型木结构建筑的主要围护结构,其热湿性能对建筑耐久性、安全性、舒适性和能源消耗等均有较大影响。为探究室外环境、墙体朝向、楼层高度等因素对寒冷地区多层轻型木结构墙体热湿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对天津市某多层混合结构建筑中轻型木结构墙体的热湿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方法  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对试验墙体内部环境温湿度、木骨柱含水率等热湿参数进行持续一年的监测,分析室外温湿度、墙体朝向和楼层高度等因素对墙体热湿性能的影响,评估墙体内部的冷凝风险和霉菌生长风险。  结果  墙体空腔内温湿度变化与室外温湿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木骨柱含水率变化与环境温湿度作用下的平衡含水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墙体空腔内温湿度及木骨柱含水率的波幅小于室外环境。短期强降水引起墙体空腔内相对湿度和木骨柱含水率的增长,但增长过程具有一定滞后性。不同朝向墙体的太阳辐射强度不同,使其墙体空腔内温度分布规律为南向 > 西向 > 东向 > 北向,相对湿度分布规律则为北向 > 东向 > 西向 > 南向,木骨柱含水率分布规律为西向 > 北向 > 东向 > 南向,除西向外含水率与相对湿度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各楼层的温湿度分布规律明显,1层墙体内温度较低,相对湿度和木骨柱含水率整体偏高,且波幅较大;5—8月,墙体空腔内温度分布规律为4层 > 3层 > 2层,墙体空腔内相对湿度和木骨柱含水率分布规律为2层 > 3层 > 4层。  结论  墙体空腔内部温湿度和木骨柱含水率受室外环境条件的直接影响,但在室外环境大幅波动变化条件下,墙体内部处于相对稳定的热湿环境。寒冷气候区内,该多层轻型木结构墙体构造能有效阻隔室外水蒸气进入墙体内部,2020年气候条件下墙体空腔内部不存在冷凝和霉菌生长风险。   相似文献   

11.
从生态和谐的角度对图书馆建筑进行审视,提出在注重现代化设计的同时应把人文关怀思想渗透在图书馆建筑的各个方面,如:选址、室内布局、功能设计、馆内和馆外的环境设计等。  相似文献   

12.
浅析现代图书馆建筑的设计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较以往更加关注人、自然环境、科学管理及未来发展等因素。结合国内外图书馆建筑实例分析了现代图书馆建筑的设计理念,包括人性化、生态化、开放化、智能化、标志化等。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建筑能耗分析及节能标准的现状,提出了建筑节能评估系统软件开发的基本模型。该模型由输入输出模块、工程数据库模块、建筑能耗分析模块、智能分析模块、节能设计模块、节能评估模块、主控模块七部分组成。同时将集成化和智能化思想贯穿于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并通过计算机编程实现了其中的部分功能。  相似文献   

14.
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经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发展正面临着资源与市场的双重约束、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农民增收与粮食安全的双重挑战。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沧州市立足当前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在阐述了现代农业的内涵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对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主体进行了明确界定,认为农机科技创新体系是由农机科技创新运行系统和社会支持系统组成的;提出了深化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两个重点,最后对如何推进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几个重点体系进行了具体的论证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世界各国政府都对生物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视,并在该领域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研究。随着新技术的推广普及,种植养殖业结构得到了极大改善。  相似文献   

16.
关于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科技创新为切入点,介绍了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创新的内涵,针对我国烟叶生产现状,提出了我国烟叶生产科技创新的机制、重点,旨在为我国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科技创新驱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农业科技创新是驱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针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文章提出建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探索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建立持续稳定的支持机制等科技创新驱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论提升福建省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应用能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邹晓洁 《现代农业科技》2009,(16):349-350,353
立足当前福建省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存在的投入不足、成果转化率低、优质科技品种缺乏、社会化服务体系仍不健全、科技资源布局配置还不尽合理等问题,从加强农业"五新"推广工作、明确农业科技发展重点领域、建设福建特色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等方面入手,提出提升福建省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应用能力的发展路径与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郭君  赵迪  李贺 《农学学报》2013,3(9):64-69
为深入了解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分析现阶段人才供需情况,创新现有的人才培养机制,笔者从资金供给、体系建设、进人机制、人员素质等方面介绍了现代农业背景下农业推广队伍所面临的现实问题,针对配置需求、培养需求、资源利用进行实证研究,并根据当前发展现代农业的需求,提出推广人才培养的具体建议。笔者研究认为,现阶段推广人才培养应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加强业务培训、创新推广方式、优化人才结构、健全法律法规,努力构建多元参与、供需平衡的推广人才培养新机制。  相似文献   

20.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关系到社会全局的稳定和发展。目前,中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加快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时刻。中国的农业科技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中国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系还不够完善,只有建立多渠道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开拓农业科技创新形式、完善互动的推广体系、加大各级各类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强各类农民组织和协会的建设,才能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