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查阅种质资源调查和母树林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对秦岭南坡的洛南、柞水、镇安县栓皮栎天然林分进行标准地调查试验对比,选出3处优良林分,然后在得分最高的1处优良林分利用优势木对比法选出栓皮栎优树10株。并根据基层工作参考有关资料进行秦岭南坡优良林分及优树选择研究,旨在推进秦岭南坡建立栓皮栎良种选育和母树林培育提供借鉴。该研究仅在秦岭南坡商洛市等县开展,在区域位置、环境气候方面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局限性,但其优良林分和优树选择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可以为秦巴山区、陕西周边区域发展栓皮栎、推广优良品种、推进系列产品开发提质增加资源方面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2006年开展全自治区境内林木种质资源清查工作中,对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河北杨和新疆杨进行了优树选择。采用3~5株优势木法共选出优树13株。文章介绍了调查方法和结果,就这些优树的优良特性进行了评价,并就这些优树资源的保存、表型测定及开发利用的思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宁夏华北落叶松优树资源,2006年开展了宁夏主要造林树种种质资源调查,对宁夏六盘山区华北落叶松进行了优树选择,采用优势木法或小样地法选出华北落叶松优树36株。文章介绍了优树调查具体方法和优树的生长状况及优良性状,对优树的综合性状及发展潜力进行初步评价,并就优树资源的保存、表型测定及开发利用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红椿天然林优树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2013年以来,在湖北省全省范围内调查红椿Toona ciliata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对12个县市的红椿天然林进行优树选择。确定选优林分,将16~40年生红椿以5 a为龄级分组,利用优势木对比法,通过异龄林树龄校正,在各龄级组共选出候选优树52株。对候选优树材积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建立材积(y),胸径(x1),树高(x2)回归方程y=-3.066+0.065x2+0.094x2, R2=0.961。通过材积实测值与理论值残差分析,将候选优树按生长量分为3级。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剔除特征根和贡献率小的形质因子,从6个形质因子中筛选获得冠高树高比、平均冠幅、干形和分枝角等4个因子建立形质分级标准,将候选优树按形质分为3级。对优选优树生长量和形质综合评分,筛选出1级优树7株,2级优树22株,3级优树11株,共40株,占候选优树的76.92%。可基本保证湖北地区红椿种质资源圃的建立和种源试验需求。图 1 表 9 参19  相似文献   

5.
四川秦巴山区油橄榄优良单株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四川秦巴山区现有的油橄榄(Olea europaea L.)种质资源中开展优良单株选择,选择出丰产、含油率高、油质好的优良油用油橄榄种质4份,优树平均干果含油率42.24%,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88.02%,油酸相对含量69.44%.  相似文献   

6.
采用5株对比木法,对福建安溪县不同的红锥天然林群体进行调查和优树选择,共初选出红锥候选优树30株,对比优势木146株。经统计分析,确定红锥林中优树的选择标准为:优树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分别超过对比优势木平均值的37%、170%和860%,形质指标综合分值大于等于8.0;以材积和形质性状综合分值作为选优的双重控制标准,则入选优树14株,入选率为46.7%。研究结果将为福建省红锥用材林优树选择提供标准,福建地区红锥的种质保护、遗传改良和良种基地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鄂西北红椿天然林优树选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建立湖北红椿优良种质资源圃,在鄂西北地区红椿种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确定3个环境条件接近的优良天然林分进行优树选择。按3 a和4 a为龄级间隔分组,并对所选候选优树材积进行校正,首选出47株优良候选优树。对生长指标实测计算,设立红椿不同龄级(16~18 a、19~21 a、22~25 a)生长量年平均值和选优基准线。各生长量指标高于年生长量平均值的红椿有19株,高于基准线的单株有15株。对干形、枝下高、冠幅、冠高树高比、分枝角、枝粗细等6个无量纲形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确立冠幅、干形和分枝角等3个形质评分因子。通过权重计算确立各形质评分值,复选红椿优树10株,入选率为52.63%。基准线法和形质评分结合选优,既确保了红椿生长指标具有较高的平均增益,又有效避免了因过度评分造成优良遗传性状的丢失。  相似文献   

8.
1991~1992年,通过对云南板栗种质资源调查,选择优良单株,优株无性系评比试验,确定了云南板栗优良株系,建立了板栗优株无性系采穗圃6.96 hm2.描述了优系的特征特性。为板栗生产提供了大量的优株无性系接穗,加速了云南极栗生产良种化、产业化和商品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云南板栗优良品种初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1~1992年,通过对云南板栗种质资源调查,选择优良单株,优株无性系评比试验,确定了云南板栗优良株系,建立了板栗优株无性系采穗圃6.96hm ̄2.描述了优系的特征特性。为板栗生产提供了大量的优株无性系接穗,加速了云南极栗生产良种化、产业化和商品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农业质量标准》2012,(1):41-44
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本刊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1年发布的第1号至第9号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中,选登与农业有关的国家标准名目,以后本刊将继续刊出2011年其他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中与农业有关的国家标准名目。另外,根据2011年第3号国家标准公告,GB13106-1991《食品中锌限量卫生标准》、GB15199-1994《食品中铜限量卫生标准》和GB15200-1994《食品中铁限量卫生标准》等3项国家标准已废止,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停止使用。根据2011年第13号国家标准公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了GB14925-2010《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根据2011年第17号国家标准公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GB/T8081-2008《天然生胶技术分级橡胶(TSR)规格导则》和GB/T8082-2008《天然生胶标准橡胶包装、标志、贮存和运输》2项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自2011年12月20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11.
柞水板栗优树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12年的选优研究,决选出两株高产优质板栗优树——柞板11号、柞板14号。嫁接繁殖后,无性系仍保持着中选优树的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12.
采集福建政和11个闽楠Phoebe bournei优树和福建建瓯13个闽楠优树种子为试验材料,进行容器育苗试验,测定不同优树苗木生长及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以了解不同闽楠优树的苗期变异性。结果表明:24个闽楠优树的1~2年生子代苗高、地径、生物量及光合、蒸腾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2年生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变异大于1年生苗,变化幅度分别为29.3~56.4 cm,3.50~4.91 cm和5.985~27.965 g,变异系数分别为27.6%,14.8%和37.6% 。2年生闽楠苗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光能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变化幅度分别为2.081~5.122 molm-2s-1,0.715~1.829 mmolm-2s-1,4.36%~12.31%和2.224~3.703 mmolmol-1,变异系数分别为6.1%,21.9%,19.7%和13.8%。1~2年生闽楠优树子代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均以福建建瓯8号优树表现最好。因此,福建建瓯的优树子代生长、生理特性都优于福建政和的优树。按20%的入选率,筛选出J8,J1,J13,J12,J4等5 个优树。表6参23  相似文献   

13.
福建柏优树子代测定及初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省永安国有林场5年生80株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优树子代测定林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家系在树高、胸径和材积等指标上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这些差异主要由家系遗传特性决定。以材积为主要选择指标,兼顾树高、胸径和通直度指标,从参试子代测定林中选出J007和N001等13个优良家系,其5年生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为4.05m,5.57cm和0.00594m3,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9.36%,16.46%和33.77%;选出Di001和Di002等35个优良个体,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为4.65m,7.5cm和0.01066m3,遗传增益分别为24.19%,42.17%和146.93%。这些优良家系、优良个体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可用作种子园建园材料和无性繁殖材料。  相似文献   

14.
闽楠优树子代苗期生长表现(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闽楠优树子代苗期生长表现。[方法]以湖南省17个闽楠优树子代一年生苗为研究对象,在湖南省永州市金洞林场进行育苗试验,对苗期生长指标进行调查,并对苗高、地径等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按20%的入选率,筛选出了苗期生长相对较快的闽楠家系3个:PB17、PB9、PB12。入选3个闽楠家系平均苗高为36.52 cm,比本次参试的17个家系平均苗高(31.45 cm)高16.1%,3个闽楠优良家系平均地径为2.6 mm,比本次参试的17个家系平均地径(2.3 mm)高13.0%。[结果]家系间苗高、地径等性状均达极显著差异,说明闽楠半同胞家系间存在较为丰富的变异,具选育潜力。  相似文献   

15.
2001-2006年,以镇安县为代表对南北过渡区二栗子优良单株进行调查,按照初选和复选程序分别对树龄、生长情况、单株产量、单位树冠投影产量、单粒质量、每苞栗果数以及栗苞性状等通过比较研究,共选出优良单株13棵.从10个性状的统计分析表明,所选出的13棵优树从单株产量、单位树冠投影产量、平均单粒质量、每苞栗果数、出实率等均超过选择标准,表现出明显的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16.
胡艳生  胡兰捷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351-17353
板栗产业是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于一体的农业特色农业。通过对湖北省罗田县板栗产业布局、产业基地、产业管理和产业品牌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该县板栗产业的发展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该县板栗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生姜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筛选出优良的核心种质资源,为喀斯特地区生姜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和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我国不同省(区)的96份生姜种质资源为材料,2018—2019年连续2年在贵州进行10个主要农艺性状调查测定,采用遗传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Ward法聚类分析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96份生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结果】 96份生姜种质资源10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6.77%~36.64%,以分枝数、茎叶重和根状茎重的变异系数较大,均大于20.00%;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1.935~2.099,以叶宽、叶长和根状茎长的H'较大,以分枝数的H'最小(1.935)。单株根状茎重与分枝数、茎叶重、根状茎长和根状茎宽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而与株高、主茎叶片数、主茎茎粗、叶长和叶宽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前3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达63.48%,且3个主成分因子载荷在各性状间差异较明显,说明由多方面原因导致生姜种质资源的变异。在遗传距离为10.5时将96份生姜种质资源分为6个类群,其中,类群Ⅰ、Ⅱ和Ⅴ的种质资源茎叶较重和根状茎产量较高,类群Ⅲ、Ⅳ和Ⅵ的种质资源分枝较少、茎叶较轻和根状茎产量偏低。贵州省内生姜种质群体与广西群体、湖北群体和四川群体的遗传背景较近。【结论】 96份生姜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分枝数和茎叶重是影响喀斯特地区生姜高产的主要性状,且广西、湖北和四川的生姜地方资源适宜在贵州生态区推广种植。从类群Ⅰ、Ⅱ和Ⅴ筛选出的14份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种质可作为核心生姜种质资源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木荷生长与形质地理变异和木制工艺材种源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设置在福建建瓯和浙江淳安的5年生木荷Schima superba种源试验林,系统研究生长和形质性状种源差异、地理变异模式和性状遗传相关,并利用选择指数开展木制工艺材优良种源选择。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木荷树高、胸径、树干通直度及一级侧枝总数、最大侧枝长和最大侧枝粗存在显著的种源效应,受到中等以上强度遗传控制,种源广义遗传力达0.34~0.61,而树干分叉干数和分枝角的种源效应较小。木荷生长和形质性状的地理变异模式因区试点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木荷中心产区的福建建瓯点,主要生长和形质性状与产地纬度呈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达-0.313~-0.534,与产地经度相关性较小,呈典型的纬向变异模式,南部种源生长较快,树干通直,但分枝多而粗;在北缘区的浙江淳安点,除种源一级侧枝总数与产地纬度呈显著负相关外,其他生长和形质性状与产地纬度的负相关性较小。性状相关分析发现,木荷种源主要的形质与生长性状呈显著的正遗传相关,遗传相关系数达0.320~1.164,而树干通直度则与最大侧枝长互为独立。选用2个理想的等经济权重和以生长改良为主的选择指数分别为福建建瓯和浙江淳安点选出了10个生长和形质兼优的优良种源,前者多为南部种源,而后者多为中部种源。表6参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