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学精神是大学最富典型意义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特征,在大学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立德塑魂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大学要完成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坚持师德为先,构建大学精神育人团队;整合资源,构建大学精神育人平台、载体和运行机制,从而构建完善的立德机制,着力推进大学精神育人。 相似文献
2.
“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福建的时代表达,是实现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福建的强大精神动力。必须通过深挖红色资源内涵,弘扬海洋文化传统,倡导公益仁爱理念,传承闽商文化精髓等举措弘扬福建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5):118-122
小岗精神是在中国农村改革和建设实践中产生的以改革创新为特点的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成果。其主要包括的"大包干"精神和沈浩精神,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容和价值导向上相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结合新时代要求对小岗精神做出意义解读,不仅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而且现实意义深刻。弘扬小岗精神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价值准则提供一条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环境.因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把网络教育纳入其中,注重网络宣传的效果,建立健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机制.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导向引领机制、整合凝聚机制、选择反馈机制、协调管理机制、动力驱动机制、考核评价机制、检查督导机制、条件保障机制,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 相似文献
5.
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练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各行业核心价值观确立的依据。当前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法尚未一致,但“人本”、“公正”、“和谐”是多数人的共识,因此可作为我国体育行业的核心价值观。“人本”、“公正”、“和谐”是一个整体,“人本”是体育发展的立足点,“公正”是“人本”价值实现的保证,而“人本”、“公正”所追求的就是体育的“和谐”发展和体育对促进社会和谐的贡献,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而成为体育核心价值观,共同引领我国体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结晶,承载着全体人民的价值标准和追求。水利精神是人民在长期的治水实践中形成的行业品质和集体人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形式。新时代水利精神的理论渊源展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属性,水利精神的行业品质引领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方向,水利精神的价值取向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表征。新时代水利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价值准则具有高度契合性。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萌芽、凝练的农垦精神,成为各项事业发展,尤其是农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农垦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性,二者具有相同的爱国属性、文化基因和理想依托。以农垦精神为核心,开展思想教育、实践教育、文化教育,是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8.
在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五四精神以爱国、进步、科学和民主为基础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对新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具有重要意义。新疆大学生可以借助五四精神更深刻的领会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学生组织的工作为新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添助力。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8):101-102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现状进行研究,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需要不断深化改革,促进动力机制的形成,而动力机制才是所有思想的发展的动力源泉。本文采取个别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的形式充分的了解当前高职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认为解决当前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不断增强学生价值观念的培养,从而促进自我道德品质的培养。本文针对这一课题提出了构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机制的策略,希望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思想建设方面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张竞乾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4,16(5):48-50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对培养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大学生思想受外来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渗透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影响,给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新挑战。为此,从"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开展弘扬时代主旋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活动"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践机制。 相似文献
11.
黄春梅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21-23
社会主义与大学生之间存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统摄大学生的三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从理论学习、实践教育、大学生思想认知和社会环境创建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尚艳琼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1(1)
个体精神生活发展离不开个人世界观、人生价值观的确立以及理想的选择、道德品质的修养,更离不开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自觉践行。社会转型时期高职生精神生活发展存在着信仰匮乏,忽视对意义的追寻;文化认同模糊,政治意识淡化;消费主义盛行,价值取向功利化;轻视品德修养,责任意识淡薄;文化素养不高,鉴赏审美低俗化;闲暇生活理性控制薄弱,随意性强等问题。以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引领高职生精神生活发展,在于找准高职生精神生活发展的实践方式,以塑造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促进其对理想的选择,提升其道德品质修养,从而全面改善和提升其精神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国内国际局势的大发展大变动,各种社会思潮、多元文化的纷杂缠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与培育就表现的比较迫切.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培养与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就是促使大学生生活态度及习惯的养成,就是要让他们认同并内化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理论概念.鉴于此,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理论概念的深度耕犁,加深对价值与价值观概念的认知,力图较为全面地揭露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过程出现的困境以及产生的原因,从而运用科学的、缜密的思维提出一些可行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8):19-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征,传承了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吸收借鉴了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高校作为人才的集中聚集地,价值观在这里可以得到密集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教育方式来实现。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全社会不同群体价值观的认同,具有显著的模范带头效应。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高校机构应当首要发挥主导地位的作用,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价值观内容传播的效果,使得学生群体缺乏正确的价值观理念。论文分析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问题,针对问题研究了解决矛盾的优化措施,指出了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17.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7):135-138
红色文化是我国特色的民族文化,是先进的文化传统。红色文化在内涵上、产生和发展过程上,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形成、发展、存在共同性。黔北红色文化资源对当今高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培育也具有自身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生活方式深刻变化,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多彩纷呈。青年作为充满理想、活力和激情的优秀群体,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反应快速,对党中央所提出的必须共同遵守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接受性强,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承担着继往开来、迎接挑战、推动中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怎样引导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青年应该怎样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难以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并陷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应对价值取向多样化和思想文化多元化、引领社情民意和舆论导向、预防公共道德危机事件发生等实践困境。准确认识并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可能面临的困境,探讨摆脱困境的路径:提炼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作用;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