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2015年,耒阳市农机部门采取农机、农艺融合,在绿联、丰泽、荣晖、稻花等4个农机合作社示范推广机插机收再生稻种植面积近267hm2。顾名思义再生稻"就是种一茬收获两季。利用水稻的再生能力,通过耕作栽培措施,使收割后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迅速萌发成苗,进而抽穗成熟的一季水稻。再生稻具有省种、省肥、省药、省水、省工等特点,其生  相似文献   

2.
农机农艺联姻助推玉米全程机械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先进的农艺技术与农机化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农机农艺联成姻、配成对,是近几年来山东省莱州市发展现代农业,实施农业机械化的成功经验。1.破解农机农艺互相促进的技术难题,带动玉米传统种植方式的改变传统的玉米生产农艺技术主要表现为代代相传的耕作模式。他们往往只根据种植习惯、地力条件和后茬作物的种植要求等因素,选择种植模式,有较大的随意性和可变性。加之玉米不像小麦那样抢墒抢收时间要求紧,而且损失果穗容易捡拾,农民对农机农艺融合没有迫切的需求,直接影响农机农艺融合的推广与普及。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国内农业领域在发展过程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手工劳动逐渐被自动化设备替代,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的应用日趋成熟。其中,玉米农机农艺融合栽培技术展现出明显的效益和潜力。玉米作为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与质量的提升,长期以来始终是农业科学研究的重点。在农艺和农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的背景下,玉米农机农艺融合栽培技术应运而生。这种技术的出现,不仅为玉米种植者提供了更高效、更经济的种植方式,同时为增加农田产量、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提供了新的思路。当前在生产种植工作进行时,应加强对玉米农机农艺融合栽培技术的合理应用,优化玉米生产种植。本文主要就玉米农机农艺融合栽培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农机与农艺的相互关系,分析了玉米种植生产农机与农艺融合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促进玉米种植生产农机与农艺融合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再生稻头季机械化收割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规模化种植再生稻所用插秧机与收割机特性,分析了现有收割机造成稻桩损失的特点,从农机农艺融合的角度,提出了解决头季稻收割过程中减少稻桩碾压损失的收割机改进措施及相应的机插路线优化,指出了头季稻收割中减少稻桩损失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利用全程机械化发展再生稻生产,通过选用适合再生种植的优良品种,采取农机农艺充分融合措施,取得了头季稻亩(1hm~2=15亩)产值1 776~1 840元,再生季亩产值1 107.6元,两季亩纯收益1 365.5元,比种植一季糯稻或籼型杂交稻分别高1 089.5元和1 237.5元/亩。  相似文献   

7.
北京春玉米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但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机农艺发展不融合已成为制约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提高的突出问题。根据大量调研数据,介绍了北京地区春玉米种植现状,从农艺、农机和土地规模等方面分析制约玉米种植农机农艺技术融合的问题及原因,并从农机农艺融合机制体系建设、技术培训、补贴政策和土地流转等方面提出进一步推进玉米种植农机农艺融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农机生产企业按照我们农机合作社提出的玉米种植农艺要求研发出来的播种机,解决了新的种植方式下实行机械化播种的难题。"正如内蒙古宁城县德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肖振荣所说的一样,宁城县农机农艺的有机融合并快速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生产企业的携手合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杂交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本技术为农机农艺交叉融合技术,且各自的技术性均较强,需要农机农艺部门的密切合作。四川省农技推广总站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四川农业大学再生稻综合栽培技术生产上应加强技术培训,保证技术到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油菜种植规模的扩大,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受到关注。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是指,以农机装备和作业为基础,通过结合种植业的生产实际需求和农艺要求,促进高效、节约、环保的油菜生产方式。加强油菜机收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研究与实践,对提高油菜的生产效率、质量和农民收益,促进油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花生种植达到农机农艺融合,才能实现花生种植省工、省时、高产高效。文章分析了农机农艺融合在花生种植的耕、种、收3个环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天津市大葱生产农机农艺融合技术,针对大葱种植农艺要求、农机配套选型和机械化作业要求等进行分析,总结出适合天津推广应用的大葱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模式.对模式进行了效益分析,其种植收益约67 125元/hm2,经济效益可观.建议今后建立工厂化育苗基地,积极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继续开展农机农艺融合技术试验,引进示范各环节农...  相似文献   

13.
水稻种植技术创新与推广的关键思路就是要促进农机农艺融合,依靠农机农艺融合的全新种植技术方法来实现水稻种植资源合理分配的目标,提升水稻作物种植的综合经济效益.在此前提下,相关部门针对水稻农机农艺融合应当明确种植技术推广的现存问题,结合水稻种植实践状况来进行适当调整与优化.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提高马铃薯的种植产量,在马铃薯的种植区域,加大马铃薯农机农艺融合生产技术的应用十分必要,介绍了马铃薯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环节的农机农艺融合技术。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农艺大国,有着悠久的农艺种植历史和丰富的农艺经验积累。然而面对现代农业机械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如何将农机和农艺巧妙结合,是促进农业发展质量,打造农业现代化,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问题。加快农艺和农机融合发展既能充分发挥我国农艺资源丰富的优势,又能弥补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的短板,是我国农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笔者由现行农业体制、管理方式等方面深入研究农艺农机融合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破解策略。  相似文献   

16.
李明 《南方农机》2024,(5):195-198
小麦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保障人类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就目前来看,小麦种植环节中还存在着人工劳动强度大、劳动力缺乏、效率低下等问题,影响了小麦种植效益。鉴于此,笔者对小麦农机农艺配套的主要任务与环节进行了探究与分析,详细阐述了小麦农机农艺配套的必要性与未来农机农艺配套的具体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农机农艺配套技术的应用逐渐受到广大农业生产者的重视,通过结合机械化技术与先进的种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小麦的种植水平,促进小麦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未来,还需要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立足小麦生产实际,将小麦农机农艺配套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作为主要任务,明确其配套环节,为当地小麦生产提供坚实保障,为小麦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湖北省为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农机部门主动与农业相关部门建立工作沟通机制,对油菜、水稻等主要作物的品种、种植方式和机具配备等影响农业生产的农机与农艺融合问题进行了探讨,形成了共识,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和意见,创新了农机与农艺融合"四同"工作机制,在主要农作物生产关键环节初步形成了"共同制定、共同布置、共同检查落实、共同应对和破解制约机械化发展难题"的良好发展局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和突破。  相似文献   

18.
水稻种植技术创新与推广的关键思路就是要促进农机农艺融合,依靠农机农艺融合的全新种植技术方法来实现水稻种植资源合理分配的目标,提升水稻作物种植的综合经济效益。在此前提下,相关部门针对水稻农机农艺融合应当明确种植技术推广的现存问题,结合水稻种植实践状况来进行适当调整与优化。  相似文献   

19.
苏州市油菜规模化生产区已基本实现施肥、耕地、田间管理、收获等环节的机械化生产作业,而种植环节则依然采用人工劳作方式,影响着油菜生产效率和产业效益的提升.根据油菜育苗移栽和直播机械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现状,针对农机农艺发展不相融合、现有种植机械适应性差以及农户对机械化种植技术需求意愿不强等制约因素,提出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技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农机农艺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其概念和主要内容以及其在小麦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农机农艺结合能否促进农作物种植质量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