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麦株高近等基因系H1636的选育和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株高近等基因系H1636的选育和遗传研究[]刘秉华王山荭杨丽(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北京100081)实验材料的创新和实验手段的改进会不同程度地促进科研工作的进步和突破。作物近等基因系是遗传背景相同,而等位基因性质或剂量不同的一组品系...  相似文献   

2.
以丰矮占1号为轮回亲本,选用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的10份核心种质为非轮回亲本,经3次回交,再3-4次自交,构建了513份丰矮占1号产量性状近等基因导入系。对丰矮占1号近等基因导入系农艺性状研究表明:所有组合理论产量与有效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印证了青六矮1号-丰青矮-丰矮占1号-丰八占衍生系统对产量的选择必须加强穗数型选择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小麦株高近等基因系的RAPD标记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RAPD技术,以4个小麦株市基因近等基因系(分别含有rht、Rht1、Rht2、Rht3)为材料,对296个单一随机引物(10个核苷酸)进行了筛选。发现25个引我的扩增产物的近等基因系间表现出特异性,在6次重复试验中,有18个引物的特异护增片段不能重复,6个引物可以重复2-3资,唯有OPAM01在全部试验中均能稳定重复,其特异扩增版段OPAM011860可以作为rht基因的RAPD标记。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保大麦14号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相关性和通径分析,旨在为保大麦14号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主要农艺性状中,与产量相关程度依次为:有效穗数(0.7536)、穗实粒数(0.5539)、茎蘖总数(0.4321)、株高(0.0639)、千粒重(-0.1239)、基本苗(-0.2581);对产量的直接影响依次是:有效穗数(0.6782)、茎蘖总数(0.2416)、千粒重(0.1184)、穗实粒数(0.0165)、株高(-0.1316)、基本苗(-0.3606)。提出了保大麦14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施足底肥、早灌出苗水,保证适宜基本苗;及时灌分蘖水、抽穗杨花水,早施、重施分蘖肥,促进分蘖提高有效穗,提高结实率增加穗实粒数;适时灌灌浆水,保证适当的千粒重。  相似文献   

5.
可以用近等基因系这种专门培育的材料来评价某些特定基因对某些性状的影响,这种品系通常都是通过10多次回交育成的。并且这种品系主要在被导人的等位基因方面有差异,而其余基因型是相同的。这些品系可以用来测定由单个基因的染色体短臂区域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保山市农科所保存的76份多棱大麦种质和152份二棱大麦种质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和通径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二棱大麦种质中,与产量相关程度大小依次为有效穗、千粒重、穗长、穗实粒数、株高;对产量的直接影响依次是有效穗、千粒重、穗实粒数、穗长、株高。在多棱大麦种质中,与产量相关程度大小依次为有效穗、穗实粒数、千粒重、株高、穗长;对产量的直接影响依次是有效穗、穗实粒数、千粒重、株高、穗长。因此在大麦新品种选育中,应该以提高有效穗为主,多棱大麦兼顾多粒型、密穗型种质,二棱大麦兼顾大粒型、大穗型种质。  相似文献   

7.
为给大麦遗传研究和优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20对二棱啤酒大麦株高近等基因系为材料,研究近等基因系中半矮秆基因uzu对籽粒千粒质量、粒长、粒宽、粒厚和长宽比的影响及籽粒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20对近等基因系中,籽粒千粒质量在高秆基因系(无半矮秆基因uzu)和矮秆基因系(含半矮秆基因uzu)之间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即半矮秆基因uzu降低了籽粒的千粒质量,亦降低了粒长和长宽比,但对籽粒的粒宽、粒厚作用并不明显。近等基因系之间的籽粒性状差异较大。相关分析表明:在高秆近等基因系中,籽粒千粒质量之间差异最为显著;千粒质量与粒宽、粒厚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粒长呈显著相关,且与粒宽相关性最大,而与籽粒长宽比呈极显著负相关。在矮秆近等基因系中,籽粒千粒质量同样差异最为显著;千粒质量与粒长、粒宽、粒厚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且与粒长相关性最大,而与籽粒的长宽比则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
丁安林 《作物学报》1989,15(2):189-192
<正> 目前已证明在大多数环境下有4对基因影响大豆对接种根瘤菌(Rhizobium japonicum)的不同反应。大豆在显性(Rj1)基因控制时对大多数根瘤菌的反应为结瘤,在受隐性(rj1)基因控制时为不结瘤。其他三对基因中,显性等位基因(Rj2、Rj3和 Rj4)都能控制某些慢生型大豆根瘤菌引起无效结瘤反应。1979年在北美地区大豆统一区试中发现,  相似文献   

9.
早衰小麦功能叶片从开花后自叶尖开始失绿坏死,缩短了后期功能叶片的光合时间,降低了光合效率,严重影响其子粒产量。以从小偃54x8602的F8高代品系中分离出的早衰和正常小麦近等基因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二者的主要农艺性状差异及生育后期的光合作用,结果表明:早衰小麦的光合能力与同化产物的积累均比正常小麦低。研究早衰小麦的生理生化和遗传基础,对于理解小麦早衰成因、选育高产小麦品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2013-2016年3轮贵州省马铃薯区试六盘水试点38个马铃薯品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和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在相关性分析中,株高与单株块茎质量、平均单薯质量和大中薯率、单株块茎数与单株块茎质量、单株块茎质量与平均单薯质量和大中薯率、平均单薯质量与大中薯率之间均极显著正相关,而主茎数与平均单薯质量和大中薯率之间均极显著负相关;生育期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而单株块茎数与平均单薯质量呈显著负相关;其他性状间呈正相关或负相关,且未达显著水平;产量与株高、单株块茎质量、平均单薯质量和大中薯率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关联度分析中,鲜薯产量与各农艺性状之间的关联度依次为:单株块茎质量大中薯率平均单薯质量株高单株块茎数出苗率生育期主茎数。单株块茎质量、大中薯率、单薯质量和株高这4个主要性状与产量性状关联度较高,关联系数均大于0.7571,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因此,马铃薯在高产栽培和新品种选育方面,选择主茎数和株高适中、单株质量大、平均单薯质量大和大中薯率高的品种(系)是马铃薯获得高产和选育高产品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不同年份小麦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辉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7):24-28
为了研究小麦产量的影响因素,本文对小麦产量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利用2005-2008年陕西省长武县中科院长武农业生态站小麦品种‘长武89134’为试验对象,分析其主要农艺性状之间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对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各种农艺性状中每穗结实小穗数、千粒重和株高与小麦产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每穗粒数与产量之间达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地上部分总干重、籽粒干重和每穗小穗数与小麦产量的相关关系不显著。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自变量每穗结实小穗数和株高对小麦产量的存在正向直接作用(r每穗结实小穗数=0.712**,r株高=0.848**,P<0.05),而地上部总干重和每穗粒数则对产量存在着负向直接作用(r地上部分总干重=-0.792**,r每穗粒数=-0.784**,P<0.05)。‘长武89134’产量受到每穗结实小穗数、株高的正向作用和地上部总干重、每穗粒数的负向作用,因此需要主要针对这四种农艺性状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再并且协调好与其他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才能获得相对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2.
基于SNP标记的大麦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价大麦种质组合的配制,本研究对384份不同来源大麦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和遗传背景进行分析,并选取了分布于大麦7条染色体上具有多态性的6 454个SNP标记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 384份参试大麦种质资源的6个农艺性状中,除分蘖数外,其他性状表现基本接近正态分布。6个参试农艺性状统计量指标在环境、基因型、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方面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2) SNP标记基因分型共分为8种类型。其中A/G类型的最多为2 386个;T/A类型的最少,为104个。平均各条染色体上分布922个,其中4H染色体上最多,为1 288个;1H染色体最少,为642个。(3)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384份参试材料分为3个亚群,第1亚群有48份材料,第2亚群有149份材料,第3亚群有187份材料。本研究结果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藜麦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藜麦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作用,对10个藜麦新品系的7个主要农艺性状(生育期、株高、茎粗、主茎分枝数、主花序长、主花序分枝数、千粒重)与单株产量进行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和茎粗与藜麦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偏相关;7个农艺性状可以解释51.60%藜麦单株产量的变异,株高(X2)和茎粗(X3)可以解释48.20%藜麦单株产量的变异,最优回归方程为Y=-102.340+1.040X2+3.257X3;株高和茎粗对藜麦单株产量的直接影响最大。因此,在适宜种植密度基础上,将适当提高株高和茎粗作为云南昆明及周边地区高产藜麦选育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影响谷子杂交种产量的主要因子,对短穗型、中偏短穗型、中偏长穗型和长穗型4类不同谷子杂交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4种类型谷子杂交种的穗长与其产量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出谷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单株穗重与单株粒重、经济系数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有效分蘖数与单株穗重、单株粒重和经济系数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穗码密度与单株草重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穗长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谷子杂交种产量与穗粗、出谷率和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随着劳动力的短缺,直播水稻具有省工省力的优点逐渐受到重视,因此筛选适宜水条播(直播)的水稻品种是极其重要的。为此,以29份寒地水稻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水条播对寒地水稻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条播对寒地水稻单位面积穗数的影响为偏正向,对株高、穗长、穗重、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穗粒数、成粒率、千粒重、生物产量、经济系数和理论产量的影响都是偏负向的。水条播提高了穗重、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成粒率、千粒重、生物产量、经济系数和理论产量的变异程度,而千粒重的变异系数较小。穗重、成粒率和生物产量对水条播反应较敏感的材料,一般其理论产量对水条播的反应也较敏感。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影响超甜玉米鲜穗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间的主次关系。对20个超甜玉米自交系的11个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相关分析表明,鲜穗产量与穗长、行粒数、穗粗、百粒质量、穗行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出籽率呈显著正相关,与秃尖长呈极显著负相关。进一步进行通径分析表明,各性状对鲜穗产量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穗长、穗行数、百粒质量、穗粗、行粒数、出籽率和秃尖长。因此,增加穗长、穗行数,提高百粒质量和出籽率,并兼顾其他性状是提高超甜玉米自交系鲜穗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28个大麦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索大麦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为大麦生产和高产育种提供借鉴,以28个大麦品种(系)为材料,进行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8个大麦品种(系)农艺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7个农艺性状变异程度与范围较大,有一定的优势可利用。相关分析表明,大麦各农艺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关性,且多个性状影响产量,穗粒数与子粒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将28个大麦品种(系)的7个农艺性状分为4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达86.8889%。供试材料可聚为两大类:中矮秆多粒型和高秆多穗型。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给大麦耐渍性品种的筛选、改进栽培措施和应对气象灾害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采用盆栽‘华大麦9号’进行苗期模拟渍涝处理,探讨大麦在苗期受渍后的生长状况、生理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大麦苗期对渍涝的抵抗能力较强,21天以内的渍涝对大麦生育期影响较小,随受渍害时间的延长,大麦生育期出现推迟。苗期渍害对大麦的株高、茎粗和叶绿素SPAD值有影响,随着淹水处理时间的延长而胁迫加重,21天以上的渍涝处理会造成其显著降低。苗期渍害对大麦穗数、穗长、总粒数、实粒数、千粒重、种子产量和秸秆产量都有显著影响,随着淹水处理时间的延长,种子和秸秆产量减低直至绝产,21天以上的渍涝处理其农艺性状显著降低。苗期渍害对对大麦秸秆饲用品质有严重影响,受渍害时间的延长,饲用品质降低,尤其以21天以上的渍涝处理降低较显著。因此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大麦苗期淹水对其农艺性状无显著影响的极限时间为14天。  相似文献   

19.
大麦农艺性状和子粒支链淀粉的多元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解高支链淀粉大麦种质资源的表型特性,以16份高支链淀粉含量的大麦种质资源为材料,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了9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9个农艺性状中芒长的变异系数最大,为43.26%,单穗粒数次之,子粒粒宽的变异系数最小,为4.76%。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8.844%,可依次归类为子粒大小控制因子、穗粒数控制因子和株型控制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支链淀粉含量与株高呈极显著负相关。采用类平均法聚类将参试的16份大麦种质资源分为4个大类,第一、二类属于矮秆低产型;第三类的千粒重和芒均最长,可以作为以千粒重为选拔对象的亲本;第四类属于高秆型。为了改良糯大麦种质甘垦5号和C2-1的农艺性状可从第四类材料中选择优异亲本。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能较好地对参试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做出综合评价,为高支链淀粉大麦遗传育种提供优良的种质资源,为合理选配亲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节水条件下春小麦产量与其它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选用15个春小麦品种(系)在节水灌溉下对其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建立了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农艺性状对产量的相关程度依次为:株高(0.48685),千粒重(0.45182),穗长(-0.31464),穗粒数(0.02924),单位面积穗数(0.01526)。对产量的直接影响重要性依次为:千粒重(0.71426),穗长(-0.56871),株高(0.46505),单位面积穗数(-0.17531),穗粒数(0.04272)。试验表明:河西绿洲灌区节水型(高WUE型)春小麦品种的选育应在适当单位面积穗数的前提下,朝高秆抗倒、大粒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