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5):307-309
贯彻终身教育理念,构建符合终身教育要求的培养体系,是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在阐明终身教育的内涵的基础上,提出新型职业农民终身教育培养体系包含的要素,指出新型职业农民终身教育培养体系的基本要求,并阐释了新型职业农民终身教育培养体系的对象系统、组织系统、内容系统、投资系统和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2.
吴应蔚 《乡村科技》2023,(24):25-28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以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特征为切入点,探讨了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深远意义,包括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社会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健全农业知识与技术教育体系、强化实用技能及创新能力培养、提升农民信息化及市场化素养、实施多元化培训模式、加强职业培训与乡村实际需求衔接等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路径,旨在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提供参考,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3.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在摸清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有关职业农民培养的有益经验和成熟做法,提出因人施教,按类培养;完善机制,优化资源;加大投入,拓展渠道;加强监控,确保质量等途径可提高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当前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现实状况难以适应新形势要求,将对粮食安全、农民致富增收以及城乡统筹产生严重影响。"谁来种地"已经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农民素质问题已经成为"三农"问题的短板,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我国获得发展的根基性产业,然而,由于农业技术及从业人员业务能力等方面较为落后,我国农业发展缓慢.近年来,我国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改革力度,积极推进新型农业化进程.在高标准新理念要求下,如果农民没有做好自身综合素质的更新,势必无法适应新型农业化的发展要求.本文着重探讨如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以便于为新型农业化的发展提供出人才方面的支撑.  相似文献   

6.
人的现代化不是自发形成,而是伴随社会化的过程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来实现的。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如何实现农民的现代化成为关键问题。探索建立科学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机制,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内部制度机制和完善外部环境,从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农业产业发展输送人才。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来到城市打工生活,选择留在农村种地的人越来越少,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农民职业化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本文结合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现状,结合高质量发展下职业农民培养的必要条件,提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路径,为农业发展研究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展开研讨。通过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机制进行分析,倡导政府主导制定长远培育计划,统筹规划注重顶层设计,部门联动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采取分类施策,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根据不同类型,阐述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路径。只有更好地为职业农民搭建好平台,才能切实解决好未来"谁来种地"的重大问题,使我国的农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广校是国家专门从事农民教育培训的公益性专业机构。新型职业农民需要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可以加速推进新型职业农民成长。所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及大力培育职业农民成为摆在农广校面前一项责无旁贷而艰巨的事业。  相似文献   

10.
农业高职院校作为农业专业人才培养的排头兵,积极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路径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及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农业高职院校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方面的优势和目前面临的困境,提出农业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克服困难,提升社会认知度,开展"学农思农"思想政治教育,营造学生入职新型职业农民的氛围,并完善专业课程设置和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以加快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1.
《天津农业科学》2015,(5):90-92
新型职业农民的产生能够有效解决我国农业经营中无人种地的难题,从要素投入角度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本文以参加晋中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学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晋中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效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问题是当前 “三农 ”问题研究的热点,它在发展规模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 2012—2019年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研究文献为基础,运用系统综述法进行筛选、梳理和总结 ,侧重分析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与特征、农民创业的界定、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能力、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影响因素、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组织形式、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困境与对策等六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从把握时代内涵、深化研究方法、丰富研究视角、解决创业困难和问题、探索创业路径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的发展与职业农民的培育息息相关。目前对农村科技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农村教育脱离于农村发展需要、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较少等因素成为制约培育职业农民发展的障碍。因此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紧密结合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资金的投入,建立多样化的培训模式,借鉴国外经验,培育社会主义的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人才作为促进产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已成为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我国职业人才的摇篮,必须通过加大培育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完善教学队伍结构;科学设置培训课程,结合不同培育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拓展培育对象范围,创新培育模式三大路径创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产业发展输送更多职业人才,助力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保障。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尤为重要,须纳入全省乡村振兴战略总规划,制定系统化培育机制,探索有效培育路径。省级须建立“专业培训、制度保障、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建立多元化的教育培训体系,切实保障完成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工作,从而实现农村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型职业农民的的培育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工作,也是最终打破传统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该文研究分析当下新兴职业农民所面对的问题,找寻最适合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创新路径。通过营造多元化的培育体系来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技能水平,用科学的方法确定培育对象,更好的解决"谁去种地"的重大问题,这样才能使农业得到进一步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3):200-203
近年来,农民工返乡成为我国劳动力流动的新现象,由于"拉"力和"推"力的双重影响作用,部分具有在城市务工经历的农民选择回到故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对接农民工返乡现象、解决"明天谁来种地,明天谁来养猪"社会难题切实可行的方法之一,体现了农村农业经济发展进程中兴农先扶智的重要举措,有效促进我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进入建设现代农业新时期。通过阐述我国职业农民培养的演变,剖析农民工大量外流背景下培养职业农民的困境,借鉴其他国家培养农民的经验,对我国新形势下破解培养困境提出建议,以期解决培养过程中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9.
昌黎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隶属秦皇岛市。全境总面积1 212.4 km2,平原面积90.4%,拥有耕地6.266 7 万hm2;总人口54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8 万人。高效种植业、粮油加工业、畜禽养殖业等为主要产业。昌黎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比重,发展现代农业,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对全县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是在广大农村,面对广大农民实施的一种职业教育,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职业农民素质的关键。河北省邢台农业学校创造性地开展了送教下乡,实现了办学模式的重大变革。本文就我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做了回顾和总结,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