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典型滨海盐碱地区,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玉米需肥特性、施肥效应及土壤供肥能力,以期为滨海盐碱地区合理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玉米籽粒养分含量平均为:N 1.224%,P2 O50.480%,K2 O 0.377%;秸秆养分含量平均为:N 0.820%,P2 O50.142%,K2 O 2.552%;生产100 kg经济产量所需养分量平均为:N 1.92 kg,P2 O50.60 kg,K2 O 2.55 kg。肥料增产率高低顺序为氮肥(44.39%)>磷肥(13.79%)>钾肥(6.55%);每千克氮、磷、钾肥可分别增产9.44,8.38,2.83 kg籽粒;玉米氮、磷、钾肥当季利用率分别为19.96%,5.60%,30.64%。通过建立玉米施肥效应模型,获得本试验条件下最佳经济施肥量为氮(N)348.5 kg/hm2、磷(P2O5)133.6 kg/hm2、钾(K2O)19.1 kg/hm2。本试验条件下土壤氮、磷、钾养分校正系数分别为52.06%,190.30%,32.67%;氮、磷、钾肥相对产量分别为69.26%,87.88%,93.85%,土壤养分丰缺程度氮处于低水平,磷、钾处于中等水平,高低顺序为钾肥>磷肥>氮肥。因此,滨海盐碱地区玉米施肥应重视氮、磷肥的施用,不施或少施钾肥,即可获得高产并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氮磷或氨磷钾以适宜用量和比例配合施用,能增加作物产量且使其稳产性好,冬小麦,夏大豆,夏玉米的产量变异系数分别比对照处理小39.9% ̄42.2%、21.3% ̄25.4%,5.5% ̄13.8%,同时提高了单位养分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3.
作物根茬对土壤肥力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项研究讨论了作物根茬留地对土壤肥力及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根茬留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促进土壤酶转化、提高土壤HA/FA比值,使根茬留地比根茬刨除的小麦产量增加了3.6%-28.5%。  相似文献   

4.
滨海盐碱地土壤盐分随季节存在周年变化规律,雨季盐分下移,旱季盐分随蒸发在地表富集。在土壤盐分低于0.3%的地块能够进行小麦、玉米种植。以山东滨州地区盐碱地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该地区多年降雨规律和土壤盐分迁移规律的基础上,针对小麦和玉米生产,探讨滨海盐碱地生产管理措施和技术方案。探索滨海中度盐碱地块(盐分在0.2%~0.5%之间),通过选择耐盐碱品种、适宜的耕种方式、合理的肥料施用方案,以及有效的压盐排碱措施,开展小麦、玉米周年生产的技术方案和综合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金沙县旱地占耕地的68.5%,旱地中绝大部分是坡耕地。由于(1)土壤侵蚀,表土被冲刷,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这是旱坡地土壤肥力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2)是旱坡地通过梯化后,打乱了活土层,使土壤肥力降低;(3)是近年来农民在肥料施用上重化肥、轻有机肥的现象严重。因此,通过各种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对于提高旱坡地土壤肥力有重要意义。从1992~1996年我们在岚头乡茅岗进行了不同有机肥投入,快速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的试验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 试验材料和方法试验设5个处理:(1)豆科绿肥,(2)混播绿肥(豆科+禾本科+十字花科…  相似文献   

6.
在滨海盐碱地以设施番茄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咸水淡水轮灌次数处理:1:1 (T1)、2:1 (T2)、3:1 (T3)、4:1 (T4),以淡水灌溉为对照,探究不同灌溉模式对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盐碱地设施番茄咸水灌溉制度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在咸淡水轮灌处理下,番茄的生物量随着咸水灌溉次数的增加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T1、T2处理下植株生物量积累明显,与对照达到显著水平;随着咸水灌溉次数的增加,T1、T2处理产量及单果重较对照无明显变化,其他处理番茄产量、单果重显著降低;从果实品质分析,各处理均不同程度提高了果实品质。综合分析,T1、T2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番茄正常生长及产量稳定,并提高了果实品质,是滨海盐碱地区合理有效的咸淡水轮灌模式。  相似文献   

7.
材料和方法在肥力均匀的土地上,玉米前茬设有绿肥(箭舌豌豆),休闲,白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蚕豆(地方品种)、豌豆(地方品种)和小麦(苏克斯)。重复3次,第一重复前作收后不施基肥:第二、第三重复前作收后施厩肥1500斤/亩,玉米为黔单四号,不同前茬在各重复中的排列为随机排列。由于不同前作收获时间不同,因而后作玉米分4个播期:5/4播种绿肥与休闲茬地的;27/4播白菜型油菜茬地;22/5播甘蓝  相似文献   

8.
有机生态肥对作物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毕军 《中国农学通报》2003,19(5):137-137
通过施用有机生态肥 ,可使小麦增产 1 0 9% ,玉米增产 1 3 4 % ,每公顷年增纯收益3370 2元 ,土壤有机质、有效磷、有效钾含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小麦秸秆还田对水稻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采用田间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小麦秸秆在不同处理条件下还田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麦秸量足的条件下以7500kg/hm^2还田效果最佳,水稻产量比对照增产9.3%,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对照提高0.08个百分点,比试验前提高0.06个百分点。低于3750kg/hm^2效果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NyPa牧草对滨海盐碱地土壤改良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适宜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栽植的高效生态、经济植物并确立其合理建植年限,为盐碱地生物治理提供科技支撑和理论依据。在东营市河口区黄河三角洲军马场基地的重度盐碱荒地上栽植NyPa牧草,并以盐碱荒地为对照,探讨不同年限的土壤改良效应。结果表明:(1)建植3、6、9年的NyPa牧草地与同期的荒草地相比,土壤的理化性能得到极大提高,具体表现为土壤密度、含盐量和pH明显降低,土壤总孔隙度、有机质含量、速效氮含量和有效磷含量显著增加,这7个土壤因子与同期的荒草地皆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速效钾含量则相反,不同测定时期的NyPa牧草地始终低于同期的荒草地,未能提高土壤K+的含量。(2)随着NyPa牧草地栽植年限的增加,土壤理化指标(土壤密度、含盐量、pH、总孔隙度、有机质含量、速效氮含量和有效磷含量)呈现持续改善趋势,以栽植第6年时的改善作用最大;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栽植3、6、9年的3个时间段皆与栽植前差异显著(P<0.05),栽植3年与栽植6、9年之间亦达到显著差异,但6年与9年之间差异不明显。因此,栽植NyPa牧草不仅加速了盐碱地环境条件改善的进程,而且效果明显;从经济、生态角度考虑,栽植年限以5~6年为宜。  相似文献   

11.
不同调控材料对滨海盐土快速脱盐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滨海盐土快速脱盐改造提供参考依据,以工农业废弃物秸秆、牛粪、脱硫石膏、醋渣为调控材料,研究不同组合下滨海盐土快速脱盐效果。结果表明,4种组合与对照相比,均可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渗透性,其中T4(牛粪+醋渣)综合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土壤容重降低37.93%,土壤孔隙度提高12.37个百分点;各处理0~60 cm土层平均含盐量高低顺序为T1(秸秆+脱硫石膏)CK(对照)T2(牛粪+脱硫石膏)T3(秸秆+醋渣)T4(牛粪+醋渣),T1、T2、T3、T4与CK相比分别降低-123.9%,2.23%,30.45%,39.77%;各处理p H值与CK相比均显著下降,由高到低的顺序为CKT3T4T2T1,T1、T2、T3、T4与CK相比分别降低0.71,0.50,0.35,0.39个单位;各处理土壤CO_3~(2-)、HCO_3~-含量均明显下降,脱硫石膏处理还能增加土壤SO_4~(2-)、Ca~(2+)、Mg~(2+)含量。综上所述,在改善土壤物理结构、降低土壤盐分方面,牛粪效果明显好于秸秆,醋渣明显好于脱硫石膏;在抑制土壤脱盐碱化方面,脱硫石膏明显好于醋渣,但脱硫石膏容易增加土体总体含盐量。因此,推荐滨海盐土低成本快速脱盐方式为"牛粪+醋渣"。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2种土壤复合改良剂(由微生物菌剂和园林腐熟废弃物组成)对盐渍土的改良及肥力作用,本研究采用60天室内恒温(30℃)培养法,对不同处理的盐碱土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园林腐熟物能够提高盐碱土电导率和土壤碱度,而在园林腐熟物基础上添加不同浓度的微生物菌剂对盐碱土电导率值和土壤碱度的影响不显著,表明2种复合改良剂...  相似文献   

13.
不同肥力滨海盐土对棉花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高肥力非盐土和高、低肥力滨海盐土盆栽棉花,研究了盐渍土肥力和盐分对棉花生长发育与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肥力盐土种植的棉花,在出苗速率、株高增长、叶面积扩展、干物质积累、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等方面显著低于高肥力非盐土(对照)的棉花,其中干物质积累和子棉产量分别比对照降低31.7%和20.7%;而低肥力盐土比高肥力盐土种植棉花的干物重和子棉产量则分别降低20.6%和11.8%,说明低肥力盐碱地棉花光合和产量的降低是养分缺乏和盐分胁迫的共同作用.降低土壤盐分含量,不断培肥地力是提高滨海盐渍土棉花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施肥对保护地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连续4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对保护地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施有机肥,耕层(0~20cm)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年均分别增加1.032、0.059、0.033,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年均增加0.593、0.031、0.023,单施化肥年均增加0.224、0.012、0.007,同时亚表层土壤(20~40cm)有机质、全氮、全磷的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另外,在该项试验条件下,不同施肥对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安康  袁金华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4):133-140
研究了牛粪、沼渣、污泥、鸡粪、菌渣和猪粪6种有机物料施用对灌漠土春小麦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旨在考察6种有机废弃物农用的可行性。采用大田试验方法,分别将6种有机物料与70%常量化肥配合施用,共设置了8个处理。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6种有机物料与70%常量化肥配合施用均能提高春小麦的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与施用常量化肥的处理相比,菌渣、污泥和鸡粪处理能提高春小麦的氮素利用率;菌渣、沼渣和污泥处理能提高春小麦的磷素利用率。菌渣和污泥处理的钾素利用率要远远高于其他有机物料的处理,分别达到了97.47%和94.75%。不同有机物料输入均能显著提高灌漠土的有机质含量,对土壤全量养分含量的影响均表现不显著,对速效养分含量则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不同培肥方式对盐碱土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了提高盐碱土壤肥力,提升土壤中脲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通过定位试验,研究了有机-无机复混肥、生物肥、有机肥、厩肥、化肥5种肥料对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并对这2种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因子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种培肥方式对盐碱土中脲酶活性均有明显提高,并切脲酶活性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土壤中脲酶活性提高效果最为显著,是对照的1.421倍,有机肥和生物肥分别是对照的1.335倍和1.322倍。各种处理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尽管并不显著,但与对照相比较,均有所提高。通过对这2种酶活性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磷、速钾的相关性研究得出,速效磷和全氮对脲酶活性影响最大,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8737和0.8451,过氧化氢酶与有机质和碱解氮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796和0.754。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肥力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潮土上进行了5年的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肥力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均衡施肥(NPK、M、NPKM),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全氮、全磷、速效氮、有效磷等肥力指标以及玉米产量,尤以M处理增幅最大,与本底值相比,土壤全氮、全磷、速效氮和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15.00%,24.81%,18.97%和21.43%;而不均衡施肥(N、NK、NP)导致相应的营养元素的含量降低。分析表明,在潮土上施氮肥和磷肥对提高玉米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施肥模式对夏玉米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玉米产量和生长发育影响,探讨玉米最佳机械化施肥模式,为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提供依据。连续2年在河南不同生态区进行多点试验,以‘郑单958’为材料,设置4种施肥模式,比较不同施肥模式下夏玉米产量及生长发育等。结果显示,与对照传统模式比,机械2次施肥的产量和氮肥效率均增加8.8%,穗粒数增加5.9%,千粒重增加1.2%,最终干物质增加9.8%,果穗性状也有一定幅度提高;与经验模式比,机械2次施肥的产量、干物质、果穗性状、氮肥效率等指标与之接近。由此得出,机械2次施肥是较理想的玉米机械化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9.
冬季咸水结冰灌溉后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河北省海兴县对冬季利用苦咸水结冰灌溉盐碱地进行了大田试验。2005年冬季以试验区地下苦咸水(15 g/L),采用3种灌溉水量(90,135,180 mm)对盐碱地进行结冰灌溉,以不作处理的小区为对照(CK)。结果表明,由于冰层对土体冻融过程的抑制和冰层融化时发生水盐分离而产生的淡水对表层土壤盐分的淋洗的双重作用,次年春季处理小区0~10 cm土层土壤脱盐效果明显,3个处理的脱盐率分别为13.1%,74.0%,80.8%,180 mm灌溉水量处理效果最好;而CK小区的表层土壤表现为积盐,积盐率为39.4%。春季冰层融化后大水量处理0~100 cm土壤的含盐量也明显小于C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