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为大学课堂提供了更灵活、便捷的教学方式。以工业设计专业"产品设计"课程为例,分析了大学课堂基于智能手机终端互动教学的可行性和基础条件,设计了"产品设计"互动教学模式的整体实施方案和教学设计,为大学课堂的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西柏坡红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挖掘丰富红色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和保护绿色资源、提高纪念品水平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社会对培养和输出具备更扎实语言功底、更高异域文化敏感度、更富沟通意识和视听说沟通技巧的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迫切,同时亦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视、听、说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但是,传统课程教学资源在对外经贸方向的专注性、细节性突出不够,在具体工作中可操作性不强。只有使用真实入时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进入角色提供实际交际情景和环境,让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习得英语和商务视听说技能。为此,需要突出以现代外贸项目为重点的教学;强化外经贸方向专业性强的视频教学;适时增加专门用途英语知识;注重辅助教学资源的开发。通过资料收集、数据分析、成果展示和测试评价等途径开发一系列相关主题的可行性项目,制作出整套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4.
为不断提升的教学质量,吉林工程职业学院利用网络课程软件,开发具有农业类院校特色的精品课程,并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课程资源共享,形成"双线"培养机制,同时合理地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构建出一种创新型的"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前所未有的广阔视野与发展空间。本文主要阐述了创新型"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的设计、构建实施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关注,掀起了一股"翻转"热。这个打破时空界限的教学新模式给教学改革带来了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思考。本文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为例分析了翻转课堂的优劣,尤其是实现翻转课堂的局限性和面临的挑战,比如教学视频的制作、课前视频观看的保障、大班课中互动的实现、教师新角色的转换等,认为只有妥善解决或避免这些问题,才能让"翻转课堂"真正发挥出它的优势来。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0):289-290
5G赋能移动"互联网+"教育,为目前传统教学模式面临的困境提供了高校课程教学变革的契机。本文以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教学方法上将传统的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庭审案件旁听和模拟法庭角色扮演法等教学理念运用到"移动互联网+"开放课堂。阐述了在高职非法学专业法律类课程教学中,顺应"移动互联网+"趋势,经实地观察和实证分析,提出了高职大商贸专业法律类课程教学在法律类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设计了基于云课堂的"三段式"混合式教学模式,并阐明其优势: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效率;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评价更便捷、更真实;沟通更顺畅有效。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预示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因此,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学习先进技术,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本课题利用网络的课程软件,开发具有职业院校特色的精品课程,并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课程资源共享,以翻转课堂为依托,同时合理地引入慕课的教学理念,构建出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前所未有的广阔视野与学习体验。本文主要阐述了这种基于"互联网+"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的实施成果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读图时代,"大学语文"教学迎来新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遭遇"读图"时,教学质量遭受极大影响。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教育"成为教育趋势。独立学院"大学语文"的教学面临转型问题,基于"互联网+教育"和班级授课的优势,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倡导应用型教学。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该突出学科的"应用"性。以经典课文为基础,以写作技巧为桥梁,以学生练习为纽带,艺术讲授"运用性"知识。同时注重师生间的平等互动,倡导运用型学习。旨在对独立学院"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实践进行探讨,最终欲在提高教学质量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一种基于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新型的教学模式正在崛起——"翻转课堂"。它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组织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所使用。本文通过八年级下册一节"认识会声会影"的教学设计具体介绍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步骤及环节,力求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具体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提出新工科战略规划,为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指明了目标和方向,同时对高等教育质量和大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学为本"的理念基于知识建构主义理论,为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了科学基础。以"Python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分析了"以学为本"理念的实施不能仅仅依赖于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对授课模式进行变革,更需要在授课环境的设置、教学目标的确定、知识体系的构建、教学逻辑的设计等方面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改革,从而保障"以学为本"理念得以有效实施,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变化和未来不确定的变革挑战。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时代实现畜牧业教学现代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互联网+"兴起的热潮中,农业和畜牧业成为"互联网+"的首选。本文对畜牧业融入"互联网+"的途径和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对"互联网+畜牧业"的未来进行展望,为我国畜牧业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新思路,以期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实现畜牧业教学的现代化,从而为我国畜牧业发展带来更大原动力。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信息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全面覆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全面应用,教育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如何变革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成为了当下课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阐述"互联网+教育"、智慧课堂的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阶段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分析了"互联网+教育"对开展初中物理智慧课堂教学的优势,提出了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初中物理智慧课堂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价值在于服务、创造、开放和平等。用互联网思维实现参与式教学可分为设计课堂、参与知识建构和整合知识等三个阶段及相应的六个环节,它们构成了一个循环的反馈回路。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参与式教学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参与式教学将呈现以下新特征,即推动"淘宝"式学习、形成广泛的大众参与、实现移动学习、提供"碎片化"的点播服务。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五邑大学MOOC通识课"中华诗词之美"试点教学工作的总结,发现该MOOC通识课程尽管有"名校+名师+名课",自由的学习方式,反馈及时,实体课堂教学针对性更强等教学优势,但也存在视频间逻辑联系不强且视频时间过长,考核方式单一和实体课堂授课效果不理想等缺陷。反思MOOC课程建设的问题与不足,认为文学类课程的MOOC化建设,必须以清晰的课程性质定位为前提。类似于"中华诗词之美"的文学类通识课、公选课,可以完全MOOC化,而文学类专业课,如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新闻等专业的"文学史"、"文学理论"、"写作"等课程,不能够进行纯粹的MOOC化模式教学。为此,提出文学类专业课程MOOC化途径,即基于MOOC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改造传统文学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16.
"课堂派"是依托于网站和微信移动端的混合式教学平台,教师通过"课堂派",可以实现在线考勤、教学互动、作业提交、班级公告、课堂表现记录、平时成绩汇总等功能,还可以推送课程学习资料和组织学生讨论,是一种重要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本文以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为例,探讨"课堂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其存在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4):273-274
教育领域中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互联网+课堂"的提出,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获取知识的渠道多样化,课堂已经不再是唯一获得知识的地方。"互联网+课堂"使"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得以实施。颠覆传统教学中学生和老师的角色。课堂中教师的责任是去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文章以Flash动画制作课程为例,将微课程作为主要课前自学手段和学习内容,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方法,实施探究性任务为驱动的课堂互动学习,并实施多元化评价考核手段。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翻转课堂的概念及发展优势,并结合民办高校学生特点和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实践和教学设计,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证明了基于微课和任务的翻转课堂在民办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创新与变革非常必要,藉此我们便可以应正用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最大化教育的收益。今天这些精通技术的学生非常适合接受重塑结构的课堂。最近教学领域创新的例子包括应用互联网进行远程实验室设备运行,以及创建可以用计算机模拟食品加工过程系统的虚拟实验室。在设计这样的创新时,重要的是教师要能够致力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并学习如何寻求特定问题的创造性解决方案。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开发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块,即现在常说的"翻转课堂"。新近开发的教育电子游戏同样给学生提供了高效的方式,以帮助他们学习互动模式中的新概念。随着提高教育内容便利接入方面技术的最新发展,人们期待教师的未来角色是为学生提供灵感和智慧。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创造新颖教学工具、分享具有创新性教育素材的优秀平台。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4):199-200
信息技术的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将新技术和新科学应用于教育、经济发展、国家建设也是当前我国发展的全新要求。自云计算、移动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大数据等新时代高新技术概念提出、发展和应用,各个领域借助于新技术和新科技的力量不断创新,探索新的发展建设路径。大学教育机构作为学生走出社会的最终关卡,也在不断地探索新的教育路径,而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教育中的创新创业教育这一重点环节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通过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的渗透和融合,有效推动了专业和理论教育的转型升级,让高校的教育改革更深入地进行。本文简要阐述"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和发展,简析"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最后结合"互联网+"的优势,提出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