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长期以来,土地资源在发展中城市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定量评价和预测土地承载力状况为提高发展中城市土地承载力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土地承载力评价研究提供新思路.以济南为例,济南市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城市,依据济南市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从土地资源社会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建设规模承载力、生态承载力4个方面中选取20个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济南市土地资源承载力2007—2017年11年的变化状况,通过熵值法计算济南市各指标权重和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运用灰度模型预测法对其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济南市在11年期间,土地资源承载力经历了由低承载水平向较高承载水平发展的过程,其中,生态承载力较快速提升,经济承载力、建设规模承载力稳步提升,但社会承载力增长较慢,仍需不断加强,且未来6年,济南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稳步上升.生态承载力的增长对济南市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贡献最大,社会承载力是制约济南市整体发展的主要因素,须调整济南市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升济南市的土地资源承载力.  相似文献   

2.
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对区域未来产业选择与空间分布、建设发展规模控制、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论文以东莞市32个乡镇(区)为例,从影响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经济活动因素、社会活动因素、生态环境因素3个方面来构建State-space模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东莞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空间差异进行研究评价.结果表明,东莞市土地资源的承载状况可以划分为3种类型,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呈现出由中心城镇向周围逐渐减弱的空间分布特征,极化效应促成了承载力现状,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加速了承载力格局形成,规划的调控作用强化了承载力格局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均方差决策分析法的吉林市土地资源承载力动态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资源承载力是阐释人地关系的一项重要的综合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从人口承载力、建设规模承载力、经济承载力以及生态承载力等四个方面构建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均方差权值决策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吉林市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状况进行实证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06~2010年,吉林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大体呈上升趋势,且处于较高或高承载状态;土地资源建设规模承载力波动不大,基本处于中级承载状态。总体而言,2006~2010年吉林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一直处于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蒋小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825-10827,10831
在介绍河南省社会经济概况后,对生态承载力的概念、生态承载力的估算方法进行了初步的介绍,重点运用了生态足迹分析法,利用2000~2008年河南省的各类土地供给状况数据对河南省生态承载力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人口、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之间的不协调影响河南省生态承载力可持续发展实施的效率;经济相对欠发达影响河南省生态承载力可持续发展;人口负担过重导致河南省生态承载力不足这3个主要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围绕保护生态系统的阈值,提出了树立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走集约利用资源的发展道路,实行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严格控制人口总量增长,强化全民的资源环境危机意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湖北省为研究对象,运用综合指标法,考虑研究区域与土地资源密切相关的因素,基于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方面构建研究区域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GIS技术获得研究区域的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运用统计分析法计算研究范围市域尺度的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平均值,据此将该区域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划分为3种类型区——低承载力区、一般承载力区、高承载力区;最后,分析了湖北省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空间格局现状。结果表明:湖北省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空间分布呈现中西部低、东部高的特点,高承载力区位于山区;一般承载力区位于西北、西南、东北部;低承载力区位于中部平原区。  相似文献   

6.
随着滨州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土地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人地问题日益突出,为了综合评价土地承载力,根据2004年、2007年、2010年、2013年《滨州市统计年鉴》和《滨州市国民经济和发展报告》选取11个驱动因子为研究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承载力得分。结果表明:2004-2013年,滨州市土地资源承载力总体呈上升趋势,具有较大的土地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7.
基于三生视角的内蒙古自治区不同类型土地整治效益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研究不同区域类型的土地整治工程在生产、生态、生活功能方面所体现的效益,选取内蒙古3个不同类型区域的土地整治的案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专家打分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三生指标体系,对土地整治后效益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土地整治获得的各项效益具有一定的协同提升作用,但体现在各项指标层次上仍具有一些差异:在自然本底条件好的地区获得的生产效益的提升大于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人口密集区域的生产、生活服务性设施的改善明显强于人口稀疏地区;具有较多限制性自然条件地区获得的生态效益的提升大于自然本底条件的区域。因此,在土地整治应该充分做到土地整治工作的开展与当地自然条件相契合,挖掘发展潜力,以现有的生产能力和生态环境为基础,提高整治效益。  相似文献   

8.
构建了西藏草地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班戈县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从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生态抵御力和资源-环境承载压力等方面综合评价草地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班戈县草地生态承载力为低度超载状态,生态抵御力有待提高,草地退化治理、防害抗灾、土地环境是影响班戈县草地生态承载力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基于土地功能的苏南地区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仪影 《山西农业科学》2015,(4):481-485,492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经济发达地区人地矛盾日趋尖锐,苏南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研究其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资源承载力问题,在全国具有较好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以苏州、无锡、常州3个市为例,基于土地功能视角,建立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用模糊优选模型对三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表明,常州市土地承载力情况最优,无锡位居第2,苏州市排名最后;苏南三市土地资源承载力情况比较相似:土地生产承载力较好;由于城市用地规模迅速扩张,土地空间承载力较弱;生态资源消耗和土地污染严重导致土地生态承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海南省土地资源主要功能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海南省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2007~2012年间海南省土地资源承载力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土地生态承载力、土地生产承载力占海南省土地资源承载力的30%~At-,是海南省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1.
铜山县土地整理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欢 《现代农业科技》2011,(11):389-391
回顾了其他学者对土地整理分区的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确定了土地整理分区的原则,采用主导因素和图层叠置相结合的方法把铜山县分为东部、中部、西部3个土地整理区,并指出各整理区宜采取的土地整理模式、重点及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阐述土地竞争力内涵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依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和《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08)》相关数据,采用功效系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我国31个省级单位进行了土地竞争力评价。结果表明,2007年,我国省区土地竞争力大致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态势,土地竞争力排名与地均GDP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土地竞争力排名与审批建设用地排名呈现显著的低度正相关性。这表明,区域新增建设用地的分配与土地利用效益相关度不大,建议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供给应主要依据土地竞争力安排,对处于不同排名的省份供地政策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3.
以云南省宾川县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例,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和问卷调查结果,采用前后对比法、动态和静态经济效益指标定量研究了项目区土地开发整理的经济效益,分析了土地开发整理实际经济效益与预测经济效益出现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杨淋  郝晋珉  类淑霞  双文元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633-22636
按照土地适宜性评价的一般步骤——选择评价对象一确定评价单元一选取评价因子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一权重的确定一单因子评价和多因子综合评价,对大同市中心城区居住用地进行了适宜性评价,将其分为适宜、一般适宜、较不适宜和不适宜4类用地区,大同市城区以一般适宜区和较不适宜区为主。  相似文献   

15.
生态容量计算的土地面积法与资源土地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生态容量的2种计算依据进行了比较和说明,结合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对未来生态容量计算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6.
以地力评价理论为基础,以新疆自治区克拉玛依市2000hm2土地开发项目为实例,选取了土地开发项目区未利用地16个地力影响因子,并在系统分析层次分析法(AHP)理论基础之上,对各影响因子进行了权值计算和综合评价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土体厚度是土地开发项目区未利用地地力的最大影响因子;其次是障碍层状况、土壤质地和土壤有机质含量。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土地开发项目区未利用地地力评价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土地潜力评价方法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媛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0):1974-1976,2000
从数量方法、数值方法和GIS的应用方面分析了土地潜力评价方法,并阐明了各自不同的优缺点,总结了土地潜力评价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8.
刘力  邱继勤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577-1578,1588
在总结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旅游用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理论模型的构建,评价指标的合理选取,评价技术方法的科学运用,再结合案例地——重庆市武隆县仙女山景区的实践模拟,以此验证这一评价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土地利用规划中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瑛  陈银蓉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2119-2120
分析了土地利用规划中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方法,并对当前常见方法进行了归纳分类。  相似文献   

20.
土地整治是落实国土开发战略的有力抓手。为有针对性地实施土地整治活动,需对土地整治进行科学分区。从国土开发战略、自然生态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土地整治潜力4个方面选择10个指标构建分区指标体系,借助SPSS软件运用系统聚类法得到土地整治分区结果。通过分析,将河南省土地整治分为城市化地区、矿产资源开发集中区、农产品主产区、重要生态功能区4个土地整治区,同时针对不同的整治分区提出相应的整治重点和方向,以此作为土地整治实施的空间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