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大豆子叶节为外植体,采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探讨农杆菌菌液浓度、侵染时间、抗氧化剂、表面活性剂Silwet L-77及草丁膦(PPT)筛选浓度等因素对大豆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大豆转化的农杆菌菌液浓度D600nm为0.8,子叶节外植体侵染时间以30min为宜,外植体侵染后在含有25mg·L-1LA共培养基中暗培养3d有利于提高转化效率。此外,PPT筛选的适宜浓度为5mg·L-1。根据大豆子叶节农杆菌转化特点,研究中采用了延迟筛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选用高感大豆花叶病毒病而再生能力较强的大豆品种和品系作为受体,对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侵染菌液的制备以及根的诱导方法进行了优化。采用优化后的遗传转化体系以农杆菌介导法将pac1导入大豆,MSB培养基中附加2 mg/L6-BA+0.2 mg/LIBA进行丛生芽诱导,液体YEB重悬活化菌体后侵染,MSB培养基中蔗糖含量15%+2 mg/LIBA+0.2 mg/L6-BA进行生根诱导。共获得8株PCR检测呈阳性植株,经SouthernBlot检测,证明pac1基因已整合到大豆基因组中。转基因植株对病毒的抗性评价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3.
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转化系统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影响大豆(Glycine max L.)子叶节外植体遗传转化的因素。【方法】以农杆菌转化系统为平台,用直接筛选法和延迟筛选法确定卡那霉素的筛选方法和浓度,以GUS基因的瞬时表达计算子叶节区GUS阳性率。【结果】延迟7 d进行Km选择、筛选压力为75 mg•L-1时选择效果最好;菌株培养阶段和侵染浓度分别在OD600为0.6和0.5时子叶节区GUS阳性率最高;黑农35、绥农14和合丰35为易感的大豆基因型;农杆菌菌株EHA101对大豆的转化能力好于LBA4404和AGL1;共培养培养基中添加的硫醇类化合物对T-DNA的转移有极强的影响效应。【结论】本实验方法可以优化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转化系统。  相似文献   

4.
大豆农杆菌介导转化系统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大豆子叶节再生系统及其农杆菌介导转化的适宜筛选剂浓度进行了优化 ;同时以发芽 5天的大豆无菌苗的下胚轴切段为外植体 ,以抗性愈伤为指标 ,对影响农杆菌介导的大豆转化频率的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大豆品种对选择剂的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 4种选择剂比较 ,PPT抑制效果最好 ,品种之间比较稳定 ;潮霉素次之 ;卡那霉素的有效浓度最高。 4种选择剂的适宜浓度分别为 :卡那霉素 10 0~ 2 0 0 mg· L-1;G4 185 0~ 75 mg· L-1;潮霉素 2 0~ 30 mg·L-1;PPT5 mg· L-1。农杆菌感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均对大豆的转化有明显的影响。感染时间以 8分钟左右为宜 ;共培养时间以 2~ 4天为宜。在农杆菌感染和共培养阶段的乙酰丁香酮浓度和 p H值对大豆转化频率有明显影响。p H值以 5 .4 0~ 5 .6 0为宜 ;乙酰丁香酮的适宜浓度为 10 0 μmol· L-1左右。在感染农杆菌之前 ,让外植体在高渗培养基上预培养一段时间能提高大豆下胚轴切段的转化频率。最适预培养天数为 1d。  相似文献   

5.
大豆子叶节再生及农杆菌介导转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大豆早熟一号无菌苗不同外植体进行再生研究发现都能获得再生植株,但再生能力差异较大,以子叶节和顶芽的再生能力较强且以子叶节作为遗传转化的受体较好,宜用带少量子叶的子叶节作外植体,AS浓度160μmol/L、40min浸染时间、共培养2d进行农杆菌介导转化和Kan浓度120mg/L筛选获得的转化抗性苗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共培养基中添加L-半胱氨酸,研究了L-半胱氨酸对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L-半胱氨酸对大豆子叶节的转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质量浓度为500 mg/L时转化效率最为显著。以此浓度为基础,通过GUS染色和分子检测,得到了大豆转基因植株,使转化效率由不加L-半胱氨酸的1.17%提高到了2.21%。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农杆菌介导的莴笋遗传转化的影响因素,建立莴笋高效遗传转化体系,通过设置不同预培养、共培养时间,探讨其对外植体芽分化率的影响;设置不同农杆菌菌液浸染浓度及浸染时间,探讨其对外植体致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莴笋外植体预培养2d,外植体芽分化率最高;共培养0、1、2d,外植体芽分化率差别不大;当农杆菌菌液OD600值为0.3、0.5,分别侵染1、3、5min,外植体致死率相差不大。因此,在莴笋遗传转化中,采用外植体预培养2d、共培养2d,农杆菌菌液OD600值为0.5、侵染时间5min的遗传转化体系能提高莴笋的遗传转化率。  相似文献   

8.
农杆菌介导的番茄遗传转化体系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不同的番茄基因型、培养基类型、苗龄、外植体类型、植物表达载体和选择系统等对番茄再生和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7 d苗龄的子叶或13 d苗龄的下胚轴,预培养2 d,侵染20 min,培养基中添加适宜浓度的玉米素(1.0~2.0 mg·L-1)和IAA(0.1~0.2 mg·L-1),以75~100 mg·L-1的卡那霉素筛选,番茄的转化频率最高,分别为51.4%和37.5%.且以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为筛选标记的质粒p2301 和pBI121作为植物表达载体,其转化频率高于以潮霉素抗性基因为筛选标记的植物表达载体p1301.  相似文献   

9.
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以大豆无菌苗子叶节为外植体,将含有Bar基因及大豆隐花色素基因的表达载体导入大豆子叶节中,在含除草剂的筛选培养基中连续筛选,获得转化植株.研究了农杆菌菌液浓度、浸染时间、共培养时间、乙酰丁香酮的浓度等因素对大豆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杆菌对大豆转化率的影响较大,当转化的菌液浓度OD600为0.7、浸染时间为30~45min、共培养时间为3d、乙酰丁香酮的浓度为100 μmol·L-1时转化效率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建立莴笋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对农杆菌介导的莴笋遗传转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莴笋外植体预培养2d,农杆菌菌液OD600值为0.5,侵染5min,共培养2d对莴笋的遗传转化效果较好,初步建立了莴笋遗传转化体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进一步提高栽培大豆的遗传转化效率。[方法]以吉林省大豆主栽品种吉育67、吉育89未成熟子叶为外植体,对超声辅助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过程中处理液浓度、超声强度和时间等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在农杆菌菌液浓度OD600为0.4,超声功率中,转化率约为4.35%。[结论]为进一步开展以大豆未成熟子叶为外植体的高效遗传转化及相关应用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农杆菌介导的油菜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农杆菌介导的油菜等芸薹属植物高效转化体系建立的影响因素,总结了基因工程在改良油 菜等芸薹属植物性状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评述了植物in Planta转化法在油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草矮病毒NS6基因的转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水稻草矮病毒(Ricegrassystuntvirus,RGSV)RNA6片段毒义链编码的非结构蛋白NS6,与病害症状密切相关,被称为病害特异蛋白.因此,应用农杆菌介导法,选取对RGSV表现不同抗性的台农67、中花6号、中花12号、中花15号、台中1号、合系28和063817个水稻品种,以其未成熟胚或成熟胚预培养4d后,诱导生长旺盛的愈伤组织为外植体,将NS6基因导入其中,对影响水稻再生及农杆菌转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获得了转NS6基因工程植株.结果表明,以未成熟胚为受体,获得的抗性愈伤组织转化率明显高于成熟胚;水稻不同品种对农杆菌转化反应不同;添加一定浓度乙酰丁香酮和葡萄糖,可提高抗性愈伤组织形成率;选用G418进行抗性筛选能获得转NS6基因再生植株,用卡那霉素筛选产生的愈伤组织则未能获得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以日本晴愈伤组织为受体、草甘膦抗性基因CP4为选择标记基因的高效水稻遗传转化体系。方法以粳稻日本晴的成熟胚为试验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含有草甘膦抗性基因CP4的P1300载体转化日本晴的愈伤组织,分别用质量浓度为10、20和40 mg/L的草甘膦进行3轮抗性筛选,诱导分化和再生成苗;利用1000 mg/L草甘膦对移栽成活的阳性苗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获得145株转基因幼苗,PCR检测阳性株为128株,阳性率达88.27%;经过3轮抗性筛选后,转基因幼苗的阳性率提高;移栽成活的99株阳性苗中,65株表现为抗性,抗性率为65.66%。结论成功建立了以草甘膦为筛选标记的水稻转基因体系,该体系为水稻育种提供了材料,并对以抗草甘膦基因作为筛选标记的水稻转基因和一些基因功能验证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香石竹遗传转化体系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香石竹最佳转化体系及稳定表达的转基因植株,以香石竹组培苗叶片为材料,研究农杆菌菌种、香石竹基因型、预培养天数、侵染方式、共培养方式和时间等多个因素对香石竹遗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香石竹转化的最佳方式是预培养2d,采用LBA4404农杆菌缓冲液摇床摇12min(200r/min),静置3min的侵染方式。侵染后叶片外植体接种于50μmol/L乙酰丁香酮(AS)溶液浸湿的无菌滤纸(3层),进行黑暗共培养5d。不同基因型对比结果表明:‘小桃红'的抗性芽分化率优于‘马斯特'和‘锦葵钛合金'。60mg/L卡那霉素(Kan)浓度对3个基因型的香石竹品种均有较好的抗性芽筛选效果,0.5mg/L吲哚丁酸(IBA)+0.22mg/L噻苯隆(TDZ)培养基是分化效率高、丛芽多、生长状态好的直接出芽培养基。本研究建立的的香石竹遗传转化体系,重复性好、转化效率高、基因型依赖较小,该体系能显著提高DcaPIP1;1基因的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6.
超声波辅助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鱼腥草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超声波直接转化法、农杆菌介导转化法、恒定频率的超声波仪处理植物15 min后再用农杆菌介导法侵染植物和在农杆菌侵染过程中辅助以超声波处理10 s 4种方法对鱼腥草进行转基因研究,结果显示:上述4种转化法对gus基因最大瞬时表达率依次为47%、60%、80%和75%。结论:用恒定频率的超声波仪处理植物15 min后再用农杆菌介导法侵染植物和在农杆菌侵染过程中辅助以超声波处理10 s两种转化法gus基因的瞬时表达率最高,说明超声波辅助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方法是一种高效的鱼腥草转基因方法,它实现了外源基因在植物中的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大豆体细胞胚为受体。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全长基因P1导入大豆基因组中.获得了抗性植株。经GUS染色、PCR及PCR-southern杂交等分子检测。证明目的基因已导入并整合到大豆基因组中。为利用大豆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口蹄疫新型口服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