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目前对风景园林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主要以单导师制为主,受导师来源的局限性影响,单导师培养模式具有很大的片面性与单一性。社会经济与城乡建设的发展对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多导师培养模式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对风景园林硕士多导师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本文阐述的多导师培养模式的组建主要以"责任导师"为主、"副导师群"为辅,在多导师培养模式的运行和管理过程中强调规范的管理和定期的监督测评,防止流于形式。并以山东建筑大学为试点,对此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为我国硕士研究生多导师培养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农民培训体系更加完善和科学,更好地契合农民的培训需求,在借鉴企业导师制培训新员工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引入导师制作为农民培训的模式。基于知识共享理论,结合导师制管理和农民培训模式,探讨在知识共享背景下将导师制模式应用于农民培训。分析了导师制农民培训的意义,提出了导师制农民培训项目设计与实施面临的问题,同时给出了导师制农民培训的框架设计,即导师制农民培训项目展开需要经过导师遴选、导师辅导、导师管理、导师考核四大模块。  相似文献   

3.
学分制下本科生导师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学分制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对学分制下构建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模式进行了探讨。文章提出在构建本科生导师制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几个环节的建设:导师工作目标和责任的确定;导师队伍的建设;导师的聘任;导师的考核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由于目前在动物科学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和困境,使得地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现介绍阜阳师范学院在探索动物科学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获得的6点比较有效的实践路径:“3+1”分段式教学结合“四阶段”培养;“导师+项目+团队”的实践形式;推行“双导师制”;转变动物科学专业实习基地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基地;建立专业的创新创业工作室;以项目作为平台孵化创新创业型人才.以期为同类地方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科生导师制是实施个性化教育、提高本科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为了加强本科生导师制的规范化实施,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专业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取问卷调查及个人访谈的方式,针对本科生导师制认知度、满意度、执行情况以及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本科生不了解本科生导师制,班主任和科研导师还没有充分履行职责,存在导学断层现象。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具体解决对策,即强化导师职能和推行"1+2+1"导师制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导师制在能力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应用。建立"企业导师+校内导师"双导师制,并融入到能力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旨在让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不断积累自己的技术技能,提升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增强了学生的就业优势,提升了学生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本科生导师制作为学分制背景下的配套制度,在全面推行的过程中,多种模式并存,各有利弊.对此借鉴了研究生导师制指导模式的经验,在以大类招生自主选择专业的高校中对本科生高、低年级学生应区别对待,建立导师组、班级导师制和科研导师制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指导模式,使学生高效率地达到即定的教育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8.
为弥补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经验的不足,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是必然的选择。但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若干问题。完善双导师制,必须要实行高校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的模式,委托合作单位负责校外导师的选聘与考核,建立健全校内外导师的评聘制度,加大对导师的培训力度,出台措施激发导师的积极性,加强校内外导师的交流。  相似文献   

9.
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林业及生态环境建设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根据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对林业硕士培养的客观要求,把握"行业需求+专业实践+双导师"三位一体人才培养内涵,提出基于"三位一体"的林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路径,包括适应行业需求,重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应用型特色,创新培养模式;服务行业发展,拓展培养领域;优化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加强案例教学,提升教学质量;重视实践教学,提高实践能力;完善"双导师制",促进协同发展。河南农业大学林业硕士培养经过多年改革与实践,培养模式得到完善,课程体系得到优化,案例教学得到加强,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0.
马丽  王素平  张巍 《河南农业》2014,(22):40-42
在青年教师的成长过程中,导师制可充分发挥老教师的示范和传帮带作用,有利于青年教师迅速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但在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人们容易过分强调导师的影响力和权威性,使青年教师常处于被动的学习和求教状态。根据青年教师和老教师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探讨导师制实施过程中新老教师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实现"师徒"双赢的目标,从而使导师制在教师培养中起到一举多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科生导师制"是经济学院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改革试点,结合经济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导师考核细则,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本科生导师指导的具体实践,旨在为其他专业实施导师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为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而推行的一项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复合应用型食品科学与工程"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采用"3+X+Y"培养模式,突出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过程中"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导师制、校企协同育人、教学方式改革、国际化视野培养等方面开展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本科生导师制是目前高等教育体制下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目前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本科生导师制易流于形式、信息传导渠道不畅、学生主动性不够及指导过程中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应明确本科生导师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体系的角色,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度,完善导师培训制度,多方面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准确了解高校双创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其原因,找出有针对性地应对策略,以燕山大学为例,针对学校双创教育中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双创教育了解还比较少,在获取创新学分时遇到了不少困难;双创教育还存在无法找到合适的参赛队员、参赛具有盲目性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指导双创的工作体会,提出了"1+n"导师制、"导师+研究生助教"模式等一系列富有创新性、可操作性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工程力学专业本科生为例,说明了本科生导师制的特点,以及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之初导师和学生的疑惑,重点阐述了导师引导学生的具体措施和实践体会。从本科生导师制3年多的实践效果来看,最大程度地发挥导师的引导作用,尽可能提高学生对导师的认可程度是本科生导师制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学分制下实行导师制是学分制内在特点的客观要求.学分制下本科生导师制的构建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要有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内部制度环境及充足的导师资源保障.学分制下本科生导师制运行模式的构建主要包括导师制的目标体系、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评价体系等相互联系的几个部分.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全日制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及双导师制的基本情况,探讨了双导师制实施的存在问题及原因,并从思想认识、经费保障、导师聘用与分配、校内外导师职责分工、评估与考核、培养年限等方面提出双导师制有效实施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公司+农户"模式存在的双重道德风险及公司和农户的时间偏好成本,通过静态博弈模型揭示"公司+农户"模式履约率不高的原因在于市场风险的存在,即市场价格的波动,契约稳定的市场价格是一个区间而非一个特定数值。同时分析违约金额、市场交易成本和时间偏好成本对契约稳定的价格区间幅度的影响,发现违约金额、市场交易成本和时间偏好成本正向影响契约稳定的价格区间幅度。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职业导向性不明确,教育教学体系与生产实践不融合,"双师"型导师缺乏,职业资格认证困难,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标准不明确,实践教学不能保障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建议国家出台政策支持地方政府、企业与高校合作共建实践基地;学校要创新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推动协同创新;建立校企联动机制,推动科学化管理;实施双导师制,确保培养环节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提高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构建了“四位一体”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首先,形成了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分类定位理念;其次,构建了“政校企”积极参与的培养机制和基于产教融合的“2+4”联合培养模式;最后,首创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能力提升计划”。通过实践与完善,有效解决了分类培养过程中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不统一、社会资源利用率不高、学生实践平台及实践经费不能保障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