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紫薇花粉生活力的测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测定了5个花色(白色、紫色、玫红、浅红色和浅紫色)紫薇花粉的染色率和发芽率,并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硼酸、蔗糖对紫薇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薇花粉粒为外表有很多细长的绒毛.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TTC染色法)和碘—碘化钾染色法((I-K I染色法)对新鲜紫薇花粉的染色作用都不理想,染色5~8h后的染色率仅为5.26%~18.57%。低温(1~3℃)贮藏2~5d后染色率变化不大.;5个花色紫薇的新鲜花粉的生活力有差异;蔗糖和硼酸的浓度影响紫薇花粉的萌发.质量浓度分别为20m g/l,2.0 m g/l蔗糖和硼酸对白色紫薇的花粉萌发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温度为2~5℃,空气相对湿度为30%~50%的条件下贮藏2~5d后紫薇花粉的萌发率比新鲜花粉有明显提高,其中白色紫薇花粉的萌发率比新鲜花粉提高了76.24%。  相似文献   

2.
瓜叶菊花粉生活力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研究瓜叶菊花粉的生活力,测定了5个花色(玫红有白色内眼、紫色、玫红、水红色有白色内眼和白色有玫红花边)瓜叶菊花粉的染色率和发芽率,并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硼酸、蔗糖对瓜叶菊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瓜叶菊花粉粒为外表有很多刺毛的圆球.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TTC染色法)和碘.碘化钾染色法(I-KI染色法)对新鲜瓜叶菊花粉的染色作用都不理想,染色6~8h后的染色率仅为8.33%-22.2%.低温(3-4℃)贮藏68d后染色率变化不大.2)5个花色瓜叶菊的新鲜花粉的生活力有差异.3)蔗糖和硼酸的浓度影响瓜叶菊花粉的萌发.质量浓度分别为50,2.0mg/L的蔗糖和硼酸对玫红色有白色内眼瓜叶菊的花粉萌发有很好的促进作用.4)在温度为3-4℃,空气相对湿度为35%-40%的条件下贮藏68d后的瓜叶菊花粉的萌发率比新鲜花粉有明显提高,其中白色有玫红花边瓜叶菊花粉的萌发率比新鲜花粉提高了88.5%.  相似文献   

3.
以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新鲜花粉为试材,通过培养基萌发试验法、氯化三苯基四氮唑(1TrC)染色法、碘.碘化钾(I-KI)染色法对花粉生活力进行测定,并研究了不同储藏条件及时间对木瓜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木瓜花粉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100mg.L-1蔗糖+30mg·L-1硼酸+8g-L-1琼脂,萌发率达75.09%;TTC染色法的染色率为60.64%.适宜作为木瓜花粉生活力的测定;I—KI染色法的染色率仅为17.94%,不宜于其生活力的测定;适宜木瓜花粉储藏的条件依次为-80℃,4℃,-23℃和常温;花粉在-80℃储藏16d后,花粉萌发率仍达到22.9%。图2表2参10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茵芋花粉的培养效应,采用蔗糖、硼酸、氯化钙三因素三水平培养基离体培养法,I2—KI、TTC、红墨水等染色法,以及生物荧光显微镜对花粉活力进行观察与检测,筛选有活力的花粉的最适培养基及活力测定方法.结果表明,新鲜茵芋花粉粒呈黄色,花粉离体后逐渐转变为黄褐色.I2—KI、TTC对花粉染色无效;红墨水染色法使有活力的花粉在蓝色滤光片下呈绿色或原色,能够快速有效地检测花粉活力.花粉于25℃的恒温下离体培养4 h开始萌发,至24 h萌发稳定.蔗糖、硼酸、氯化钙三因素三水平培养基离体培养对花粉萌发的互作效应极显著,最优培养基为:15 g·L~(-1)蔗糖+0.05 g·L~(-1)硼酸+0.02 g·L~(-1)氯化钙,萌发率为60.0%;次优培养基为:15 g·L~(-1)蔗糖+0.03 g·L~(-1)硼酸+0.02 g·L~(-1)氯化钙,萌发率为58.0%;第三培养基为:15 g·L~(-1)蔗糖+0.01 g·L~(-1)硼酸+0.01 g·L~(-1)氯化钙,萌发率为50.4%.影响茵芋花粉萌发的主因素为氯化钙,次因素为蔗糖,辅助因素为硼酸.  相似文献   

5.
以‘粉娇蓉'(Lagerstroemia indica‘Fen Jiaorong')、‘红红火火'(L.indica‘ Honghong Huohuo’)、‘堇薇’(L.indica‘ Jinwei’)、‘直枝紫’(L.indica‘Zhizhi Zi’)4个常见紫薇(L.indica)品种的混合花粉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对影响紫薇花粉生活力的3个因素(蔗糖、硼酸和CaCl2)进行优化试验,依据正交试验不同组合的花粉萌发率,确定最佳花粉萌发组合.在此基础上,对18种不同贮藏条件下花粉耐贮藏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用200 g·L-1蔗糖+ 150 mg·L-1硼酸+ 20 mg·L-CaCl2为最佳培养基,3个因素对紫薇花粉萌发率的影响从大到小顺序为蔗糖、硼酸、CaCl2;不同贮藏处理间花粉耐贮藏力存在较大差异,18个处理组合中,室温(28℃)条件下,用变色硅胶干燥的处理生活力保持时间最长;4℃冷藏条件下的对照、遮光、干燥处理保持时间稍短,但贮藏期间能保持较高的萌发率.  相似文献   

6.
为进行紫荆杂交育种和开发利用,以垂丝紫荆花粉为试材,利用离体培养法、3种染色法(醋酸洋红、TTC和碘-碘化钾染色)对花粉生活力进行测定,并分析不同贮藏温度和时间对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培养基中添加蔗糖和硼酸对花粉的萌发有促进作用,垂丝紫荆花粉萌发的适宜培养基为120g/L蔗糖+40mg/L硼酸,花粉萌发率达86.23%;醋酸洋红染色法适宜快速测定垂丝紫荆花粉生活力;垂丝紫荆花粉最佳的贮藏温度为-196℃,经济的贮藏方法为-20℃。  相似文献   

7.
紫玉兰花粉的生活力测定及贮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紫玉兰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以及适宜的贮藏方法,采用离体培养法、醋酸洋红染色法、碘-碘化钾染色法和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等方法研究了花粉寿命长短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4种测定方法中只有离体培养法适用于紫玉兰花粉生活力测定;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蔗糖和硼酸对花粉的萌发有促进作用,紫玉兰花粉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2%蔗糖+ 0.001%硼酸,萌发率达90.57%;在贮藏5d的情况下,花粉最适宜的贮藏条件为-80 ℃,不干燥.  相似文献   

8.
通过观测尾叶紫薇Lagerstroemiacaudate花朵的开放过程,并采用离体萌发法测定花粉生活力,研究了尾叶紫薇的开花习性、花粉萌发及储藏条件。结果表明:凌晨3:30尾叶紫薇花萼开裂;6:00花瓣全部展平;6:30花药开始开裂。柱头上开始分泌黏液,进行杂交育种时须于6:30前去雄;6:30—7:30是授粉的最佳时间。采用正交试验方法比较蔗糖、聚乙二醇4000(PEG 4000)、硼酸和氯化钙对尾叶紫薇花粉的离体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离体培养基为100mg·L-1蔗糖+30mg·L-1硼酸+30mg·L-1氯化钙+150g·L-1PEG 4000,花粉萌发率可达96.28%。尾叶紫薇花粉在自然条件下储藏2d后生活力急剧下降,6d后花粉完全失活,4℃是花粉储藏的最佳温度,保存9d仍能保持30%的萌发率.在散粉后30d失活。图2表2参15  相似文献   

9.
黄花槐花粉生活力测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黄花槐花粉为试材,利用I2-KI染色法、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培养基萌发试验法对花粉生活力进行测定,并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a2+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I2-KI染色法、TTC染色法均不适合测定黄花槐花粉生活力;不同浓度的蔗糖和硼酸对花粉的萌发有促进作用,蔗糖20mg/L+硼酸2.0mg/L培养基花粉的萌发达30.2%;适当浓度的Ca2+能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当Ca2+浓度为1.6×10-4mg/L时,花粉的萌发率最高,花粉管伸长最快。  相似文献   

10.
以金娃娃萱草(Hemerocallis hybridus)的花粉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及不同贮藏条件对金娃娃萱草花粉生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娃娃萱草花粉萌发的适宜液体培养基为蔗糖150 g·L-1+硼酸20 mg·L-1+氯化钙30 mg·L-1;适宜的染色剂为TTC,染色时间为30~35 min.不同贮藏条件下,金娃娃萱草花粉生命力有很大差异,常温贮藏时,花粉生命力下降很快,生命力仅能维持15 d;-60℃干燥超低温冷冻贮藏效果最好,花粉生命力可维持30 d以上.  相似文献   

11.
4种木兰属植物花粉萌发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望春玉兰Magnolia biondii,长花玉兰Magnolia ‘Changhua’,丹馨玉兰Magnolia ‘Danxin’,黄山木兰Magnolia cylindrica等4种木兰属Magnolia植物为试验材料,运用不同质量浓度蔗糖、硼酸、分子量为4000的聚乙二醇(PEG-4000)对花粉进行单因子及正交试验处理,研究不同培养基、培养温度及培养时间对4种植物花粉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蔗糖、硼酸、PEG-4000对4种木兰属植物花粉萌发均有显著影响(P < 0.05)。不同植物所需适宜的离体培养基组分质量浓度不同,望春玉兰为50 g·L-1蔗糖+50 mg·L-1硼酸+200 g·L-1PEG-4000;长花玉兰为100 g·L-1蔗糖+200 mg·L-1硼酸+200 g·L-1PEG-4000;丹馨玉兰为100 g·L-1蔗糖+100 mg·L-1硼酸+150 g·L-1PEG-4000;黄山木兰为50 g·L-1蔗糖+100 mg·L-1硼酸+250 g·L-1PEG-4000。②4种植物花粉萌发最佳培养温度均为25 ℃,温度过高会抑制花粉萌发。③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4种植物花粉萌发率增加,但达到最大萌发率所需时间有所不同,其中望春玉兰和黄山木兰在培养9 h时萌发率最高,萌发率分别为71.19%和59.82%,而长花玉兰和丹馨玉兰在培养12 h时萌发率最高,萌发率分别为44.50%和23.43%。  相似文献   

12.
培养环境条件对猕猴桃花粉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离体培养法,在筛选出最佳培养基后,研究猕猴桃花粉在不同培养时间、pH值、培养基种类、温度条件下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状况。结果表明:猕猴桃花粉离体萌发及花粉管伸长的最适培养基为10%蔗糖+100 mg·L-1硼酸+10 mg·L-1 Ca(NO3)2;离体培养最适观察时间为5 h,最适培养温度为30℃,最佳培养pH值为6.0。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红花刺槐花粉活力的测定及保存方法,为红花刺槐的人工杂交授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离体培养法、TTC法、I2-KI法测定花粉生活力,同时研究不同保存方法对红花刺槐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红花刺槐花粉在蔗糖20.0 mg/L+硼酸2.0 mg/L的培养基中萌发率最高(29.56%);I2-KI法不适用于红花刺槐花粉活力的测定,TTC法的测定效果仍有待进一步检验;低温比常温更适于红花刺槐花粉的保存,花粉在0℃保存15 d后,萌发率仍达17.67%。[结论]蔗糖20.0 mg/L+硼酸2.0 mg/L为红花刺槐最适培养基组合,低温更适合红花刺槐花粉的保存。  相似文献   

14.
培养基成分对芍药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粉色花芍药和紫色花芍药的新鲜花粉为试材,研究培养基中不同浓度的蔗糖、硼酸、pH、NAA浓度、PEG6000对芍药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芍药花粉的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都随着不同处理因素浓度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分别在蔗糖浓度为20 g/L、硼酸浓度为20 g/L、pH值为6~7、NAA浓度为0.5 g...  相似文献   

15.
选取海州常山( Clerodne drum trichotomum Thumb.)花粉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海州常山花粉活力测定的方法、最佳培养基配方及其最佳培养条件;探究了花期及花粉采集时间对海州常山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染色法及无机酸培养法不适宜于海州常山花粉活力的测定,最佳花粉活力测定法为液体萌发法;海州常山花粉萌发最佳培养基配方为150 g· L-1蔗糖+200 mg· L-1硼酸+150 mg·L -1氯化钙;其中硼酸及氯化钙pH值为5.5条件下花粉萌发效果更佳;花粉最适宜培养条件为干燥9,h 于25℃光照条件下液体培养8 h;花粉活力最强时间为花后1~2 d的08:00。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肋柱花花粉不同培养条件和测定方法进行研究,筛选出适宜花粉萌发的条件,找出简单快速测定肋柱花花粉活力方法。[方法]采用离体萌发法对不同浓度蔗糖、硼酸及培养温度下花粉萌发率进行研究,并通过醋酸洋红染色法、TTC染色法及I_2-KI染色法对花粉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肋柱花花粉在蔗糖浓度为15%、硼酸浓度为100 mg/L、温度为25℃培养下,花粉萌发率达最大值,超过此条件萌发率下降。与醋酸洋红法和TTC法相比,I_2-KI染色法的测定结果与离体培养萌发法结果相近。[结论]适宜肋柱花花粉萌发的培养条件为15%蔗糖+100 mg/L硼酸,温度为25℃;I_2-KI染色法可作为肋柱花花粉活力快速测定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不同条件下,黄薇Heimia myrtifolia的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情况。  方法   以黄薇为材料,采用花粉离体萌发法研究不同温度、蔗糖质量浓度和硼酸质量浓度对黄薇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研究不同质量浓度萘乙酸、赤霉素、6-苄基腺嘌呤对黄薇柱头可授性的影响,并对黄薇花粉与柱头进行电镜扫描观察。  结果   ① 不同温度、蔗糖质量浓度、硼酸质量浓度对黄薇花粉的萌发生长影响差异明显,培养黄薇花粉适宜温度为35℃,蔗糖适宜质量浓度为50.0~150.0 g·L-1,硼酸适宜质量浓度为0.5~1.0 g·L-1;②黄薇柱头可授性受时间影响,在开花6~8 h柱头可授性最强;③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黄薇柱头可授性影响差异明显,提高黄薇柱头可授性最适质量浓度为萘乙酸10.0 mg·L-1、赤霉素200.0~400.0 mg·L-1、6-苄基腺嘌呤20.0 mg·L-1;④黄薇柱头直径为425.78~546.93 μm,花粉极轴长为23.15~26.74 μm,赤道轴长为18.02~20.03 μm,属小型花粉。  结论   黄薇人工授粉的最佳时期在开花后6~8 h,结合一定质量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有效提高结实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