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引种美国黑核桃(Juglans nigra)与国产核桃(Juglans regia)`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木材解剖构造和主要木材性的测定表明,美国黑核的心材解剖特征与桃核、核桃相楸相双没有区别,而边材的木纤维壁厚、木纤维腔径比和壁腔比、木纤维比量、木射线比量差异均显著或极显著,其它特征没有差异;美国黑核桃主要木材物理力学性质与国产核桃、核桃楸以及北方常见的速生树民树、泡桐相比,木材材质好,但木材干缩性略差;美国黑核桃木材化学性质能满足胶合板生产要求,综合分析表明,美国黑核桃是可以在我国适生地区进行推广发展的优良工业用材树种。  相似文献   

2.
胡桃、野核桃和胡桃楸木材解剖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胡桃(Juglans.regia)、野核桃(J.cathayensis)和胡桃楸(J.mandshurica)的木材微观结构进行电镜观察,比较3个树种木材微观解剖特征,并探究树种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3种木材微观特征较为相似,均为圆柱状导管分子、卵圆形或圆形小管孔、单管孔及少数复管孔组合、互列管间纹孔、离管带状轴向薄壁组织、同型单列及多列木射线。微观结构差异主要体现在:野核桃属环孔材,胡桃与胡桃楸属半环孔材。胡桃与胡桃楸在导管腔径和壁厚、早材木纤维腔径和壁厚、晚材木纤维腔径和腔径比6个性状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在早材管孔密度、双列木射线高度、早材宽度和晚材率4个性状间存在显著差异。聚类分析可知,胡桃楸和野核桃首先相聚,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3.
对粗放与集约两种栽培措施下人工经济林核桃木材纤维形态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与粗放管理的人工经济林核桃相比较,集约的纤维长度,宽度,壁厚,腔径,长宽比和壁腔比均小,方差分析表明只有纤维宽度,壁厚在0.05水平显著,其它特征均未达显著水平。(2)两种栽培措施下纤维长度,宽度,壁厚,长宽比和壁腔比的径向变异规律差异不大。(3)集约管理的核桃的各种纤维形态特征和粗放管理的纤维长度,宽度,腔径和长度比等特征的轴向差异的不显著;粗放管理的壁厚,壁腔比的轴向差异显著。(4)两种栽培措施下的大部分纤维形态特征及其径向和轴向变异规律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4.
对小径木核桃楸锯材进行三周期的间歇式干燥,小径木核桃楸年轮宽度较宽、胞腔直径较大、胞壁率及胞壁厚度较小,在干燥过程中细胞腔中的自由水比较容易排出,干燥速度较快;小径材的弦、径向干缩系数均比成熟材大,小径木核桃楸的干缩系数约为成熟材的3倍,在干燥过程中极易产生干缩变形;小径木核桃楸径切材的抗剪切力均大于弦切材。根据木材特性分析,采用间歇式干燥方式可提高锯材的干燥质量。  相似文献   

5.
探究冀北山区天然林黑桦木材材质,为天然林黑桦木材的培育与加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选取阴坡和半阴坡长势良好的林木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光学显微镜和计算机显微图像分析系统,通过离析法、拉线法和切片法对冀北山区2种坡向50年生天然林黑桦木材胸径处圆盘解剖特性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阴坡黑桦纤维长度、宽度、长宽比、壁腔比均值分别为1607.86、24.74μm和64.87、0.69,半阴坡黑桦纤维长度、宽度、长宽比、壁腔比均值分别为1782.69、25.91μm和68.75、0.70;不同坡向天然林黑桦木材纤维长度、宽度和长宽比由髓心向树皮方向的径向变异趋势为初始迅速增大,随后趋于稳定;纤维壁腔比自髓心向树皮方向呈波浪式变化,且略有增大的趋势。2)阴坡黑桦木射线比量、导管比量、纤维比量均值分别为16.80%、18.93%、64.27%,半阴坡木射线比量、导管比量、纤维比量均值分别为15.37%、18.96%、68.72%;由髓心向外,组织比量等指标基本在一条水平线上波动,变异规律较差。3)黑桦木材2种坡向间纤维长度和纤维长宽比差异显著,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不同栽植密度对意杨人工林木材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长江滩地 3种栽植密度 (株行距分别为 3m× 4 m,4 m× 5m,5m× 6m)下的 3个品系速生人工林杨树木材 [欧美杨无性系 72杨 ( Populus× euramericana cv. -72 /58) ,美洲黑杨无性系 63杨( P.deltoidescv. -63/51 )和 69杨 ( P.deltoidescv. -69/55) ,以下简称 72杨、 63杨、 69杨 ]为对象 ,探讨不同栽植密度对杨树人工林木材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 1 )同一无性系在不同栽植密度下以及相同栽植密度下不同无性系杨树纤维形态特征、微纤丝角、组织比量值都有差异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除 63杨和 69杨胞壁厚度、壁腔比、柔性系数和 72杨微纤丝角、木射线比量在 3种栽植密度下差异显著外 ,其余性状差异不显著 ,说明林分初植密度对多数解剖性质无显著影响。 ( 2 )不同品系杨树在不同栽植密度下主要解剖特征的径向变异趋势基本相同 ,但变异幅度随不同栽植密度、不同品系和解剖特征而不同。其中 ,壁腔比、微纤丝角、导管比量、木射线比量随栽植密度变化变幅最大 ,而纤维长度、纤维比量变幅较小 ,但所有解剖特征的径向变异曲线在 6年左右都有一个明显的过渡点。 ( 3)栽植密度对 72、 63、 69杨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因材性指标的不同而不同 ,总体来说 ,栽植密度越大 ,基本密度、抗弯弹性模量和抗弯强度越小 ,干  相似文献   

7.
对粗放与集约两种栽培措施下人工经济林核桃木材纤维形态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与粗放管理的人工经济林核桃相比较,集约的纤维长度、宽度、壁厚、腔径、长宽比和壁腔比均小,方差分析表明只有纤维宽度、壁厚在0.05水平显著,其它特征均未达显著水平.(2)两种栽培措施下纤维长度、宽度、壁厚、长宽比和壁腔比的径向变异规律差别不大.(3)集约管理的核桃的各种纤维形态特征和粗放管理的纤维长度、宽度、腔径和长宽比等特征的轴向差异均不显著;粗放管理的壁厚、壁腔比的轴向差异显著.(4)两种栽培措施下的大部分纤维形态特征及其径向和轴向变异规律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8.
以东北5个白桦天然林种群为对象,较全面地研究了白桦木材材质性状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表明:天然林白桦种群间木材纤维宽度、长宽比、木材基本密度、胞壁率、微纤丝角、导管比量、小拉什强度和年轮宽度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木材纤维长度、纤维壁腔比、木射线比量和纤维比量差异不显著。白桦导管比量与均温和降雨量、胞壁率和木材基本密度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r>0.9)。在种群间木材基本密度与胞壁率呈显著正相关(r>0.9);纤维宽度与胞壁率、纤维壁腔比、长宽比呈显著负相关(r>0.8),纤维长度与微纤丝角呈负相关(r=-0.97)。  相似文献   

9.
对冀北山区50年生天然林白桦木材解剖特性进行测定,分析不同坡向对白桦纤维形态、组织比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阴坡白桦木材的纤维长度、纤维长宽比、纤维壁腔比、纤维比量等指标平均值大于半阴坡,而半阴坡纤维宽度、导管比量、木射线比量等指标平均值大于阴坡;不同坡向天然林白桦木材纤维长度、宽度和长宽比由髓心向树皮方向的径向变异趋势为初始增大随后趋于稳定增加,壁腔比在径向上呈递增或递减波浪式变异,导管比量、木射线比量、纤维比量由髓心向外基本在一条水平线上波动;坡向对白桦木材纤维长度影响显著、对长宽比影响极显著,对宽度、壁腔比、组织比量等影响不显著,多项式方程对白桦木材纤维性状和生长轮拟合效果好;白桦幼龄材和成熟材的界限为第20年。从解剖特性看,阴坡、半阴坡天然林白桦木材适宜制浆造纸。  相似文献   

10.
对4个相思树种人工林木材纤维形态特征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黑木相思和灰木相思的木材纤维属于短纤维,厚荚相思和马占相思的木材纤维属于中等纤维,4种相思木材壁腔比均小于1。相思树种人工林木材作为造纸原料的优劣顺序为:厚荚相思、马占相思、黑木相思和灰木相思。4个相思树种人工林木材纤维长度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黑木相思与灰木相思人工林木材纤维壁腔比差异不显著,其余相思树种差异极显著;厚荚相思与灰木相思、马占相思与灰木相思木材人工林木材纤维各形态特征均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1.
核桃楸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对我国珍贵的用材树种和重要的药源植物核桃楸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和杀虫活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目前核桃楸化学成分、药理成分的研究取得一定的进展,已从核桃楸中分离提纯出化学成分胡桃醌等。但杀虫活性成分的研究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欧美杨107(以下简称107杨)应拉木与正常木的纤维形态及化学组成进行全面比较和分析,为杨树应拉木的合理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直立生长和倾斜生长的107杨为研究材料,通过合理方法区分正常木和应拉木,再对应拉木的解剖构造进行电镜观察,着重比较了107杨正常木和应拉木在纤维形态及化学组成的差异。【结果】107杨应拉木具有典型的应拉木解剖构造,即细胞壁中存在明显的胶质层。正常木与应拉木纤维形态比较结果表明,应拉木的双壁厚、壁腔比、木射线比量和纤维比量均高于正常木,而正常木的纤维长度、纤维宽度、纤维长宽比、胞腔径、微纤丝角、导管比量均大于应拉木。引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正常木与应拉木之间纤维形态的差异,结果表明,正常木与应拉木纤维宽度、胞腔径、双壁厚、壁腔比在P=0.001水平上差异显著,纤维长度和微纤丝角在P=0.01水平上差异显著,其余形态指标差异均不显著。正常木与应拉木化学组成比较结果表明,应拉木的综纤维素、纤维素、α-纤维素含量均高于正常木,而正常木的半纤维素、木质素、苯醇抽提物含量、10 g/L氢氧化钠抽提物含量均高于应拉木;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正常木与应拉木纤维素、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10 g/L氢氧化钠抽提物含量的差异在P=0.001水上显著,其余指标差异均不显著。【结论】107杨正常木与应拉木的主要纤维形态指标和化学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在木材加工利用时需要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3.
文县杨木材构造特征及木纤维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文县杨木材宏观构造和微观构造特征观察记载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文县杨的木纤维特性.结果表明,文县杨木纤维含量高达63%,纤维长度1 209μm,长宽比57.4,壁腔比0.293,是一种优良的造纸原料.  相似文献   

14.
云南核桃资源现状及其加工利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原产中国的木本油料树种核桃的资源现状和目前对核桃的综合利用,并就云南核桃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核桃枝条解剖结构与生长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核桃矮化性的鉴定及矮化砧的预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石蜡切片和田间调查的方法,分别对核桃嫁接树和实生树的生长特性及枝条解剖结构进行研究。【结果】不同核桃品种嫁接树枝条结构与树体生长势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核桃实生树枝条结构与生长势有一定的相关性,木质部面积所占比例与株高增长量、株高及干周均显著正相关;材皮比与株高增长量及株高显著正相关;髓部面积与株高和干周显著负相关;韧皮部面积与株高增长量显著负相关;导管密度与生长势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枝部材皮比及木质部面积所占比例可作为核桃实生树预测生长势强弱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核桃属材用核桃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黑核桃、核桃楸、青林核桃实生子代及部分普通品种共86份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利用8对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8对黑核桃引物共扩增出48条带,其中多态性带44条,占总扩增带的91.67%;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197 2~0.473 4,Shannon指数为0.304 3~0.666 3。说明黑核桃微卫星在核桃近缘种中能得到有效扩增,可以用于近缘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核桃属种间关系研究。聚类结果表明,青林实生子代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与核桃楸及黑核桃具有明显差异,但与其他普通品种界限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柳蝙蛾危害对水曲柳木材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同一立地条件柳蝙蛾危害的幼龄水曲柳,将其木材分4组:健康株、危害1a化学防治后愈合株、柳蝙蛾危害1a未防治株、危害3a以上的水曲柳。对危害部位进行解剖学、物理学实验,结果表明:柳蝙蛾对水曲柳木材的密度、硬度、胞壁率、年轮宽、纤维长度几个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化学防治后1a密度这一指标恢复正常水曲柳的密度;年轮宽在被害后第三年才能恢复;对硬度的影响在以后的3a仍十分明显,纤维长度同硬度影响相近。  相似文献   

18.
对滇东北地区的134株初选核桃优树坚果的主要性状离散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优树间差异较大;对其中30株较优树的7个主要指标,即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三径均值、单果质量、仁质量、壳厚及出仁率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坚果质量、仁质量、蛋白含量及坚果大小4个综合指标的方差累计贡献率达89.315%,建立4个主成分函数;通过各优树的主成分分值结合其方差贡献率进行综合评分。评选出最优的10个单株.与坚果实际表现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