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周龄以内的雏番鸭常由雏番鸭细小病毒和小鹅瘟病毒引起的疫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自1985年以来,在福建、广东、广西、浙江、江西、江苏、山东等省先后发生流行,对养番鸭业危害极大。1988年国内一些学者进行番鸭细小病毒分离与防治研究。法国学者报道了1989年在法国两个地区爆发雏番鸭细小病毒病,并从病群中分离到NX3和GM两个毒株进行部分特性的研究,数年来,在流行的疫区应用小鹅瘟免疫血清和活疫苗进行免疫有保护率。在此基础上,我们于1991年从患病雏番鸭分离到一株病毒(代号为M91),进行与GPV之间的相关性和差异性研究,为本病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番鸭细小病毒病,俗称番鸭三周病,是由细小病毒引起雏番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喘气、腹泻、胰腺坏死和出血为主要特征。该病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法国西部和中国福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研究雏番鸭细小病毒病的国家之一。1985年起福建省莆田县的禽场和专业户饲养的雏番鸭开始发病,程由铨等1988年从病鸭肝、脾中分离到2株番鸭细小病毒(MPV)。该病发病可高达40%~50%。  相似文献   

3.
番鸭细小病毒病又称雏番鸭"三周病",是由细小病毒引起,侵害雏番鸭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喘气和腹泻为主要症状.1985年以来,在我国的福建、广东、浙江、江西等省先后发生该病,对1-3周龄雏番鸭危害极大.1989年法国西部也发生了致死率为80%的番鸭细小病毒病,并分离到了病毒.广西从1996年开始在番鸭中也出现了类似疾病,为了明确病因,我们从广西各地采集疑似番鸭细小病毒病料,进行了病原分离和鉴定.  相似文献   

4.
番鸭细小病毒病是由番鸭细小病毒(Muscovy Duck Parvovirus,MPV)引起的番鸭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因该病主要侵害1~3周龄雏番鸭故又称3周病.早在1985年我国首次在福建发现了雏番鸭的细小病毒[1].1989年法国西部也发生了致死亡率为80%的番鸭疫病,并分离到病毒[2].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病愈鸭大部分成为僵鸭,给养鸭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番鸭细小病毒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5.
雏番鸭细小病毒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雏番鸭细小病毒病,俗称“三周病”,是由番鸭细小病毒(Mscovy Duck Parvovirus,MPV)引起的以腹泻、喘气和软脚为主要症状的一种新的疫病。特征病变是胰腺炎、肠炎和肝炎。多发生于1~3周龄雏番鸭。该病由我国林世棠等(1980)首次报道,当时主要发生于福建省莆田县的一些禽场和专业户饲养的雏番鸭群。1985年以后,福建省的仙游、安溪、福州和闽候等地区也发生了类似的疾病。程由铨等分别从福州和莆田病死鸭的肝、脾等组织中分离到两株病毒,根据病毒的形态结构、理化特性、血清学鉴定和动物回归等试验确定本病的病原是细小病毒科的一个新…  相似文献   

6.
雏番鸭细小病毒病是由雏番鸭细小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除常规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诊断外,雏番鸭细少病毒病的确诊依赖于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有病毒分离和鉴定、血清学试验、免疫学试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作者从传统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两个方面综合阐述了雏番鸭细小病毒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为雏番鸭细小病毒病的临床快速诊断和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5,(3):147-148
<正>番鸭细小病毒病是番鸭细小病毒(muscovy duck parvovirus,MPV)引起,以雏鸭为易感的急性传染性病毒病,临床以腹泻、呼吸困难、脚软、渗出性肠炎为主要症状,具有较高的死亡率。鹅细小病毒病俗称"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引起的1月龄以内雏鹅和雏番鸭的一种传播快、死亡率高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此病在临床上主  相似文献   

8.
<正>雏番鸭细小病毒病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内的雏番鸭,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具有高传染性和高致死率。1病原雏番鸭细小病毒属细小病毒科,为球形单股DNA病毒,无囊膜,其可在番鸭胚中增殖,并能致死鸭胚。雏番鸭细小病毒对酸和热不敏感,对紫外线敏感。2流行病学本病6~21日龄雏番鸭最易感,感染后死亡率高达40%~60%,30日龄以上的番鸭感染后死亡率较低,往往成为发育不良的僵鸭。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不洁孵化场和带毒鸭为传染源,本病从9月份到次年4月份高发,这段时间气温  相似文献   

9.
番鸭细小病毒病又称雏番鸭“三周病” ,是由细小病毒引起 ,侵害雏番鸭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以喘气和腹泻为主要症状。1985年以来 ,在我国的福建、广东、浙江、江西等省先后发生该病 ,对 1- 3周龄雏番鸭危害极大。 1989年法国西部也发生了致死率为 80 %的番鸭细小病毒病 ,并分离到了病毒。广西从1996年开始在番鸭中也出现了类似疾病 ,为了明确病因 ,我们从广西各地采集疑似番鸭细小病毒病料 ,进行了病原分离和鉴定。从广西的南宁、北流、博白等地采集 2 0余份病料分离出3株病毒 ,代号为A17、M2 、M3。将三个毒株分别在鸭胚中盲…  相似文献   

10.
番鸭细小病毒病由番鸭细小病毒(Muscovy duck parvovirus,MDPV)引起,以1~3周龄雏番鸭为易感的一种急性传染性、高死亡率的病毒病。番鸭细小病毒病一般可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病理变化及其流行病学等情况作出初步诊断。然而在染病番鸭表现出非典型症状时很容易与番鸭的鹅细小病毒感染、雏鸭病毒性肝炎等疾病混淆,容易误诊。因此,对该病的确诊主要依靠血清学或病原学等实验室诊断方法。文章从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两个方面综合阐述了番鸭细小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