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云珍 《蚕桑通报》1995,26(2):48-49
加强生产管理,提高蚕种质量枫桥蚕种场何云珍蚕种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卵质是否充实,有无病毒感染,孵化是否齐一,良卵率,杂交是否彻底等因素。近年来,我场始终以质量为中心,加强各生产环节的管理,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89、90两年诸暨县蚕种生产优质高...  相似文献   

2.
在蚕种行业的激烈竞争中,蚕种的质量逐渐成为成败的关键,质量是生命,质量是效益,已经成为我场坚守的生产信条。蚕种是蚕茧生产的基础,蚕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盒种产量的高低和蚕茧质量的优劣。目前,蚕种品质好坏衡量的标准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良卵率、孵化率、杂交率、微粒子病毒率,其中微粒子病毒率是检验蚕种质量最重要的指标,若毒率超标,其它项目再好也没用。为了使蚕种“四率”都控制在我省下达的标准范围内,我场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杨官臣 《蚕学通讯》2009,29(1):40-41
蚕种是蚕丝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对整个蚕丝行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蚕种质量又受蚕种生产条件的制约。因此,创造良好的蚕种生产条件,是提高蚕种质量,确保蚕种生产任务完成,促进蚕丝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我区蚕种走出重庆,摆脱因全球金融危机而导致大面积发种巨降,蚕种生产任务减少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提高蚕种良卵率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文  朱水芬 《蚕学通讯》2006,26(4):29-31
优良蚕种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蚕茧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做好蚕种各项技术处理,提高蚕种质量是生产优良蚕种的根本措施。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蚕种必须以质取胜,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中蚕种良卵率是衡量蚕种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农业部部颁标准必须检验的项目之一。不  相似文献   

5.
周建阳 《蚕桑通报》2002,33(1):33-34
蚕种生产是茧丝绸行业的基础工程。蚕种质量不仅关系到蚕种场的利益 ,而且影响到整个茧丝绸行业的发展 ,因此 ,提高蚕种质量尤为重要。我场是苏北桑蚕良种繁育的重要基地之一。九十年代以来 ,蚕种质量时好时坏 ,生产徘徊不前。我们分析了影响蚕种质量的主要原因 ,到1998年 ,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几年的实践表明改革卓有成效(表1)。1影响蚕种质量要素的剖析1.1职工思想认识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时代 ,综合素质不高 ,竞争意识不强 ,质量观念淡薄 ,加之蚕种生产的特点是季节性强、技术要求高、工序繁多 ,生产中每一个细节都会影响蚕种质…  相似文献   

6.
浅谈蚕种生产中易忽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 ,蚕种生产已成为需方市场 ,蚕种质量的竞争更为激烈 ,为了立足市场 ,必须抓好质量 ,已在各蚕种生产单位形成共识 ,创优质 ,争名牌 ,生产出优质高产的蚕种是各单位的共同目的。近几年来各单位已在培桑、养蚕、制种、防病消毒等方面形成一套较完善的技术管理措施 ,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 ,但在某些方面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降低了蚕种质量 ,造成经济损失 ,本人就在冷库中几年来碰到一些问题谈些看法 ,供同行参考指正。1原种的选择蚕种生产过程也是一个选择过程 ,选蚕、选茧、选蛹、选蛾、选卵是蚕种生产中必不可少的选…  相似文献   

7.
<正>我场是四川省三级繁育、四级制种场之一,承担着全省50%原种和10%一代杂交种的生产任务。因此,我场蚕种生产任务完成的好否和所生产蚕种质量的高低,对全省蚕业生产的影响举足轻重。近几年来,我场原种微粒子病率逐年呈下降趋势,一代杂交种无微粒子病超标;蚕种的成品检验、成品检疫合格率均为100%,杂交率调查合格率均在99%以上。回顾过去几年的蚕种生产与管理,我们坚信加强管理和勇于探索是提高蚕  相似文献   

8.
蚕种生产是一项技术性强,受控因素多的产业,同时又是一种有生命的特殊商品和生产资料,在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有其特殊的技术要求,因此,加强蚕种质量管理是提高蚕种质量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建国以来蚕种生产上制定的蚕种生产技术要点和检验办法等,无疑对保证蚕种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不足之处是成品检验是事后把关,不能有效地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从而制约蚕种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并使生产和经营蒙受损失。在市场经济下,面对21世纪又如何进行质量管理呢?现结合蚕种生产实际,谈一点在蚕种生产上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  相似文献   

9.
王万华 《四川蚕业》2007,35(1):37-39
蚕种冷库是蚕种生产的重要环节,同时是对蚕种进行有效管理的平台和载体。冷库工作对提高蚕种质量,保障蚕种安全、实现蚕种有序供给十分重要。只有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才能更好地为蚕桑生产服务。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阐述一些体会。1对蚕种冷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蚕种冷  相似文献   

10.
狠抓技术创新 提高蚕种质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蚕种生产是战线长、环节多的行业,蚕种冷库是蚕种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是蚕种集散地和蚕种质量技术处理的中心,提供的是公益性技术服务。作为专业冷库,我库历来视技术为生命,视质量为根本,兢兢业业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一丝不苟贯彻有关规定和行业规范。近年来,随着秋制种、晚秋制种的增多,多批次滚动养蚕和广西市场需求的变化,我们积极应对,细心探索,精心试验,大搞技术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提高了蚕种质量,深得用户好评。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蚕种管理所从1996年起实行产销双方“合同订种”,这种计划中的市场机制的导入政策,激活了江苏省各蚕种生产单位“争优创名牌”的热情,激励各蚕种生产单位不再满足、不再陶醉于质量的合格,而是追求蚕种质量的全面提高。江苏省蚕种管理所在抓蚕种生产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同时,引导蚕种生产单位转变重蚕轻桑旧观念,围绕提高质量开展一切工作,加大了桑田投入、建设、管理力度,桑叶产质量显著提高,为蚕种生产优质高产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据农业部近几年对春用一代杂交种质量抽查结果:历年江苏省蚕种质量名列前茅,2001年…  相似文献   

12.
<正>我省目前蚕种质量以“四率”进行考核,即“良卵率、孵化率、杂交彻底率、微粒子毒率”,这是蚕种质量检验考核的一大进步.孵化率、杂交彻底率、微粒子毒率都可以通过直接检验比较公正地反映蚕种内在质量,而良卵率指标在蚕种生产后期处理中易受人为因素的干扰,不能准确地反映蚕种的内在质量.在实际考核中,考核结果也没有与蚕种结算价格挂钩.我们在生产中发现冷浸种不良卵的淘汰率和越年种不良卵的再发生率与蚕种质量有很大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3.
《广西蚕业》1995,32(2):36-37
蚕种(桑蚕种)生产是特殊的生产资料生产。是蚕业生产的关键环节,为了确保蚕种生产质量,严格控制桑蚕微粒子病的发生和蔓延,防止销售伪劣蚕种坑害蚕农,完成我地区蚕业生产任务。根据农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农农发[1994]42号、自治区农业厅农经字[1989]03号文及1995年6月召开的全区蚕种生产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本地区实际.特制订本管理办法。本办法经行署同意.1995年8月18日已通知本地区各县(市)人民政政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4.
目前,蚕种质量主要以"四率"(微毒率、良卵率、孵化率、杂交率)为标准来衡量.但蚕种质量除了国家规定的"四率"标准外,还有其内在因素质量要求,因为蚕种生产涉及遗传品质、种植养植、生产加工、保护整理等系列过程,且环环相扣.只有加强蚕种产前、产中、产后的监控管理,才能促进蚕种内在质量在生产过程中量的积累,全面提高蚕种综合质量.  相似文献   

15.
蒋贵兵 《蚕学通讯》2000,20(4):61-63
蚕种作为茧丝绸行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一种特殊的商品,对整个行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蚕种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蚕种生产的信誉和存亡的根本,而且关系到蚕业生产的兴衰。随着蚕业生产的发展,蚕农观念的转变和质量意识的增强,对蚕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蚕种管理部门和生产单位虽然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是,由于受自然气候的影响,生产投入的不足,设施设备的制约,技术措施的放松,思想意识的羁绊,仍然存在重数量高于重质量的现象,使我市蚕种质量与其它省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与蚕业生产的要求也还有相当的距离。为…  相似文献   

16.
祁力言 《蚕桑通报》1994,25(3):50-51
加强原蚕区管理提高蚕种质量镇江市蚕桑技术指导站祁力言近几所来,随着蚕桑生产的迅速发展,蚕种生产数量也随之大幅度的增长。去年江苏省杂交种生产量达520万左右,比88年的268万张增加一倍多。蚕种生产数量的大幅度增加超过了现有蚕种场生产蚕种的承受能力,于...  相似文献   

17.
蚕种冷库是蚕种生产工作的核心,冷库的安全管理工作非常重要。从制冷设备、工作人员人身及蚕种质量的安全三个方面,阐述全面做好蚕种冷库安全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
<正> 蚕种是蚕茧稳产高产的基础。衡量蚕种质量的标准,自解放以来,一直沿用“以种茧调查项目”为主的审查标准。虽然也经过多次调整和修改,但仍然没有离开这个范围。1980年以来,农村原蚕区发展极快,生产的蚕种在数量上满足了蚕桑生产急速发展的需要。但由于发展太快,基础差,生产面广量大,很多工作没有跟上,因此近几年来微粒子病毒率有所上升,杂交彻底率和良卵率有所下降,蚕种孵化不齐现象时有发生,广大蚕农对此反映强烈。几十年的实践证明,“以种茧项目”为主体的质量检验标准,并不能全面反映蚕种质量的优劣。当前迫切需要重新寻找出能够正确衡量整批蚕种质量优劣的检验项  相似文献   

19.
陈佑伟 《四川蚕业》2000,28(3):50-53
<正>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我省蚕种业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蚕种生产与经营中出现的不顾蚕种生产的特殊性,无计划生产蚕种,造成蚕种的供应不足或过多;繁殖蚕种无序,使蚕种质量下降;无计划盲目引进蚕种,使劣质蚕种充诉市场,给蚕农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地区间搞“小而全”封闭型蚕种生产供应体系,造成蚕种的产销秩序混乱,高品质  相似文献   

20.
沈根生  吴凤祥 《蚕桑通报》1995,26(2):38-39,35
湖州市蚕种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湖州市农业法规站沈根生,吴凤祥,黄德华1994年蚕种生产夺得了又一个丰收年,全市生产毛种231.57万张,估计净种123.5万张,预计完成计划的108.8%,蚕种质量从成品良卵率、实用孵化率、微粒子病毒率、杂交率等指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