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柿种植物雄性种质资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高潮  王仁梓 《果树科学》1996,13(3):199-200
通过对国家柿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的700余份柿种质材料的观察,鉴定和评价,筛选出综合性状良好的柿种植物雄性种质资源10份,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2.
广西西北部高原地区柿种质资源调查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和研究了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地区柿种质资源状况,并对收集到的柿种质进行表型系统聚类和SCoT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地区柿种质资源较丰富,至少拥有柿、油柿和野柿3个种31个不同品种和类型,部分地方仍保存有原始的野生种。不同柿种质在形态和DNA水平上都表现出很大的变异,具有丰富的多样性。35个相对独立的表型性状被用于柿种质的Q型系统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D = 9.8处,31份种质被分为5组,与果形及种质类型在一定程度上相吻合。13条SCoT多态性引物可从31份柿种质中扩增出161个DNA位点,多态性带比例为95.65%;UPGMA聚类分析显示,SCoT标记能将31份柿种质完全区分开,在相似系数0.686的水平将其分为5大类,与表型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基于SRAP的部分柿砧木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柿Diospyros kaki Thunb.常见的砧木有君迁子D.lotus L.、浙江柿D.glaucifolia Met.、油柿D.oleifera Cheng及本砧,其遗传关系尚不完全清楚。以21份柿属砧木资源和5份栽培柿品种为试材,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供试材料之间的亲缘关系。SRAP扩增结果表明,(1)筛选出9对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共扩增出113条清晰、可重复谱带,其中多态性带111条,多态性比例分别为98.23%;(2)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两份本砧种质"小果甜柿"和"牛眼柿"与5份柿栽培品种聚类较近,台湾乌柿与浙江柿、油柿及浙江光叶柿聚类成组,而与其他君迁子类型的遗传关系相对较远。以上结果表明,柿砧木遗传多样性丰富,有望进一步从中挖掘新的种质类型。  相似文献   

4.
柿野生雄性资源调查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柿(Diospyros kaki Thunb.)雄性种质资源非常稀缺,系统收集和梳理国内外现有雄性资源,阐明其遗传多样性并揭示其与主栽甜、涩柿品种及近缘种的亲缘关系,对雄性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有重要意义。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柿野生种质资源调查,在湖北、广西、江苏等地发现野生雄性种质资源共计90余份。利用15对SSR引物对47份柿完全雄性资源、2份雄全同株资源和11份中国雌雄同株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67份完全雌性资源、38份日本资源(其中包括25份雌雄同株资源)以及28份近缘种为对照。结果表明:15对引物共获得144个等位基因和316个基因型,平均每个引物获得9.60个等位基因和21.07个基因型,其中位点ssrDK11/DQ097479 遗传变异程度最高。从地理分布来看,柿雄性资源在适生的野外山区普遍存在,其中湖北木兰山来源的雄性资源遗传多样性最高,陕西省来源的雄性资源遗传多样性最低。UPGMA和ME聚类方法分别将193份资源分为16组和12组,两种聚类结果反映的总体规律类似:(1)各来源地间的野生雄性资源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遗传隔离;(2)湖北木兰山野生雄性资源被分为遗传关系较远的两类,一类与江西、江苏、湖南野柿及‘火晶’等主栽涩柿品种和‘耀县五花柿’等雌雄同株涩柿品种亲缘关系较近,另一类与云架山雄性资源和罗田甜柿(包括‘甜宝盖’)亲缘关系较近;(3)大部分日本来源的柿资源可被单独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5.
贵州柿属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贵州柿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状况,为其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贵州83份柿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5对SRAP引物一共扩增出118个DNA位点,其中108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占总位点的91.53%,等位基因数(Na)为(1.915 3±0.279 7),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418 9±0.352 1),遗传多样性指数Nei’s(He)为(0.252 6±0.176 0),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90 6±0.234 2),地区间基因流Nm为3.702 6。UPGMA聚类分析表明,相似系数在0.740时83份柿种质资源被分为5组,居群之间的相似系数与地理距离和种质植物学性状间呈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贵州柿资源存在丰富的多样性,人为因素导致地区间存在较强的基因流,5个地区间柿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依次为:黔中黔西黔南黔北黔东。SRAP标记可有效揭示贵州柿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化程度和亲缘关系,研究结果对贵州柿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和遗传改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ISTR在部分柿属植物种质鉴定和亲缘关系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反向序列标签重复技术( inverse sequence-tagged repeat, ISTR) , 对柿属7个种, 包括柿(Diospyros kaki Thunb. ) 、君迁子(D. lotus L. ) 、浙江柿(D. glaucifolia Metc. ) 、油柿(D. oleifera Cheng. ) 、金枣柿(D. sp. ) 、老鸦柿(D. rhombifolia Hemsl. ) 和美洲柿(D. virginiana L. ) 共32个基因型进行了种质鉴定和亲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ISTR可区分供试柿属植物中的30份; ISTR能够很好地适用于柿属植物亲缘关系分析; 供试的中国与日本原产柿种质分别聚类; 新发现的中国甜柿变异类型与日本甜柿的亲缘关系较远且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变异, 可能是潜在的育种资源。ISTR标记可在柿属植物种质资源鉴定和亲缘关系分析中更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7.
浙江部分柿属植物鉴定及亲缘关系的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SSR对浙江省分布的部分柿属植物(包括柿、浙江柿和金枣柿在内的3种46个基因型)进行了种质鉴定和亲缘关系分析。从已公开序列的20对柿属植物SSR引物中筛选出扩增谱带清晰和多态性丰富的引物11对;应用建立的技术体系,可将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的试材得以系统整理,一般认为是同一品种的兰溪大红柿与永康方柿,玉环长柿与永嘉长柿指纹图谱各有不同,应为不同种质。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金枣柿(Diospyros sp.)与其他供试试材间的亲缘关系较远,支持其可能为一新种的观点;浙江柿(D.glaucifolia Metc.)与金枣柿的亲缘关系较远但与柿(D.kaki Thunb.)较近;部分供试日本柿种质与浙江省柿种质的亲缘关系较近。研究结果可为浙江省柿属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 柿是河南省主要栽培的果树之一,年产鲜柿2.3亿斤,据1980年统计居全国第二位。我国柿品种多为涩柿类,成熟期一般较晚,多集中在10月份前后。为了发掘优良的柿树种质资源,延长柿子供应期,我们从1983年起就在省内调查收集极早熟柿和甜柿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是柿树生长适宜区,柿种质资源丰富,生产中也不乏优良特色品种。在充。分挖掘当地柿种质资源的基础上,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加大良种选引与推广力度。优化栽培管理技术,实施品牌化营销战略,推动贵州柿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DlSx-AF4S标记在柿及其杂交后代性别鉴定中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柿(Diospyros kaki Thunb.)优良品种一般仅开雌花且单性结实能力强,早期剔除雄性后代是提高育种效率的重要措施。在柿的近缘种君迁子(D. lotus L.)中已经筛选出一个与雄性性状紧密连锁的DlSx-AF4S标记,但其在包括栽培柿及其杂交后代性别鉴定中的有效性尚不完全明确。利用该标记对268份相关试材进行性别鉴定,并与其花性观察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1)116份柿(D. kaki)种质中除‘罗田甜柿’、‘兴义水柿’、‘甘百目’、‘商城冬柿’外,其余112份试材的DlSx-AF4S标记鉴定结果与其田间性别表现一致,鉴别率96.6%;(2)11个柿(D. kaki)杂交组合共118份F1代中有51份进入成花状态,DlSx-AF4S标记检测与已知花性的46份试材一致,鉴别率90.2%;(3)DlSx-AF4S标记在‘华柿1号’ב罗田甜柿’F1代中呈现近1︰1分离;(4)DlSx-AF4S标记在柿和君迁子之外的其他供试柿属植物中也表现出良好的通用性。以上结果表明,DlSx-AF4S标记可用于柿及其杂交后代雄性性别的早期鉴定。  相似文献   

11.
安溪是福建省柿的主要产地之一,栽培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种质资源。对柿种质资源将几年来对安漂季方的生长坏境和优良品种等方面所安溪柿育源的分布及其食然环境井安溪柿的主要品种欢教熟艾攫羚黛麟形呈悄高的扁圆形,橙红色,纵沟不明显,果顶广平,脐微凹。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我国柿品种资源的分布现状,分子标记、细胞工程和转基因新技术在柿育种上的应用,对柿种质资源与育种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柿属8种植物花粉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镜对中国国家柿种质资源圃收集的7份已知种和1份分类学未知柿资源(德阳柿)的花粉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1)其花粉均具三孔沟,近球形,极面观圆形,花粉大小为(24.7 ~ 52.8)µm ×(23.8 ~ 47.9)µm,萌发沟内有疏密程度不同的拳头状和丝状物,表面穿孔明显或不明显,外壁纹饰均为谷穗状条纹,但各个种间条纹宽度和萌发沟长度存在显著差异。(2)聚类分析结果,君迁子、浙江柿和油柿为第Ⅰ类群,西村早生、美洲柿和华中雄株为第Ⅱ类群,德阳柿单独为第Ⅲ类群;各个种花粉粒的大小与其倍性正相关。(3)德阳柿花粉形态明显区别于其他材料,本试验的结果为进一步确定德阳柿分类学地位提供了孢粉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IRAP技术的磨盘柿变异单株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已知亲子关系的柿品种、柿近缘种和磨盘柿标准品种为对照,对采自北京市房山区磨盘柿产区的部分变异单株进行了IRAP分析。结果表明,19条逆转座子引物中的4个(rtdk13-f5,rtdk16-r10,rtdk4-p3和rtdk2-p6)可将供试11份变异单株完全区分;供试变异单株间的相似系数在0.90~0.98(平均0.94),与磨盘柿标准品种的相似系数为0.91,大于种间和品种间相似系数,与芽变类型及其母株间的相似系数接近;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变异单株与磨盘柿标准品种紧密相聚,分支模式与种间及品种间明显有别。因此,供试11份变异单株已发生部分遗传物质改变,且可能为磨盘柿芽变。IRAP可区分遗传背景高度相似的种质间的微小变异,可望在果树芽变鉴定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果树学报》2007,24(6):F0004-F0004
1960年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成立后,果树研究室一直隶属园艺研究所;2002年果树室归入新成立的林木果树研究所。1985-2006年间,果树室主持获得国家发明奖1项,上海市科技成果奖16项(其中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8项)。2001年以来,2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8个品种通过上海市审定。保存种质资源1162份,其中桃408份,草莓289份,葡萄217份,梨120份,枇杷、柑橘、李、柿、樱桃、杏,梅、树莓、石榴等特色水果128份。  相似文献   

16.
特早熟柿“七月早”及其利用“七月早”柿,原产我国,分布于山西省垣曲及河南省洛阳、叶县、鲁山一带。1964年引入本所内的国家柿种质资源圃。经过多年的观察鉴定,确认“七月早”是目前国内最早成熟的涩柿品种。1主要性状果实扁心脏形,果重124g,最大果重18...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柿属种质资源丰富,也是我国甜柿原产地,但资源利用率不高,产业经济效益低。拟在资源调查、评价的基础上,筛选出若干优异种质提供产业应用。通过鄂柿1号和牛眼柿作为中间砧,解决富有甜柿与君迁子嫁接不亲和的问题。通过高位嫁接方法,进行品种换优,提高柿属植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柿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之一,绝大部分栽培品种为六倍体,极少数日本品种为九倍体。通过自然选育或人工创制培育的柿九倍体品种,凭其优良的综合性状表现,展现出极大的利用价值和发展潜力,同时表明多倍体育种是柿创新优异种质、选育突破性良种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国内外利用2n配子、体细胞染色体加倍、胚乳培养、原生质体融合等途径诱导柿多倍体的育种研究进展,以及形态学、染色体计数、流式细胞仪法等倍性鉴定方法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总结了近年来柿多倍体育种成果。就目前柿多倍体育种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其他经济林树种多倍体育种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乌柿.学名DiospyrosCathayensisA.N.steward.生长在海拔600-1500m的河谷、山地或山谷林中;我国主要分布于四川、湖北、云南、贵州、湖南及安徽,广西未见有分布的报导。1992年我们对广西柿野生种质资源进行调查时,在桂林市郊区草坪乡的石山上,发现了三株树龄50——60年的野生柿,1996年11月经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李树刚研究员对三株野生柿标本进行鉴定,认为是广西的一个新种。经过连续几年的观察,现对三株野生乌柿的植物学性状及生物学特性描述如下:台绿小乔木,高10-12m,树姿开张,树冠圆头形。枝干有刺,小技干的基部…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柿树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山区,种质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回顾了山东省柿产业的发展历史,展示了生产现状,分析了目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做强柿产业,提升柿综合利用水平及充分挖掘柿文化和旅游功能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