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小学英语教学,强调本土文化与英美文化融合教育,在英语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传承意识,认知英美文化是中小学教育的必然要求。中小学是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若能够树立基于文化传承的学习理念,在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中,学生将会被激发关注文化内涵这一意识,将意识转化为行动,为祖国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简要分析中小学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与英美文化融合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其发挥的价值,希望为中小学英语教育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三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都对民族精神有过精辟的论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新阶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中必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将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刘晓琨  李泉 《甘肃农业》2006,(2):184-185
经济法基本原则是经济法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但至今仍众说纷纭,经济法基本原则不同于经济价值,与经济法的调整方法也有别,目前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五种,笔者认为,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三种,一是维护社会总体效益,兼顾各方经济利益,二是适当干预原则,三是合理竞争原则。适当干预与合理竞争原则业已为我国大量经济法规所昭示,凸显了公权和私权的有机统一,准确地揭示了经济法基本原则之特质。  相似文献   

4.
"船政学堂",被誉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船政学堂以其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深切的时代使命感,润育了独具韵味的船政文化。在海洋强国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船政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意蕴,深入探究船政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内在契合,进而探索出船政文化与现代校园文化的融合共生之路,对于现代化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研究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探索特色产业脱贫之路,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行动,对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皖西地区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资源优势明显、基础较好。但是,两大产业的融合度不理想,出现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化程度不高、关联度不够、内生力不强等问题。应坚持产业融合发展理念,发挥区域历史文化、革命文化、生态资源、地理位置以及国家扶持政策等综合优势,创新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发展,提高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质量,衍生文化旅游产业新的业态,切实提高产业经济效益和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带动力。  相似文献   

6.
崔涛  黄振 《湖北农业科学》2021,(15):213-216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普及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与人文素养,在分析乡村文化振兴的背景、内涵及其面临的现实困境基础上,阐明了农科教融合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即依托乡村职业教育和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模式,有机融入乡村文化元素,完善乡村文化育人机制,发掘当地传统文化底蕴,乡村文化对接乡村产业资源优势,助推乡村经济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以期为山东省内外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探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在国家不断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如何抓住机遇,积极探索服务创新方式,把公共图书馆建设成为文旅融合深度协调发展的阵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方法/过程]介绍了中国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服务发展现状,分析了中国现阶段“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典型实践及其存在的问题。[结果/结论]提出夯实研学旅游课程开发基础;加强资源数字化建设,提高信息共享度;重视文化内涵,引导读者阅读学习;创新宣传,提高图书馆文旅服务知名度;深挖馆藏,开发特色文创产品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实现农科教与乡村文化的深度融合。以青岛市灵山卫街道为例,实证调研基于农科教融合的乡村文化建设情况。调查显示,灵山卫乡村文化建设中存在高素质年轻群体外流、乡村振兴主体缺失、优秀乡村文化衰微、文化陋习依存、教育模式滞后、乡民文化素养不高等问题。由此提出加强乡村科技推广和乡民培训教育,提高乡民文化素养;植入农耕文化与乡村文化资源、增强新型职业乡民的文化自信;完善农科教助推乡村文化振兴机制、助推乡村经济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等路径,希望为青岛市其他乡镇农科教融合与文化振兴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10.
该文简述了马鞍山市农耕文化发展变迁,深入分析当前农业地位下降、农业人口减少等因素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冲击,认真思考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如何将农耕文化的精华融合其中,并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时期的农耕文化。  相似文献   

11.
从构图有法,法无定式;功能明确,组景有方;因地制宜,景以境出;掇山理水,理及精微;建筑经营,实景为精;道路系统,顺势通畅;植物造景,四时烂漫等方面概述了园林景观布局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文化科技融合,是当今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文化产业要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必须推动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积极发挥科技对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3.
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可以通过创意、休闲体验、展示和技术途径实现融合,并形成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可围绕“基础研究→技术集成→内容制作→策划融合→营销与服务、品牌经营→衍生产品开发与营销、品牌再延伸→消费者购买环节”形成乡村文化旅游产业价值网络。从乡村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主体看,主要有政府、乡村集体、外来投资商和乡村居民个体,并由此形成多种融合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李艳婷 《安徽农业科学》2020,(16):232-235+239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北京的农业会展近些年发展迅速并且在发展区域农业会展和国际性盛会上趋势明显。地域文化在助推动农业会展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结合北京农业会展的现状和特点,研究地域文化融入农业会展发展的作用机制与创新驱动模型,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二者的逻辑关系,而且更有利于从深层次把握农业会展的管理和运营。同时,深入探寻地域文化与农业会展结合的途径与方法能够从宏观和微观运作上提高会展质量,进而促进各产业的提质升级。  相似文献   

15.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也为新时代条件下农村事业的发展勾勒出宏伟蓝图。本文以秦皇岛青龙满族自治县为例,对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之路进行了深入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文化空间与三生空间有机融合的促进作用,基于文献分析、比较研究及空间分析等方法,构建以文化空间识别为前提、以关系辨析为基础和以优化路径为措施的研究框架,并展开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文化空间作为一种文化资源传承的特殊空间,涵盖了承载历史人文古迹的社会空间范围以及包含山川水系界域的郊野空间范围。典型属性包括地域风土性(基本性属性)、活态传承性(根本性属性)及文化性(特殊性属性)。主要类型包括法定文化空间、潜在文化空间及文化联系空间等3种;2)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文化保护的演化历程可分为相互独立、整治优先于文化、整治与文化并行以及整治与文化融合的4个主要阶段。新时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现了由单一要素治理转向全要素治理、由仅注重生产空间发展拓展为“一文三生”空间协调发展;3)实施综合整治过程中文化空间与三生空间要素之间可能面临的位置冲突类型主要涵盖7个一级类、38个二级类,并且不同整治对象中涵盖文化资源的类型差异较为显著;4)从要素、空间和整治3个维度构建了促进文化空间与三生空间融合提升的理论框架。具体地,结合微观(具体位置)、中观(主要关系)和宏观(政策管控)3个尺度,详...  相似文献   

17.
中西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正确审视它们各自的特色和差异,是维护和发展我国民族文化、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的需要。中西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语言文化差异;思维方式差异;价值观念差异。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中西文化有融合趋势。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农机农艺融合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对农机农艺融合的条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关的机制创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现代企业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作为人本管理的最高层次,企业文化是企业成败兴衰的关键因素。农业发展银行构建具有政策性金融特色的企业文化,对于促进收购资金封闭管理为中心的各项工作,对于促进农发行的改革与发展。都具有广泛、深刻而重要的影响和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普及,创意经济已经步入主流经济领域,文化创意产业体现了科技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拉动地区经济增长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梳理了芜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历程,分析了现阶段芜湖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优劣势,提出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发挥骨干企业带头作用、积极开展"产学研"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