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铜仁-Ⅰ型割前脱粒联合机收割机以耕整机机架为基础进行设计。利用水稻的自然休止角,配以志向曲板实现穗头的喂入脱粒。禾秆脱粒后初切断并定向铺放在田中。无夹持,输送机构。适宜于山区水稻收获。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有的半喂入、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普遍存在结构较复杂、售价较高、使用要求较高、单位功率生产率较低、可靠性不尽如人意,加上每年使用时间短、导致机器使用成本高昂,难于推广普及。割前脱粒收获机是作物在田间呈自然状况时直接收获其籽粒的一种高效率、高可靠性、节能的新型收获机,因而受人们重视。近几年来,我国自北而南研制了数种与方向盘式拖拉机或专用底盘配套的割前脱粒收获机,这些割前脱粒收获机中绝大多数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同时在机上安装切割装置,机器作业后留下难于处理的稻草,不符合大多数地区的耕作习惯,直接制约其推…  相似文献   

3.
一、概述我国浙江天台县与浙农大、东北农业大学等单位自七十年代起就对割前脱粒进行了深入研究 ,并取得较大进展 ,如东北农业大学蒋亦元教授等研究成功的割前脱粒收获机器系统获 1 995年度国家发明二等奖 ,其割前脱粒机理之一系采用大功率风机以产生强气流吸入刚脱下的籽粒。俄、法、英、美等国不少学者从事割前脱粒新机理研究多年 ,其中英国锡尔索耶 (Silsoe)研究所在八十年代研究成功一种结构简单、效果稳定的与传统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相配套的滚筒梳式脱粒头 (CombStripperHead) ,使割前脱粒新机理获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4.
与手扶拖拉机相配的割前脱粒收获机的研制福建省机械科学研究院邱先钧,蓝文锋,林国展,程德明一、割前脱粒收获机械发展的态势国内外传统的稻麦联合收割机大体有两大类,即全喂入(欧美型)和半喂入(日本型)。这两大类共性均是先由割台切割器把整秆割下来,再输送到脱...  相似文献   

5.
双螺旋喂入割前脱粒微型水稻联合收割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丘陵山区小地块水稻机械化收割的需要,设计了一种双螺旋喂入、纵置滚筒式割前脱粒水稻联合收割机,整机由履带底盘、双螺旋喂入装置、纵置式摘脱装置、输送清选装置和切割铺放装置等部件组成。其主要特点是采用割前脱粒收获方式,整机功耗低,体积小,总损失率小,对田间道路适应性强,非常适合丘陵山区小块水稻田的水稻收获。  相似文献   

6.
正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是指割台切割下来的作物仅穗头部进入脱粒滚筒脱粒的联合收割机。这种收割机保持了茎秆的完整性,减少了脱粒、清选的功率消耗。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由于其独特的作物夹持,脱粒方式和相应配套技术的应用,使其在收割方式,脱粒质量,功耗方面明显好于全喂入式机型,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近几年来,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在全国广大农村使用的越来越多。因此,为了提高联合收割机的生产效率,减少作物收获损失,保证收获质量,就要按照规定对其进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割前脱粒联合收割机中纵置脱粒部件的结构和性能特点,并对其影响落地损失和脱不净损失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确定了其最佳的结构参数和性能参数。较佳参数为:脱粒滚筒转速为950r/min,板齿高度为45mm-50mm,脱粒滚筒与护罩间隙为90mm-95mm。  相似文献   

8.
对一种小型割前脱粒收获机双滚筒恒速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行走速度与滚筒角速度的数学模型,确定了在作物密度不可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控制行走速度来稳定滚筒角速度。进行基本试验得到了收获机在额定工作时的喂入量和滚筒转速范围,以此作为恒速控制的基准值。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滚筒转速传感器实时检测滚筒转速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控制步进电机调节变量泵排量来控制收获机减速或加速,从而稳定滚筒转速。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提高了割前脱粒收割机双滚筒工作转速的稳定性,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9.
液压行走系统因其结构简单,操纵方向,转向灵活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覆带联合收割机中,为此,分析了全液压式联合收割机行走系统的工作过程,并以4ZTL-1800割前摘脱稻(麦)联合收割机为例,提出液压行走系统的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传统联合收获机的收获工艺大多是全喂入方式,先割后脱,其割台结构是通过拨禾轮、扶禾器即将带穗作物茎杆切割下来,输送到脱粒和清选装置。脱粒、清选负荷很大。尤其是在作物含水量大时,极易造成堵塞、脱粒不净、麦粒难以分离等现象。使得利用机械收获的工作效率受到限制。为解决传统联合收获机的收获工艺,割前脱粒收获工艺成为收获机械研究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