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的要求,本硕博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校改革的重点。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具有本硕博人才培养资格,为进一步提高本专业教育水平,研究基于实践平台构建需求,研究了"本硕博"联动培养下风景园林专业实践平台构建目标、原则,在本科实践、硕士实践以及博士实践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应的平台构建内容。以期为相关专业"本硕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介绍在"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2+1+1"校所(企)联合培养模式提出并实施的背景下,《蔬菜栽培学》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从课程内容、具体教学、课外实践等若干方面对课程进行改革与实践,以接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适应现代蔬菜产业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3.
培养区域农林产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成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目标,逐步探索"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也是我国农林类专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我院林学、园艺专业为试点,积极进行农林学科"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是以区域人才需求为导向,明确培养目标;以实践技能为核心,构造专业课程体系;以校企合作为依托,建立实践创新平台;以学生为中心,加强专业实践能力。通过对林学、园艺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为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农林学科专业的教学质量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选择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在总结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针对研究生扩招的新形势,提出"四位一体"研究生培养模式,并通过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丘燕芬 《现代园艺》2022,(1):180-182
"现代学徒制"是学校和企业双元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转换成为教学主导者的过程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机制体系基础上。而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更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通过分析"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特殊性,明确了评"教"、评"学"的主体和对象双重身份,并进一步确定主体和对象的职责和义务、评价形式、评价内容。结合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园艺技术专业国家第二批试点专业的实践案例,依据产业特点,量化了评"教"考核标准,保障各岗位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果蔬花卉生产专业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围绕"岗位需求"构建"4段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把学生技能逐步提升镶嵌在整个实践教学主线上,学习实践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技能向综合应用递进。  相似文献   

7.
以松原职业技术学院涉农专业为例,分析了农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背景,对涉农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花卉学是高职园林专业的主要课程。笔者探讨了北京农学院城乡发展学院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从教案整体结构、操作技术传授、科学方法教育、思维方法训练和情感教育训练5个方面对花卉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以达到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技术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当前高职院校园艺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就业岗位目标不精确、教学知识结构体系与企业岗位能力需求脱节、现场实践教学无法对接企业岗位前培训等诸多问题。结合上饶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园艺技术专业进行的高职园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如何解决零距离上岗,达到岗位能力需求与高职层次园艺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提出了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10.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园林古建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班人才培养,主要由校企合作,双方共同制订培养计划和任务,试行双导师制模式,共同承担并教授主要岗位任务核心技能,注重园林实践技能的培养。从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校"园林古建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班人才培养的实证入手,分析本校的实际做法,从而总结优缺点,以利于后续较好推进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现代园艺》2020,(5):190-191
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的要求,针对园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课程体系建设不科学、评价方式单一、学生缺乏专业实践技能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就业导向、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建设"工匠型"教师队伍、实施"学校-企业-技能比赛"多元评价体系,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园艺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推动园艺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湖北民族学院林学专业建设为探索对象,按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对林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要求,从教学团队建设、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实践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改革等方面探讨了复合应用型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确定林学专业建设目标及人才培养定位、构建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总结了人才培养方式改革、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实践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等6个方面的改革措施,为地方民族院校复合应用型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高校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即打造本科应用型人才,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在转型大背景下,要求地方高校重视应用研究,重视实践,重视技能,为地方培养大批创新型、技能型、应用型技术人才。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作为实践操作性高要求的设计类专业表现尤为突出。结合目前高校现有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探讨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高校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方法及策略。  相似文献   

14.
"园林生态学"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文分析了"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园林生态学"课程的特点和园林专业转型后对人才培养的目标,从实践内容、实践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措施,以期为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培养卓越农林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在分析人才市场供需的基础上,本文较系统地从培养学生主人翁管理意识、学会树立品牌意识、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和利用大数据打造"智慧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等角度出发,提出一种科学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该模式与卓越农林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新疆南疆发展的内在需求相结合,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旨在探索和搭建培养平台,以学生为主体,发挥社会、学校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多路径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而更好地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针对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究,以《园林制图》课程为例,阐述并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思路、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对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差异化需求,适应大学差异化发展。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教育转型,就成为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必须面对的现实。本文以湖北民族学院农林类专业为例,分析了专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了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以及有效实现途径;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建设、教学方式、实践教学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培养立足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面向基层,面向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并辐射全国的广大农村、区域农业支柱(重点)产业的企业单位,为企业输送"下得去,用得着、上手快"的应用型人才;实现农林类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地方本科院校农林类专业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将职业教育理念及人才培养模式引入到新型农民培养中,构建"产·学·营一体化"的立体型培训模式,培训融生产、学习、经营于一体,实现3个层面的立体化:校企(村)合作培训,共建培训指导委员会及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培训主体的立体化;衔接地方特色现代农业产业,进行农业产业项目化培训教学,实现培训内容的立体化;实施"课堂教学——生产实训——企业实践——经营指导"四位一体的培训环节,实现培训过程的立体化。  相似文献   

19.
园林专业是现代高校中较为热门的专业,在园林行业对人才的专业性及实践能力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为了提高园林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高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的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学徒制则是校企合作中人才培养中的主要方式。但是校企合作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制约了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成效,为了改变这一发展现状,笔者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促进校企合作学徒制在园林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有效实施,促进园林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园林专业为试点,通过建立"2+1+1"的三段式人才培养方式,采取学校为主体,行业企业参与的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建立人才素质能力"广"与"专"有机统一的课程体系,建立"线下+线上"的课程与教学资源体系,建立"四位一体"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等措施,对人才培养体系中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3个方面进行改革,最终造就"懂行业、有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动手、强适应"的实用技能型现代园林产业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