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波  聂佳佳 《现代园艺》2011,(9):15-16,18
近年来,从葑湄草堂的天价拍卖到山塘雕花楼廉价成交,控保建筑的价值与利用问题一直被社会所关注,其一举一动都将成为人们的焦点。控保建筑的价值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调查苏州一些控保建筑,寻求控保建筑的价值,讨寻控保建筑潜在价值的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工业建筑遗产的景观价值是多范畴的,不仅围绕在历史价值、艺术审美价值、科学技术价值等3个方面,而且还包括遗产自带更新再利用的经济价值,最终价值体现在建筑遗产与城市文脉以及城市景观空间的发展价值。  相似文献   

3.
谢兴宇 《现代园艺》2014,(6):221-221
湘西古村落、古民居和民族特色村寨,传承着土家、苗、汉等多民族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沉淀了湘西民俗文化的历史价值和审美情趣。湘西乡土建筑对原始建筑的继承和发展,保留了耐人寻味的古制古风,并一直呼吁加强对乡土建筑中精品的保护。积极保护古村落公共空间建筑,才能使得建筑与环境更加融合。  相似文献   

4.
婺源古民居建筑装饰雕刻题材独特、内容丰富,并且传达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传承了当地传统民俗文化。文章通过对婺源李坑村、汪口村和篁岭进行的实地考察,分析婺源的动植物纹、人物纹、回纹、卷草纹以及蕴含的吉祥寓意和表现手法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婺源装饰题材的形成,来源于当地颇为流行的神话传说、戏曲唱本、名人轶事、文学故事、民族风情和社会生活等题材。  相似文献   

5.
徽派传统建筑是我国几千年遗留下来的产物,与其余建筑文化相比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地域性,而导致徽派建筑独成一派的主要因素是徽州地区地形独特,少数民族较多,具有民族特色,是人类建筑史上的重要物质文化产物。而园林设计作为目前我国大中城市布局中最为关键的一项元素,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将徽派传统文化与园林设计工作相结合,不仅能提高园林设计的美观性和层次性,还能将城市独有的文化全面展现,将我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因此,徽派传统文化对于园林景观设计工作而言具有深远的影响,设计人员需要深入研究,分析徽派传统建筑文化特色,对其文化内涵以及特征全面掌握,提高景观设计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基于此,本文以徽派传统建筑文化为例,对其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大慈寺历史建筑背景的基础上,对现状大慈寺屋顶、屋身及其它部位的主要装饰构件进行研究。从大慈寺建筑的装饰题材和装饰颜色分析,探究出在经过历史街区改造后的成都古大圣慈寺,在基于四川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式与建筑装饰上,融入了更多大慈寺自身的历史文化与佛家思想,并阐述了大慈寺建筑装饰艺术特色影响,同时提出建筑装饰文化的突出是对历史建筑保护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装饰有着复杂的历史文化背景,一方面建筑装饰给人震撼力,传递着特定的历史文化信息;另一方面,装饰所产生的特定形式和秩序,则揭示了建筑的风格和类型上的特征。本文对西藏昌都地区建筑的发展史进行了简化的疏理,对昌都地区民居及主要寺院建筑的装饰风格及特色进行了分析,对建筑的布局、色彩装饰进行了重点阐述,以期对以后西藏昌都地区建筑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对古代建筑与仿古建筑在地质勘察、主体结构、抗震、强电、弱电、给水、排水、排污、防雷、防火、节能、无障碍等各个主要方面进行比较,详细阐述仿古建筑的现代设计与建造特点。结合三江堰案例,剖析仿古建筑的各方面,以便为今后仿古建筑的建造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
建筑活动是一种体现着当时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复杂行为。历史建筑的研究在绝大多数时是通过单体建筑去谈论其本身的技术特征与艺术风格等方面,很少对当时的建筑制度体系和运作方式进行研究。通过对德租时期青岛建筑制度的研究,我们可以一窥外国殖民者对中国近代建筑转型和风貌的外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10.
李佳 《花卉》2019,(12):96-97
做好园林景观工作,不仅能够为人们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同时也是改善自然自气候,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保证。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园林景观的生态价值,本文将对绿色建筑在其规划设计生态性应用建议进行详细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论述中国传统建筑的环境观、风格构成元素、技术符号元素以及空间特征元素的典型特征,对传统建筑的内涵及形式结构进行探讨,并结合实例分析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方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人们对园林内部小品建筑和植物配置的结构规划要求越来越高。园林小品建筑和植物配置是人工美化和自然美的有机结合,需要二者的合理配置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园林的美观效果。因此,本文通过对园林小品建筑和植物配置的重要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并相应的对园林小品建筑和植物配置的关系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3.
传统村落是重要的文化景观遗产,而民居建筑又是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重要体现,历史文化又是村落发展的前提。以撒牛沟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历史概况、整体布局、院落分布、建筑和装饰形式等进行分析,为撒牛沟村保护和发展提供借鉴,也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受自然地理环境气候的影响,重庆吊脚楼充分适应了重庆的自然环境,这种因地制宜,底层架空,减轻设计负担的设计理念完全可以运用到现代建筑的建设中,对传统建筑的传承起到很大的帮助,塑造了具有代表特色的城市风貌,吊脚楼式居民楼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设计的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景观在国内首先实现农作物从农业生产空间到城市空间的置换,引起很大反响。文章主要对稻田景观的建成现状、维护管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使用者的态度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主要通过对建筑空间与文化以及建筑空间与情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并以江南园林建筑为例,进一步讨论三者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从而阐明想要设计出更具人文关怀和实用价值的建筑空间,就应当更多地融入文化意识与情感。  相似文献   

17.
如何将古典园林中的空间品质体现在当代园林空间中,如何对古典园林空间构成的研究具有更广泛的现实意义。在对古典园林空间研究进行论述后,针对苏州八大园林的滨水建筑进行了空间构形体量的研究和滨水建筑通透性与亲水性的关系研究。最后以苏园为例,阐述了园林中各种滨水建筑空间构形、通透性与亲水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探讨了建筑与植物之间的构图关系。列举了常见的几种建筑与园林植物的构图关系。针对植物与建筑造景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植物与建筑组景中的统一与变化,并阐述了植物与建筑组景中协调和对比的应用,植物与建筑的均衡和稳定等内容,以期指导环境景观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19.
现代设计概念的提出是从19世纪中叶西方工业革命发生以后,基于现代社会、现代文明的一项计划内容。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拓宽了设计师的视野和想象空间。自然、社会和人生是我们思想的源泉,时代提供给了我们更多的可利用资源,创造性思维的提出可以使设计师摆脱束缚更多的在形式上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创造力就是创造性思维,它涵盖多种学科的理论精华,独异的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源于对创造力的深刻理解。已有的各类环境艺术作品证明了创造力的价值,合理的运用创造力对全人类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国内建筑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目前对这创造力这一观念存在滞后性,所以,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刻体会创造力的内涵,发挥创造力的优势,迎接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新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园林展作为反映一个城市、地区或国家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已逐渐成为城市建设和人文旅游的新亮点,而各地的地域特色文化是园林展园所展示的重中之重。基于建筑学和环境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从建筑的空间、形态、色彩、材质、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匾额与楹联6个方面入手,探索地域文化在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长沙园建筑中的应用,对展园建筑和地域文化领域的发展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