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甜樱桃为试材,采用浸泡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壳寡糖溶液对甜樱桃贮藏期间的腐烂率、失重率、褐变指数等及与苯丙烷代谢相关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壳寡糖溶液在甜樱桃果实保鲜过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0%浓度的壳寡糖溶液降低了甜樱桃在贮藏期间的失重率与腐败率,延缓了褐变的发生以及可滴定酸、维生素C、总酚含量的下降,提高了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抑制了丙二醛含量,降低了膜脂质过氧化水平。壳寡糖处理能有效防止甜樱桃果实的衰老褐变并提高苯丙烷代谢相关酶活性,增强甜樱桃采后果实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2.
FOC-RA-5诱导后黄瓜叶片内几种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致病力为0的FOC-RA-5在黄瓜胚根长约1cm(浸胚根)和子叶展平时(灌根)分别进行2次诱导处理,以无菌水处理为对照,诱导处理后每隔24h取黄瓜叶片作为供试材料,对黄瓜叶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脂氧合酶(LOX)、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进行测定,研究了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对黄瓜枯萎病诱导抗性机理。结果表明:叶片内LOX、PAL、PPO、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APX、NR活性先降低后升高,处理组的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的酶活性;黄瓜叶片内APX、LOX、PPO、POD和PAL活性与诱导后黄瓜植株的病情指数呈负相关,NR活性与诱导后黄瓜植株病情指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探讨采后ClO_2处理对厚皮甜瓜粉霉病的控制效果。以'玛瑙'厚皮甜瓜为试材,用100 mg/L ClO_2浸泡处理果实10 min,研究其对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损伤接种果实发病率和病斑直径的影响,探讨部分作用机理。结果表明,ClO_2处理明显降低了损伤接种果实的发病率和病斑直径,提高了果实体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促进了总酚、类黄酮、木质素含量的积累。综上所述,采后(ClO_2处理可以通过激活苯丙烷代谢,提高POD、PPO活性来有效诱导厚皮甜瓜果实对粉霉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4.
以"大五星"枇杷为试验材料,采用50μmol/L硝普钠(SNP)溶液浸果处理20min,常温贮藏后,研究一氧化氮(NO)对果实贮藏期间膜脂过氧化作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NP处理明显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降低了脂氧含酶(LO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积累,从而抑制了膜脂过氧化作用,保持膜的稳定性,延缓了果实的衰老进程。此外,SNP处理降低了贮藏期间果实中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  相似文献   

5.
壳寡糖诱导和白粉菌侵染的辣椒叶片防御酶系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遵义朝天椒为供试材料,用壳寡糖喷雾处理辣椒叶片后再接种辣椒白粉菌,系统地研究了壳寡糖对辣椒防御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壳寡糖喷雾处理辣椒后,辣椒叶片中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较对照都有明显增加,其中PPO和PAL峰值提前(处理后接种)。试验证明,壳寡糖处理后,随着酶活性增强,辣椒的系统抗病性得到表达,二者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在有诱导抗病作用的基础上,以寡糖素喷施于冬枣果实后,确定枣果诱导抗病的最佳作用浓度,并测定该浓度寡糖素喷雾处理果实过氧化氢(H2O2)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3种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变化,以期发现寡糖素对采后果实病害进行生物防治的可行性,探讨寡糖素诱导采后枣果抗性反应过程中相关生理生化指标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最佳诱导浓度75μg/mL寡糖素溶液对枣果诱导处理后可明显改变H2O2的代谢过程及增强防御酶PPO、PAL活性;后期活性氧清除酶SOD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7.
乙酰水杨酸采前处理诱导哈密瓜果实的采后抗病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果实发育期喷洒乙酰水杨酸(ASA)对哈密瓜果实采后抗病性的诱导效果以及对苯丙烷代谢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西洲蜜17号’哈密瓜为试材,分别在果实幼果期(花后14 d)、膨大期(花后21 d)、网纹形成期(花后28 d)和成熟期(采前2 d)4个时期采用1.0 mmol·L-1ASA进行喷洒,并对采后果实损伤接种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观察处理对病斑直径及常温贮藏期间自然发病率的影响,测定果实采收及贮藏期间苯丙烷代谢关键酶活性和代谢产物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结果】采前处理有效抑制了采后粉红单端孢损伤接种果实的病斑直径扩展,显著降低了果实常温贮藏期间的自然发病率,贮藏28 d时处理果实的自然发病率仅为对照的一半。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采收时肉桂酸-4-羟化酶的活性,以及类黄酮和木质素的含量。处理果实贮藏期间的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酸-4-羟化酶和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活性,以及总酚、类黄酮和木质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此外,处理还显著诱导了果实采收时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了果实贮藏期间的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结论】果实发育期采用ASA多次喷洒可有效诱导采后哈密瓜的抗病性,该诱抗作用与处理激活果实的苯丙烷代谢途径、增强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壳聚糖对葡萄冷藏期间果皮色素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探讨不同壳聚糖处理对冷藏期间葡萄果皮色素含量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果实贮藏期间,叶绿素、胡萝卜素和花色苷含量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逐渐降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逐渐上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壳聚糖处理有效控制叶绿素、胡萝卜素和花色苷的降解,抑制PPO活性的上升及PAL和POD活性的下降,长时间保持果实艳丽,提高葡萄果实的商品价值和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9.
以花椒提取物为试材,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不同浓度的花椒提取物对桃褐腐病菌的抑制效果;并对处理后桃果实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花椒提取物对褐腐病菌菌丝的生长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效果,浓度为5.00mg/mL时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生长率达到96.71%,其EC50为0.504mg/mL;桃果实经提取物处理后,能显著诱导果实中抗病相关酶PAL、POD、PPO活性升高,并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保持较高的水平。花椒提取物对桃褐腐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和诱导桃果实产生抗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青香蕉和黄熟香蕉果皮感病过程中5种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同一品种的未后熟的青香蕉和已黄熟的香蕉为材料,测定了接种炭疽病菌5d内果皮PPO、POD、SOD、PAL和LOX活性的变化,探讨与香蕉抗病性相关的酶类。结果表明,不论接种与否,青香蕉果皮中的PPO、POD和SOD的活性明显低于黄熟香蕉,而PAL和LOX活性高于黄熟香蕉;接种对PPO、POD和LOX活性影响不大,但引起SOD和PAL活性下降。青香蕉果皮中较低的PPO、POD和SOD的活性有利于活性氧和酚类物质的积累而产生过敏性反应,较高的PAL和LOX活性则利于苯丙烷类代谢和脂质过氧化,有利于抗病物质的形成。PAL和LOX是香蕉抗病性形成的关键酶。  相似文献   

11.
苯并噻二唑处理提高采后沙糖橘对指状青霉菌的抗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沙糖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do‘Shiyueju’)果实进行苯并噻二唑(S-methyl benzo thiadiazole-7-carbothioate,BTH)渗透处理后接种指状青霉菌孢子,12h后即可明显诱导果皮中抗病相关蛋白CR-CT1和CR-BG3基因表达并在贮藏期间维持较高水平;不同浓度BTH处理果实的发病率和病斑面积均比对照低,其中以0.025g·L-1BTH处理的效果最好;BTH处理提高了果皮几丁质酶(CT)、β–1,3–葡聚糖酶(GUN)、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H2O2含量,表明BTH诱导的沙糖橘果实抗病性与果实CR-CT1和CR-BG3基因的表达增强,CT、GUN、PAL、PPO和POD等相关酶活性和H2O2含量提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华盛顿脐橙果实采后油胞病害与酶活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华盛顿脐橙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采后果皮油胞病害的发生状况及病变过程中果皮POD(过氧化物酶)、PPO(多酚氧化酶)、PAL(苯丙氨酸解氨酶)等相关酶活性的变化,以探索柑橘果皮油胞的病变生理。研究结果表明,果皮油胞病害发生率随贮藏时间的增加而上升;伤果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发病时间早;低温降低了贮藏后期果皮油胞病变率。损伤处理显著提高了果皮PPO、POD和PAL酶活性,而低温则抑制了这些酶活性。在整个常温贮藏过程中,正常果和损伤果的油胞病害发生率与这3种酶活性都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说明果皮POD、PPO和PAL的高活性是果皮油胞病变的重要生理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1-甲基环丙烯(1-MCP)对“金艳”猕猴桃果实采后贮藏效果和品质的影响,为“金艳”猕猴桃采后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以“金艳”猕猴桃果实为试材,采用1μL/L 1-MCP熏蒸处理12 h,将果实置于常温(20±1)℃贮藏,不做处理为对照组,比较分析1-MCP对“金艳”猕猴桃贮藏期间果实品质及抗氧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能有效延缓猕猴桃果实硬度的下降,降低呼吸强度,延缓可滴定酸(TA)和维生素C含量的降低,延缓可溶性固形物(SSC)和可溶性糖含量的上升;1-MCP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贮藏期间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抗氧化酶活性,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H2O2含量的上升,保持了较高的总酚含量从而维持果实较好的贮藏品质,延长贮藏时间。在“金艳”猕猴桃果实贮藏期间,1-MCP处理能有效延缓果实后熟软化,同时提高果实抗氧化能力,维持较高的果实品质,从而达到较好的贮藏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一氧化氮和茶多酚处理对肥城桃抗氧化系统的调控作用,分别用茶多酚14.2、42.6 mmol/L,一氧化氮5、15、30μmol/L溶液浸泡0.5 h后,测定果实中丙二醛含量,抗氧化系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脂氧合酶等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肥城桃贮藏的10 d里,茶多酚和一氧化氮处理均能降低肥城桃中MDA含量;显著提高贮藏后期桃果实中的SOD活性,保持较高的CAT活性;抑制贮藏前期POD和LOX的活性。这种调控作用以茶多酚14.2 mmol/L处理和一氧化氮30μmol/L的效果为好;一氧化氮比茶多酚处理对桃果实抗氧化系统的调控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采后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冷藏期间果实硬度, 叶绿素、类胡萝素及花青苷含量变化的影响,并重点研究了花青苷含量变化与其合成相关酶(PAL、CHI、 DFR、UFGT)和降解相关酶PPO、POD 活性变化的关系,结果显示:1-MCP 处理能抑制叶绿素降解及 贮藏前期花青苷的积累,延缓类胡萝素的积累及花青苷的后期降解;贮藏期间花青苷的合成与CHI、DFR 活性不相关,与PAL、UFGT 活性正相关;贮藏期间花青苷降解相关酶PPO、POD 活性都呈现先上升后 下降的趋势,对照的PPO 活性始终高于1-MCP 处理,1-MCP 处理明显抑制贮藏前期果皮POD 活性的上 升及贮藏后期POD 活性的下降。  相似文献   

16.
热处理对红富士苹果贮藏期间青霉病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兴锋  屠康  静玮  王海  陈育彦  陈莉 《园艺学报》2007,34(3):743-746
 初步研究了采后38℃ 96 h热空气处理对红富士苹果青霉病的抑制效果, 并测定了与抗病相关酶的活性。结果表明: 直接接种病原菌后冷藏8周的苹果病害发病率和病斑面积达到78.33%和20.83 cm2 ,与之相比, 热处理后再接种病原菌的果实发病率和病斑面积分别下降了16.67%和22.8%。在贮藏过程中,热处理组果实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 和过氧化物酶( POD) 活性、木质素和总酚含量在贮藏中后期均高于对照组, 可见热处理提高了红富士苹果果实的诱导抗病力。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采后菠萝果实黑心病发病过程中酚类物质代谢的变化规律,以感病品种"巴厘"和抗病品种"无刺卡因"菠萝果实为材料,将其贮藏在室温25℃条件下,每隔2 d调查果实黑心病病情指数变化情况;并对菠萝果肉进行取样,测定果实总酚和2,8-二羟甲基蒽醌含量变化,同时测定酚类代谢相关酶(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巴厘"菠萝果实在贮藏第6天时,发病率达到80%,病情指数为15.24%,第10天时,病情指数达到70。发病部位果肉总酚和2,8-二羟甲基蒽醌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峰值分别出现在第6天和第8天,显著高于健康部位。酚类代谢相关酶中,PPO活性从第4天开始快速升高,而POD、PAL则第4天后呈下降趋势。伴随着菠萝黑心病的发生,果肉酚代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酚代谢紊乱失衡可能是病害发生的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8.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在(0±1)℃贮藏条件下,分别采用聚氯乙烯袋(PVC,厚度为0.03mm)包装处理(MAP)和不包装处理(对照),研究MAP对苹果果皮色素花青苷、叶绿素、类胡萝素含量及色泽指标(果皮光泽的明亮度、果皮色泽比)的影响,以及花青苷含量变化与其合成相关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尔酮异构酶(CHI)、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FR)、类黄酮-3-O-葡萄糖基转移酶(UFGT)]及降解相关酶[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MAP抑制贮藏期间叶绿素降解及贮藏前期花青苷的积累,延缓类胡萝素的积累及花青苷的后期降解;延缓果实色泽亮度L*及色泽比a*/b*的下降;贮藏期间花青苷的合成与PAL、UFGT活性变化有关,与CHI、DFR活性变化不相关;贮藏期间花青苷降解相关酶PPO、POD活性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MAP抑制果皮PPO活性的升高,MAP明显抑制贮藏前期果皮POD活性的上升及贮藏后期POD活性的下降。在采后贮藏过程中,自发气调包装(MAP)有利于延缓"红富士"苹果果皮底色黄化和红色色素的降解,可较好地保持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后外源亚精胺处理对‘早酥梨’黑斑病的控制效果、诱导抗病机制及对其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早酥梨’为材料,研究外源亚精胺浸泡处理对常温贮藏条件下梨果黑斑病的控制效果;分析测定外源亚精胺处理后果实组织活性氧及其产生或清除相关酶活性和贮藏期间生理和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亚精胺能有效地抑制‘早酥梨’黑斑病的扩展,其控制效果存在浓度依赖性,其中1 mmol·L-1亚精胺在5 d时抑制效果最佳,抑制率为55.1%。进一步研究表明,亚精胺处理促进贮藏后期果实组织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H2O2)的积累及NADPH氧化酶(NOX)活性的下降,同时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抗氧化酶的活性。此外,亚精胺处理明显降低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的释放量,并延迟呼吸和乙烯高峰,可有效保持果实的硬度。【结论】适宜浓度的外源亚精胺采后处理可通过调节‘早酥梨’果实活性氧代谢来增强果实的抗病性,进而有效保持梨果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20.
草莓果实采后衰老过程中活性氧及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红颜"草莓果实为试材,以保鲜袋包装,研究不同温度贮藏条件(4、25℃)对草莓衰老过程中活性氧水平和保护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草莓果实采后常温和低温贮藏条件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脂氧合酶(LOX)活性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均先上升后下降、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整体上升;超声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整体变化不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上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先上升后下降,整体呈上升趋势。低温贮藏下草莓果实的LOX活性、O·2产生速率、H2O2和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均低于常温贮藏,低温贮藏延后了各活性氧物质峰值出现的时间。以上结果表明,活性氧积累和膜脂过氧化加剧了草莓果实的衰老;低温贮藏有利于减弱和延缓自由基积累、膜脂过氧化程度及对细胞膜的损坏,从而延缓草莓果实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