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油用牡丹种植业的蓬勃发展,油用牡丹种植周期长、前期效益低的问题亟待解决。开展油用牡丹复合种植技术是提高油用牡丹种植效益,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有效手段,本文作者通过对菏泽市郓城县、牡丹区油用牡丹复合种植模式进行调查总结,对主要模式做了简要评估,以期对广大油用牡丹种植户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著名的观赏植物,牡丹在我国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育,而自2011年中国研究人员在牡丹籽油中发现极为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后,"花中之王"牡丹便开始在食用油领域大放异彩。针对这一牡丹籽油的发展热潮,本文就油用牡丹林下栽培及效益进行了具体研究,希望这一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油用牡丹种植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杨莉 《花卉》2019,(10):5-6
牡丹籽油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市场中具有较大的需求量。在本文中,将就牡丹籽油的研究进展及油用牡丹综合利用价值进行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油用牡丹是我国新兴油料作物,具有适应性强、出油率高、油质好等诸多优点。该文介绍了我国油用牡丹开发利用现状,概括了油用牡丹生长规律、繁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目前油用牡丹种苗繁育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为油用牡丹的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针对具有极高药用和营养价值的油用牡丹,分析了包含品种选择、园地选择、整地、栽植时间与苗木处理、栽植密度、栽植和田间管理在内的栽培关键技术等,提出各个栽培环节的重点和要点,为切实提高栽培技术水平,保证最终栽培质量与产量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姚汉辉 《现代园艺》2019,(17):72-73
油用牡丹是我国的原生树种,国家已将油用牡丹纳入木本油料体系。油用牡丹作为一种优良的木本油料作物,可以缓和我国食用油市场的严峻形势,对保障我国粮油安全起到积极作用。油用牡丹产籽量高,产籽盛期每年667m~2可产牡丹籽300~400kg,含油率22%,出油率在18%以上。牡丹籽油是木本坚果植物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2%,多项指标超过橄榄油,其中α-亚麻酸42.35%,是橄榄油的40倍。阐述了油用牡丹的发育特性,介绍了油用牡丹的品种选择及其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洛阳市是全国油用牡丹主要栽培区之一,因其含油量较高、产量稳定、适生分布广、营养价值优良等特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显著,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介绍了油用牡丹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园地选择、整地、苗木处理、栽培密度、栽植、田间管理等内容,以期为油用牡丹的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桃树与油用牡丹复合经营实现一地多用,提高林地利用率,提升果园质量,特别是在加快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政策下,是解决林、牧、菜、药等争地的矛盾,缓解占用基本农田问题,促进多种经营发展的重要途径。桃树与油用牡丹复合经营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值得大力发展的致富形式。  相似文献   

9.
引进油用牡丹新品种在唐河进行种植,表现良好。文章主要从选地与整地、选种与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油用牡丹种植管理技术,以实现规模化种植。  相似文献   

10.
油用牡丹属于芍药科植物,是一种新型木本油料作物,其油脂的含量超过30%,既有较高的油用价值,同时也具备较高的观赏价值,可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中。文章针对油用牡丹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展开论述,阐述了油用牡丹应用于园林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种植密度对油用牡丹‘凤丹’形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用牡丹‘凤丹’(Paeonia ostii T.Hong et J.X.Zhang)为试材,设置4种株距和行距种植密度40cm×60cm、50cm×70cm、60cm×80cm、70cm×90cm。分别于盛花期和收获期,测定并比较分析了株高、冠幅、新枝条数、新枝长度、花横径、花高、叶片数、叶长和叶宽9个关键形态指标以及单株果荚长度、果荚厚度、果荚质量、籽粒质量、籽粒数和千粒质量6个关键产量指标,以期筛选出兼顾优良性状和高产的最适种植密度,为‘凤丹’进一步规范化种植和高产高效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减小,冠幅、叶片数、叶长、叶宽、单株果荚质量、单株籽粒质量、千粒质量、果荚长度、果荚厚度呈逐渐增大趋势,而株高和新枝长度变化趋势则相反;花横径、花高、新枝条数和单株籽粒数先升高后降低,呈明显的抛物线变化趋势,在60cm×80cm密度下达到最大值,且此密度下群体产量显著高于其它3个密度(P0.05),其籽粒667m~2产量为153.0kg。综上,在60cm×80cm密度下油用牡丹‘凤丹’的形态性状和产量指标均达到较优水平,可被建议为高产高效合理化种植的最佳密度。  相似文献   

12.
麦田间作春甘蓝,小麦对间作甘蓝产生遮荫,使其田间光照显著减弱,地温降低、湿度增大。与单作甘蓝相比,间作甘蓝生长发育特性主要表现为:球叶合抱力下降,球叶数减少,外叶数增多,同时叶片光合速率降低,总干物质积累减少,尤其是向叶球的干物质分配减少,最终经济产量较单作降低25.7%。提高间作甘蓝产量的关键是采用早熟品种和早熟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分布在江南地区的江南牡丹品种资源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江南地区常见品种约50种,主要为‘凤丹’系列、宁国等传统品种和菏泽、洛阳、日本等引进品种,主要分布在上海市和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份.提出了江南牡丹品种资源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不同发育阶段牡丹和芍药切花开花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研究了牡丹‘赵粉’和芍药‘砚池漾波’切花花朵在不同时期的乙烯生成量、呼吸速率及脂肪酸含量的变化, 发现牡丹和芍药花朵的呼吸速率变化基本一致, 乙烯生成量呈现跃变型和末期上升趋势,并随着花朵的发育, 花瓣中不饱和脂肪酸指数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5.
我国李的引种栽培及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国外的李品种选育与栽培利用概况和我国李品种的引进栽培现状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国外李品种在我国的栽培及相应的适应性、配套技术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目前相关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凉粉草栽培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庆华 《北方园艺》2011,(24):61-63
对凉粉草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和良种选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指出,目前所掌握的栽培技术大多属于对传统种植经验的总结,深入量化的研究较少;建议今后应加强凉粉草的生物学特性、生理生化、病虫害防治及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三种牡丹组织培养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3种牡丹的茎尖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品种牡丹茎尖在不同激素配比条件下,愈伤组织和丛生芽的诱导、芽的生长及生根情况。结果表明:适合3种牡丹丛生芽产生的最佳培养基,紫斑牡丹为MS+6-BA 0.5 mg/L+IBA 0.2 mg/L+GA30.1 mg/L+Vc 100 mg/L,青心白为MS+6-BA 0.5 mg/L+IBA 0.5 mg/L+CH 100 mg/L,朝霞为MS+6-BA 1.0 mg/L+IBA 0.5mg/L+CH 100 mg/L+Vc 100 mg/L;适合3种牡丹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IAA 1.0 mg/L+IBA 2.0 mg/L+NAA 0.2 mg/L,其中,朝霞生根效果最佳,生根率可达82.35%,紫斑牡丹和青心白分别为75%和50%;活性炭和Vc可有效防止褐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我国西瓜栽培与粮棉油争地现象日趋突出,为合理利用土地、增加农民收入,各地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形成一整套瓜粮、瓜棉、瓜菜等间作套种模式.对我国西瓜间套种的发展以及30多年来西瓜间套作的方式和模式加以分析,并对今后的西瓜间作套种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芍药切花贮藏后水分与膜脂过氧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臧彦卿  刘燕 《园艺学报》2003,30(3):357-360
试材为芍药‘莲台’品种 (Paeonialactiflora‘Liantai’) ,采自山东荷泽 ,在花蕾萼片疏松、外层花瓣显现真正花色时采样 ,用水洗去叶片和花蕾上的分泌物 ,采后 40h火车运到实验室。在水中剪截成花枝长 35cm ,留 2~ 3片复叶 ,基部在 15cm深水中浸 2h复水 ,10 0 0倍的百菌清浸泡 1min ,晾干 ,普通白纸包裹后封入聚乙烯塑料袋中 ,于 0~2℃干藏。定期取样测定花瓣各项指标 ,均测 3次重复。定期取 5枝花在蒸馏水中瓶插 (室内散射光 ,温度 2 5℃±3℃ ,相对湿度 40 %~ 6 0 %) ,每天称花枝和 (水 +瓶 )质量 ,计算吸水量和失水量 ,记录瓶插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