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做青和烘焙是乌龙茶加工的关键工序,与乌龙茶茶多酚的氧化程度密切相关.采用轻做青短烘、重做青短烘、轻做青长烘、重做青长烘的不同加工方式制作乌龙茶.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烘焙时间下,轻做青乌龙茶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强于重做乌龙茶,总抗氧化能力也是轻做青乌龙茶强于重做青乌龙茶;在相同的做青程度下,短时间烘焙乌龙茶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总抗氧化能力均强于长时间烘焙乌龙茶;做青程度与烘焙时间长短对乌龙茶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影响并不大,起决定性的因素是鲜叶原料的茶多酚含量,鲜叶茶多酚含量越高,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2.
近年乌龙茶做青工艺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龙茶是我国的传统茶类,主产于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做青是乌龙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本文旨在论述近30年的做青工艺发展。通过探讨青叶在做青过程中主要的生理生化变化对成茶品质影响,进而总结出我国乌龙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加工工艺的演变和发展。比较现代清香型乌龙茶和传统浓香型乌龙茶的工艺差异,进一步深入对做青环境条件的控制研究。传统的乌龙茶加工,受天气影响颇大,夏暑茶制茶环境尤为严苛。现代做青新工艺采用空调做青技术,打破传统制茶困境。本文整理出对做青有影响的可能环境因素和主要环境因子参数的研究成果,提出乌龙茶做青工艺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台式乌龙茶整形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做青是乌龙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在已往的乌龙茶加工及其理论的研究比较偏重于做青方面,如不同品种的做青特点,做青的理化变化及其品质,做青工艺及其设备等,而对乌龙茶整形技术的研究报道较少。当然也有过诸如包揉机的研究,包揉处理与品质等的研究报道,但为数甚少。随着海峡两岸民间往来的深入,闽台两省制条工艺的交流,我们不难看出,台湾马龙茶加工过程,不仅有其独特的做青工艺(台湾称室内萎凋和搅拌),同时十分重视整形技术,并具有一套较为完整的乌龙茶整形设备。目前在福建生产并陆续登市的台式乌龙茶如“龙珠茶”“凤…  相似文献   

4.
华安茶叶加工初具规模,现有茶叶初制加工厂800多家,精制加工厂12家.工艺上大胆创新,推广采用省茶科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的"乌龙茶做青工艺与设备"的科技成果,运用空调做青技术,稳定产品质量,迎合市场需求,大力开发生产轻发酵乌龙茶.轻发酵乌龙茶以发酵程度轻为其工艺特点.是近二十年随着改革开放,海峡两岸交流的不断发展,而逐渐走俏市场的产品.加工技术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5.
做青环境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方舟 《中国茶叶》2001,23(3):12-14
做青是乌龙茶加工的特殊工序,也是决定乌龙茶品质的关键.做青质量受环境温湿度条件的制约,因此,环境的温湿度是做青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技术条件.福建省春季低温阴雨,夏季高温均影响乌龙茶品质.据乌龙茶之乡--安溪县历年调查统计,该县属于二等以上乌龙茶一般占全年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而高档乌龙茶仅占全年总产量的五分之一左右.优良品种原料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经济效益不显著.因此,探索做青环境温湿度条件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采用人工控制适宜的做青环境,从而稳定并提高乌龙茶品质,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方舟 《中国茶叶》2004,26(4):12-13
做青是乌龙茶加工的特殊工序,也是决定乌龙茶品质的关键.做青质量受环境温湿度的制约,不同品种由于叶片结构和内含生化成分的差异,所要求的做青环境温湿度也不相同.探索环境温湿度条件对不同品种乌龙茶品质的影响,采用人工控制适宜的做青环境,对稳定并提高乌龙茶品质,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程柳  吴云 《广东茶业》2010,(1):43-44
大稠顶乌龙茶制茶工艺是汲取台湾冻顶和闽南乌龙茶制作工艺的精华,结合自身的茶青质量和生产条件,自创一套新的乌龙茶制作工艺。其工艺特点是轻晒青、轻做青、重炒青、反复包揉塑外形、低温干燥保色香,其加工流程为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  相似文献   

8.
做青是乌龙茶加工中的关键工序。为探明影响乌龙茶做青品质的主导因素和做青工艺的科学技术指标,福建省明溪县农业局茶叶站于1994年在明溪县城关茶场以毛蟹品种的鲜叶为原料,对乌龙茶加工的春、夏、暑、秋茶的做青工艺分别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作一简要报道。 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以乌龙茶栽培品种为原料,传统红茶工艺结合乌龙茶晒青、做青技术生产的花果香型工夫红茶,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其品质突破传统红茶甜香甜醇,带馥郁花果香,滋味鲜爽。本文就栽培品种、加工原料、加工技术和季节性等方面对花果香型工夫红茶品质形成的影响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生产香型独特的红茶产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凡茶之候视天时,最喜晴天北风吹”。“北风天气”是指低温低湿适宜乌龙茶做青的气候环境。观察表明,在乌龙茶春夏暑秋四个茶季中,适宜乌龙茶加工的自然气候和理想的“北风天”并不多。因此气候条件成为制约乌龙茶加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传统的乌龙茶加工,由于控制手段落后,随意性大,且难于预测和控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空调新技术的应用,使人工控制做青环境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1.
乌龙茶做青环境控制与设备配置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乌龙茶是我国的特种名茶,其特有的自然香气和甘醇滋味,来源于优良品种和独特的初制工艺。其中做青工艺是形成乌龙茶特有香气和滋味的关键工序。长期以来,茶区人民通过乌龙茶做青生产实践的摸索,积累了“看天做青”、“看青做青”的宝贵经验,但只停留在“做茶人懂做茶”的水平上,新手很难掌握,不易推广应用。因此如何应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对乌龙茶的理想做青环境进行仿真,摆脱不良气候对做青质量的影响,提高和稳定乌龙茶品质,成为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1984年省科委下达的“乌龙茶综合做青工艺和设备研究”攻关课题,由福建省农…  相似文献   

12.
振动式乌龙茶做青新技术及其效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清香型乌龙茶以其干茶色泽翠绿油润,汤色蜜绿明亮,香气高锐幽长,滋味醇厚甘爽以及特有的“韵味”倍受消费者的青睐,这主要归功于空调做青技术应用所带来的工艺变革。乌龙茶空调做青技术具有轻摇青、薄摊晾、长晾青、轻发酵的特点,该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清香型乌龙茶加工的优质率和经济效益。然而目前空调做青工艺需人工上下叶,劳动强度大,在制叶落地现象常有发生,与标准化茶叶加工的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3.
做青工艺对乌龙茶品质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做青工艺是乌龙茶加工中一道重要的工序,对于乌龙茶滋味香气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做青过程中包含了叶片的物理变化及生理生化变化,其中叶片含水量、叶片内生物酶活性及多酚类物质和香气成分的变化研究较为广泛。做青工艺的不同会形成乌龙茶不同的品质特征。空调环境下的冷做青工艺对于提高夏署茶的品质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乌龙茶做青中的摇青和凉青,是形成乌龙茶优良品质的关键工序,加工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为适应做青和凉青需要高、低两种转速,新研制的乌龙茶做青机的传动系统采用了超越离合器,使转速的调整只需通过转换开关,改变电机旋转方向就可实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易于实现程控。  相似文献   

15.
乌龙茶做青生理生化效应及微域环境设备研究进展(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乌龙茶做青中温湿度、做青叶水分、呼吸作用及酶等生理生化效应与乌龙茶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建立人工自动化设备控制的微域环境可以使乌龙茶生产达到全天候生产,雨青做好茶,而且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使做青技术规范化,以便于推广。本对此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乌龙茶短时做青结果的评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前言乌龙茶初制的关键是做青,而做青工序历时较长,一般都要10~12小时,阴雨天甚至长达16小时以上,对乌龙茶生产与品质均有较大影响,特别是高峰期影响更大.因此,对缩短做青时间的探讨具有实用意义与价值.本文就“乌龙茶做青工艺研究”课题组开展“短时做青竞赛”活动的结果进行评析.由于试验次数少,数据不全,所作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乌龙茶做青技术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方舟 《中国茶叶》2006,28(6):16-17
做青是乌龙茶加工的特殊工序,也是决定乌龙茶品质的关键。做青质量受环境温湿度的影响,适当的温度(20~23℃)有利于做青过程芳香物质的形成与积累,也有利于多酚类,特别是酯型儿茶素等苦涩物质的转化;做青环境相对湿度影响做青叶水分散发,不同品种由于叶片结构(叶片厚度、气孔大小和气孔数、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的层数等)和内含生化成分的差异,所要求的做青环境相对湿度也不相同。掌握做青技术关键对提高乌龙茶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花香型安溪铁观音初制加工工艺流程与传统闽南乌龙茶加工基本一致,各工序技术特点与传统闽南乌龙茶又有一定区别。以轻晒青,轻做青(轻摇青、薄摊青、长凉青、轻发酵)、重炒青、冷包揉、低温干燥为特征。花香型安溪铁观音兰花香高扬,鲜爽度高,滋味偏向"绿茶"化,音韵不明显,但机械化加工程度高,制优率高,适合大众化消费。  相似文献   

19.
为开发花香型乌龙茶系列产品,采用高香茶树新品种金牡丹秋季鲜叶为原料,通过对乌龙茶加工工艺流程中晒青、摇青程度的不同处理试验,探讨加工花香型乌龙茶的最佳加工工艺技术。结果表明:晒青试验样品的香气与滋味品质均高于不晒青的样品;茶树新品种金牡丹秋茶最优乌龙茶工艺技术参数为晒青程度减重6%,摇青程度180转,加工环境温度20℃,相对湿度75%。  相似文献   

20.
由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承担的省科委重点课题"乌龙茶做青工艺与设备研究"中间试验,于8月21-22日在安溪县由省科委主持通过省级鉴定.乌龙茶是我省出口创汇的大宗土特产品,传统加工方法工艺复杂,劳动强度大,易受不良气候影响,长期以来一直处于"靠天吃饭"、"看青做茶"的被动局面."乌龙茶做青工艺与设备研究"课题由张天福高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