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国内外森林生物量碳储量估测现状存在问题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国内外森林生物量与碳储量估算研究成果,提出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碳循环的研究以及了解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结构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森林生物量是森林生态系统的最基本数量特征,是研究许多森林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基础。建立森林生物量模型的目的是制定全国森林植被(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生物量的计量标准,为评价我国森林生产力和森林质量,以及监测我国的森林固碳释氧能力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3.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针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估测而言,涉及两种方法,分别是测定表面通量的微气象学方法以及生物量清单统计方法,两种方法各自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这两种方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界对其也有着深入持续的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十分丰硕,为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估测做出了巨大贡献。基于此,重点探讨和分析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估测方法以及相对应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罗磊  王蕾  刘鹏  杨艺渊  高亚琪 《北方园艺》2017,(24):144-148
以2015年库尔勒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提取的库尔勒分布面积最大的库尔勒香梨经济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平均生物量法测算了库尔勒香梨的生物量和碳储量,研究了库尔勒香梨经济林种植对当地碳储量的影响,以期对新疆人工林森林碳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库尔勒市经济林生态系统碳密度不高,固碳潜力大。2015年库尔勒香梨生物量和碳储量分别为53.94万t和26.97万t,库尔勒香梨碳储量占经济林总碳储量的92.25%;在空间分布上,阿瓦提乡的库尔勒香梨经济林生物量和碳储量最高,分别为11.88万t和5.94万t,经济牧场库尔勒香梨经济林生物量和碳储量最低,分别为0.04万t和0.02万t。  相似文献   

5.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多样性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是土壤微生物量的主要组成成分,其与土壤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循环息息相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可作为环境变化的重要生命指标之一,而且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更被认为是预警生态系统变化的敏感生物指标。该研究梳理概括了土壤理化性质、气候、立地植物和人为因素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其多样性的影响,并指出今后的研究热点是加强全球变化背景下大尺度多生态系统的整合,综合考虑多因素对土壤微生物的交互作用以及探讨在高生态压力下改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其多样性的方法,以期为今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由于全球气温变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这过程中,碳循环的作用十分明显,尤其是森林生态系统,其碳循环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所密切关注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以当前阶段我国森林经营管理的现状,总结了森林经营管理的理念和原则,从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进行分析,研究了森林经营管理的实际作用以及对于碳汇的影响,并且提出了增强碳吸收和加强森林管理方面的具体措施,仅供有关的森林经营方面的从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森林碳储量及其分布,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和森林经营决策等所需要的关键信息。本文分析了森林碳储量及其分布现状研究的意义,总结了国内外森林碳储量分布研究现状和森林碳分布估计不确定性研究现状,对未来的碳工业和碳市场的发展在区域、国家及全球等各个级别提供更精确详尽的森林碳储量分布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重庆市柑橘产业情况,以生物量回归模型及碳密度分配状况为基础,探讨重庆柑橘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重庆柑橘林生态系统碳储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与重庆柑橘种植面积、产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相似;直辖初至2000年果树碳储量、土壤碳储量和总碳储量增幅较小,2000年至2010年增幅较大,为118.4%。重庆柑橘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主要集中在10个柑橘生产重点区县,总碳储量为27.348×10^6t,占全市柑橘林总碳储量的88.94%,在全市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占7.23%);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由渝西向渝东北递增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花卉》2015,(17)
森林生态系统里面的碳储量大概占陆地地上部分的82~86%,而森林土壤里面的碳占土壤里面总有机碳含量的70~73%,所以,森林土壤里面发生的很小有机碳改变,都会使森林生态系统里面的碳平衡出现变化,而土壤有机碳关键来源是枯落物输入和根系周转形成的碎屑,森林树种重要利用控制有机质输入质量以及数量的手段和分解机制来对土壤有机碳库造成影响。本文主要对阔叶以及杉木人工林给森林土壤碳氮库产生的影响进行对比研究,提出笔者的思考和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量化全球大区域森林地区的生物量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完善生态系统、模拟气候变化方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本文在获取的激光雷达数据和实地测量数据的基础上,分析相应地区的区域生物量和激光雷达指标之间的关系,以检测和评估利用激光雷达方式来估测森林生物量上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赵淑芳  胡尧 《北方园艺》2021,(16):94-101
以黄河流域湿地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涡度相关法,对黄河流域不同湿地生态系统呼吸通量观测,并测定了不同湿地植被碳储量和土壤碳储量,探讨了不同湿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与呼吸的关系,探究湿地碳循作用机理,以期为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在季节尺度上,黄河流域不同湿地植被生长季具有明显的碳汇功能,生态系统呼吸(Rs)随着月份的增加呈倒"V"型变化特征;生态系统碳交换(NEE)和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随着月份的增加呈"V"型变化特征,在8月达到最大.不同湿地植被生物量与碳储量的分布基本一致,其中地上生物量高于地下生物量;植被碳储量大致表现为芦苇群落>苔草群落>水蓼群落>荫草群落,其中不同湿地群落植被碳储量差异均显著(P<0.05).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储量均呈一致的变化规律,其中以表层土壤最高,随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其中20~40 cm以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范围相对较小;80~10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最低.土壤有机碳储量和植被碳储量与生态系统碳呼吸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GPP和PAR与植被碳和有机碳储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AR与有机碳和有机碳储量呈负相关;从相关系数绝对值来看,与土壤有机碳储量的相关系数高于植被碳储量的相关系数,并且芦苇群落、苔草群落的相关系数绝对值高于水蓼群落、荫草群落.土壤有机碳储量和植被碳储量对NEE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52和0.43,表明土壤有机碳储量和植被碳储量直接影响黄河流域芦苇湿地NEE通量,而Rs对NEE通量起到间接的影响作用;此外,光合有效辐射与NEE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即随着PAR的增强,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在逐渐增强.由此说明土壤有机碳储量能够更好的指示NEE通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草原生态系统在全球的陆地生态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碳存储能力是估算陆地生态系统吸收和排放含碳气体数量的关键要素,而碳密度是衡量碳储存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判定碳源汇、研究生态系统碳循环和制定缓解全球变化的合理政策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研究通过对草地土壤碳密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和归纳,分析了影响草地土壤碳密度的主要因素,提出需要进一步加深碳密度响应变化研究展望,认为目前草地土壤无机碳密度的研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长期处于较为匮乏的状态,加强对于无机碳的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基于湖北省利川苏马荡和英山桃花冲2个风景区的森林资源特点与实地调查数据,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GB/T 38582-2020)定量评估2019年湖北省森林风景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表明,苏马荡风景区的森林生态服务总价值为3.94亿元/年,以涵养水源价值和固碳释氧价值主(共占79.56%);生态服务贡献最大的是针阔混交林,其次为马尾松林、柳杉林、日本落叶松林和杉木林。桃花冲风景区森林生态服务总价值为5.47亿元/年,涵养水源价值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森林游憩价值、固碳释氧价值、生物多样性保育价值、保育土壤价值、林木积累营养物质价值和净化大气环境价值;森林生态服务价值中针叶林贡献最高,其次是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研究结果客观反映这2个典型区域森林生态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果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同时可为湖北省相关部门“两山”转化和“双碳战略”实施提供依据,对区域森林经营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森林生物量是森林生态系统的最基本数量特征,是研究许多森林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基础。本试验以木兰林管局龙头山林场道坝子营林区华北落叶松低效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其乔木生物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密度的变化,上坡位密度达到大约800株/hm2时,林分生物量和单木生物量达到最大47 000kg/hm2和50kg;中坡位生物量则单调下降;下坡位最低生物量出现在300株/hm2。(2)上坡位单木生物量为39.65kg、中坡位40.18kg、下坡位72.31kg,呈上升趋势。而林分内生物量则相反。(3)不同坡位单木各器官生物量相比,单木的叶、枝生物量均在下坡位取得最大比重,干生物量在上坡位取得最大比重(0.83)。  相似文献   

15.
巴东木莲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仅分布于湖北、湖南和四川等地海拔700~1000m的常绿阔叶林局部地区中~([1])。生物量是生态系统基本特征、物质循环、信息交换和能量流动的评价指标~([2])。因此,生物量的测定是生态系统中生产力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幼苗成长生物量分析,不仅有助于理解基本的濒危机理,而且能为稀有物种的保护提供重要的信息。具体目标是量化植物生物量分配确定影响种子发芽及幼苗成长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GB/T 38582-2020),结合上海市森林资源监测成果数据,构建了上海东平森林公园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对上海东平森林公园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上海东平森林公园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7703.84万元,每1hm2森林提供的价值量为21.40万元。7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森林康养(50.32%)净化大气环境(28.93%)固碳释氧(12.23%)涵养水源(3.01%)生物多样性保护(3.00%)保育土壤(1.46%)林木积累营养物质(1.05%),森林康养和净化大气环境是上海东平国家森林公园森林的主体功能。与同类研究相比,上海东平国家森林公园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不高,但是单位面积森林提供的价值量超过同类研究的3倍多。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碳汇造林生态效益最大化,促进森林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缓解温室效应,展开对森林树种固碳能力的研究。综述了森林碳汇效应与碳汇造林的概念及内涵,对碳汇造林现状及效益进行分析,概括出森林树种固碳释氧量的主要测算方法及树种固碳能力的比较方法,兼顾生物量和含碳量的综合评价,分析不同树种的固碳能力,筛选出适合华南地区的优良碳汇造林树种,为碳汇育林研究和森林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确定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本研究以银川植物园为研究对象,调查统计银川植物园不同植被类型的涵养水源、固碳释氧、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积累营养物质、森林游憩等生态功能,并以货币的形式直观地展现森林服务功能的价值。研究结果表明,银川植物园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5524329.89元/年,各功能指标表现为森林游憩(33.66%)生物多样性保护(17.56%)固碳释氧(17.18%)保育土壤(13.46%)净化空气(13.20%)涵养水源(3.09%)积累营养物质(1.85%)。不同植被类型的平均单位面积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排序差异明显。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多功能评价可以为银川植物园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对森林生态效益和林业生态建设的认识,对进一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树木细根是树木的重要组成结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养分,是森林生态系统循环的一个关键环节。结合相关文献资料,针对土壤水分和养分对树木细根生物量与生产力的影响进行分析,明确细根的生长规律和变化特征,为森林系统的水分养分循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王泽源 《现代园艺》2022,(6):186-188
生物量是林业生产和森林生态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信息,广泛应用于林地生产力评估、碳汇计算、森林火险风险普查等领域,森林地上生物量估测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总结了常见森林地上生物量估测方法,传统的生物量估测方法虽然准确,但费工费时,现阶段随着科技的发展,测定地上生物量的方法越来越多,如光学遥感、微波遥感、激光雷达.通过以上技术收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